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嫁给宿敌那一天 > 第24章 第24章

重回嫁给宿敌那一天 第24章 第24章

作者:桐叶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9:11:20 来源:文学城

“当年,萧氏独大时,周宋两家皆迫不及待入局分羹,你叔父亦生了急躁之心,你的太公告诫我们,一朝皇帝一朝臣,流水的皇帝,百年的世家。世家立命之道,在皇权却不在皇帝。只要谨守臣子本分,子孙进可入朝为官,退可扬名立万,富贵等身,谁做皇帝,和世家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回头再去看一看,萧家挤出了权力中心,后辈再无可用之人,周家父子皆殒命于战场,周氏竟无嫡系血脉传承...”

“作为当家主舵人,一个决策失误,家族就会万劫不复。”沈父眼底是掩盖不住的伤感。

“当年,你太公说你叔父不宜入朝为官,沈家的产业便交由你叔父打理,你叔父那时还不理解,现在才明白,你太公真乃高瞻远瞩。”

沈父顿了顿,观察女儿的反应,见她肯听得进去,才接着道,“你太公在萧家正盛时,娶了萧氏女。为父在周家煊赫时,娶了你的母亲周氏女。沈家势大,你与宋檀恰好青梅竹马,若是嫁与宋家,自是结两家姻亲之好...”

“可如今”,他眼含深意,“你既然嫁给了北境王,以后,还是不要,不要和宋家有什么牵扯了...”

“秋娘,无论是沈家产业南移,还是你叔父与江南王氏结亲,你两个哥哥如今娶王氏女,看似后退一步,可退一步才不会卷进权力变更的漩涡,才能看明白眼前的局势。你两个哥哥时刻谨记身上的职责,秋娘也要记住,无论你嫁给谁,你都是沈家女...”

“不是谁家妻,只是沈家女...”

父亲又刻意重复了一遍,“你母亲和你祖母素来不睦,就是因为她们即便出嫁了,也时刻记得自己身后的家族。”

“身为世家的女儿,维护父家利益是第一职责,无损夫家利益是第二职责。”

他以为女儿会反驳,从前与她说这些,她总是吵着父亲母亲皆不爱她,才会把她当个工具利用...

却没有预料到,站在面前的女娘,只是恭顺应了句,“女儿明白了。”

沈父颔首,“你如今大了,不用为父忧心了,为父甚是欣慰...”

何年熟读史书,当然明白,大宁的悲剧在于,先先祖皇帝是武将出身,有意识重文抑武。而文官集团为了利益之争,实现朝中势力大洗牌,不惜牺牲国家气运为自己谋福利...

历史上从未有过朝代,如大宁这般富庶繁荣,也从未有过朝代,如大宁这般,会诞生一个叫做‘求和派’,后人也称为‘投降派’的文官势力。

诚如父亲所言,这便是权欲熏心之下,造成的目光短浅。

他们不明白,皇帝换了,不影响世家作威作福,可国若不宁,何谈家安?

何年怕父亲这个时候往前冲,没想到父亲很懂退一步的道理,正合她的心意。

“父亲”,她迟疑了片刻,还是补了一句,“母亲虽是周家女,也是父亲的结发妻,生同衾死同穴...”

她甫一提到母亲,沈父的眼睛,便寂沉了下去,方才威严的家主,无端多了几分疲惫和颓丧。

何年行礼告退时,沈父只是沉重的坐在文人椅上,缓缓举手做了个退下的手势。

这一刻,他不是沈家家主,不是礼部尚书。

是二十岁洞房花烛夜,也曾渴望白首不相离,却最终痛失所爱的那个少年郎君。

他不明白怎么一转眼,两鬓斑白,除了身上的担子,再不见那个在他臂弯里,脸红耳热叫他夫君的小妻子...

何年出了沈父的书房,心里也有几分惆怅。

每个人都肩负着职责,可人总归不是工具。

正如前世这个时候,沈初照就算懂得父亲的苦心,可她和宋檀青梅竹马的情分,哪里是沈父几句大道理就能说通的...

何年拨开外间的珍珠帘,问等着的疏影,“将军在哪里?”

疏影指了指外院,“将军在莲花池那里等着娘子呢...”

何年由侍女带路,来到外院的莲花池边。

子午莲尽数败了,枯萎的池塘里,飞着几只觅食的白鹭和鸳鸯。

李信业负手立在那里,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亘着秋末的萧索与阴晦,他的背影在昏黄的日头下,投射在近处的地面上,像在铁板一块的坚硬地面,撬开了一条窄窄的缝隙。

“将军在看什么?”

