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妻 > 第6章 第 6 章

臣妻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软柿子就是好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7 03:27:14 来源:文学城

将圣旨交到冯梦书手上,掌院一句话未多说,拂袖离去。

冯梦书拦住掌院,深深施礼:“司徒掌院,下官有疑。”

司徒钧并不理会,冷冷留下一句:“圣旨已下,不容有疑。孙提督在沱泽治水正缺人手,几次向朝廷请奏。你也算我翰林院栋梁,去了沱泽需得好生协助孙提督,或有大造化也说不定。”

冯梦书闻言,遂不再问。

能提点到这个份上,已算司徒掌院照顾有加。

圣旨所言: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意即连行李也不用收拾,家也不必回。甚至连官服都未来得及脱下,冯梦书便匆匆坐上马车,赶出城门。

圣旨实在下得突然。

冯梦书坐在颠簸前行的马车上,刚换了便衣,就听到车后传来一阵呼唤:“子遇,冯子遇——”

他连忙掀帘,发现车后一骑追来。马上握着缰绳、手忙脚乱之人,正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程化。

那马教程化骑得发疯了一般,却不知怎么乱七八糟地一顿操作,竟勒马停下了。

驾车的马夫是官署之人,遵照圣旨,不能多停。

程化便爬上车了,躺下大口喘气。

冯梦书扶他:“学士驭马如神。”

程学士身宽体胖,稍微走远路便得停下歇歇,更不用提骑马这等奔逸绝尘之事。

马也难受,人也难受。

如今说这话,实在是嘲笑他了。

程化快晕厥过去:“你都被调去沱泽那等山穷水恶之地了,竟还有闲心与本学士斗嘴……我来,是有几句话提醒你。”

冯梦书感念程化好意:“孙廷玉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以往做地方官时便有治水之功。这次被加封为提督军务治沱泽水患,是十拿九稳之事。待他回来,势必要计功升迁。我此次被调去跟着孙提督,或许还能挣功归来。”

程化说:“你啊你……这功是那么好挣的?我听说孙提督已稳了沱泽灾势,捷报都送至朝廷了。你这个节骨眼去,是费力不讨好!”

程化的手指抖得厉害:“何况文归文,工归工!词臣沦为河吏,届时回来,翰林院同僚如何看你?工部论功行赏,谁又会记你?”

冯梦书知道程化的意思:“程兄之意,我得罪了人?”

程化下意识往周围看:“你知道是谁?”

冯梦书来之前已想过:“前几日,内子在青云寺无意开罪过华容公主。”

程化不知还有这种事。

不过这样一想也合理,华容公主嚣张跋扈,无疑开罪她的人数不胜数。且公主为人计较,若是为了这等事,去求皇上小惩大诫,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皇上很宠爱这位唯一的公主。

他原本还猜是那位的手笔……

不过太子自小便是君子典范,朝野皆有美名,从不行差踏错一步。纵使一时被美色所误,焉知不会知错就改。

程化松一口气,到底是自己多虑了。

何况最近也并未听到太子有何动静。

思来想去,那件事还是不宜现在讲,便要爬车下去:“原本有件事想与你说,还是等你回来吧。”

冯梦书却拦住他:“程兄,子遇不放心家中妻母,方才写了三封信,有劳你交予内子、母亲以及无咎。”

程化想起来无咎是谁:“那不是你几年前买下的一个刀奴?你不是说此人戾气重,恐伤己手吗,现在竟要用他?”

