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称骨记 > 第272章 家仙15

称骨记 第272章 家仙15

作者:亮兄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20 13:05:45 来源:文学城

歪道士知道此时姥爹已经看不见他,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在聻丝儿没围绕的口子边出现了几个小孩子。一个小女孩怯怯地看了看歪道士和地上的姥爹,然后朝小米招手,说道:“小米,小米,快来!”

其他几个小孩子也朝小米招手,纷纷轻声呼唤道:“小米,快回来跟我们一起玩!”

歪道士朝那几个小孩子瞪了一眼。他知道,那是瞎子坳来的小鬼。

那几个小孩子顿时吓得消失了。

但是很快他们又在那个口子边露出了头,怯怯地喊小米:“小米,快来跟我们一起玩呀!”他们简直是一群在洞口藏头露尾的小老鼠。而歪道士就是一只懒猫,让他们这些老鼠不敢靠近但又胆敢出现。歪道士确实是一只懒猫,他刚刚差点命丧黄泉,又峰回路转。他觉得非常疲惫了,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他不想跑出去追那些小鬼,因为他抬一下手抬一下脚都感觉非常费劲。他只想那些小鬼自己散去,他好早早回到家,躺倒那个孤单而狭小的木床上。

他以为小米会跟着那些小鬼走的。

但是小米没有。

小米侧头看着口子边的小鬼们,忽然扬起手,扯着嗓子喊道:“你们都给我滚!都给我滚远一点!滚!滚!滚!”喊到几乎要破音。

那些小鬼露出迷惑的表情,但是他们不敢忤逆小米的意思,急忙纷纷离去。

歪道士的耳朵被小米的声音震麻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小米突然要那些小鬼伙伴们“滚”。

莫非小米有心向善了?歪道士心中一喜。

小米似乎感应到了歪道士在想什么,立即回头怒视歪道士,将他心头的念想扼杀。那双眼睛冰凉如刀刃,几乎要将歪道士的心刺穿。

捉鬼无数的歪道士在一刹那间被小米的目光震撼并震慑。

小米并没有对歪道士做什么,她看了他一眼之后,朝那个口子走去。

歪道士想挽留,但是想到刚才的目光,他的脚便被钉住了一般动不了。

小米在那个口子处渐渐消失,背影融入夜色之中……

歪道士愣了许久才想起这里还有两个人,一个因体力透支而陷入昏迷的姥爹,一个因泽盛施法而中邪不醒的老头。

歪道士自己走路就不太顺畅,加上感觉精疲力竭,自知一人无法拖走两人,于是他先回到了村子里,到了冯俊嘉家,叫冯俊嘉喊人来帮忙。

冯俊嘉听说姥爹倒在了离瞎子坳不远的地方,急忙敲开几户邻居的门,叫了几个年轻有力的人一起去将姥爹和老头抬回来。

第二天,姥爹和老头都醒了过来。他们之间没有通过气,但是不约而同地保守了昨晚的秘密。姥爹保守秘密是免得冯俊嘉担忧,老头保守秘密则是为了能继续留在这里生活。

几天之后,老头来到画眉村,找到姥爹,跟姥爹谈了许久。

从画眉村回去之后,那个老头便天天在家念经,成了一个不出家的居士。没有人知道老头为什么念经,为了谁而念,只有姥爹知道。

姥爹在他这一辈子中用了两次阴阳咒。一次是为了小米,一次是为了他的曾外孙。那次为小米而损耗了他几乎毕生的积累,后来为了曾外孙而损耗了他在阳世的最后一点时光。

也是因为第二次挽救了曾外孙,我才相信妈妈和外公说的姥爹能闯鬼门关的话。

不过那个曾外孙不是我,而是我弟弟。

我弟弟比我小五岁。弟弟出生一个多月之后,姥爹与世长辞。

妈妈说,我弟弟出生之后身体非常弱,拉稀不断,一点吃的都拉干了,身上没有长一点肉,瘦得不像个刚出生的孩子。妈妈带着弟弟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这小孩子消化不良,但是又不能随便打针吃药,束手无策。妈妈眼睁睁看着弟弟来到这世上之后一天比一天消瘦,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

那时候刚好奶奶也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妈妈那时候虽然刚生下弟弟,但是仍然不得不操劳家务。而爸爸要在外干活儿赚钱养家。正因如此,妈妈那段时间无法抽空去画眉村,只是在弟弟出生的那天支使爸爸去报了一个喜。

爸爸报喜却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姥爹也已经重病在床,听说又多了一个曾外孙,非常高兴,但没有精力问曾外孙的八字,给这个曾外孙算上一算。

