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池鱼 > 第14章 第十四章

池鱼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青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2 21:34:02 来源:文学城

连奕这赏人的法子可真是太让余菀胆颤了。

不过,她还是依着规矩道了谢,将饴糖收进袖袋,又收好了书案上的一应文具,再次拾起团扇,给他扇风。

已经到了晚膳的时辰,李述两次踏足书房,见案前两人一看书,一打扇,还会说上两句话,便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询问是否用膳了。

又过了一刻,连奕忽然问余菀:“会煎茶吗?”

既然他这样问,余菀就算会也得说不会,免得又想上次问“写字”那样,写完了字便调她来了书房,若说会煎茶,是不是还得负责他茶水上的事?

祝荟言是个什么心思,余菀看得清楚明白,若她再承担起侍奉茶水上的差事,祝荟言必然定会跳脚。

今日实在不巧,余菀说她不会,连奕却说要教她。

余菀的心情登时跌入了谷底,大热天的出汗都出不够,煎什么茶?喝饮子吃酥山才是正经。

她不禁疑惑:节帅这脑子能管六万多兵?

连奕说要教她,余菀不敢不学。

平日是祝荟言收着他的茶具,此时她不在,余菀又不知茶具在何处,搬挪茶具这事便落在了李述身上。

国朝吃茶风气盛行,更有将葱、姜、蒜之物放在茶中用来吃的做法。然自茶圣陆羽著《茶经》后,其中吃茶步骤又成了流行趋势。

余菀看着李述将煎茶所用的风炉、交床、茶釜等二十余种器具搬出来,不由头疼。

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辰,她有些饿,却不得不忍着饿跟着连奕学煎茶。

木炭生炉、缓火烤茶饼、轻捶敲碎茶饼、碾成茶末、再用拂末扫入罗合中过筛、放入竹合中备用、后煮水。

煎茶的关键在于掌握水的三沸。

当茶釜中出现宛如鱼目水泡且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这时可调盐;当釜中出现状如泉涌水泡时为第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水备用,投茶后环搅;当茶釜中出现鼓浪翻滚水泡时为第三沸,这时需将先前舀出的那瓢水倒进去,使沸水停止沸腾,以育汤花。

至此,一锅茶汤才算煎好。

连奕用勺舀出茶汤至青瓷盏中。越窑产出的青瓷,釉质温润,青绿色中还略带着几许黄,可以完美地衬托出茶汤之色。

他似乎很有耐心,这一番动作有条不紊又行云流水,在晕晕烛火和股股白气衬托下,多了一丝仙气。

狭隘武将给人的感觉含有莽夫成分,眼前这位,此时像个普通的文人仕子。

“轻细者称之为‘花’,薄者称之为‘沫’,厚者称之为‘饽’。”他边指着茶汤边说,“茶汤前三盏味道最佳,至于剩下的,若是需求不急,不吃为好。”

他解说起来言简意赅,余菀认真观看,小心记下,以免哪日他让她煎茶而她却不会,那岂不是又要挨打受罚?

而后,她面前多了一盏茶汤。余菀不解地抬眸看去,已见他端起盏,送至唇边,慢慢吃了一口。

余菀忙端起她面前的碗,陪着吃了一口,至于是什么味道,她捡了慌张丢了味觉,完全没吃出来。又吃了几口,才慢慢发现,茶汤很香,解渴,也解饿。

退守在门外的李述向里看了一眼,心说:真是请余菀来书房当主子了。茶都吃上了,还备什么晚膳!

那日,余菀卸差后,捧着本《茶经》回了自己的屋子,节帅让她学煎茶,不是嘴上说说,给了书,让她先看。

她有个问题:若她日后还侍奉茶水,会涨月例吗?

这个问题尚未问出口,余菀又有了惊悚之意,若祝荟言知道节帅让她学煎茶,又得遭不少白眼。

七月一到,暑气仍存,但雨天越来越少,今年的小秋,百姓能有些存粮。

这日,余菀关上门,找了一件颜色最浅的衣裳,沐浴后换上,对着石佛寺的方向磕了几个头。

阿婆离开百日了。

余菀在屋中坐着,没什么意思,出屋坐着,更觉无趣。

这几日,她总是不可遏制地想起从前和阿婆在一起的种种画面,即便是阿婆病得不能起身了,可到底也是能陪在她身边的人,她除了侍奉汤药外,便是同昏睡的阿婆说上几句对日后的憧憬。

往事如烟,随风而散。她眼下唯一期盼的就是时光流转得快一些。

祝荟言已经在她侧前方站了小半刻钟,看她微微抬头看远处,便也把视线甩了过去,除了隐藏在树枝树叶间的蝉鸣不再嘹亮外,她并未发现有什么特别值当看的东西。

有微风拂过,衣衫被带乱,祝荟言垂首整理一番,再一抬头,竟见余菀眼圈红了,还抬手揉了揉眼。

祝荟言“啧啧”向前走去:“呦,这是看什么呢,怎么还哭了?”