冯梦书并不多言,郑重一拜:“托付给程兄。”

-

辰时末,朝会散。

太子身穿朝服往外行,却被几位大臣拦住,称有事要禀。

太子扬眉一笑:“今日不巧,本宫有要事办,改日再议。”

但并未走出几步,又有人前方候着,且是凤藻宫里的崔姑姑。

崔姑姑道:“娘娘许久未见殿下,心内思念,命奴来请。”

太子笑意微敛:“今日卯时,本宫已去过凤藻宫。姑姑手下的琉璃出来,说皇后娘娘身子不爽,还未起身,让本宫回去。”

崔姑姑一愣,眨眼间脸上笑容又现:“正因如此,娘娘才命我来请殿下。娘娘已找过太医,眼下好多了。”

太子随即一笑:“那便去看看母后。”

到了凤藻宫,只见皇后坐于棋盘前,正与一人对弈。那人背对着宫门,并未看清脸。

皇后皱眉苦思,忽而一松,将手中棋子丢下:“罢了,本宫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就此认输。”

正抬头看见太子,笑问:“太子来了,瞧瞧这是谁?”

棋盘后另一人起座转身:“殿下,久违了。”

内阁大学士刘绪之女,刘芙。

太子颔首,并未说话。

皇后牵着刘芙的手往偏厅去:“方才忘了问,阿芙父亲刘大学士身体可还好?”

刘芙应好。

皇后让刘芙在自己身边坐下,亲热依偎着,宛若母女一般:“本宫整日病着,听不到京中流行的趣事,阿芙可有新鲜事讲来?”

刘芙看了一眼太子,低头:“说来有一件……臣女近来想办诗会。”

皇后松开刘芙的手,招崔姑姑奉茶。

喝了一口才问:“是像徐白衣那样的诗会?”

徐白衣的名头在民间流传甚广,想不到皇后娘娘竟也知道徐白衣。

刘芙点头:“父亲也很支持臣女。他说那些才子书生最是桀骜,也该有女子做出一些好诗来,大挫那群狂人的狂气。”

崔姑姑将茶点奉上,皇后亲手拿给刘芙一块,又笑:“你父亲有远见。若能以文胜文,想必能赢得文人的支持。”

刘芙一滞。

父亲虽不是这个意思,但好像……也并无不对。

皇后招呼太子:“玄寂,你来。”

太子撩衣摆跪下。

刘芙正对太子,坐立难安。皇后拍拍刘芙的手,道:“听说你最近读上了佛经,你是太子,怎可学那些出家之人?母后命你多陪陪阿芙。她想做之事,你要全力协助她办成,听清楚了?”

太子道:“谨遵懿旨。”

不多时,皇后乏了,命两人出去。

刘芙怯怯盯着太子看了片刻,太子嘴角总是挂着丝丝笑意,面容丰神俊朗。

刘芙说:“左右无事,臣女陪殿下出去走走可好?”

说完,刘芙先出去。走出一段回头,看到太子正跟在身后,双颊微红。

御花园中春光正好。

太子寡言,刘芙提起诗会:“臣女想办的诗会,要请京中女儿都入会品诗。凭什么只有男儿的诗流传京都,女儿家并非是作不出徐丹臣的诗,只可惜未有契机罢了……”

说到此处,她忽觉不适当,抬头看太子,他却并未计较。

太子温文尔雅,举朝皆知,想来也不会让女子抹不开面。

刘芙捏着身边的花枝:“就连陛下听说也支持臣女,只是近来京中似有贼匪,专挑良家子下手。虽说失踪的都是平民女子,可京都小姐们会聚一处,似乎也……”

太子问:“陛下怎么说?”

刘芙被他的突然发问惊了一跳:“陛下说……那些贼匪不足为惧。”

说到此处,她红着脸问:”就算有危险,殿下也会护着臣女,是不是?“

太子忽地一停,问:”几时了?“

刘芙一愣,只听太子身边的内监道:”殿下,快巳时了。“

太子对刘芙说:“中郎将韩仲月武功高强,可护卫你周全。姚金娘擅膳食礼仪,可助你操办宴会。刘小姐,本宫有要事先行一步,东宫之人随你调用。”

太子走得急,刘芙只好道:“恭送殿下。”

待她说完这句抬头,太子已不见踪影。

中郎将护卫储君周全,姚姑姑是东宫掌事女官,都是太子身边最得力之人。

刘芙本该受宠若惊,可心底却不知怎么,有些闷。

她踢了一脚地上的花泥。

面前忽然出现一片宝石蓝的衣摆,眼看着花泥飞溅,弄脏衣摆。

刘芙下意识抬头,看到了五皇子,连忙行礼:“臣女失礼了,给五殿下赔罪!”

