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沉溺色素 > 第16章 黑白遗照

沉溺色素 第16章 黑白遗照

作者:废废废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9 01:10:33 来源:文学城

校长面色沉重地在小办公室里宣布:“赵小灯同学的母亲不幸去世了。”

所有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停止吵闹。

校长自己披上外套,学校管理权交给领头的大孩子,忧心忡忡地嘱咐:“班长,我需要去赵小灯家一趟,今明天都可能不在,你带着大家继续学习啊。”

顾不上多说几句话,想回头,又忍住,抄起手电筒和一些干粮往外走。

“早上记得早读,晚上早点睡觉,不准溜出去玩。”

“校长。”孩子们一阵茫然,他们眼巴巴地望着,13岁大的班长已经习惯,非常有威严势头地把小孩子们赶回去:“快点,回去上课了!上课时间到了!”

校长沿着山路远远走去,孩子们钻回进教室,面面相觑,班长拿起语文书,让大家开始念课文。

朗朗读书声七零八碎,时而拖拉,时而快速,悲伤不自觉覆盖上心头,情绪是会传染的,孩子的天性是散发的,好奇多于一切专注。

他们不一会儿,就从读书声变成讨论声,从看着书本,变成相互探头,又不一会儿,全班都愁眉苦脸。

班长喊话,喊得很凶:“不准在讨论了,都好好学习!”

淮思坐在窗外。

她听着孩子们吵闹的声音,还有细细碎碎的议论,她又抬头看林礼青的背影。

刚刚上完课的他,没有对绘画感到厌烦,他仰头观察着光线,时而低头,沾点油彩画上一笔。

闹腾一个大半个上午,假装成熟的班长发现,这次校长出去的时间竟然如此之长,他根本教不了这些参差不齐的孩子们一些新的东西。

班长开始将目光投向淮思,这个漂亮的姐姐似乎文采斐然,校长很赏识她。

“你好,请问你是大学生吗?”班长别扭地说。

淮思不是,但应对小学和初中知识,她游刃有余。她顿顿,看着林礼青的背影,决定暂时放弃凝视,帮助这群无助的孩子们。

她听着孩子们屡屡读错的生词,她纠正,同时也跟着课本教学英语。

“ate。”她口齿清晰地咬正。

数十分钟过后,孩子们记住这个老师,却不知道她的名字。然而老师一下课,就继续坐在外面看林老师。

下午,办公室的电话响起。

孩子们飞快地跑过去接听,是校长:“班长在吗?”

校长让班长从隐秘的抽屉里拿出八百块钱,包好,然后又嘱咐班长,班长点头,又点头,严肃地挂断电话。

偏远山庄,人的死亡显得如此渺小,封闭。赵小灯家很偏僻,邻居基本都搬走了,只剩几间木房子孤零零地在山上。

班长要携带钱款,独自翻过山头,再出发前,他犹豫地看着林老师,最终还是鼓起勇气,上前打扰沉浸于绘画中的林礼青。

“林老师……”他小声支吾地说。

“校长让我拜托你一件事,不知道你答不答应。”

风俗不同,价值观不同,在山里孩子的眼中,城里的思想理念总是先进的,班长怕自己出口不当,犹犹豫豫。

“你能,跟着我去赵小灯家,帮他的妈妈画一张遗照吗?”

林礼青笔触一停。

对死亡的避讳,成为山村对孩子们由小到大灌输的思想,那种神秘通往另一片黑暗的迷茫,许多家长也停留在幼年时的未知和恐惧中,世世代代,只能让孩子的孩子们避免接触。

班长声音发涩,艰难低头,这个朴实、不善言辞的孩子不好意思地出口:“小灯家附近没有人,没有会画画的,他妈妈还没拍过照,他想记住他妈妈。”

在这些地方,拥有一张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值得天天思念的照片,那是多么珍贵的一件事。

不过是一个手机,拍照,去县城的照相馆洗出来。可当忙碌、贫穷、艰难度日时,他们只顾得了眼下,连未来都来不及眺望。当真正逝去时,身边人恍然发现,连一点印记都没留下。

赵小灯从昨天开始,就已经是孤儿了,可他不想忘掉妈妈。

“林老师,你能去一趟吗,就画一张遗照,可以吗?”

