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稍纵即逝。
不经意间已经开学一个月。
周四周五两天,举行这学期第一次月考。
考完,温昑自我感觉还不错。
三天后,月考成绩排名出来。
果不其然。
温昑的进步比以往都要大。
也不枉费她寒假去上了个补习班。
看着成绩排名表上面,自己的名字距离陈铕的越来越近,温昑内心异常欢喜雀跃。
只要再继续卯足劲,不用多久,她应该能够跟陈铕并肩吧?
如此。
温昑学得愈发起劲有动力。
-
三四月,沂陵市的气温逐渐回暖,随之出现返潮现象。
沉闷湿答的天气,总是令人厌烦的。
终于捱到五月份。
天气慢慢转为干燥酷热。
星期五上午的英语课,英语老师上课前通知了一件事情:“同学们,最近学校有举办英语双人朗诵比赛,但是我不会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因为这么说相当于没说。”
“所以……如果有报名参加的同学,无论比赛结果如何,我请你们喝奶茶。一杯不够的话,咱就两杯,要三杯以上的,请拿个一等奖的奖状过来找我兑换。”
平常会活跃气氛的同学在此刻开了口:“咳,老师,您这话太见外了,就咱们这关系,您不请都得立马报名。”
英语老师笑道:“不用着急,课代表待会下课来找我拿报名表,然后你们再填。”
那个活跃气氛的同学:“OK,Ms. Ling .”
这个小插曲过去,开始上课。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
温昑去洗手间回来,英语双人朗诵报名表恰巧传到她这一排,她原本是不感兴趣要传给她前桌的,结果视线无意间瞥见报名表上面有陈铕的名字。
犹豫片刻,温昑在报名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而后再传给她的前桌。
晚上,温昑写完一张数学卷子,就拿起手机给陈铕发信息——
【课代表】
【你英语朗诵比赛】
【找到队友了吗?】
约莫二十多分钟后。
收到他的回复:【还没。】
【那我可以和你组队吗?】
这句话,温昑敲敲删删,过好几分钟才心一横点击发送。
旋即赶紧关掉屏幕。
须臾,手机“叮”了一声。
温昑忐忑不安地滑开屏幕,紧闭的眼睛缓缓睁开,在瞅见“可以”两个字的刹那,又睁大了些。
随后,激动兴奋宛如汹涌海浪席卷她的心头。
待情绪稍稍平复,温昑甩了个“握手”的表情包过去。
陈铕:【那我们先选一下参赛的朗诵篇目?】
陈铕:【你要是有觉得合适的,也可以发给我】
温昑:【好】
跟陈铕发完信息,温昑立即上百度搜索适合朗诵的英文诗。
找了许久,她突然阅览到泰戈尔《生如夏花》的英文版。
大致浏览了整篇,温昑感觉还蛮适合朗诵的,于是截图发给陈铕,并问他:【课代表,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不多时,陈铕回了个可以。
选好朗诵篇目,两个人便在商量各自要朗诵的部分。
划分完毕,温昑将整首诗抄下来,接着开始放声朗读。
有哪个单词不会读,她就上网查,然后用谐音标注在旁边。
两人利用周末的时间,把各自要朗诵的部分读熟背熟。
直至周一下午放学,他们方才找了个安静无人的地方进行第一次排练。
这首英文诗被他们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陈铕负责——
“……
I heard the echo,from the valleys and the heart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Open to the lonely soul of sickle harvesting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Repeat outrightly, but also repeat the well-being of eventually swaying in the desert oasis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
陈铕的英语发音极其标准。
而且他说英语的时候,嗓音更加低沉。
酥麻迷人。
格外沉醉。
乃至轮到自己的部分,温昑都没有反应过来。
陈铕叫了温昑好几句后,她才下意识茫然地“啊”了声。