五皇子不在意掸掸衣摆:“脏的是我的衣服,怎的受惊的是你?”

刘芙窘迫地低头,耳根微红。

凤藻宫里的几个宫女出来,显然是事先得到了消息,捧衣的捧衣,搀扶的搀扶,将五皇子簇成一团。

五皇子笑说:“母后总是如此体贴儿臣。”

又转头向刘芙:“刘小姐也来看母后,听说你要办诗会,可有兴趣去佛寺里一观?父皇命我协礼部准备浴佛节盛会,近日往那处跑得勤,熟悉得很。”

刘芙轻轻摇头,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五皇子的腿——

他是瘸的。

五皇子走不快,刘芙也放慢速度,五皇子的速度越来越慢。

刘芙沉默听着五皇子说起浴佛节相应事宜,忽然问道:“听说太子殿下生于佛寺,故取名为观,五殿下知道其中曲折吗?”

五皇子一瘸一拐转身,笑意渐深:“那倒没什么可说的,朝野传了这么多年,比我知道的更多。小姐若想打听,可问问晏京的百姓。”

-

宋湄觉得自己很倒霉,她此刻正站在院子里。

天气渐渐热起来,即使是春末的太阳,也很晒啊。

不过没关系,罚站而已,她连国旗下都站过。那时候她站在前排,校领导的唾沫星子喷她几个小时,都没怕过。

几步之外,华容公主正坐在屋檐下的阴影里,悠然喝茶,望着这边。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故意的。

华容忽然说:“宋娘子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宋湄用手擦了下汗:“敢问公主,哪里不一样?”

“以前你嚣张跋扈,是一个狠毒的蠢货。”

才不信,冯梦书都没说什么。

宋湄干笑,心道:反弹。

华容笑容讽刺:“依你以前的性子,怎么也不像一个好妻子、好儿媳。那时候你向本宫示好,出的主意恶毒且愚蠢。知道你们成婚,本宫甚至可怜冯编修,生怕你哪一天用这些手段把冯大人折磨而死。”

宋湄:反弹。

就在宋湄以为要罚站一上午的时候,忽然有宫女面色严肃地过来,跟华容耳语几句。

华容面色一变,连话都没说完就急匆匆起驾了。

又有人要倒霉了,总算不是她一个人。

宋湄推开藏书阁的门,仰面瘫倒在地。

太舒服了。

她挥舞四肢,原地游了两下。

幸好,这里只有她一个人。

刚这么想着,忽然听到细微的动静。宋湄猛然翻身爬起来,还未起身,就对上书架后一双淡漠的眼。

像华容一样的眼神,将她扫视一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这里不是有个琉璃屏吗!那么大一张琉璃屏去哪了!

宋湄心内尖叫,还保持着做贼一样准备逃跑的姿势。

那人站在书架后:“你是哪个宫的?”

这问句梦回高中,教导主任对在走廊上横冲直撞的学生怒目:“哪个班的!”

宋湄面上心虚:“……”

不等她想好回答,那人从书架后缓缓走出来:“来此处是为了清净,不想竟有闲杂人等。”

宋湄已认出了他,他是那天在青云寺乐于助人的师父!

但——

宋湄一眼就看见了这人腰间的玉佩,冯梦书跟她说过,这是皇子皇女的标志,华容腰间也有一个。

这人恐怕是华容的兄弟,肯定跟华容是一边的。

而且看反应,他显然没认出自己。

见到恩人的热情消失无踪,宋湄只想躲得越远越好:“贵人,那小的先告——”

退字还未说出口,那人就道:“罢了,左右无人服侍,便勉强用一用你。去找几本书来。”

宋湄动作慢吞吞。

那人侧首看过来,催她:“莫非要主子亲自去找?”

