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成仙从入世开始 > 第13章 下山

成仙从入世开始 第13章 下山

作者:娄十二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46 来源:文学城

一招双虹破空,再一招腾云追风,叱咤间便有万钧之势。丝寻练剑四年,一年一境界,别说同龄练剑者,就是比起那些常年学武的老师傅也不遑多让,她与大师姐姈之、十师姐山蝶是山庄里最出类拔萃的三位,是真正的英才出少年。

最后一招收尾,丝寻利落收回剑,有些疑惑地看向台阶上背对着自己的菱心,心想:莫不是今天练得不好,怎么不见菱心拍手叫好呢?

丝寻反手将双剑背在背后,悄悄凑了过去,发现菱心正垂着头专心致志地看着书。

“在看什么书呢?这么入迷。”丝寻挨着菱心坐下。

“小师姐!”菱心高兴地唤了她一声,“你说这世上有没有鬼怪神仙呀?”

丝寻这才注意到她手里拿的书,书页有些破旧了,不知道是因为年代久远还是被翻得多了。菱心见她盯着书,顺便把书递给她。她接过翻了翻,发现这是一本介绍精怪鬼怪和神仙术法的志怪,书名为《周子千物录》。

“子不语怪力乱神,”丝寻将书还给她,摇摇头,“这世上怎么会有鬼怪呢?”

菱心接过来,一字一句念着书上的文字:“凡由妖成仙者,需以人为介,或化人形,或投为人身。化为人身者……师姐,你看这是成仙之法呢,我觉得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呢。”

丝寻小时候听婆婆讲的鬼怪神仙之类的故事多了,尚有几分相信。但这些年她读的是经史,自然不再信鬼神之事,如今听了成仙之说更觉得荒诞。

“古来写神仙的书还少吗?也没见几个人成仙呀,倒是借此敛财的不少,就说那秦皇汉武,晚年召那么多方士,又吃那么多丹药,别说成仙了,就连多活几年都做不到。帝王都搜罗不到的东西,怎么会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知晓呢?”丝寻便耐心同她解释。

菱心不赞同地瘪瘪嘴:“‘肉食者鄙’,帝王已搜罗天下权势,成仙这样的好处岂能让他也得了去?古人总说仙在山上,说不准咱们北浮山的顶上真有仙人居住呢?”

说这些话的时候,菱心的眼睛都亮晶晶的,瞧得出有几分真心实意。丝寻便借故抽走她的书,唯恐她痴迷于此,误了读书的正道。

然而当第二天她去藏书阁的时候,竟在角落里翻出周子的另一本志怪来,书名为《周子异事录》。也是在这本书里,丝寻找到了周子的来历。周子姓周名明伯,是汉朝岳羊山人士,自称在岳羊山拜一老道为师,初识了鬼怪神仙之事,后又在九州游历,将沿途所见奇异事都记录下来汇编成册,成了《异事录》,再于晚年整理一生所见,又编了《千物录》一书。

这人的名姓她倒不怀疑,只是里面描述的经历她只能当故事看。她有些不明白,两位师娘也不是信鬼神的人,山庄里怎么会有志怪之书?不过她还是把这本书也借了回去,然后在《周子千物录》的那一行借书栏上将菱心的名字划掉,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丝寻只知道两年后自己就会和师姐们一样离开山庄去历练,但没预料到大师姐的一封信改变了师娘对她原本的安排。

“寻儿,我要你去一个地方接替姈之。”书房的屏风后,卉娘正站在一张用布绣成的大幅地图面前,用手指点了点国土西边的一个点,那里是茂州的怀安县。

地图上标注得密密麻麻,山川县邑均绘制其中,十分详细。周国西北与定国接壤,西南与容国接壤,三国交界地带为茂州。卉林山庄在郢州的最南边,大致位于周国的中部偏南一个州。现在一路向西出发,大概要四五个月才能到。

丝寻看着地图点了点头,没有同其他师姐一样追问师娘这样安排的目的,既然是师娘的要求,她就应承下来。

“姈之在怀安县的云浥山庄,你顺着这条路线一路打听就能找到那里。”卉娘又递给她一张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北浮山、云浥山以及其他师姐所在的地方,丝寻惊奇地发现师姐们竟然均匀地遍布在神州各地。

“每月十八传信给我,我要茂州的事记,具体写信格式你去了那里后姈之会教你,也会告诉你传信的方法。”丝寻回想起这些年山庄每月定时收到的信件,原来都是师娘的安排。

“师娘,我能不能带婆婆一起去呀?”丝寻问。

卉娘摇摇头:“大娘年龄大了,经受不起这么长时间的赶路,更何况当地气候与中部不同,别折腾你婆婆了。你这次回去探望问一声,如果大娘愿意来山庄的话,就留在我们这里,我们也好照顾她。如果她不愿意来的话,你每个月便多寄一封信回来,我们每个月也会下山去。”

“多谢师娘。”丝寻立即跪拜在地朝二人行了大礼。

她是山庄里唯一一个十六岁就下山的,同师姐们不同,她是有任务在身的,这就意味着她需要尽快赶到怀安县。师娘既然不告诉她接替大师姐的缘由,她自然也不会去问,只是猜想大师姐那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与师姐有重要关联。云浥山有师姐留下的基业,当然不能舍弃,只有再换一个人去断了这个关联,这样师姐才能抽身。

