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池鱼 > 第13章 第十三章

池鱼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青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2 21:34:02 来源:文学城

这日余菀去书房当差,赶上连奕旬假。

她不知连奕何时过来,闲着也是闲着,便从书架上取了一册书,坐在罗汉床上看。

待巳时一过,听着有轻微的脚步声传入耳中,余菀便就近放下书,站起身来。

来人并非是连奕,而是李述。他告知余菀,说是节帅今日要回私宅,明日才回治所,不必她留在这里侍奉了。

上次罚跪便是这样引起的,因而余菀不敢轻易相信这话。这次不是连奕亲口说让她回去,换成是谁让她离开,她都不走了。

余菀指指里头的书案,推诿道:“本以为节帅今日要写字,纸都镇好了。既然节帅不来,那我得把书案收拾干净了。还有,一会洒扫的人要过来,我担心弄坏了哪件东西惹节帅不悦,总得留下看着。左右回去也无事,我还是在这里守着吧。”

李述看着她一脸真挚,满意地点了个头:“行,开窍了。”

余菀眉头紧锁,心中有疑却未开口说话。就在这时,她视线里多了一口描金小匣子。

她狐疑地抬头,问:“这……是什么?”

“节帅赏你的。”李述往她手里一塞,“打开看看。”

一掌见方的小匣子一开,余菀却只见里头睡着一块包了黄纸的东西,仅此一物,再没有任何东西了。

她再次狐疑地抬头。

“接着开!”李述催她。

余菀不得不找了个小几,将盒子放下,探手去取那一小包纸,拆开后,是有些透明的四方之物,在透进窗子的日光下一看,还泛出淡淡的晶莹。

看上去像是饴糖。大概是一块普通的饴糖装进描金匣子的待遇太过惊世骇俗,以致余菀有些不大确定到底是不是饴糖。

似乎是提早预料过自己的下场,余菀看着这物件,神情骇然。

“赶紧,吃完之后闭嘴。”李述催她。

他是想提醒她吃过饴糖后黏上嘴少说话,可余菀先头胡乱想过一些事,此时便以为人家要了结她。

她并没犯错,因此不卑不亢地道:“我不想吃。”

她偶然冒出硬气来,李述吃了一惊,随即冷声道:“你敢忤逆?!”

余菀目光炯炯,语气泰然:“我没有。”

李述不知她在较什么劲,忽然一抬手,指她鼻子道:“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蠢材!”

“是什么样的蠢材?”

外头响起低沉的声音,李述脑门上的汗珠像渗出地面的水,潮了一片。

连奕抬腿进屋,扫了一眼屋中拘着礼的两人,又将目光定在余菀捧着的那块饴糖上,收了目光,边往里走边问:“闹什么?”

余菀没听到李述答话,便闷闷地道:“是婢子愚昧无知,说错了话。”

连奕在罗汉床上坐定,本不想理这桩无聊的官司,却在她左手上停了一瞬,见已无事,便又来了心思发问:“既然说错了话,那该怎么罚?”

余菀又惶恐起来。为了避免责罚,她忽然急中生智地剥开那块饴糖,塞进了嘴里。

她睁着一双大眼,左颊鼓起一块,样子像个偷了东西被人发现后,先是不知所措,其后情急之下吞掉脏物的孩子。

连奕的唇线压低,抄起小几上的书,随意翻看着,也不知看到了什么值得开心的内容,嘴角又提了起来。

夏日的午后,热浪袭人。院子里的胡杨树上有知了在吱哇乱叫,时不时还有小飞虫飘进来扰人。

枝杈的影子自地面爬上墙,再爬进窗子,映在书案的纸笔上。

余菀顺着影子看去,见案前的人额上有薄汗生出来,却似乎并未在意,大约是看书看上瘾了。

书房里放着冰,可凉气却因暑气的猖狂而败北,此时小瓷缸里的冰已经尽数化成了水,唯一和外头被晒热的水不同,尚存一丝凉意。而那小瓷缸外壁上结出的水珠已经汇成了一串,翻滚着往下滴。

余菀犹豫了一瞬,终是准备退出去,让人去库里再取些冰来,才刚一转身,背后就是一句询问:“去做什么?”

余菀霍然回身,恭敬回道:“屋子里有些热,婢子去催冰。”

连奕的目光依旧停留在书上,淡淡地道:“不是你的差事,莫要逾矩。”

“那节帅要喝饮子吗?”