宋湄不情愿地收脚回来,指着门口那列:“贵人想要哪本书?”

太子瞥她一眼:“不是这里,是里面那些。”

宋湄往里面走了两步,瞳孔地震。

至少有三十列书架,几千本书册。琉璃屏后有这么大的空间?当初是哪个脑子有问题的,把琉璃屏嵌在这呢!

宋湄艰难地说:“贵人,小的一个人……”

太子走到一列书架后:“此处是藏书阁,藏天下奇书,国之重地,闲杂人等不可进。若你能找到我要的书,便许你翻看几本。”

宋湄一下就想到金娘娘。

宫里的图书馆自然也收录民风民志,也许哪一本里就藏着金娘娘的消息。

宋湄忽然来劲了,一头扎进了书架之间,专注地从书册上扫视而过。

太子从书架中穿行而过。

不用费多少工夫,轻易就看到了在书目前快速游移的宋湄。

隔着一面书墙,低垂的视线穿过书册间的缝隙,看不见宋湄的脸,只能看到她的手。

青葱般的手指在书册上一本本拂过,腕上的银镯悠悠轻晃。

这面书墙看完,她快速转身,腰间的玉佩在半空荡出一个弧度,砸在飞扬的裙角。

衣带勒出细细的腰身,这让太子想起一些画面。看了片刻,太子别过脸去。

她忽然停下来。

太子听见自言自语:“这……是个什么字?”

她半点没有要研究出来的耐心,犹豫片刻,便任由这不认识的字过去,扔一边去了。

又一面书墙看完,她去下一面。

太子跟随她的脚步,在另一侧,从头走至尾。

她动,太子动。她停,太子亦停。

可惜,这书墙毕竟不是琉璃墙。

只是不经意间的抬头,她便看到了缝隙中他的身影。对上他的视线,惊得手边几本书掉下来。

太子自若地走过来,倾身拿下宋湄肩后的一册书。在她警惕的目光中,太子将书册丢于宋湄怀里。

“跟着。”

太子在前面走着。

宋湄怀里一沉,还没走几步,又是一沉。就这么沉了几次,书册快与脑门齐平了。

再放一本,她连人脸都看不清了。

那大概是王爷的贵人看过来,在宋湄的眼神注视下,毫不留情地又放一本,彻底挡住了她的视线。

爷爷的。

心中刚冒出这句话,怀里突然一轻,那人又把书拿走了。

撤回先前那句。

这时,拿走的书又放了上来。

撤回上一句!

宋湄艰难地走着,看不清前面的路。

太子自她身后走过的地方,捡起地上一块玉佩,压在手中书页里。

-

夜已深时,太子在书案后静坐。他以手撑额,侧首看着手中玉佩。

用的是价廉色润的岫岩玉,看不出是哪位匠师的手笔,应该是寻常的匠人雕刻而成,纹样十分粗糙。

但,这是一枚同心佩。

正面刻着一个湄字,太子手指摩挲过几遍纹路,将玉佩反转,看到另一面的一半连理枝。

另一半应也是连理枝,在赴往沱泽的冯梦书手里。

到达沱泽需要五日,至少要三月才能回来。

太子视线向下,落至书案。

那是老和尚新送来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太子将玉佩缠绕至手掌,另一手提起经书,放于宫灯之上点燃。

李朝恩匆匆进来:“殿下,公主捉奸韩公子,被皇后娘娘知晓了。”

“母后怎么说?”

太子捏着经书一角,看着火焰变大,险些燎住手掌。

李朝恩连忙拿茶盏来接,一边道:“娘娘说,韩家从未与皇室结亲,公主无权插手韩大郎内院之事。于是责令公主禁足自省,不许再与韩孟修厮混。娘娘还听说……冯娘子之事,命公主不许再为难官眷。”

太子并未应声。

翌日,宋湄照旧出门打算入宫。

门口竟有一个马车候着,车上竟还有宫女:“冯娘子安,奴姓姚,来接您入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