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113章 矛头转移费思量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113章 矛头转移费思量

作者:骥伏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5 00:27:33 来源:转码展示1

孟郊手下总共也就一万多人,分兵镇守四座县城,每个城里不足三千人。被嬴王5万大军一围,只需攻上城头,这城池基本上就打下来了。

可成军也不是吃素的,即便是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依然顽强抗击。嬴王在重新收复那两座城池之后,损失也不小,一统计,伤敌四千,自损五千,这让他着实恼火。

本来他不过是想让这5万军卒能有个驻扎的地方,拿下这两座县城就算了,待他重新从裘国调集大队兵马,与滕军再次争夺宁都。没有想现在就与成国深入展开战争,他也知道与两国同时交战很不利,弄不好后方会遭到成国的侵扰,打乱他的霸业计划。

可看到成军如此勇猛,与之前他所想象的大有不同,攻打两座小县城都这样艰难,更何况自己还是多于成军近4倍的兵力,若是与其大规模作战,岂不难有胜算?

与滕军打了败仗,这里却有小胜,现在裘军士气正盛,何不趁此机会继续鼓舞士气?于是他便将孟郊原先占据的另两座城池也一并拿了下来。

孟郊所带领的成军节节败退,手下军卒不过剩下1000余人,这仗已经没法再打下去,只得仓皇西窜。嬴王却从后面率军追了上来,孟郊以为他不过是想占领这几座城池而已,待他逃到成国境内,那嬴王也就不再追赶了。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嬴王穷追不舍。

前方100里处就是成国的陈州城了,孟郊的目的地就是那里。之前已经派人通风报信,请求陈州增援。可是那四座城池都已全部失去了,也没有见到援兵。直到他退至陈州城里,才晓得守城大将韩泰刚刚调齐5万人马,正准备出发。

见孟郊战败而回,韩泰却不知如何是好,闻听裘军追来,距此不过50里了,他更加慌乱。

孟郊并没有埋怨韩泰出兵缓慢,当务之急还是先想个退敌之策,二人一番合计,决定据城而守,绝不能再失去陈州。同时派人到都城报与成王。

丢失了城池,孟郊已经觉得罪孽深重,无法与成王交代,对不起成王对自己的恩泽。他虽说对韩泰迟迟没有发兵心生怨气,可并不想连累他。当下还是先守住陈州才是第一要务,待嬴王退却,再考虑如何收复那失去的城池。

嬴王迁怒于成军,李秀娥着实不解,或许是他在败给滕军之后,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以显示他那裘军的强大。在他带兵离开宁国境地之后,滞留下的裘军数量并不多,总共也不会超过5万人,而且裘军所占领的都是一些小县城。这些城池的防守本就不易,若是没有援军做后盾,基本上一攻就破。

对于这种情况嬴王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既然知道他率兵离开宁国那些城池肯定不保,却又去攻打成国,着实有些反常,除非他想放弃宁国的这些县城。

依照嬴王的性格,他是寸土不让的,再者说来,如若是真的想放弃,他也一定会先调集在宁国的所有兵力,再去攻打成国,或者是退回裘国。事实上他并没有这样做,只能说明他没有打算放弃。

前去攻打成国,也许还真的是一时兴起。

李秀娥左猜右猜,猜不透嬴王的如此冒失的原因,为了解开心头的迷惑,她把小雷霆叫至身边,问他对此有何看法?

小雷霆满脸带笑。

“母后何必为大伯父的疯狂之举而过分思虑,我们只须看他行动的结果如何。如若他被成军打败,他只有返回裘国一条路了,那裘军在宁国的势力必将孤立无援,更有利于我们将来收复那些县城。如若他接连打了胜仗,有可能就真的转移了目标,避开我军的炮火,而去继续侵占成国了。”

或许真的如小雷霆分析的那样,嬴王是在避重就轻,避强攻弱。就当前的战力来说,裘军要比成军强一些。李秀娥所考虑的,若是嬴王一再向西进军,成王必将倾全国之力与之抗衡。

到那时,成国的境内自然便不太平了。一个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当然不利于发展,更不利于贸易,这不仅仅对成国有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滕国的商业。

