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妻 > 第9章 第 9 章

臣妻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软柿子就是好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5 04:54:10 来源:文学城

面见皇亲贵族,不可直视其面,这是大不敬。

冯梦书向宋湄解释这句话时,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问她是否明白了。

可见触犯这条规矩的后果,真的很严重。

宋湄知道自己该低头,可是一旦与那双眼睛对视,她就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力量缚住。

几个呼吸过去,她仍没有移开。

太子居高临下,嘴角似含了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可细看之下,又好似没有,而是面无表情的审视。

看着有些可怕。

宋士诚三两步过来,身躯挡在两人之间。

宋湄得以喘息,低下头去。

宋士诚吹胡子瞪眼,训斥双环和那被她扑倒在地的小厮:“殿下面前,笨手笨脚!还不下去?”

那小厮无端被骂了一通,委屈得很。双环气愤地瞪着宋湄,被宋嫣如安抚地瞧了一眼,不甘地躲到外面去了。

这么一闹,如花似玉的女儿显露人前。

宋士诚状似不经意地介绍:“这是臣出嫁的长女,今日回门小住。那是臣的次女,名为嫣如,今年十七,精通琴棋书画,尤擅音律……”

讲到得意处,他当太子不存在似的,倒滔滔不绝起来了。

太子对此并无表示,只是问了一句问:“宋小姐身体可还康健?”

宋士诚连声应道:“康健康健,小女嫣如自小就没怎么生过病……”

他还想讲,太子笑了笑,看起来没了兴致,先一步往里面去了。

宋士诚在身后招呼下人上茶,一边回头朝杨氏使了个眼色,随后巴巴地追上去。

宋家的下人忙起来。

杨氏压低的声音喜滋滋地冒出来:“嫣如,快去换身衣裳!前些日子去金坊新打的钗子刚送来,就戴那个。还有娘的白玉镯,这就去取了给你送去!”

宋嫣如柔声嗔怪:“阿娘,女子怎能以貌取人欢心?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

忽然压低的声音:“还有人在,待会儿再说。”

母女两人从宋湄身边走过去,宋湄叫了声“母亲”。

杨氏已收起喜色,变回那个横眉竖眼的当家主母。听见问候,淡淡应了一声。

所有人走后,宋湄也想走。然而走到门口,果然看到门外有护卫把守。

储君驾临,安危马虎不得。除非太子与宋士诚谈完公务,否则宋府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自由进出。

宋湄随地在回廊的楼梯间坐下,倚在柱子上。

刚才那句“宋小姐身体可还康健”,恐怕是问她的。

电视剧里的台词怎么说的来着?

欺君之罪,罪不容……呸呸呸。

-

阿丹提着食盒进来。

正在念经的冯母一停,睁开眼睛,视线往食盒里飘。

阿丹说:“都遵照老夫人吩咐,准备的是娘子喜欢吃的糖糕、豆糕和鲜花饼。”

冯母沉吟:“让她吃这么多甜食也不好,减一盘出来吧。”

阿丹正要掀食盒,又听冯母改口:“罢了,湄娘尚在病中,恐怕只对甜食有胃口,多吃一盘也无事。”

阿绿扶冯母往外走:“老夫人甚是关心娘子呢。”

冯母瞥她一眼:“你去提食盒,让阿丹过来。”

阿绿脸上的笑僵住:“老夫人,奴可有哪处做得不对?”

冯母抽出手臂:“收起你那些不入流的心思,梦书与湄娘如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阿绿笑容无法维持下去,往后提食盒,换阿丹来搀扶。

一路走到宋湄的寝院,阿丹呼唤半晌却无人应。

冯母便准备回去:“约莫是睡熟了,湄娘身边的婢女被她惯得厉害,恐怕也跟着一起呢。”

阿丹点头。

一直沉寂的阿绿忽然跪下,拦住冯母的去路:“老夫人,你被骗了。娘子根本不在屋里,她和她那婢女偷偷出门去了。”

冯母皱眉瞧她:“出门又怎的?她是一家主母,连门都出不得,要你一个小小的婢女来管?”