外公因为担忧姥爹的身体,也只是给村里人发了喜糖,忘记了找爸爸要孩子的出生时辰。

那时候爸爸也还没有发觉弟弟有生病的症状,所以没有特意要问八字的心思,放了鞭炮,发了喜糖就回来了。

到了弟弟满月,该是请客庆祝的时候了。这里的风俗不是生了孩子就要请客办酒,而是等到孩子满月才办。

可是妈妈见弟弟的病症一直没好,以为这个孩子留不住,便不敢办酒。再者,她照顾一个孩子一个卧病的老人,已经首尾难顾了,根本没有精力去操办酒席,接待亲朋。

重病在身的姥爹则记着这件事,到了弟弟满一个月的那天,他将外公叫到床边,问道:“这不是外外刚好满一个月了吗?为什么没有接我们去呢?”姥爹和外公时常在别人面前将我和弟弟称之为“外外”,是比较亲切的称呼。

外公这才想起离女婿来报喜刚好一个月,可是他脱不开身,便叫人带口信到我家里,询问为什么没有请客。

妈妈便托人带口信回娘家,说孩子和老人都不好,没时间没精力。

外公将口信带到姥爹的床边。

姥爹不高兴了,拍着床沿道:“就是不请客,也得把孩子抱到我床边来让我瞧一瞧啊!”

外公劝道:“小孩子没出月,是不能出来吹风的。”

这确实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在出月子之前,产妇和小孩都不能出门,必须满了一个月才能出门。

姥爹道:“不是说孩子身体不好吗?她也不心急?这么狠的心?”

外公又为妈妈说话:“她还要照顾那边的婆婆,人又不是铁打的,哪里有这么多精力?再说您身体也不好,她不想让您担心吧?”

姥爹又骂外公:“那你为什么不去看看外外?你没有病吧?你怎么照顾女儿照顾外外的?”

外公无奈,没有反驳。其实外公确实没有时间。妈妈比大舅舅大十二岁,妈妈出嫁之后,外公家里的农活儿基本都靠外公一个人来做。

外公家里的水田还真不少。我小时候最怕的是收割季节跟妈妈去画眉村帮忙,因为感觉水田收完一块还有一块,没有尽头。

尚若然基本不下田干活儿。外婆由于身体原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不得重活儿。姥爹重病在床。两个舅舅年纪还小,帮不了忙。所以那段时间家庭的重担全在外公一个人身上。

姥爹见外公不吭声,知道他也有难处,便叹了一声,说道:“那这样吧,无论如何,你叫她抱孩子到我这里来看一看。”

外公点头道:“好。”

于是,外公叫外婆去我家帮忙照顾奶奶,让我妈妈抱着弟弟带着我去了画眉村。

我和妈妈从后山抄近道到的外公家。我和妈妈刚刚从外公家的后门跨进去,就听到里屋姥爹在喊:“你们来啦?快抱我的外外进来,让我看一看!”

我和妈妈便直接进了姥爹的房间。

姥爹叫尚若然扶他勉强坐起,叫妈妈将孩子递到他面前去看。看了一会儿,他又找妈妈要了弟弟的出生时辰。

我和妈妈看着姥爹干裂的嘴唇念了念什么话,然后停住了,好久没有吭声。

妈妈心疼姥爹,以为姥爹在难受,便说:“您都这样了,就好生休息吧。我怕是怀着他的时候去池塘洗了衣服,凉了身子,所以他体质弱,消化不良。”

妈妈后来说,她怀着弟弟的时候常去池塘洗衣服洗被子。因为奶奶在病床上不会挪动,衣服和被子过不了一两天就会散发一种难闻的气味。妈妈为了让奶奶少受罪,基本每隔一天就给奶奶换洗一次。那时候爸爸在镇上的一个矿场做事,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妈妈自然不可能将衣服和被子留到爸爸回来了让他来洗。

姥爹先叫尚若然扶着他躺回去,然后在枕头上摇了摇头,说道:“不对。这不是你身体受凉的原因,而是孩子的魂魄不全,他还有魂魄在那边,没有到这边来。”

妈妈在姥爹的耳濡目染下,当然知道“这边”“那边”的意思。妈妈惊讶道:“那该怎么办?”

姥爹眉头紧蹙,神色凝重道:“只有死人能救他。并且要尽快!”

妈妈一听这话,身子凉了半截。

姥爹继续道:“必须有个死人去那边的时候把孩子的魂魄叫过来。不然的话,我这个外外可就真留不住了。”

妈妈说道:“爷爷啊,活人我还能找,死人我怎么找?”

