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嫁给宿敌那一天 > 第21章 第21章

重回嫁给宿敌那一天 第21章 第21章

作者:桐叶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9:11:20 来源:文学城

何年听到,李信业不过是为故人报仇,就直接拿唐廷蕴九族开涮,再想到自己前世给他下毒,脖颈莫名一股寒凉。

“将军果真是重情重义之人,将军的这位故人,应当十分感念将军吧?”她不走心的恭维着,唇角笑容轻牵。

李信业在她柔软的眼波里,没有看到感激,只有示好与防备...

他神情淡淡的看着远处,“她不知晓此事。”

“哦?”

何年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眉梢往上微微一挑,“那将军还真是,做好事不留名...”

“沈娘子谬赞了。”

李信业看着晨光往她眼睛里奔涌,她的眼波里蓄满天光水影,他的倒影是那一星点墨,黯淡的遁行,心里也生出一股无力,将他往现实拖拽。

“沈娘子见微知著,令某佩服!只是,沈娘子能察觉探子的事情,确实是某行事不周...唐检使的事情,沈娘子是如何窥出端倪的?”

李信业刚刚仔细回想,也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让她循着支离破碎的信息,就能猜测出他的动机。

何年却道,“我并不确定,但通敌卖国,不是诛九族的大罪吗?北梁探子应该只是将军引爆火蒺藜的引线,唐检使本是无关之人,将军却将他往火线上引,除了通敌卖国的罪名,我想不出将军这样做的目的...”

李信业原就知道她聪慧过人,又擅长调香用药,却不曾想她连迷药的味道都能嗅出来,更不曾想到,她看似沉迷饮歌宴舞,却能抽丝剥茧,以小窥大?

那母亲身上的毒,真是她下的吗?

“沈娘子”,李信业开口道,“某有一事不明,还请沈娘子相助!”

李信业本来决定,今晚就借口军中有事,搬到城外营房住几天,他不想与她同居一室。

可她身上藏着的古怪太多,在他所有的计划里,她是最大的那个变量。

他只能忍着不适,费力与她周旋。

何年迎着他的打量问道,“将军有何事不明白,但说无妨!”

“将军府曾抓获过北梁的探子,妄图给母亲下毒”,这是他编的。

“沈娘子既然嗅觉灵敏,颇通此道,可否帮忙查验一下,母亲如今身边可有毒物?”

前世,母亲毒发身亡时,李信业听薛神医说,那毒已在身上潜伏了大半年。从时间上推测,或许现在,毒药已悄无声息的藏在她的日常饮食里,只是查验不出来而已。

“将军放心,我日后会多加留心的。”

原来,老夫人前世早死,果真是有人下毒啊。

二人各怀心事,朝着老夫人的院子走去,李信业长腿长脚,不知不觉走在了前面。

何年沉默着,跟在身后。

站在远处的侍女和亲随,见主子们不说私密话了,这会才上前服侍。

大家族的侍女们,都非常有眼色,若是将军此时和娘子并排走,她们便会在几步远的身后走着,随时听候娘子差遣。

而像眼前这般,将军在前面走着,娘子在身后跟着时,疏影便走在娘子的身边,扶着娘子走路。

快到老夫人的院子时,何年抬眼看,却见二门外的木门边,枝叶微摇,立着一位翘首以待的老妇人,鬓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的衣服虽然是新的,颜色却显得老派了点。

她不知怎的,眼眶有些微酸。

“母亲怎么站在风口里等着,着凉了怎么办?”

何年刚走到面前,伸手去扶老夫人,就被老夫人握住了手。

“我在屋里闲着也是无事,出来迎迎你们!”她是真的无聊极了,孤独极了。

李老夫人握着儿媳的手,那手感太过柔软细腻,叫她忍不住摊在掌心里看看,越看越忍不住惊叹。

“当真是世家才能养出来的女儿,这双手摸起来,竟比北境的雪还白皙柔软...”

李信业早她几步赶到,刚被母亲训过,听母亲这般夸她,下意识顺着母亲的视线去看。

李老夫人却一巴掌给盖住了,将媳妇的手收拢在掌心里。心道不懂事的混账东西,想要看,就该自己主动点,端着什么持重的样子,叫她看了生气。

“秋娘”,老夫人亲切的唤她小字,“我刚刚才训过仲石,长着一双大长腿,是为了显着他走得快吗?自个儿在前面走,也不说回头扶着娘子一点...”