阿绿道:“娘子不仅骗了你,还骗了宫里的姑姑,更骗了公主娘娘。如此做派,你怎能容她?”

冯母神情更是严厉:“你难道要去宫里告御状不成?主母有错,你不瞒着,反倒四处嚷嚷。我最先不能容你!这几年心思野了,越发过分。”

冯母连阿丹也不要扶了,兀自往前走着。准备现在就去张罗婢女的婚事,过几个月就将她嫁出去。

阿绿一听,不得不拿出杀手锏:“老夫人,奴昨日奉命来看娘子是否归家,却看到娘子从宫里带了东西回来。神色慌张,还让阿稚藏了起来,一定是偷的!”

怕冯母再说什么,阿绿也不多解释,直接推门进院。在冯母的眼皮子底下,将树下的泥土挖开。

不多时,奉了一个锦盒到冯母跟前:“就是此物。”

昨日她看得十分清楚,阿稚做贼一样。锦盒里面是何物,她却没有看清。

已经到了这份上,阿绿只好赌那是宫里的东西。

冯母掀开锦盒,面色大变。

阿绿一喜,她赌对了!

-

宋湄在书房外的回廊上走来走去。

不远处,是太子的侍从。她在宫里待了几天,已经认得出这些人是内监和护卫。

任由她在旁边团团转,那些人看见也像没看见一样。

过了许久,书房终于有了动静。

第一个出来的是宋父,亲自开门引路。那么他后面就是……

宋湄回身藏在廊柱后面。

要么,还是躲着吧。就装作不知道,遇召称病,能躲几时到几时,一辈子也是可行的。

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前面的平稳从容。

宋湄心想,这一定不是宋士诚,他腰上囤了三层游泳圈,走四步要喘三步。

脚步声渐渐远去。

宋湄松了一口气,也好,也好。下次再说吧。

忽然有人道:“殿下,宋小姐在此候有半个时辰。”

“宋小姐?在何处?”

宋士诚呼哧呼哧跑过去:“小女嫣如……在花园……准备了茶……”

太子直接唤侍从:“扶宋大人去歇着。”

宋士诚被架走,空气也安静下来。

宋湄的心高高地提起。

她立刻就后悔了,她不应该在这里等太子,她应该一辈子装病,一辈子不出门!

没有人问她为什么躲在廊柱后面,也没有人叫她出来,问她有什么事要说。

只有一道熟悉的脚步声,缓缓地接近过来。

宋湄受不了这种凌迟,转身出现:“太子殿下,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太子瞧了瞧四周,已是安静可聊私话的环境,都是东宫的人,且都离得很远。

不知还有何处适合“借一步”。

宋湄走在前面引路,听到太子跟上来。

她该像宋士诚一样引路,可现在她连头也不敢回,只敢听着声音,确定太子没有掉队。

片刻后,吵嚷的花园……不远处的一座小亭。

站在这里,正好能看到花园里正吟诗作赋的宋嫣如,和一脸坏主意的双环。

宋湄略微放下心来。

可也仅仅是略微,只是不经意抬头,与太子对视一眼,宋湄就觉得心慌手抖,很想转身就跑。

宋湄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殿下,臣妇有事要与您汇报。”

太子冷不丁问:“怎么没戴本宫赐的耳坠?”

只一句话,让宋湄的心脏再次疾跳起来:“臣妇……没有穿耳。”

太子轻笑:“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世间女子都爱美,冯娘子也该试试。”

宋湄的手指快要扣烂衣袖:“东珠太贵重了,无功不受禄,臣妇想退还给殿下……”

太子打断她:“冯娘子下棋赢了本宫,这是赏赐,安心收用就是。”

可是她根本不会下棋!

