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成为唐明皇的白月光 > 第2章 002 章

成为唐明皇的白月光 第2章 002 章

作者:秋水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0:48 来源:文学城

002

武灵儿知道自己穿越的身份时,默然了半晌,就坦然地接受了现实。

这时候的局势虽然挺乱,但她已经不在宫里了。不管以后会发生多少次政变,跟她的关系都不大。

至于温王李重茂……武灵儿即使对唐史的了解不算太深入,也知道这个英俊的少年是个炮灰。

因为历史上唐中宗李显之后,继位的是唐睿宗李旦,接着就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如今的临淄郡王兼潞州别驾——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继位。

至于温王李重茂,他并不是李显和韦皇后的嫡子,即使历史上留有他的名字,也不过因为他是皇室血脉,是众多势力博弈之下的一枚棋子。

——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大概还英年早逝。

武灵儿穿越前也是备受宠爱的主儿,没苦硬吃这种毛病,在她身上是一概没有的。

既然知道温王是炮灰,当然没必要往上凑。

原本的武灵儿被女皇接入宫时,还没满七岁,身边只有一个比她还小一岁的青棠。女皇怕她寂寞,特别从掖庭的小宫婢里挑了十来个年龄差不了多少的女孩陪她。

李显和韦皇后把武灵儿送回国公府的时候,做了顺水人情,将平时服侍武灵儿的四个近身宫婢放出宫外。

海桐是这几个侍女里年轻最大的,性情稳重沉着。这些年看着武灵儿从一个无知稚儿长成一个水灵灵的少女,一心一意为她考虑。

“……县主是国公之后,当年您的父亲在世时,也是大名鼎鼎的将军,深得则天女皇的信任。如今虽然国公与夫人都已经仙逝,武家也并不是没人能为您做主。若县主当真喜欢温王,这件事情便只管交给大郎君与族里的长辈谋划便是。”

武灵儿的父亲是女皇的侄儿,在世时是大将军,死后被追封为国公。她的母亲郑国夫人,是长安鼎鼎有名的大美人。

武灵儿穿越前,对武家人除了则天女皇和太平公主的驸马武攸暨,听得最多的就是武三思、武承嗣这两人,其他武家人她也听过一些,但都没能记住他们的姓名和事迹,包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父亲邢国公。

记忆中,则天女皇的娘家人也没有什么骁勇善战之人。

父亲上战场,大概是被赶鸭子上架,所以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据说父亲是在打仗的时候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胆子太小,被战场的惨烈场面吓死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他是死在了战场。

郑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半年,也郁郁而终,留下年幼的一儿一女。

海桐所说的大郎君,便是武灵儿的兄长武崇靖。

邢国公去世后,武崇靖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武灵儿听了海桐的话,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海桐:???

海桐有些狐疑地看向武灵儿。

武灵儿清丽的脸上笑意不减,“自古以来,长幼有序。阿兄连自个儿的终身大事都还没着落,如何为我谋划?”

武崇靖比武灵儿大两岁,还没到加冠的年龄,尚未娶妻。

海桐顿时噎住,随即又说道:“前几日,定王不是带着族中的叔伯来跟大郎君商量他的亲事么?等大郎君的亲事定下来,自然便是县主的婚事。”

定王是太平公主的夫婿武攸暨。

武灵儿的父亲是武攸暨的堂兄,生前与武攸暨感情亲厚。

武灵儿的父母相继去世后,武灵儿被女皇接进宫里养着,至于武崇靖的生活和功课,都是武攸暨在关照。

在外人看来,这叔侄俩的感情,比亲父子也差不了多少。

武攸暨既然愿意为了侄儿的婚事操心,自然也会愿意为侄女的婚事谋划。

谁知武灵儿却笑着说:“还是不要麻烦叔父了,我现在也没有急着要嫁给温王。”

海桐神色惊讶地看向武灵儿,心里当然是不信的。

县主在宫里虽比不上受尽宠爱的安乐公主那般众星拱月,但也是娇生惯养的人。平时那么养尊处优的少女,对温王体贴周到,嘘寒问暖,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巴巴地给他送去。

但凡是长了眼的人,都知道县主想嫁给温王的心思。

虽然去年重阳落水之后,县主对温王的心思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但一直处心积虑的事情,还能说变就变吗?

——县主该不会嘴上说一套,私下做一套吧?