余菀闻声,扭了身,迅速擦了把脸,再回过头来,除了眼睛有些微红外,看不出忧色。她说:“寻知了寻得眼发酸,加之风迷了眼,让祝姊姊见笑了。”

祝荟言将团扇搭在白净的额头上,抬头扫了一眼树梢,没甚表情地道:“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微一叹息,续道,“可又能怎么样?再过一段时间谁还能记得它?”

余菀不知要如何接话,却又见她回眸一笑:“走吧。”

“去哪?”

“节帅说,让你学煎茶。”祝荟言边走边说,“茶具在书房的小隔间里,我带你过去。”

即便节帅同余菀说过让她学煎茶,可她还是震惊于祝荟言亲自来传授。她犹豫半晌,还是问出口:“侍奉茶水不是姊姊的差事?”

“节帅吃茶还分单双日?”祝荟言斥道,“让你学便学,你还能忤逆?”

她就只是问问而已,哪成想祝荟言这么大火气。到底是人家传授茶艺,余菀便没有再多话。

余菀跟随祝荟言从书房后门进,拐进小隔间,打眼便看到架子上摆满了煎茶所用的器具。

祝荟言问:“你从前煎过茶么?”

有了让祝荟言展示的机会,余菀打死也不想冒头,她窘迫地一笑:“没有。从小家里不富裕,勉强能吃饱穿暖,哪里买得起茶。”

祝荟言又问:“那你就能买得起纸笔?”

一提这个,余菀便想起阿婆,此情此景她却不能哭,便又将阿婆从前给富贵人家侍奉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余菀发现她对祝荟言的身世尚不了解,却怕又怕直言引燃她的火气,便旁敲侧击地问:“祝姊姊的字是节帅督导的吗?”

祝荟言眉目一沉,淡淡地道:“从前节帅很忙,难得清闲。我没这个福气让节帅督导写字。”她顿了一下,捏紧手中团扇,正视余菀双眼,道出实情,“是从前家中请了先生来教我写字。”

就这么一句话,余菀大致明白了祝荟言的身份。难怪她这般看自己不顺眼。

富贵小康之女,清贫人家之女,到头来,还是殊途同归,成了别人的侍婢。

祝荟言睨她一眼,撇过这个话题,开始给余菀一一介绍茶具。

哪几样是煎煮茶器,哪几样是醅碾茶器,哪几样是饮盛茶器,哪几样又是清洁茶器,总共有二十四种。

她还指着其中一套青瓷茶器,说这是节帅遇到贵客时才会用的,平日煎茶用其他的茶盏。

费了一番唇舌,祝荟言扭头看余菀,见其似是在走神,当下不悦道:“你可有在听我说话?”

还真没有。

就算余菀以前没见过茶具,可对着《茶经》看了几日,她已对这一应器物了然于心。能听祝荟言啰嗦,不过是不想拂了她的面子而已。

祝荟言随手指着风炉问:“这是什么?”

余菀答得正确。

祝荟言又接连指了其他三种器具,余菀皆答得正确。为了避免祝荟言起疑,她还故作拖拉,转着大眼睛想了想,而后似是恍然大悟一般猛地说出正确的名称。

说完之后,她略带惭愧地道:“祝姊姊辛苦。我一下子记不住这么多,不能立刻答出,还请姊姊谅解。”

祝荟言似是认为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心中不虞。即便再不高兴,有节帅的命令在,她也没敢懈怠,是以教余菀煎茶还算用心。

只不过,她没敢用这小隔间的茶具,而是让人搬了自己那套茶具过来。

煎茶的几个步骤余菀已经熟悉,她只是还掌握不好火候以及煮茶时三沸的时辰。

祝荟言动作娴熟,做完一遍之后,洗净茶具让余菀上手。

其实,煎茶这事余菀以前看阿婆做过。那时家里买不起名贵的茶饼,但粗茶还是能负担得起的。只是煎茶繁琐又讲究,阿婆担心生火炉烧沸水伤了余菀,便没教她煎茶,待她大了,阿婆又患了病,一直不见好,也没力气再教她做这事了。