从下棋、落子,一举一动,身不由己,被人强推着走。

宋湄不知道说什么。

无论说什么,对方好像都有理由辩驳,说什么都没用。

宋湄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能说服人的说辞。

思考片刻,她向太子跪下:“太子殿下,这对耳坠太沉重了。单是捧着,臣妇就觉得手抬不起来。如果戴到身上,臣妇怕站都站不起来。”

太子声音有些冷:“冯娘子可读过大昭律法?御赐之物不可辞。若不知道,可写信问一问冯编修,他擅文书,一定能回答你的问题。记得顺道再问一问他,何为欺君之罪。”

宋湄跪伏在地,看见太子的衣摆随着步子荡起,露出交错前行的锦靴。

太子停了一停,淡声道:“若冯娘子实在不喜欢那对耳坠,本宫也不是勉强旁人之辈。扔了或是毁了,你自行处置即可,不用往东宫回话了。”

听他提起冯梦书,宋湄后背发凉,呆愣跪在地上。

她是不是又给冯梦书惹麻烦了?

太子是冯梦书上司的上司,她惹怒了太子,冯梦书这辈子的仕途怎么办?

李朝恩小步跑过来,招呼左右两个小内监搀扶宋湄:“冯娘子,地上冷,快起来。”

宋湄慢慢回神。

看到李朝恩笑眯眯的脸,她又想起青云寺前他颠倒黑白的模样,也是这样和蔼可亲。

宋湄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离他远远的。

李朝恩也不勉强,站在远处守着。

宋湄从地上爬起来,远远看到花园里面,宋嫣如还在吟诗。只是时间渐长,她的声音不如先前清亮,渐渐低了下去,身体也不安分地立起来,应该是在张望太子。

前几日还寻着话题与冯梦书侃侃而谈的女孩,竟一转眼盼望起太子了。

宋湄浑浑噩噩回了冯家。

一回到寝院,她便翻来覆去找那个锦盒的下落。直到阿稚看出她情绪不对来问,宋湄才想起是阿稚收拾的。

遂问清下落去树下挖。

只是挖了半晌都没找到,阿稚肯定地保证就在这下面,许是那日忘记了,一时埋得深。

好在又找了半刻钟,终于找到了。

宋湄想,书,耳坠,包括盒子,一个都不能留。

但她又不知道往何处送。

宋湄想来想去,只有冯梦书能回答她的问题,她要给冯梦书写信!

信送至沱泽需要五天,回信送来也需要五天。五天后冯梦书看到信了,他会是什么反应?

他会很惊讶吗,还是和她一样害怕?也有可能很愤怒……但不管怎样,他一定会给她回信。因为她说了,要他一定给封回信。

三月尽,到了四月。

宋湄一直躲在家中,宫里没再有奇怪的马车在冯府停靠。

这晚,依旧没等来冯梦书的回信,宋湄被冯母叫过去。

冷战许久,冯母对她态度依旧没有所缓和:“湄娘,二郎在沱泽公干,危险重重。忘了提点你,不许给他写信扰他分心。”

宋湄说:“……知道了。”

冯母面色和缓:“四月初八浴佛节,你随我去玉微道观走一趟。”

宋湄自然答应。

宋湄走后,冯母取出藏在袖子里的两封信。一封自沱泽寄来的家信:“……湄娘,暂且在宫中忍两日,很快就可归家……”

知儿莫若母。冯母看出冯梦书的言下之意,他竟敢为了湄娘逞一时之气,和天家作对!他忘了大郎是怎么死的吗?

除却信件,还有厚厚一沓抄写的书页,全是平日宋湄犯错时,她罚宋湄所抄内容。

冯母冷脸将信件烧了。

另一封,是从家里截的,来自宋湄。冯母扫了一眼,也用蜡烛点燃,一起烧成灰烬。

玉微道观……只能送她到道观去,这是思来想去好几日,能想到的最合适的法子。

佛祖保佑,她都是为了冯家。

阿绿将残烬收拾干净,默立一旁。看着冯母闭上眼,又开始念经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