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363章 最要紧的一件事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363章 最要紧的一件事

作者:倚天傲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31 20:19:40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三六三章最要紧的一件事

更令刘旭磊脑壳疼的是,此时,屯兵九江的冯素琹可正求战心切,连连催运弹『药』粮草呢。

要知道,刘旭磊之所以撇下主力留在南昌,正是因为这个队长的救命恩人——小妖精冯素琹。

当初,队长要他带上辎重营和机炮连,配合冯素琹的大瑶山独立营试着发起东征,顺江而下攻击前进,争取光复下游的第一座江边重镇——安庆府城。

然而,问题是,冯素琹她们在九江缴获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下一场战役。

一个多月前,由于南昌一战,陈泰的数万守军迅速被歼,还搭上了固山额真金砺的整整一个汉八旗,以致留守九江的数千清军早已被吓破了胆,冯素琹的人还没过庐山,他们就已望风而逃,渡江北去了。

不过,这帮鞑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弃城出逃前,他们放了一把大火,将当初金砺囤积在九江的大批军粮物资,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样一来,倒霉的冯素琹接收了一座空城,相当于吃了个空心汤圆,反而还要救济大批饿着肚子的百姓。

本来,当初在南昌缴获颇丰,再加上他唆使刘麒麟恩威并用,从那些士绅大户手里『逼』出了不少粮食,刘旭磊手头倒是还算宽裕。

可现在,转眼就凭空多出了五万多张只吃饭不种地的嘴,不仅冯素琹再也无法得到南昌的支持,就连南昌本地,也将坐吃山空,很快就会陷入粮食危机。

而想从遥远的钦州运粮,他已没有足够的人手了。

要知道,他的辎重营也早已开到了九江,原打算一同东征来着,眼下,他只剩两个独立营一千多人,还分布在赣江流域,组织民工往来运粮运弹『药』。

问题是,由于路途实在过于遥远,从钦州运出的粮食一路消耗极大,甚至运到的都赶不上民工一路上吃掉的多,除非组织足够多的人和车,并且在一些路段上充分利用水运,才能勉强保证供应。

面对困局,冯素琹倒是不管不顾地银牙一咬,主动请缨轻装上阵:

“不管那么多了,只管上吧,到了安庆总有办法!”

可是,生『性』谨慎的刘旭磊哪敢轻易答应呀。

冯素琹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他却清楚得很,从九江到安庆这一路,长江南岸全是山区,而北岸则大多是沼泽地带,除了一个连着一个的大湖,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耕地,所以,沿途很难征到粮食。

而指望于安庆更是不现实,别说不一定能迅速拿下,万一像九江这样,只到手一座空城呢?

真到那时,不仅得不到粮草接济,反而又要凭空多养活不少嗷嗷待哺的百姓。

所以,刘旭磊苦思冥想,直到现在都没同意冯素琹出兵。

眼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刘旭磊无计可施,只得老老实实请示林啸。

……

林啸听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令钦州的辎重部队火速把粮食送上去。

可是,稍稍冷静后,他发现,这么做不仅远水难救近渴,也根本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因为,钦州的存粮也很有限了。

半年多来,由于地盘越来越大,需要接济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屈指算来,囤积于钦州的那五百万石军粮,也已十去七八,支撑不了多久了……

事实上,综合各地遇到的困难,林啸发现,要是部队不能做到在当地筹粮,就永远打不开局面。

因为,不仅仅刘旭磊的第二团遇到了这个困局,丁帅的第一团面临的粮食问题更为严重。

听丁帅汇报时的口气,他的第一团即便能渡过春荒,能筹到的粮草也只够活命而已,哪还有什么招兵扩军、继续北伐的机会。

按理来说,四川是天府之国,筹点军粮应该不成问题吧?

然而,事实上,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动『荡』,在各路军阀的大肆屠戮下,原本颇为繁荣的四川盆地,人口和财物损失实在太大,侥幸没被杀的百姓十不存一,尤其是川北一带,真的是千里无村落,百里无人烟。

当初清军入川时,别说民间,即便张献忠的大西军,也根本没多少吃的了,要不然,拥兵百万的张献忠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要知道,当初吴三桂等人率清军入川清剿大西军,可是直接从汉中带着大批军粮来的。

眼下,丁帅的一团没有独立营,人数倒是只有三千来人,可李定国和刘文秀麾下进入四川的人可不少,总数达到了五万多人。

就丁帅来说,他的两个主力营扼守在川北崇山峻岭中的剑阁一线,严防吴三桂的反扑,担当着守门员的角『色』。

而他的辎重营,甚至团部直属部队,不得不全都当起了运输队,从成都不断往北部运粮,以解前线的燃眉之急。

饶是如此,北线深山中的战士们,每日分到的口粮仍严重不足,远没有得到必要的营养,据丁帅所说,战士们全都面有菜『色』了。

而随着战线越拉越长,从钦州往四川运粮更是难于上青天。

要知道,黔北一带山高流急,道路之难行可是天下闻名,一个民工背负的数十斤粮食,历经艰辛送到成都时早已所剩无几,徒劳民力而已。

正因如此,情急之下,丁帅只得向占据湖广的祝俞嘉求援。

在林啸的几支部队中,背靠洞庭湖的祝俞嘉是境况最好的,他也确实给予了丁帅和刘旭磊无私的援助。

可是,湖广离四川虽近,可中间隔着连绵大山,陆路几乎无路可通。

而入川的几条水道都十分湍急,逆水行舟之下险象环生,在一些险峻之处,动用许多纤夫都拉不动船只,还常常上演船翻人亡的惨剧。

故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丁帅得到的支援仍聊胜于无,丁帅担心,照此下去,部队都快失去战斗力了。

而人多势众的李定国和刘文秀,处境更为狼狈。

虽说李定国也是竭尽所能,将大部分部队分散于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各个州府,令他们就地觅食,可士兵们仍度日如年,怨声载道。

照这种状态,至少在上半年,他们能守住四川就很不错了,根本无力组织北伐。

……

为了解决各部的困局,经过半日沉思后,林啸当机立断,迅速做出了好几个决定!

首先,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光复大员之战必须立即打响!

林啸知道,此时盘踞于宝岛的荷兰人其实人数并不多,可他们却统治了十多万农民,而且几乎全集中在岛屿的西部。

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数百年来,因各种原因从大陆前去宝岛开荒种植的汉人。

而当地土着本就很少且尚未开化,几乎全部以部落的形式躲在高山之中,敢于下山耕种,而且懂得耕种的,只有极少数人。

因而,眼下的大员完全是个农业社会,而荷兰人一直在往澳门走私粮食,这说明,他们在岛上应该囤积了大量的粮米。

因为,据澳门的佛郎机人所说,总部设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常年从苏门答腊和爪哇岛往大员运粮,用以换取茶叶、丝绸、陶瓷等奢侈品。

此外,他们还从日本人手中换取漆器和铜,因为,日本产的红铜中,含银量比较高,荷兰人认为有利可图。

没什么好说的,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林啸太需要这批粮食了!

当然,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搂草打兔子,缴获一点红铜,那就更好了,到时候,老周一定会乐得合不拢嘴……

??感谢;“魔都追梦人”、“爱是永恒的话题”的打赏!谢谢!

?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