姥爹想了想,说道:“死人怎么就不能找呢?”

“死人怎么找?”妈妈问道。

姥爹道:“哎,孩子,你看看我现在这样子,还能活多久?我听说你婆婆也卧病在床。那这样吧,你回去后跟你婆婆说一说,要是她先去世,就叫她走到那边的时候记得把孩子带过来了再去,要是我先去死,这事情就由我来做。”

妈妈连忙劝慰道:“爷爷你说什么话呢?你命大福大,不会这么快就去世的。”

那时候姥爹虽然病倒了,但妈妈确实不认为姥爹会很快就去世。在此之前,姥爹给他自己算过命,知道这一年会遇到一场大病,但是很可能逢凶化吉。只要顺利渡过这个坎儿,他就能还活五六年。姥爹在健健康康的时候曾跟妈妈说过这个事儿,他说:“那场病就像一个门坎,要是跨过去了后面就一路畅通,要是一下绊倒了就再也起不来。”他说得好像他是弱郎一样。

姥爹摇头道:“我们都老成这样了,活也多活不了多久,要是能把孩子叫过来,那只有赚不会赔。对了,你先别跟你婆婆说这个事儿,免得我们马家的人好像盼着她去世一样。你回家之后注意观察你婆婆的病情,要是看她确实不行了,你马上来找我,我告诉你口诀和窍门,然后你把口诀和窍门说给你婆婆听,说不定她可以把孩子的魂魄带回来。”

妈妈担心道:“我婆婆又不会玄黄之术,知道口诀和窍门也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吧。”

姥爹道:“我会去她身边,告诉她怎么做。”

妈妈点头。

可是过了十多年之后,我奶奶还是没有回光返照的迹象。而弟弟已经瘦成了人干。妈妈心里着急,可是毫无办法。

姥爹又叫外公喊了妈妈回来,然后说:“我看时间不够了,你婆婆看样子还会拖许久,不如我先去世吧。再说了,我亲自去的话,比你婆婆去要好很多。你婆婆毕竟不懂这些东西,还是我自己去比较放心。”

妈妈拉住姥爹的手,哭着说道:“我怎么能让你这么做呢?你本来就说即使预知天命,也不要顺便改变它,免得受到反噬。你这样提前去世,就是改变了天命,就会受到反噬。更何况,你以前说了,你要迈过这个坎儿,然后好跟小米的魂魄一起过去吗?你现在提前过去,岂不是又会错过小米?”

在算到自己会遇到生命中的坎儿之后,姥爹曾跟妈妈还有外公说过,他要跟小米的魂魄一起进入黄泉,然后一起投胎转世。外公问他大概是什么日子。姥爹说,他迈过那个坎儿之后再过五六年。

因此,妈妈不愿姥爹因为救他的曾外孙而毁掉他跟小米来世汇合的机会。那时候,姥爹已经参透了阿赖耶识的秘密,知道如何将生前的记忆种植在阿赖耶识里,如何能来世顺利使得阿赖耶识发芽。他和小米只要来世出生的位置不远,就很容易互相找到对方。

姥爹见妈妈哭得伤心,拍了拍她的手,故作轻松地说道:“孩子,你不记得我曾经教过你一首湘西的歌吗?连就连,我们相约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我提前去世,不会立即转世投胎,我会在那黄泉路忘川河旁边等小米的,等她来到我身边了再走。”

弟弟是妈妈的心头肉,妈妈自然舍不得。姥爹是妈妈至亲的人,妈妈自然放不下。

妈妈跪在姥爹床边,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当天下午妈妈就回去了,第二天外公就托人带口信来,说姥爹已经不行了。

第二天傍晚,姥爹就去世了。

姥爹去世之后没过几天,弟弟就停止了拉稀。又过了几天,弟弟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脸也渐渐胖了起来。不到一个月,弟弟就长得胖乎乎的了。

妈妈后来多次跟我说,姥爹不但保护你,还保护你弟弟,要不是你姥爹,你弟弟也活不到现在。

每次妈妈说完,我就问妈妈,那姥爹要一个人在黄泉路上等小米吗?那多孤单寂寞?

妈妈道,我也怕他一个人孤单,所以不答应他提前去那边。

我又问,姥爹要怎么跟小米汇合呢?