她说完回头觑了李信业一眼,“秋娘若是磕了碰了,我惟你是问...”

“母亲”,何年声音柔软,“我有侍女们扶着呢,将军是带兵打仗的悍将,哪里懂这些?母亲不必苛责他,我心里不计较的...”

她是真的不计较。

她刚刚只是在想,前世她不爱与老夫人来往,老夫人是不是也曾巴巴在门外等着,又一次次失望而回。

沈初照接受的高门教育,是情不外露,讲究分寸和尊卑。譬如,若是母亲对待她的嫂嫂,断不会说这些跌份的话,皆因婆母要有婆母的威仪。

而李老夫人和李老将军,常年生活在北境,民风彪悍热情,她们身上还保留一些淳朴的习性,与这奢华的玉京城格格不入,也不合前世沈初照的脾性,却很合何年的喜好。

何年随着老夫人往膳堂里走,她上次没怎么留心府中摆设,这次特意看了看,委实太过朴素了,和尚书府大为不同。

将军府,难道很缺钱吗?

老夫人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拍了拍她的手道,“秋娘嫁给仲石,实在是委屈了秋娘。”

“秋娘是闺中女儿,大约不懂朝中之事。”李老夫人没有避讳的概念,觉得媳妇进门了,就该知道家中的情况,所以倒豆子般说与她听。

“你公爹在世的时候,正是周家显赫的时候,周老将军是宪帝的岳丈,昭隆太子的亲祖父,周小将军自不必说,虎父无犬子,也是万千瞩目于一身。而周家父子皆性情豪爽刚烈,打仗作风也勇猛果断,你公爹却是谨慎保守的性子,凡事讲究不急不躁,稳打稳扎,犹擅防守...”

李老夫人长叹了一声,“他们两个人呀,因为政见不合,彼此不对付,总是因为公事吵起来,你公爹在朝中势力不如周家父子,自然处处被压制。”

何年心道,大约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先帝在位时,李老将军在朝中并不显眼。

就连史书也是提及他儿子的丰功伟绩时,才略略提到他一笔,也只说李信业统一了父亲和周将军的作战风格,进可攻退可守,是全能型将才。

李信业发明了进攻的鱼鳞阵,攻敌如鱼破浪,很适合闪电奔袭、大迂回和大穿插。同时,他蹲守北境时,修建防城工事,深壁固垒,寸土不让,北梁人屡次进犯都吃瘪而归,拿他无法。

何年不自觉去看李信业,见他垂眸吃饭,似乎对母亲说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现在,将军府看着炙手可热,全靠这浑小子打了几个翻身仗,可朝廷没有大规模用兵,自然不会大规模拨款。兵马粮草没有着落不说,军饷开支的拨出,也越来越苛刻紧俏,仲石虽然也带着北境百姓开垦,可北方苦寒荒蛮之地,不过略略饿不死而已...”

“我平日里省吃俭用,只想着将军府少花一点,前方将士就能多吃一口热乎饭!这些孩子,哪一个不是爹生娘养,吃了今天不知明天有没有的可怜人?我这把老骨头了,有没有面子和里子,又有什么要紧...”

李信业撂下了筷子,“母亲,你说这些做什么?”

李老夫人没有管他的发问,只是和蔼的望着何年,“我只是想告诉秋娘,大婚的聘礼和回门礼,仲石都是用了心的,不敢怠慢秋娘一点。若是今日回门,老尚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将军府都可以补上,只是一件,不要让亲家误以为我们是舍不得...”

李老夫人很了解他这个儿子,素来行事有章法,若不是真的动心,又怎会无端去招惹人家女娘,自是喜欢人家,却笨嘴拙舌,不会讨女娘欢心。

“仲石能娶到秋娘,是他的福分,我也欢喜疼爱秋娘,别说你日日用南珠,就是日日用北珠,我也让仲石去给你捞...”

她端详着这张脸,哀叹道,“这样莹玉肌香,百端娇美的女娘,就算日日烧高香供着也不足为过,可惜,李家还是委屈了你啊...”