连奕给了她一个冷眼。

余菀这眼力算是白长了,轻轻回了声:“是婢子多嘴了。”

然后,她就在一旁老老实实站着了。这个时候她明白了一件事,节帅嫌她话多,让她吃饴糖是提醒她少说话。

说来惭愧,她在雨中撞上节帅,便是胡言乱语了一番,去花园里给节帅送衣裳,更是口不择言地说了许多废话。

提及那不长脸的往事,余菀暗自叹息。她果真是——蠢材。

暑气膨胀,小瓷缸的水变得温热起来。连奕抬眸,看余菀像根木头似的往那一杵,身上的燥热就放大了。

过了一瞬,他陡然摔下了手中的书。

“啪”地一响,余菀惶恐地抬头,见他已站起身来,大步朝门而去。

她方才明显看出他神色沉郁,不由惊了一吓。待她反应过来时,忙抬腿跟了出去,却早已不见了他的身影。

余菀越发不解,便又折返回屋里,奔至书案前,看着那册歪斜在案上的《卫公兵法》,不禁皱了眉。她搞不明白国朝名将所著的兵法是如何惹到他了,居然让他摔了书。

余菀对着书愣了刹那,又等了片刻,依旧没见连奕回书房,便将那册书捧起来,小心捋平了褶皱的页角,又重新放回了书案。

而后,她思索了几个弹指,又扪心自问,她今日当差,理应在这里侍奉,什么都没做自然也谈不上做错事惹节帅不悦。想到这里,她便松了口气。

午后,暑气越来越盛,余菀用过膳食后又回了书房,才坐了一刻钟便闷得出了汗,摇团扇也不觉凉快。

恰在此时,负责洒扫的人重新送了冰进来。余菀也帮着忙活,将冰放好之后,看着那白气冒出来,心都跟着凉快了。

她问仆僮:“这冰一日只送两次吗?”

“每日接近午时送一次。”那仆僮道,“库里的冰都是冬日贮藏起来的,今年夏日虽多雨,可到底是比往年要热。府上虽多武官,但执笔的文人也不少,是以这冰供应起来……虽不至捉襟见肘,可也不能随时都送。”

余菀听到此处,心说:如此一看,节帅倒是能礼遇幕僚。

仆僮笑道:“节帅书房逢双日会供两次冰,您正好双日过来,这不是很好吗?”

余菀也回之一笑:“赶巧了。”

她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虽明白了大面上规矩,可论及细处,她还是不懂。不光不懂细处,她还有纳罕之处,譬如,为何连奕歇旬假并不写字?好像自打她进了书房侍奉,便没见他写过几个字。

大人物高深莫测。谁知他是怎么想的,只要别想着怎么罚她就行。

余菀不知连奕何时再回来,便搬了杌子往小瓷缸边一放,又转身从书架上抽了一册《世说新语》,还取了高几上放着的一柄团扇。

外头热气拔地而起,书房似是被隔出的洞天。余菀坐于杌子上,将书放在膝头,手上摇着团扇,还感受着冰散发出来的凉气,更是津津有味地看着故事。

有时皱眉疑惑,有时又会心一笑。

快用晚膳前,连奕又去了书房。

其时,日头已经像收起刺的猥,树上蝉鸣也敛了一些音。

书房里,小瓷缸里的冰在缓缓往外溢白气,一人一手执扇慢慢摇,一手轻轻翻着书页,随即,嘴角一提。

大约是她看得太过开心,以致身子也跟着轻晃了两下,还抬起团扇半遮了面。

日影与花影投在她面上,白皙面庞变得半明半暗,没有阴诡之泰,却多了几分活气。

李述扫了余菀一眼,又偷摸瞥了一眼身旁的自家郎君,却因逆光辨不清他家郎君的神色。不管他家郎君是个什么神色,李述都不知道该怎么训对面坐着的余大傻子了。

这是请她来书房当主子了?

余菀听到轻咳声,专心致志的进程被横切开来。她微微一抬眼,注意到地上有两人的影子,当下心中一慌,立马将书一合,又把团扇放在书上,站起身来。

手中捧着书,书上晾着团扇,她不便见礼,只是给那两道影子弯着身。

不用她刻意抬头看,她也知道在她身边驻足的人是连奕。稍后,他的鞋消失在她视线之外。

她看得太认真了,以致忽略了脚步声。余菀暗自叫苦,不知她的疏忽要遭到怎样的反噬。

她慢慢抬起头来,对上了李述苦大仇深的目光。

余菀自知此劫难逃,只想尽力弥补。然而想起祝荟言的话,她便以为节帅此刻要处理公务,那她该退下。

她又不解起来,按理说今日节帅旬休,那他到底要不要处理公务?

