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乘月有归人 > 第102章 年夜

乘月有归人 第102章 年夜

作者:一只小青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9 02:35:14 来源:文学城

吴振安选的地方自然是僻静无人打扰的,就连被迫营业的老板也不敢在面上露出任何不满。

包厢里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寒夜隔绝开来。一桌子的佳肴美酒看上去令人食指大动。可是章宁和阿璃甚至吴振安都并没有什么心思和胃口,谁也没有动筷子。

“这酒楼的老板也忒不知趣了。明知今晚五殿下在府衙宴请官员,此时还准备了这么大一桌子菜。谁吃得下去?”吴振安淡淡道,“我叫他们撤了吧,上些茶水便好。”

章宁抬手制止了,“吴大人,此处并无旁人。夜深人静,无需客套。我们都是直爽之人,有话直说便是。”

吴振安沉默了一会儿,抬眼看向阿璃,神色复杂,“琉璃姑娘,经年不见,你可还记得在下?”

阿璃心中一跳,莫名有些紧张。她自然是记得这位江南总督的。当年被送去上京时,虽与吴振安只草草见过一次,连话都没说几句。但她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那时,吴振安对她说,“姑娘绝世美貌,不该流落民间埋没了。我送姑娘一场富贵,让上京城的娘娘们好好瞧瞧,江南的绝色才是真正的绝色。”

绝色,因为这绝色,吴振安甚至没有彻底核查她的来历,就将她送入了宫中。现在想想,当初太后和李时乾必定将她的身份伪造得滴水不漏,至少能骗过一时。等她到了上京宫中,再安排她身边的钱婆婆杀了她,神不知鬼不觉。

只是没想到细作身份太早暴露,后面发生种种事情,充满了机缘巧合。无论如何,她没死,活下来了,还活得好好的。

那么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想到这里,阿璃抬起头,直视吴振安,“琉璃自然是记得大人,也记得大人送的一场富贵。不过钟璃大约没见过大人,虽在浔阳长大,可一介草民,如何有缘得见总督大人?”

“好,好,好,钟姑娘好!”吴振安边说着边拍桌子,幸而桌子铺了厚重的麻织桌布,拍上去不伤手也没多大声响,“钟姑娘是永城侯夫人的堂妹,又有救驾五殿下之功。等使团回到上京城,陛下论功行赏之时,钟姑娘必定是头一份的功劳。”

他紧盯着阿璃,“前尘往事,姑娘是否都全然抛下了?”

阿璃平静地直视着他,“我说过,我是钟璃。大人莫要忘了。我乃小小女子,生活顺遂,没什么了不得的前尘往事。”

“吴大人,”章宁突然开口,“在我随使团离京前,已听说宫中有位美人琉璃抱病而亡。世间事千奇百怪,有容貌相似之人也未可知。”

吴振安神情不定,一双精光在章宁和阿璃脸上游离。片刻,他执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向二人道:“是在下孤陋寡闻了。我瞧二位郎才女貌一对璧人,这杯酒就先祝世子殿下和钟小姐百年好合。等陛下赐婚的旨意下来,我再奉上贺礼祝贺。”

“多谢。”章宁略略颔首,并不推辞。

“下官在江南就任多年,可谓是殚精竭虑,不敢有违陛下托付。”吴振安一脸沧桑,“世子可知道,陛下何时召我回京,放我个闲职,好叫下官也清闲清闲。”

章宁微不可查皱了皱眉头,一脸平静道:“吴大人乃是国之栋梁,能守着江南重地这么多年,连陛下也常常夸您。如今您正值壮年,正是大有可为之时,若是清闲了,岂不是太屈才?”