何年走近时,李信业回转身,深沉的眸子看不出情绪,手上却递给她一册蓝到浓稠的古籍。

“这是什么东西?”她接过古籍,翻开看了看,是韦庄的《秦妇吟》,借逃难妇女之口描述了黄巢起义的惨状。

“刚刚一个侍女送过来的,让我转交给沈娘子,说是宋郎君为你寻来的失传孤本...”

他的声音毫无波澜,平静到何年忍不住去看他。

“将军介意吗?”

“介意什么?”

李信业的喉结微动了下,不甚在意的扯了扯唇角。

“我不是将军的妻子吗?将军怎么这般无动于衷?”

何年在他漆黑的眼眸中,看不到任何情绪。

“沈娘子和宋郎君,是少小的情分,我该介意吗?”

他的声音冷得如同疏阔的雪域,又淌过水,冰渣子结实而尖锐,像要捅穿什么。

何年扬了扬眉,“我还挺介意的。”

她将书递给了疏影,“你去和母亲说一声,尚书府快漏成筛子了,这种东西都能交到将军手中?”

李信业惊异的看她一眼,满蓄着压抑的力,有些轻飘飘的无处安放。

何年迎着他的目光,含笑道,“说来我还要谢谢将军呢...”

她的眼睛甚至能说得上深情的看着他,“若不是将军,这本书也送不到我面前,千千万万本这样失传的孤本,也无法保存下来...”

晚秋在她眼中流动,晃得李信业有些困惑。

“某不明白沈娘子的意思。”

“将军,我过去偶然读到其中一句诗,很是感兴趣,可这本书原是被禁的,我找不到全本。宋郎君替我挂心着此事,隔了这么久,居然给找出来了。

她简单解释了缘故,又偏头问他,“将军知道我喜欢的诗,是哪一句吗?”

她的模样是鲜活的。

昏沉的午后,她是渐消的天光里,那点郁热和艳丽,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骨碌活气。

李信业摇了摇头,“某不通诗文,还请沈娘子赐教。”

“将军谦虚了”,何年上前一步,很郑重的念下了那句诗,“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宋檀送来这个孤本,还特意让侍女交到李信业手里,看似无意的举动,既当着他的面秀她们从前的情分,也暗搓搓内含了李信业一把,武将有谋逆祸国的风险,尤其是李信业这种靠着功勋起家的寒门将军,对世家而言是天然的威胁。

若是前世,她或许感念他竟然为她寻来了孤本,也被他蛊惑了。

可现在,这个孤本反而提醒了她,如果没有李信业,她就是《秦妇吟》里的那个妇人。

毕竟前世,她亲身经历了那番惨象。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若不是将军在前线御敌,将士们舍身护国,宫殿内的库房会沦为灰烬,天街上会布满公卿们的尸骨...”

“我是不是应该感谢将军?”

李信业经过挣扎的心,早就风平浪静。可此刻,连同她曾划下的深深创痕,也结疤一般痒。

“沈娘子,谬赞了。

他退后了一步,因为距离她太近时,他的五感会不由自主变得敏锐,他并不想看清她面颊上的绒毛在风里微光粼粼,也不想她身上的气息全部涌向他,如山间大雾在脚底升腾...

那是一种不确定性。

“将军,大婚那日,我向李妈妈说‘死也要和离’,只是用来试探李妈妈的话,我并未想过与将军和离。而且,当时也没有侍女通传将军在廊桥候着。我后来处置了李妈妈,也交待母亲派人监视李妈妈的动向,找到她背后指使的人...”

“另外,侍女送过来这本古籍的事情,也不是尚书府有意为之。只是我从前和宋郎君有婚约,平日里常有东西往来,两边的下人们也熟识了,我父亲母亲定然不知此事...”

“我确实曾很想要这本古籍,但那时我尚未嫁给将军...”

何年看到宋檀的小动作,难免担心在她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让李信业产生误会的事情,他才会这般不信任自己。

”还有,进宫面圣那一日,我去皇后宫中,并不知道他也在那里。后来走时,他追了出来,在隆福门他情绪失控,但我们并没有逾越之举!”

何年注意到李信业神色微动,诧异道,“所以,将军那日看见了?”

李信业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又沉声道,“这是沈娘子的私事,不必尽数告知某。”

“所以,当日将军去过隆福门?而且没有人拦着将军?”何年诧异。

“是”,他声音很冷。

“无人拦着我,让沈娘子失望了吗?”

何年心里涌出一股怪异感。

按道理来说,李信业手握重兵,皇权都要忌惮,可宋皇后三番五次借助宋檀,引李信业误会二人有苟且。

这难道不是故意激怒李信业,故意在逼着他谋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