李述被她的蠢钝呛得头疼,抽了她手上捧着的书,又将团扇塞进她手里,用眼神示意她,去给连奕扇风。

她半信半疑地握着团扇,走近临窗而立的连奕,力道适中地给他打扇。

扇着扇着,她似乎是体悟到了连奕为何会摔书而去。

方才屋子里太热,库里的冰又要省着用,他先头才说了不要去催冰,是不是就是怪她没眼力没给他打扇?

好像,是这样。

难怪祝荟言一直攥着把团扇。

他们之间有默契,余菀这种点脑门才能勉强领会的大傻子,只配被嫌弃。

大约过了半刻钟,连奕头也不回地问:“交代给你的字抄完了?”

余菀边给他扇着风边回:“已经抄完了,节帅也看过了。”

连奕回身,于书案前坐下,余菀便跟着凑近,继续打扇。

“停罢。”

余菀依言停下。

“不是错了五个字?”连奕边说边又取了案上那册《卫公兵法》,扫过上边被捋得不太平顺的褶皱,又道,“抄一遍可不能弥补。”

他这般说,余菀又害怕了。手上的肿痛才消退,万一写错了又挨手板……她想想就疼。

“节帅,抄书太费笔墨,不如,婢子诵读给您听?”

连奕的目光落在书上,没搭理她。

余菀弄了个没脸,便又像那晚一样,和他挤在书案前,研墨镇纸后,提笔写了起来。

她本来就听过《屏风铭》,兼之抄得遍数太多,又因此挨过手板,对此记忆颇深,简直能记一辈子,是以不必再看原文便能默写。

夕阳渐渐隐去,书房内尚未燃灯,看书写字都有些费眼。

连奕扭过头,本欲让她去掌灯,却见她微垂着头,一笔一划写得极为专注。而那个“雍”字的笔顺也写对了。

鼻梁挺得高,朱唇微抿,脖颈修长……和那晚荡出的红晕不一样。

在微黯的光下,连奕侧目看去,她的眉眼依旧很熟悉。

为何会这般熟悉?思来想去,他二人并没有在哪里见过。大约是,她像他从前多看过几眼的某个营妓。

从前,他官职不高时,受邀去参加上官的宴席,纵使没心思也会碍着上官面子,在席间搂着哪个歌妓舞女逗弄一番。

她,该是像她们其中一人。不同的是,眼前之人是侍婢,会写字,而那些人是艺伎,会歌舞。

他这般兀自想着,余菀已经写完四遍了。搁笔后,才一抬头,便发觉连奕投过来的目光。

依旧是高深莫测。

不可否认,他皮相生得极好。可是因屋中暗沉,又离得这般近,是以唬得她仿佛见了鬼一般。

她垂下头去,嗫嚅道:“节帅,婢子抄完了,烦请您指教。”

说完,觉着不妥,她又道:“屋里有些黑,婢子先点灯。”

一星灯火亮起,数灯紧随其后,书房犹如白昼。

连奕借着灯火看着她写的字,随即问:“临过卫夫人贴?”

“婢子有幸临过拓本。”

“蔡中郎的呢?”

“蔡中郎工篆书和隶书。婢子无幸观其真迹,只看过拓本,可惜婢子尚写不好楷书,便不曾临过蔡中郎任何一贴。”

再一思及蔡邕创飞白一书,她大概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了,当即心口狂跳,指尖也跟着打颤,声音也不似方才那般平静:“节帅,虽说婢子孤陋寡闻,却也听说过《书断》中有对蔡中郎飞白的评价,其上有言:‘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此等书体,婢子这等微末小人不能学之。”

说到这里,她就快吓哭了。当日在浣衣房的溪水边,她听褚健生说过节帅善飞白的话,为了让他老老实实认字写楷书,是以将阿婆对飞白的评价说了出来。

彼时他们说的话,必是被人听了去。

前阵子大雨滂沱,她撞上节帅是巧,可那日不撞上,他日怕是也会撞上。

否则便不会有她去凉亭给节帅送衣,却被节帅要求写字这事了。

“伸手!”

余菀从惊慌中回神,怯怯看他一眼,又见他取了戒尺。

热汗冷汗交叠,余菀后背已接近半湿。她到底是在他的命令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将左手伸了出去,却是提前咬紧了牙,还闭上了眼,以期挨手板时疼痛有所减少。

十五岁的花样年纪,手白指长,就是这人……她最初留给他的聪慧越来越弱,直至今日连奕才发觉,她有些笨!

左手心有东西轻微下压,其后再无动静。余菀忐忑地睁眼去看,那手心里托着的是饴糖,和今日巳时从匣子里取出来的一模一样。

她褪去惊慌失措,对此甚是无语。

“不算全无长进。”连奕气定神闲地道,“该罚的罚,该赏的赏。好生收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