吴振安像个老友似的拍拍章宁的肩头,“世子别安慰我了。我在这个位置上,多少人眼睛盯着。我是步步谨慎,半分差错也不敢出。生怕因一些小事被人做了文章,毁了一生清白。忧思了这么多年,倒不如得个闲职,落个轻松自在。”

章宁这段时间跟着陆重明见了不少官场上的人和事,耳濡目染之下,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当初阿璃被送去上京当细作,走的是他的路子。此事严查起来,他第一个脱不了干系。不过,瞧吴振安的样子,似乎并不为此事着急,想来已经暗中打点好了宫中的关系。此时他话里话外仍然拿此事说,想必有要他们封口的意思。

“我在边塞多年,回京不久,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章宁道,“吴大人好好当着总督,想必除了陛下,谁也不能轻易撼动。”

吴振安咧开一丝笑容,“世子果真是人中龙凤,年纪轻轻,必当大有可为。下官以后还要世子多多照拂。”

章宁礼貌地笑道:“不敢当。”他顿了顿,收起笑容,“眼下,我有个疑问却不得不烦扰吴大人为我解惑。”

吴振安眉头一挑,“世子但说无妨。”

“使团里有个越国来的女子,是世家白家的人,随着钟小姐出发。她们在刚至姜国境内,还未至浔阳时,便遇到了一场追杀。”章宁不疾不徐,将那晚的事情捡要紧地说了。

吴振安听罢,沉默片刻,“此事我次日便知晓了,也着人细细查了一番。死者老九是越国白家的人,与使团那位女子有些关联。其余几人着实没有眉目。”

“我与那几人交了手,看不出他们的武功路数。”阿璃冷不防出声,“他们几人长相普通,令人难以记住,说不好也有易容的缘故。”

“若是连吴大人都查不出来龙去脉,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不简单。”章宁道。

“此事我会继续追查,定会给世子大人和钟小姐一个交代。”吴振安回答道。

从酒楼出来后,街上彻底安静了。不过这份安静也是极其短暂的,再过一两个时辰,便会有早起的人们开始为除夕夜作准备。

章宁拒绝了吴振安的护送,独自牵着阿璃的手,打着灯笼朝小院子而去。路过转角处,他朝黑暗处略略点了点头。黑暗处立即有道难以察觉的影子退去。

那是陆重明派来暗中保护他们的人。

“你说,当晚后来那四个杀手是不是吴振安派的人?”阿璃皱着眉头思索道。

章宁摇摇头,“不好说。”

“那晚交手时,他们冲我而来,招招都是死手,要至我于死地。”阿璃撇撇嘴,“今晚见着江南总督,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他要灭我口。”

“即便不是他安排,也与他脱不了干系。”章宁笃定道,“不管是你还是白萱,一离开越国,刚进入姜国就遭了难。若是你们其中一人身死,都是会拿来大做文章的。而且,侯爷的人明明该早些到驿馆的,却因车轴损坏而耽误了。虽然这不能说不正常,但始终过于巧合。不过能给侯爷的人马做手脚的,恐怕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

阿璃摇摇头,“朝堂真可怕。”

“是啊,”章宁抓紧了她的手,“还好我们是一起的。”

*

浔阳的除夕夜虽然没有宫中的热闹,但少了那些繁琐的规矩,反而自在无拘束。

赵婶婶等邻居们和田大娘、明枝、小涟等人一起做了许多美食。摆上桌的除了山珍海味,便是蓠蒿炒腊肉、竹筒粉蒸肠、白浇雄鱼头等等浔阳当地的美食。年夜饭后,又将皮薄如纸的烫皮、软绵可口的冰糖发糕、香甜酥脆的茶饼、落口消融的灯芯糕等等小吃如流水式地抬上来,供众人消遣时吃。

院子里熊熊烧着一火堆,大家三三两两围坐着守岁。赵婶婶告诉阿璃,这叫烤喜火,不但可以烤掉往年的晦气,还可以烘出来年的运气。

在二楼的露天台子上,也烧着小小的一个火堆。流云往里面添加好柴火后,便退下去了。剩下祈珺和李沅沅两相依偎。

此时,浔阳城中已有人家陆陆续续放起了烟花。两人就抱着看天上的烟花,间或说些情话。

“我真爱看烟花,一刹那的美丽,很快就消散了。”李沅沅看着天空,五颜六色都映在她的眼里。

“每年年节都能看烟花的,也不算短暂。我叫工部多研制些新奇的烟花爆竹,咱们回京后一块点火放。”祈珺像个傻小子般笑着,“记得我小时候,特别调皮,最喜欢自己放烟花。有一次我非要自己点火放爆竹,谁知那火星子竟然爆开,溅到了我的锦裘领子上。好好的玄狐皮子被烫出一个洞。那可是皇祖母赏给我的啊。”

李沅沅听得入神,“那后来呢?”