林礼青拿着笔,没有作答。

“校长说可以加钱,这里有三百块,你拿走。”班长假装成熟洽谈,动作间却又透着孩子生涩惶恐。

那是多么虚张声势,多么低声哀求。淮思听着孩子小心翼翼的言辞,和小心翼翼的情绪,她心中别样想法。

不合适,林礼青不合适去。

淮思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她不在乎谁的生,谁的死,她连自己都不在乎,可她在乎林礼青。

如果没记错,林礼青一鸣惊人的处女作《母亲之死》,正是他误入房间,撞见母亲自杀的诞生品。

她注意到,自从“自杀门”事件后,林礼青很少提及死人画作相关的事情了。他也不再专挑拣死物作为素材,甚至刻意回避。

母亲,死亡,孤儿……这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

淮思觉得对林礼青现下情绪并没有好处。

她坐在窗旁,把目光远远投射到林礼青身上,不出言阻挠。林礼青背影僵停一阵,收起画板,收下孩子递出的三百块钱。

“走吧。”她听见他答。

林礼青的行为让所有孩子都失望,拜金的林老师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好人,见钱眼开,见利忘本,各种词语蹦跶而出。

孩子懂得是非对错,可那是绝对的,夸张的。淮思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听着孩子们躲在窗户后偷瞧时发出的讨论、责怪、叹气。

“你不要去的好。”淮思看着他假装平静地收拾东西出发,装作若无其事,她终于忍不住,劝一句。

林礼青回一回头。

在绝对理性和情感上,林礼青夹在其中,他犹豫,面对淮思所站立的绝对理性前,心中挣扎,跌跌撞撞地走向情感。

淮思不责怪,也不难过,她只是平静看着他。

林礼青提步,低头看路,往外走去。

赵小灯家不远,也不近,来回的山路陡峭,本来半个小时的距离,走起来竟然要两倍有多。

他家是破烂的木房子,瓦片缺一半,拉了电灯,可抑制不住昏暗。走近,散发一股潮湿味。

他母亲常年瘫痪在床,门都没出过几趟,别说拍照。长期的封闭使重复的吃饭、打扫、抬头、低头就能填满生活,连空虚都感觉不到。

林礼青看到小声抽泣的赵小灯,这个黝黑瘦弱的孩子不知已经哭泣多久。

“林老师,你来了。”校长正帮忙操持后事。

林礼青没有回应,看着狭窄床上的赵小灯母亲,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时间已久,脸上浮肿,但不妨碍看得出皮包骨的模样。

据说是旧病复发,呼吸困难,夜里憋得脸发青发紫,最后转为苍白。

赵小灯半夜被母亲的手拍醒,可附近哪来的帮手,既没有医院,也没有邻居,赵小灯想要挽救母亲,可一个小小的孩子,能做些什么呢?

他抽泣大半夜,又抽泣一个早上,到下午都没停止他的悲伤。

林礼青忽略哭声,直接坐下,靠着一张陈旧的木椅子,拿起纸笔,在微弱的,泛黄的光下细细作画,黑白笔触发出沙沙声,时间宛若静止,定格在这幅面孔上。

飞蛾扑闪翅子,在昏暗的屋内把光影搅得多变,林礼青一点都不受影响。

一旁的校长看着,本来手上在忙碌,忙碌到精疲力尽,可此时此刻不自觉屏住呼吸。

安静,连赵小灯都安静了,他看着林老师。

沙沙的笔触声愈发愈大,林礼青画得很认真,几乎是出乎他自己想象的认真,他甚至无意识改变笔触,更加温柔,更加精准。

“嘘。”班长也看呆了。

林礼青速度很快,但画到细枝末节时,慢得出人意料。十分钟过后,成型了,可林礼青罕见用起橡皮,他那块洁白的橡皮上抹上乌黑,一旦投入,就沉溺其中。

他擦掉部分,耐心修改,把浮肿的皮囊删去,留□□面的脸庞。

眼睛红红的赵小灯,一眨不眨地看着那张白纸,从寥寥几笔,变成一个人脸,变成精准的遗照,再变成妈妈的模样。

赵小灯不再抽泣,但是他张大着嘴,眼泪无声地流下,流到脸庞,流到颈脖,一束束。

呈现出来的人像,仿佛在动,唇角委婉,宛若在笑,流淌着母亲独属的温柔。

赵小灯呆滞,他想,这就是妈妈,一模一样,完全相同。

他轻易地联想到,妈妈喊他的场景,妈妈温柔的细语,昨天的妈妈,前天的妈妈,半个月前的妈妈,一年前的妈妈,他刚上小学时在家门口等他的妈妈。

林礼青停笔:“画完了。”

两个小时,是他平日的三倍时间。

漫长的平静过去后,他忽地感觉寒冷,他起身,说:“我该回去了。”

这一坐,实在太漫长,期间晃然不觉,等到全部结束后,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他习惯了,却第一次感到恶心。

各种难受感涌上身体,血液静止不动,直到出了潮湿木屋,走到堆满泥土和石子的山路,看到夕阳斜照,翠绿山林,他才好受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