石昌作为滕国的商业基地,现在大多数产品都是经由成国向外销售,而销往畅国的商品量比重较少,商贸重点还是放在了瓷器和丝绸上。

战争势必会影响贸易,这宁国南部相对比较稳定,那里的销售已经恢复如初,甚至还超过了宁滕之战以前的情况。时下,宁国北部地区由于战争不断,滕国的客商到这里来的极少。

势必要改变策略了,要么肃清宁国境内的裘军,要么改变销售路线,从畅国向北扩大市场。

李秀娥思绪万千,与小雷霆谈了很久,母子二人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研究了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成裘两国发生战事,如果成国向滕国求援,是否相帮?对于这件事,二人还展开了讨论。

列明了帮与不帮的利弊,为长远计,李秀娥最终决定静观其变,不到万不得已,滕军不会到成国境内与裘军开战,因为,不论胜负,对滕国来说都是弊大于利。

定下了这个基调,小雷霆才告别母后,回去休息。此时李秀娥发现已经是深夜时分,对将来的发展,今天确实想得比较多,倦意袭来,她也上床睡了。

次日,庞彪找到李秀娥,请示是否派兵去追击嬴王的部队,或者是趁机收复其他的县郡,肃清宁国境内的裘军。

李秀娥劝他莫急,便将头天晚上与小雷霆分析的结论与他分享。庞彪这才明白王后深谋远虑,刚好借此机会进行修整,训练那些被俘的裘军,熟悉滕军的作战方式。

同时他还请示王后,需从石昌运些弹药来,补充军需物品。

既然短时间内不打算出兵,李秀娥决定趁这个空档回一趟石昌,有些事情她要亲自办理。路途遥远,小雷霆担心母后的安全,便请求和小翠的女子别动队一同跟随护卫,与回去催运弹药物资的那支队伍一起登程。

这一日,临近傍晚时分,来至一个小山村,看到那个被烧毁的大院,李秀娥想起,正是在这里姚远前来追杀她们。那个大院早已房倒屋塌,只遗留下一片焦土。那些村民们见到军队到来,纷纷关门闭户,不敢外出,悄悄地从门缝里向外偷看。

山民的举动已经不如她们上一次到这里来时表现的热情。李秀娥感叹,这都是因为战争带来的后果,特别命令,不得打扰村民,继续前进十里,再行驻扎。

说来也巧,一行人在一个山坳里驻扎下之后,开始埋锅做饭,发现不远处有一座草房,小翠有些好奇,在这深山中为何还有山民居住呢?

她便来至房前。

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汉,正在除草。二人见面都非常惊讶,那老汉非是旁人,正是前些时日让女子别动队的女兵们住进大院的老者。

老汉印象深刻,一眼便认出了小翠,急忙问询,“姑娘,这次又是来自哪里?”

“宁都。”

那老汉张大嘴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滕军怎么又是从宁都来呢,难道说又去串亲了吗?可这些只是老汉心中的疑惑,对于军事情况,他当然不敢多嘴。老汉知道小翠她们待他好,不会加害于他,便忙问:“姑娘,需要老汉帮什么忙?没有大院了,你们不能再去住那里。”

小翠一指远方的帐篷,“老伯多虑了,不必再住那大院。我们现在正埋锅做饭,看到这山坳里有间草房,我有些好奇,便过来瞅瞅,没想遇到了熟人。”

这老汉很感激上一次滕军对他的帮助,这次想为她们做点什么,便领着小翠,到不远处的菜地割了很多青菜,非要送给她,让那些女兵们补充些鲜菜。

小翠很高兴,急忙招呼几个人过来,将青菜搬走。在闲聊中得知老汉与她们分别之后的情况。

上一次滕军走后,老汉本打算在周边或租或买一处小宅院,等待他以前的主人,可终究还是没有找到比较满意的。发现这里有一处旧草屋,是山里人在这里歇脚的临时住所。

他觉得这个地方环境不错,山上有清泉流下来,不远处还有一片比较平坦的空地,可以种点鲜菜瓜果,甚至庄稼,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于是,他便买了几件简单的农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这里除了安静之外,最重要的是安宁,别的地方都在打仗,兵荒马乱,他不愿意去那闹市,不如在这深山里落个清静,尽管这里并不清静,也要比那县城安宁了许多。

小翠只是静静地聆听着,关于战争的事,她也左右不了。这老汉还算是豁达,与世无争。因为上次给了他不少银两,老汉并不缺花的。在感谢他的鲜菜之后,又安慰了几句,小翠便与之道别,回到帐篷那边去了。

李秀娥知晓这里住着的就是上一次那个大宅院的老汉,让小翠带着重新来过。那老汉见李秀娥亲自来过问,连连道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