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高考结束后 > 第1章 第 1 章

重回高考结束后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空山澜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9 10:29:34 来源:文学城

‘滋啦——’

土墙灰瓦的厨房里,赵玲利索地把豆角倒入锅里,翻炒一会儿后,往锅里加少许水,盖上盖子焖煮。

“妈,”一个中年男人走进来,打了声招呼,“洋洋闹着要去城里吃小笼包,彩娟一早带着他坐最早那趟班车去县里了,我今天早饭在这儿吃。”

赵玲应了一声:“嗯,粥煮好了,你倒进不锈钢盆里,放大洗菜盆用冷水晾一晾,我炒个豆角就能开饭。”

“好。”中年男人端着煮粥的锅出去了。

几分钟后铁锅里的豆角熟了,赵玲给豆角加盐调好味,翻炒一小会儿,把豆角盛出来,又往锅里加了半瓢水和一个鸡蛋,用余火煮着。

菜端到桌上,她拿出一个空碗,往碗里夹几筷子豆角和一些小咸菜。

中年男人端着两碗粥走进来,看到后说:“给灵灵夹的?您还说彩娟惯着孩子,我看啊,咱们家您才是最惯着孩子的人,灵灵还没起呢?”

老太太白他一眼:“吃你的,少叽歪,孩子之前高三学习多紧张啊,人都瘦了好几圈,刚回来那会儿,看着跟个小竹竿一样,也不知道她妈怎么照顾的,好不容易熬过去了,放假就该松快松快。”

中年男人忙告饶:“行行行,我不说,我喝粥。

————————————

夏日早晨的阳光穿过下半截被报纸糊住的老式木窗,洒落在窗前的书桌上。

书桌上压着一大块透明玻璃,玻璃下面是几张铺展开用来垫桌子的报纸。

遮不住光的白色窗帘被清晨的微风吹得一荡一荡的。

有点掉瓷的搪瓷杯、木架床、白色蚊帐、粉色大牡丹样式的毛巾毯、荞麦枕、铁壳子蓝色扇叶的老式台扇、青砖瓦房……

乔慕从床上坐起身,看着眼前陌生又熟悉的一切,有些回不过神。

自己这是在做梦,还是……

“灵灵——灵灵——”有个很熟悉,但后来只能在梦中听到的声音在喊她的小名。

随着声音由远及近,房门被人打开,一个圆脸眉目慈祥的老太太探头进来。

乔慕的视线转过去,看清了,真的是自己奶奶!

赵玲往里看了一眼说:“已经起来了就赶紧刷牙洗脸去吃早饭,早饭在厨房大水盆里晾着。”

“今天你大姑妈家的成林表哥订婚,我们得早点过去帮忙,我去菜地再摘点黄瓜、西红柿、豆角什么的,给你大姑妈带去,省得她还得去买,在城里吃颗菜都得花钱呢……”

老太太絮絮叨叨地往外走,拿起菜篓往自家菜园走。

床上,乔慕紧紧地攥着拳头,很努力地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对劲。

因为见到没来得及尽孝的老人,而心中翻涌着五味杂陈的情绪,她指甲已经随着攥紧的拳头,陷入手心的肉里。

很疼,也说明自己现在经历的一切并不是梦。

老太太离开后,乔慕低头看一眼手心,还好,虽然很疼,但手心那层皮没破,没出血。

她站起来走到门边,拿起挂在门边的大红色塑料框圆镜。

镜子里的自己,年轻、鲜嫩,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没有一丝皱纹,头发乌黑浓密发尾带着些微自然卷,扎成辫子有粗粗的一条。