其实在她上头还有十五和十六两位师姐,但师娘既然没有安排她们,想必是另有打算,或许是为她们已经选好了历练的地方,便将还未有安排的自己派出去了。丝寻甚至在想,如果师娘当时多收些学生就好了,这样就不至于早早地把自己派出去了。山庄太好,她一点也不想离开。

包袱没什么好收拾的,无非是几套衣装,还有师娘让她带着的几本书,周明伯的两本书赫然在列。虽然不明白师娘的用意,她还是收下了。双剑背在身后,票子和地图都收到贴身衣物里,剩下的东西装进包裹里,长枪取了枪头,只用枪身做一个担子挑着就成。万一碰到那不长眼的贼人,一棍子下去也能喝退几人。

“六载培育呵护,学生铭记于心,定时时感念,事事规束,不忘师恩。学生今日拜别师门,望师娘珍重。”

丝寻一身褐色短打,笔直端正地跪拜于堂前,神情肃穆,复又朝堂中两人三叩首。卉娘和竹眉依然是初见时的一红一青,一人面容淡雅肃穆,一人却是眼角带笑。两人都年逾四十,但身姿依旧绰约不见岁月痕迹。丝寻曾听进山砍柴的樵夫闲说她们北浮山上住着两位仙子,当时她只是笑世人只瞧得见师娘的容貌,如今竟觉得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孩子,起来吧,”竹眉将丝寻扶起,认真嘱咐着,“众姐妹中你武艺也算是上乘,这方面我们自不必担心。但人世复杂,你要多加留心,不要被事物外表所迷惑,人也是如此。美食美酒可以饱腹,但也可以成为毒药。如果你不幸获得了搜罗财富和夺人性命的权力,更要记得守心脱身。”

“谨记师娘教诲。”

临走,丝寻又朝中堂作揖拜别,眼中依依不舍。

桃花自有多**,深浅疏落不成蹊。穿过堂厅,一片桃林初绽在不远处,粉色交叠、深浅成层、别有意趣。瞧着那片芳菲,她驻足片刻,心中却想:“不知道明天桃花再开时,我能否回来探望一眼师娘和婆婆呢?”

正准备离去,只听见背后传来点点嬉笑声。她回头,正是两位师姐带着菱心前来送行。

“送送你。”一个绾裙女子恍然而至,捻了一朵桃花簪在了女孩发间。

“师姐,你一定要给我写信,”菱心紧紧抱着丝寻的腰,泪眼婆娑,“我知道你不会回来了,但是我长大后一定会去找你的,你一定要等我。”

“菱心这丫头还是亲近你,当初师姐们走她可没哭呢。”十五调侃道。

丝寻回抱了菱心。她知道菱心对自己的依赖就像自己对师娘、对山庄一样深厚,但是总有一天这份依赖会随着她长大而逐渐消失。或许她一辈子无法走出山庄,或许她也被师娘安排着去投奔某一位师姐,但考虑遥远的距离不利于她的身体,那个师姐应该不是自己。不过无论她投奔谁,这都是一份很好的归宿,丝寻并不担心。

不过,万一有一天她来找自己的话,自己一定会把她好好留在身边的。

“我走了。”丝寻松开依依不舍的菱心,朝众人挥手作别。

再穿过细树密林和狭窄栈道,丝寻走过山脚和稀稀疏疏的村落。下山于她来说并不是稀奇事,逢年过节、还有每年一次的回乡假,虽然少,但每年都能出去好几次,是算不上与世隔绝的。她心里也没有紧张兴奋之情,只有一点被迫离家的怅惘。

回了刘家村,何盼玉完全没想到丝寻这个时候能回家,以为是卉娘额外给她放了假,心头高兴不已,就要去集市上买鱼。丝寻一时也没有解释,只是陪何盼玉去了一趟集市。

说是集市,实际上只是几个临近的村子合起来搭的一块小地,用来交换米面糖油一类的货物,猪肉是稀罕物,自然不是天天有,卖的多的就是鸡和鱼了,但晚了也买不到。

见何盼玉身边跟着一个姑娘,对刘家村熟一点的就知道这是何盼玉的孙女,当年刘老七老八挖墓时碰到的鬼童,还被拐卖过。不过这么些年一直没见到她,只听人说她过年会回来两天,都觉得稀奇。

何盼玉不理会众人的打量,路上听丝寻说师娘夸过她便为她感到高兴。村里人成婚早,见丝寻已成年便暗自在心里记下,想着谁家的谁谁还没娶妻,或许可以弄点介绍费啥的。只是当他们打了这个主意时,丝寻早就不在刘家村了。

“丝寻不孝,不能左右侍奉婆婆,”丝寻跪拜叩首,又把师娘的安排说了,“丝寻想着,等安定下来再托人接婆婆,可好?”

何盼玉思虑良久,最终摇摇头:“我还是留在这里,山上我也不去。”

“万一玉儿还记得路,我就在这里等她,”何盼玉拉着丝寻坐下,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你放心去吧。”

拜别师门这一段是作者最早的笔墨,出师门总让人不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下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