妈妈便将姥爹放过小米的魄之后的往事跟我娓娓道来。

放过小米的魄之后,小米的魄并没有好转变善。这是姥爹预料之中的事。小米的魄经常去骚扰附近的居民,要不是把鸡笼里的鸡弄得咯咯叫,就是把牛棚里的牛赶得团团转,再不就是弄得屋顶的瓦咣咣响,让人以为屋顶有好多老鼠在爬。总之让别人睡不着觉。等人家起床来看,她又不闹了。

这些小事姥爹是没有办法管了,但是姥爹一直防着小米去勾引小孩子的魂魄。附近有谁家得了孩子,姥爹第一个去送符,贴在门窗上,照壁上,说是要抵挡其他秽物前来侵扰,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防止小米。

虽然如此,还是有几个孩子走了家,姥爹发现后急忙赶去将那些孩子救了下来。

姥爹还常去冯俊嘉家看小米,用他的前世经验来帮助小米的魂生出新的魄,让她的魂魄渐渐变得完整。有些药物是对魂魄有作用的。生病的人往往魂魄有消散的趋势,药物治疗便是阻止魂魄消散。有的药物不但可以阻止魂魄消散,还能促进人体生出新的魂或者魄来。

姥爹常常采一些奇奇怪怪的草药,带到冯俊嘉家里,叫颜玉兰按他说的方法捣烂或者煎水了给小米喂下。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姥爹必定大早出门去采一种名叫“地米菜”的野草,大早出去可以采到最好的地米菜,然后带到冯俊嘉家里,叫冯俊嘉做好了喂给小米吃。这里有一句话叫做“阳春三月三,地米当仙丹”。姥爹是把地米菜当仙丹给小米吃了。

小米居然渐渐长大,魂魄渐渐趋于完整。阴阳转换,魂魄也相生相克。小米的魂在姥爹的辅助下生出了新的魄。

小米学会的一句话不是叫爸爸或者妈妈,而是对着姥爹一笑,叫了一声“马秀才”。冯俊嘉和颜玉兰非常惊讶,也非常惊喜。因为“马秀才”这三个字比爸爸妈妈这些称呼难发音多了,冯俊嘉和颜玉兰便认为小米非常聪明,怎能不喜?

小米开口说话后没几天,姥爹又陷入了忧郁之中。

一天,姥爹陪几位老朋友聊天,聊到天黑,那几位朋友纷纷告辞。

姥爹正收拾椅子的时候,听到厨房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姥爹放下椅子,走到厨房去看,结果看到了家仙。

家仙平时是不怎么出现的,也不会弄出什么动静,就如她从来没在过这里一样。

姥爹见她故意出来,知道她必定有事要说,便问家仙道:“你是不是等我好久了,等我朋友走了才出来的?”

家仙点头道:“是啊。”

姥爹问道:“有什么事吗?”

家仙道:“当然有事。我是来跟你说竹溜子的。”

姥爹立即前后左右头上脚下看了一遍,不见竹溜子的影子,讶异地问道:“你怎么突然要说竹溜子的事情?是竹溜子伤害到你了吗?”

竹溜子有时候会在柴木堆里钻。姥爹便想,地鳖和竹溜子同处一个屋檐之下,家里人还有拌嘴的时候,舌头和牙齿还有相咬的时候,它们也免不了会有点争执矛盾,这家仙难道是跟竹溜子有嫌隙了?

家仙却说道:“它怎么会伤害到我呢?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何况我又不是害你们一家的怪物。”

“那是为什么事呢?”姥爹问道。

家仙道:“为了竹溜子修炼一事。”

姥爹没想到家仙会说这事,惊讶道:“修炼的事?它修炼怎么啦?”

家仙道:“你没发现竹溜子一直没有长进多少吗?你没发现,它最近跟你吸烟的次数少了许多?”

姥爹一想,确实如此。但他不明白家仙提这个干什么。

家仙见姥爹认可,继续说道:“竹溜子的修炼其实早就到了头。但是到头不是因为它不能继续修炼了,而是这里已经不能给它提供更多需要的了。它从你这里该学的已经学得差不多了,需要去更加广阔的天地进行修炼。就像老虎关在笼子里,老鹰躲在鸟窝里一样,竹溜子呆在这里只会束缚自己,得不到更好的修炼。”

“你的意思是……要我放竹溜子走?”姥爹问道。

家仙道:“你放它走它也不会走。它怎么会主动离开你呢?”

姥爹眯眼道:“那你的意思是……”

“你要赶它走。不赶它的话,它是不会走的。”

“可是无缘无故赶它走,这对它来说不公平吧?”

“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赶它走也是为了它好啊。另外,将来如果你百年过世,在去黄泉路的时候,或许它还能帮到你呢。”

姥爹道:“我过世了的话,还要它来帮忙干什么呢?”

“帮你引路,找到一起去阴间的人。”家仙说道。

姥爹心中一惊。他那时候已经想过自己死后要怎么做才能不跟小米分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