“母亲,将军倒是真送了我一盒北珠,难不成是母亲叫他去捞的?”何年打趣道。

李信业顿了一下,李老夫人投来赞赏的表情,还算不傻,知道投其所好。

只是,一刹间,李老夫人似想到什么,儿子还没回京见过秋娘,却提前备好一盒北方才能打捞到的北珠,难不成他早就爱慕人家女娘?可他小时候都在北境长大,不曾见过秋娘啊?

何年以为婆母还在介怀,就笑着解释道,“母亲,我现在不用这些珠子了,是因前几日,在一个话本子里,读到了采珠人的生活,实在是艰辛可怜。”

“我后来想了想,南珠北珠,左右不过是个装饰,有没有都无妨,用不用都无碍,这才停用了采珠研粉,与将军府无关,母亲不必放在心上!”

何年从前在书中,读到过大宁‘崇文抑武’的国策,那时还没有实感,方才听老夫人说完,才能感受到京城权贵和边疆军士的待遇差别。

这个朝代,台谏官风头正劲,御史台权柄通天,相权凌驾于王权之上,这也是正值盛年的庆帝,后来会任用亲信内侍,大力豢养皇城司的缘故。

毕竟,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皇帝,发布的每一道诏令,都需要执政大臣通过,经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审核,并由宰相盖章副署通过后,才能颁行于天下的。

宰相可以推翻皇帝的决定,台谏官可以联名推翻当朝宰相,御史台也盯着台谏官不放。

从权力下放的角度来看,文人士大夫的权力得到了极大膨胀。而从生活方式上来看,大宁商贸发达,享乐文化盛行。

文人士大夫,高门权贵们,每每会饮于广厦,外设重幕,内列宝炬,歌舞俳优相继,通宵达旦,狂饮忘疲...

后人盛赞这个朝代,‘金柳摇来美酒香’,却也批评这个朝代,崇文抑武的国策,导致文武关系失调,军事上的积弱,为对外屈辱埋下伏笔。

等到外敌入侵,北梁南下,需要打仗时,国库是空的,粮草是贪墨的,士大夫是妥协的,皇帝是一味求和的...

繁华和昌盛,也是不堪一击的。

多么令人唏嘘啊!

何年为老夫人夹了一块蟹肉包儿,安抚道,“听闻北境苦寒,母亲当年必然吃了许多苦,若非边疆军士多年戍守,我哪里能在京城安乐这么多年?如今不过是停用个珠子,母亲就这般自责不安,倒像是欠了我什么似的?”

她话还未说完,李老夫人的眼角,骤雨似的披着泪。

“瞧我”,她拿帕子擦拭眼泪,喃喃道,“若你公爹还活着多好啊,看见仲儿娶了这般体谅他的妻子,一定开心坏了...”

何年握着她的手,没有说话。

老夫人哭着哭着却笑了,“其实,在北境的日子不苦的,那时,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这个时节,该是在军中与将士们烤羊肉吃的...”

何年安慰她,“那我们明日便烤一只全羊...”

老夫人笑着笑着却又哭了,“我只怕,将来你和仲石,只能分隔两地了...”

老夫人在塑雪之战前,带着儿子回京,却不曾想,这竟是与丈夫的最后一面。

从此,一家人天人永隔。

而她现在,就算记挂着儿子,也只能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困坐在寂寞的院子里,看着天边的月亮。

十年前,他们一家人在北境,躺在广袤无际的草原上看月亮,终是不能了。

再想到儿子功高震主,将来,将来,必然无法与妻儿生活在一起了...

不由悲从中来。

人就是这么奇怪,一个人能熬过漫长孤寂,若是有人说了体己话,那便再也撑不住了...

何年不知说什么,她并未和将军圆房的事情,老夫人还不知道...

他们这种情况,应该是合约夫妻吧,她探寻的去望李信业,李信业却只低头吃着饭,他吃得很慢,很专注...

“啪”一声,银质的筷子,在他指尖断成了两段。

他才抬起头看她,撞进她星河般的眼睛里,似暗夜里走错路的孤狼,贪恋头顶的月亮。

可人不会愚蠢到,在同一个地方栽倒两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