即便没有阿婆教授,前次她也看连奕做过,如今又看祝荟言做一遍,再愚蠢也能学个大概,因而做起来虽不算得心应手,却也不会出岔子。

可祝荟言并不满意,起初还能耐心指教,到后来时不时蹦出一两句的冷嘲热讽。

余菀认真做事仍旧被训,心情不免低落,在祝荟言又一次语气不佳的指教后,压着火道:“有劳姊姊赐教了。”

“此事算不得辛劳。左右教会了你,日后我也会清闲一些。而你,”祝荟言媚眼一眨,眸光流转,玩笑道,“算是我门下牛马走了。”

余菀奉承:“能入姊姊门,略窥姊姊径,幸甚至哉。”

她时而出言不逊,时而又做小伏低,祝荟言摸不准她的套路,反倒窝了一肚子火。

接连学了一旬的时间,余菀终于对煎茶的三沸有所掌握,偏偏祝荟言依旧对她夹枪带棒。余菀干脆就装作真的学不会,如此一来,祝荟言的嗓子险些废掉了。

祝荟言气急了,吐了俩字:“朽木!”

这次,余菀又一次煎了茶,舀茶汤入碗,捧至祝荟言跟前,歉然道:“祝姊姊,我当真是朽木,累您坏了嗓子,正好我又煎了茶,您先请吃一碗吧,顺带再指教一番。”

茶入祝荟言的口,余菀便看出她姣好的面容上荡出一言难尽的表情。稍后,祝荟言失态地指着她,控诉道:“你、你是故意的!”

余菀惭愧道:“祝姊姊,我又哪里做错了,还请您不吝赐教!”

祝荟言哑着嗓子:“一沸时应该调盐,你放盐放多了,是要齁死人吗?”

余菀闷着头不说话。

“你这样子,若是给节帅煎茶,那岂不是……”

“姊姊,我没学会煎茶,便不能去节帅跟前煎茶,对吧?”余菀指指案上的盐,继续道,“若是把节帅齁到了,我领罚是应该的,只是,因此坏了姊姊手巧心细的名声可又是我的罪愆了。”

她这般牙尖嘴利,噎得祝荟言无语。

并非余菀和她过不去,实是她太咄咄逼人。就煎茶这事来说,若她肯给余菀留些面子,余菀绝不会有此态度,更不会故意放多了盐齁她。

余菀知道,祝荟言不想让她去侍奉茶水,而余菀,也不想去做这事。她们都因为尊者的一句话变得身不由己。

余菀再次见到尊者时,依然是在书房。

这次连奕并不是从节堂回来的,而是从营里回来的,腕上的臂鞲都没摘,腰上除了革带外,还围了悍腰。他边往里走边解带子。

见此情景,余菀要回避,可连奕走得快,她已没了退路,只能惊恐地背过身去,红着脸面对一众书卷。

她觉得毛骨悚然,那双手竟毫不自知地抠起书来,仿佛这样做,她便能掩耳盗铃地认为自己是恰巧在此整理书卷,而不是撞上男子更替衣衫而手足无措。

她这般谨小慎微固然是好,只是连奕去忙从胜州运来的军需一事,又视察了驻守在灵州城里的经略军,一番折腾下来甚为辛苦,回到自己院子自然不愿再被带子束缚,便没了任何顾及。

李述从他家郎君的卧房取了干净外袍来。连奕一边换一边问:“前次让有盐池的各州整理的盐户名单有何进展了?”

李述惭愧回:“尚未递上来。”

朔方下辖的六州,有数座盐池。连奕任关内道盐池使,对此过问很是正常。他不仅过问,也很在意这件事。

大绥立朝两百余年,前头的几任皇帝为扬大绥国威,时常对外用兵,国朝版图扩大,自然需要军将戍边卫国。自朝廷设立节度使后,近百年来,诸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而这背后,是朝廷越来越虚弱的现实。

数十年前有河东节度使举兵反叛,朝廷召集各地兵马,耗时数年才平了乱。

彼时河东举兵判上,各地勤王将士虽披肝沥胆,可平叛后,朝廷统御各方兵马越来越难,因此,不得不放权再放权,以致节度使先是从单单掌军政增加到掌民政和掌握财政。

朔方军有六万多,要支撑这庞大的开销,除了粮食外,还需要钱。

国朝初期并无盐税,然而军需大,财不足,朝廷这才设立了盐法,又在产盐地置盐官,严禁私自贩盐。

底下人办事,偷懒耍滑趁机钻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水至清则无鱼。这其中的分寸连奕把握得好,毕竟前阵子多雨耽搁了进度,等上几日也无妨。