毕竟,如今县主已经不在宫里了。

两个都在宫外的少年男女,若是真想瞒着长辈做些什么事情,也是很容易的。

海桐顿时忧心忡忡。

武灵儿却没再说这件事情,她将手中的九连环往旁边一放,懒洋洋地靠在榻上。

她并不在乎海桐是否会相信自己的话,有的事情,没必要自证。

原身在大明宫的时候,跟温王往来频繁的,温王对她,也是有心。

少年男女的这些事,是很难掩饰的。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怎么回事。

也是因为年轻,所以才善变。

更何况武灵儿是国公之女,又长得极美。从前被养在宫里,没见过几个英俊少年郎,如今被兄长接回国公府,开了眼界,说变心就变心也很正常。

武灵儿打算从明天开始,就多出门跟长安的贵女们走动走动。

自从出宫之后,一则因为病还没完全好,二则因为初来乍到,还没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武灵儿非必要不出门,一直宅在国公府里。

原身是在重阳节落水的,落水之后便换了芯。

武灵儿在大明宫里昏昏沉沉病了半个月后,被送回国公府。

从十月到二月初,正月过去了,韦皇后在正月时和圣人举办的祭天大典,都特许她在家养病没有到场。蛰伏了小半年的时间,武灵儿自我感觉已经适应得差不多,可以出去活动了。

她出宫这么久,却还没入过宫向韦皇后请安,很不应该。

昨天韦皇后还派了尚医局的大夫来给她调理身体,于情于理,也该要入宫一趟。

原身在大明宫里虽然不是公主,却是当年女皇接进宫里养着的。当今圣人李显和韦皇后为了彰显孝道,在饮食起居各方面是从未亏待过她。

武灵儿在心里盘算着后面要做的事情。

青棠已经从前头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帖子。

“县主,这是上官昭容送来的帖子。”

上官昭容?

武灵儿一怔,接过来看,原来是上官婉儿府中的梅花开得正好,乃置酒,宴请长安各家的贵女到她府中赏花。

武灵儿自从出宫之后,收到过不少邀请的帖子,却不曾露面。

长安城里各家贵女都听闻过清阳县主其人,却甚少有见过她的。

武灵儿心想自从出宫后,她连韦皇后那里都没去请安,现在却跑去上官婉儿的赏花宴,多不合适。

正想说不去,谁知青棠却觑了她一眼,小声说道:“那日温王也会去。”

武灵儿看向青棠。

青棠眨巴着眼睛,“是上官昭容派来的人特地告诉我的。”

武灵儿:“……”

上官婉儿当年在女皇身边的时候,是才人。女皇禅位迁至上阳宫之后,上官婉儿便成为了李显的妃嫔,封为二品昭容。

上官婉儿虽名为李显的妃嫔,实际上负责起草帝王诏书,被称为内宰相,是李显和韦皇后身边的红人。

如今上官婉儿在府里设赏花宴,朝中文臣和年轻的皇室子弟给她面子也没什么奇怪的。

但有必要特别让下人跟青棠提上一句温王也会去吗?

武灵儿想了想,上官婉儿心思灵巧,如果说比干有七巧玲珑心,那么上官婉儿的心至少能比比干多出七八十个窍吧。

特地让青棠提醒她,大概知道原身和温王的心思,想做个顺水人情;二则是出宫后不曾露面的清阳县主去了赏花宴,不也显得上官婉儿的面子大么?

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这两年韦皇后对上官婉儿很看重,很想将她拉拢到自己身边的阵营。托韦皇后的福,上官婉儿身为李显的后宫嫔妃,却能出宫设府。

——后宫妃嫔出宫设府,上官婉儿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没必要跟上官婉儿过不去。

武灵儿将帖子递给青棠,淡声说道:“那就去吧。”

旁边的海桐应了声,心想县主嘴上说不急着嫁给温王,心里其实还是着急的。出宫这么久都不曾露过面,也不曾入宫向皇后殿下请安,如今一听温王要去上官昭容府里的赏花宴,便赶着要去了。

……好不容易县主对温王冷了些,上官昭容就给他们搭上了过墙梯。

海桐心里发愁,却不敢多说,只能状若无事的去准备武灵儿明天出门要穿戴的衣裳首饰。

武灵儿则是起来去书阁看了两本杂书,又让杜梨和文竹把箜篌搬出来弹了一会儿。

杜梨和文竹也是武灵儿从宫里带出来的侍女。

两个侍女嘴巴很甜,特别会哄人,一曲终了,啪啪鼓掌,“县主弹得好!比张野狐弹得厉害多了!”

张野狐是太常寺的一个乐人,箜篌弹得极好。

原身妹子的箜篌一开始就是跟他学的,后来青出于蓝,张野狐也甘拜下风,直感叹清阳县主是他见过最有音律天赋的人。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武灵儿被两个侍女哄得心情舒畅,美滋滋地到前头去找兄长武崇靖,说她明日要去上官婉儿的府邸参加赏花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