上辈子她有段时间抑郁、失眠、掉头发,一度忘了自己还有状态这么好的时候。

梳好头发,走出房间就是堂屋。

堂屋的墙上挂着那种过一天撕掉一张的老式日历。

日历上有今天的日期——1996年7月26日星期五。

这一年,她十八岁,这是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漫长的暑假。

乔慕刷完牙,用沁凉的井水洗了把脸,沸腾的情绪彻底平静下来。

厨房的大洗菜盆里,放着一个装着浓稠大米粥的不锈钢盆。

这个年代,他们这儿镇子附近的村子不说日子过得多富裕,种水稻的地方,大米粥还是吃得起的。

尤其是石坡村这种距离镇上很近,又距离县城不太远的村子。

当然有些人家为了省点,也会往大米粥里掺一半玉米碎,但村里跟镇上大多数人家都爱吃白米粥、白米饭,毕竟以前那些艰苦的年月,他们吃粗粮、杂粮的粥饭已经吃到腻了。

乔慕把不锈钢盆拿起来,果然在盆下面的水里看到一个鸡蛋。

这肯定是奶奶特地给她煮的,倒不是偏心她,其实家里孙辈来奶奶家都会有这个待遇。

只是现在就她一个孙辈在奶奶家住着,奶奶才只煮了一个。

她爸跟她大伯早就分家了,原本奶奶该跟长子一起住,分房子的时候,大伯也能多分两间房。

可老太太跟两个儿媳关系都不太好,谁家都不想去,于是她就说要自己住,那两间房归她自己。

乔慕她爸妈在城里都有工作,厂子给分了房子,一家人不常回乡下。

而乔慕她爸在老家分家分到的房子,加上老太太自己的两间,刚好能把老宅一分为二。

老宅顺着院子中线砌一面墙,就这样分家了,之后老太太就一直住在乔慕她爸分到的这边,她自己的两间房。

而乔慕从小跟奶奶一起住,是奶奶带大的孩子,考上高中后才回到城里父母家。

乔慕拿起鸡蛋剥好,放进自己碗里,又往碗里盛了大半碗粥。

再打开碗柜,碗柜里果然有单独提前夹出来,留给她配粥吃的菜,除了小咸菜腌萝卜,还有她比较喜欢吃的炒青豆角。

吃完早饭,把碗筷都洗好放好,乔慕到小杂物房找出一顶草帽戴上,也背着一个背篓往菜园里去。

南方盛夏的早晨,才七点十几分,太阳已经有些热烈。

菜园里,赵玲已经摘了满满一背篓菜,看到乔慕过来赶紧摆摆手:“你来干嘛,我都摘好了,这一篓加上昨晚上摘的就够一担,多了他们也吃不了,你赶紧回去换衣服,等会儿我们赶八点钟的班车。”

乔慕没听:“八点钟的车还早着呢,大姑妈上次回来不是说现在县城西红柿价格又涨了吗?我多摘点,要是大姑妈用不上就带到县城菜市场去卖。”

关于奶奶的事,乔慕曾经在心里反复怀念,她的记性又非常好,所以很多事情她都记得。

即使有些事情光靠回忆记不太清楚具体细节,在接触到相关的场景、物件或者味道后,也能想起来。

前年她们这儿西红柿价格好,很多人一窝蜂地种植西红柿,结果可想而知。

去年跟风种植的人太多,西红柿泛滥,价格跌得非常狠,又没有别的销售渠道,白送都嫌采摘麻烦浪费人力物力,很多西红柿烂地里,今年都被拔了种别的作物。

所以今年种的人就少了,西红柿价格又慢慢回升。

奶奶去年也跟风种了一小片,好在她一个老人家,平时还要养鸡养猪养牛,没那么多心力去管理菜,就只种了菜园那一小片地,倒是没多大影响。

今年她种的西红柿拔了一多半,剩下的都是长得特别好的植株,实在舍不得全部拔掉,就留下继续种着了。

虽然只留下不到二分之一,但是菜园里的西红柿结果还是很多。

上辈子的这段时间,她们祖孙俩给所有亲戚,还有处得好的邻居送一圈,剩下的也还是吃不完。

家里的鸡吃西红柿都吃到腻,今年不如试着卖卖看。

“去县城菜市场卖?这能行吗?”老太太没去过县城卖菜,只偶尔去镇上卖。

因为她除了大儿子外的几个儿女都在县城工作,怕自己去县城卖菜被人家看不起,传出去给自家儿女丢人。

至于镇上嘛,村里很多老头老太太都去,她也混在里面就不显眼。

乔慕可不管那些,现在的人都能流传‘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话,谁还能跟钱过不去?

“没事,卖不出去我就带回家里,反正这玩意儿又不容易坏,切一切,买点白糖拌一拌,也是一道好凉菜呢。”

“那行吧,”老太太也就问一句,有些事她自己不干,却也不阻止别人干,“你摘些好的,可别摘那歪瓜裂枣的。”

乔慕点头:“我懂,您放心吧,太阳这么晒,您赶紧回去喝口水歇一歇。”

“不用,这么点活儿哪儿累得着我。”老太太又过来帮乔慕摘西红柿,她不觉得能卖出去,但这不妨碍她给孩子帮忙。

两个人一起摘,速度快得很,不到二十分钟,乔慕带来的背篓就满了。

她去旁边池塘里摘了两片大荷叶,盖在背篓里的西红柿上面,既能防掉又能防止西红柿被晒蔫儿,毕竟石坡村等车的地方可没有遮阳的东西。

祖孙俩回家换好衣服去路边等车的时候,离八点都还有好几分钟。

乡下的班车也不准点,而且一般会晚点而不是早到,八点过后,她们又等了十来分钟才等到车。

等车去县城的人不少,乔慕挤上车,眼疾手快抢了个位置赶紧回过身去招呼:“奶,你快来坐,这儿有个位置!”

赵玲忙摆手:“你坐你坐,我又不累,二十来分钟的车程,我站一会儿没事……”

不等她话说完,乔慕已经拉着她按到座位上:“您忘了您还晕车呢,怎么能站着。”

坐都坐了,赵玲确实晕车,虽然不严重但还是坐着更舒服点,就没继续推让。

同样去县城的同村老人没抢到座位,站在旁边羡慕地说:“还是赵大姐你有福气啊,孩子又机灵又孝顺。”

“我家灵灵确实从小就机灵,”赵玲忍不住笑眯了眼睛,“可别只说我,你这不是也去城里小儿子家过好日子嘛!你家小子是真有出息,听说在城里升官了?”

“嗐,什么升官啊,就是在厂里当了个小领导,手底下才管着二十来个人,这算什么官呢!”

双方开始互相吹捧,一直到下车还唠得意犹未尽。

而乔慕眼睛看着车窗外,心里想的却是找个借口,回家城里父母家住几天,又不让父母知道。

她的录取通知书,应该就是这几天送达的。

新文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