祈珺吐了吐舌头,“我勒令身边的宫人,谁也不准说出去。我悄悄把玄狐皮领子藏起来,自以为能瞒过去。没想到母妃见我给皇祖母拜年时也不曾穿上,起了疑心。竟然趁我不在时去翻了出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亲手放爆竹了。”

李沅沅扑哧一笑,“该!不过话说回来,以你的淘气,只伤了领口的衣裳却没伤到脸,实属幸事。”

“嘿嘿,那可不是。我虽淘气,但也是极有分寸的。”祈珺傻乐。

李沅沅挣脱他的怀抱,缓缓站起身来,祈珺连忙去扶,“快坐下,要什么我去拿。”李沅沅拍拍他的手,“不碍事的,我哪里就那般柔弱了。”

“你在这里等我,我去一会儿就回来。”李沅沅不等祈珺反应,立即唤来流云扶她下去了。

祈珺见流云稳稳扶着她,叹了口气,只好乖乖坐下等。

片刻后,李沅沅才上来,扶着她的流云手上多了个食盒。

流云将食盒放在桌上,也不打开,便又退下了。

“这是什么?”祈珺一边扶着李沅沅,一边问道。

李沅沅缓缓将食盒打开,把里面的东西端出来。

那是一小碗面条,上面零星撒了一点葱花。

“这该不会是你亲手做的吧?”祈珺拿起李沅沅的手上下左右地看,“我记得有两天回来晚了,看见你在厨房,难不成是在学做面条?”

李沅沅充满歉意地笑了笑,“面条着实太难,我笨得很学不会,也使不上力气。是田大娘和面擀成的,我只是守着熬鸡汤,然后亲手煮好了。”

她低垂着头,“你说你吃过阿姐做的面条,永生难忘。我也想亲手做一碗给你吃,普通人家的夫妻都是这样的吧。可惜我什么都做不好,还要靠她们帮我做这么多。”

祈珺有些无言的感动,轻轻拥她入怀,“小傻瓜。”

李沅沅轻推了一下,“快尝尝吧,一会儿坨了就不好吃。”

“好,”祈珺乖乖地坐下,拿起筷子认真去吃。

“怎么样?”李沅沅十分关心。

祈珺抬起头,“好吃,真好吃。”他原本还想再夸上几句,却忽然喉头一滞,几分哽咽便涌上眼眶。

他赶紧低头吃面,不敢去看李沅沅的眼睛,他怕一个忍不住,泪水便落了下来。

祈珺这辈子都会记得这碗面的味道。论口感,虽然肯定比不上宫里的御厨,但也不算差。面条是上好的面粉和出来的,柔韧筋道还散发着麦香。火候也掌握得好,是他素日爱吃的略略的软烂。再加上小火煨出来的鸡汤,鲜美醇厚。比起阿璃当时做的面来说,好上太多太多。

温馨不受约束的除夕夜,外面放着礼花,亲人好友在院子里嬉笑打闹,旁边烤着喜火,心爱的妻子给自己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鸡汤面。祈珺知道这几乎是自己幸福人生的顶点。

是顶点了,接下来就该往下走了。祈珺每吃一口面都感觉自己吃的是沅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生命。他很舍不得吃完,就像舍不得沅沅即将的离开。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碗面他没办法一直吃,残酷的现实他也没办法去改变。他活过的前面无忧无虑的十几年,和沅沅成亲的这甜蜜曲折的一年,已经花光了他所有美好的快乐。

这座小小的浔阳城,装着他平静的幸福。往后余生,他再也回不到这里,再也不是从前天真烂漫的五皇子。

祈珺最后把汤都喝得一干二净。原本差点夺眶而出的泪水被他使劲憋了回去,露出吃饱后的满足憨笑,“真好吃,比阿姐的手艺好太多了。”

李沅沅笑得很开心,她重新坐到祈珺怀里,与他继续看漫天的烟花。

“此生足矣。”她在心底轻轻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