“到你了。”陈铕说。
闻言,温昑倏然缓过神来,脸颊因为心虚而微微泛起红晕,她音量不大地回道:“好。”
默了三秒,陈铕又言道:“排练的时候,注意别分神。”
温昑点了下头:“知道了。”
周遭空气凝固数秒,温昑出声道:“……I heard the music, from the moon and carcass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
Auxiliary extreme aestheticism bait to capture misty
辅极端的诱饵捕捉飘渺的唯美
Filling the intense life, but also filling the pure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
温昑读得非常流畅,发音也算标准。
她忽然就很庆幸,周末那两天自己有拼命地练。
减少了在陈铕面前出糗的机会。
排了一遍下来,基本上很顺。
只不过两人都缺乏默契和情感,外加他们全程没有交流互动。
看着倒像是各朗读各的。
听着也很寡淡催眠。
刚开始两人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继续埋头排练。
排到第六遍时,陈铕后知后觉发现出哪里不对劲,他朝着温昑说:“就是我们读的时候,可以……再加多点情感进去。”
“好。”
陈铕食指指着稿子的某部分:“我们一起读的这一段,要不要加一些互动?不然有点干。”
似是为了迁就温昑,他说这话时稍稍俯身,两人的距离由此拉近许多。
温昑的心跳不自觉加快,回答得有几分磕绊:“可、可以。”
最直接的互动方式无非就是眼神交流。
所以他们决定在读那一段的时候,彼此进行短暂对视。
如此,两个人又排练了六七遍,在最初的僵硬中渐渐自然起来。
他们的默契值也逐步上升。
-
后面的几天,温昑和陈铕依旧照着这种方式排练。
甚至还去找老师给他们指导。
两人越来越自然,越来越默契,朗读情感也越来越饱满。
他们都在争取以最好的状态去参赛。
一个多星期过去。
英语双人朗诵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参赛选手们先在后台抽完签,主持人再上台主持。
温昑他们抽到的顺序是第四个。
一开始,温昑自我感觉还十分良好。
直到在后台候场,听到别人的朗诵精彩至极,她内心慢慢渗入慌乱。
坐在旁边的陈铕察觉到温昑的紧张后,安抚道:“别紧张,我们不用在意其他的,也不要有什么负担。”
听语,温昑默默深呼吸了下后,点头回应。
没多久,终于轮到他们。
上台前,陈铕温声道:“待会我们尽力就好。”
温昑仍是点头回应。
温昑刚准备迈开腿向前走,耳畔陡然萦绕起温柔的声音:“加油,我的队友。”
她错愕地抬眸,目光所及之处是陈铕嘴角那一抹笑。
像是被刺激到似的。
温昑的心脏狠狠地撞击着胸腔。
以至于。
陈铕转身朝前走了好几步后,她才缓过神来,匆匆地跟着他的背影走上台。
站定在台上,温昑连续舒了几口气,调整好状态。
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两个人开始朗诵。
最后如愿没有出任何差错,他们顺利地朗诵完毕。
温昑跟陈铕在一众掌声中鞠完躬,一前一后下了台。
等全部的选手朗诵结束,由观众席第一排的老师们投票,再由学生会的工作人员统计完票数之后,主持人就上台宣布获奖的选手。
最终,温昑跟陈铕获得三等奖。
奖品是立牌和书签。
领完奖品从大礼堂出来后,温昑顿住步伐,笑着伸出手:“课代表,合作愉快。”
陈铕跟着温昑止步,随即回握住她的手:“合作愉快。”
掌心相触碰的刹那间,滚烫的温度又令温昑的心脏仿佛骤然停止了一瞬,而后才重新疯狂跳动。
只两秒的光景,她面色平静地收回手。
气氛莫名凝滞住。
或许是想打破僵硬的气氛,温昑唇齿再度启动:“课代表,这两个奖品,你要哪一个?”
思忖片响,陈铕说:“书签可以吗?”
“好。”
话落,温昑将书签递给陈铕,继而他伸手接过。
夜晚。
清凉的风透过窗户,吹拂着温昑放在书桌边沿的日记本。
日记本随之不停地翻页。
少顷,正正好停留在最新那一页——
“我好像尝到,跟他并肩的滋味了。
很甜。”
文中出现的英文诗
是泰戈尔《生如夏花》的英文版
侵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