只是,再等久了,他会失了耐心。

连奕也没等李述淘巾布,便自己忙了起来,擦净手脸后,他注意到书架旁的一抹身影,也不待李述再说话,甩手便将巾布砸进了铜盆里。

李述寻着他家郎君的目光去看,自然也看到了余大傻子。想着她近来所学之事,正欲点她去侍奉茶水,却被他家郎君拦住了。

这时的余菀已经僵了身,她想起祝荟言说过节帅处理公务时要回避的话,不由心慌手抖。

她没想在这看在这听,刚连奕在一边换衣裳,她出不了书房只能往里缩,谁知那主仆俩就说起了公事。

余菀思及后果,一颗心就要跳炸了,也快吓哭了。

连奕在罗汉床上坐定,朝外摆了摆手,李述便一手捧着衣一手端着铜盆退了出去。

听到关门声,余菀手便从书上离开,颓然垂了下来。

身后传来声音:“煎茶学得怎么样了?”

他的声音好听,可灌入余菀耳中,犹如丧钟。

她迅速咬了咬后槽牙,又飞快地喘了两口气,让自己尽量保持平静。

即便如此,她从书架后转出来,还是极度失态。最明显的是她的脸极红,宛如煮熟的虾子。

方才撞见连奕在一旁更替衣裳,而她没及时回避,不免惊羞,又不期然听到他在说政务,而她却没及时退下,自然恐惧。今日,不用揍她,她已经觉着四肢百骸被车子碾过一般了。

连奕斜乜她一眼,见其耳根脖根又红了,怎么看怎么好笑。

余菀问过安行过礼后,又担心挨打受罚,是以没敢说毫无进步,而是说:“节帅开恩请师父传授,婢子再蠢笨,比之以前当是有所进步的。”

连奕静静地看着她,她行过礼后,那一双手先是紧紧攥着,才一刹那又扎煞着,不知该放在哪里是好。即便她微垂着脑袋依然能看出小嘴时抿时张,那一副不自在的别扭劲当真是让他开了眼。

他淡淡地“哦”了一声,半晌方道:“那你煎来给某看看。”

余菀见他没在她“偷听”一事上计较,当下便“喏”了一声,去小隔间搬了茶具出来,依着所学,小心翼翼煎起了茶。

屋中尚有暑气,却不似前阵子那样热,不过起炉生火又煮水,兼之余菀在连奕跟前又免不了会紧张,因而一锅茶汤煮好后,她自己也仿佛是被煮了一遍。

余菀自知茶艺不精,不敢拿自己煎的茶奉给连奕吃,便预备将茶汤倒了,再洗净茶器,等着他指教这一套流程。

偏偏一抬头,正对上他的眸。

夕阳投下橙黄色的光,歇在他俊逸的眉上,眸中的霜雪意已完全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暧暧春晖般的暖。如此昳丽容貌,仿佛是个从天而降俯瞰芸芸众生的仙神。

余菀本就怕他,加之听了几句公务上的事,此时越发心虚。目光只此堪堪一碰,呼吸便蓦地一窒。

近来她时常反省自己。即便不是个善于奉承之人,然而面对尊者,余菀也不想被罚,因而,她便学着揣摩起连奕心思来了。

此时,她忐忑地收回那预备倒掉的茶汤,捧至连奕跟前,恭敬地道:“节帅,您从外头回来,一定口渴了吧?”

面对祝荟言,余菀会顾及她情绪,也会对她的言语傲慢有所回击,可在连奕跟前,她怕挨揍,是以万万不敢有所隐瞒,学多少就表现多少。

看连奕接了茶盏,余菀没一丝轻松,后背的汗快要汇成一股股水流。

茶盏放在案上,发出轻微的“当”响,余菀便不自控地打了个轻颤,一双手攥紧了,眸子瞥向案旁柜子的屉斗,看连奕是否抽戒尺。

这般乱看终归是无礼,余菀又垂下了目光,静待他的嘲讽和训诫。

斜阳余晖,花影疏离,映在她身上,半明半暗,却因垂头而显得可怜。

听到扣案声,她抬眸,听连奕道:“你自己尝。”

余菀遵命,端起茶盏吃了一口,觉着还不错。她一向没什么见识,她认为的不错,兴许入不得连奕的眼,因此,她没什么表情。

不过,那日她从书房离开,如蒙大赦。不仅没有挨手板,似乎还得到了节帅不算正面的肯定——

“煎了茶却不吃,浪费了太过可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