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不敢 > 第39章 纵马

臣不敢 第39章 纵马

作者:爱吃小蛋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7 01:37:58 来源:文学城

天下安定。

大司农禀报,去年的田赋收缴比以往都要迅捷,又是一个丰年。少府收上的盐铁税也是一个惊人的数额,暴利不外如是。

这些是萧策安讲给杨柳的。

先皇在位时,朝中就有臣子建议设立常平仓,丰年米价低时购入粮米,灾年米价高时卖出,或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萧策安即位后,更是重视常平仓的维护。

安丰县没有常平仓,但附近有个稻米丰饶的县设立了一座。因守卫疏忽,仓里的陈米新米都受潮发霉,长官为此受到很重的责罚。当时在江左很出名,杨柳也听说过,还暗暗警惕了一番。

但她现在无所事事,往后大概也不会再调任到有常平仓的郡县,看萧策安抿着唇,心里也没什么波澜,低头看自己手中的信。

萧策安忽然凑过来,杨柳淡定地折好信,压在自己的圆枕下。

“岳父大人的?不给朕看?”

杨柳颔首。

“你倒是不瞒着,”他幽幽黑眸一直盯着杨柳,“就没什么要问朕的?”

杨柳被他看得不自在,“您有烦心事?”

萧策安笑笑,来蹭杨柳脸颊,赶在杨柳发作前离开,“已经连着四个丰年了。”

杨柳知道他的担忧。所谓“三年耕,有一年之蓄”,百姓三年勤恳劳作,约莫可积累下一年的口粮,来抵御突如其来的灾害。但天下不会按着三年丰年一年灾年的固定模式来演变,连着的丰年亦很难得。天灾只会出其不意。

丰年连连,近些年出名些的灾害,也就是数年前的庭州雪患和蝗灾,但其实并不算太严重。他大概是担忧会一下子有更大的灾祸,于是格外重视常平仓。

杨柳想了想,道:“如今田赋十五税一,已经比前面数百年都低得多,百姓家中应该有些余粮,您再经营好常平仓,兴许不会出大乱子的。”

他们虽然以武力得天下,但自从统一天下后就休养生息。若非江左和突厥迫在眉睫,国库吃紧,也不会早早将盐铁收到朝廷手里。

萧策安不满,离她近了些。

杨柳便挡开他,继续道:“若是担忧,不妨再储备些四时播种的种子,届时闹灾了,在救济粮后面发下去。百姓有种子,就有了盼头,乐意安于土地。百姓定居,流民减少,奸邪就少,可以治乱于未乱。”

“还有土地,要规定好受灾时百姓被买去的土地能赎回、怎样赎回,以防止受灾时被富户或临近郡县大量买去的土地一直待在他们手里,避免造就下一个豪族。”

“也不能纯靠救济,还要给百姓找点事情做,不然容易滋生懒惰,耽误生产。至于什么事,您手下自然有人知道。”

这么一番话,果然堵住了萧策安来亲她的念头。杨柳瞧了一眼,继续做自己的事。

萧策安却又凑过来。

杨柳要绝倒了,深吸一口气:“大灾过后多半会有大疫,灾害开始不久就要派医官去探查,以免酿成大祸。”

反正她不乐意和萧策安接触的时候,就顺着他的话头扯,他总会半途而止,简直屡试不爽。

萧策安倚在床头,幽深眸光落在杨柳面上,就这么定定地看着。

杨柳分不清他的用意,也没心思去分辨,干脆道:“您若是有意,可以去找姜大人问,让他写份文书呈给您,再让大司农那边的下属官员也各写一份折子,专看各类田产、田赋、和百姓用度,两厢对比,或许也能得一些可用之人。”

萧策安一笑:“姜大人还对这些有研究?”

杨柳回:“他在庭州种地种了那么久,表面说是隐居,但暗地里做的功底可不少,我方才说的那些,他都有专门记录过,到了京城也时常留意这方面,问他再好不过。”

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如此多方略,她不假思索地就说了出来,不需要思考一般,偏偏又有几分道理,有着这个年龄难以拥有的沉稳和见解。

萧策安神色如常,换一计试问:“朕年前的科举,上榜的大家子弟远远多于贫寒子弟,你有何看法?”

杨柳思索一瞬,“在书,也在银钱。您科举用的考试的方法,招的是学子中的有识之士,而学子获得才识的一大途径是书。”

“如今民间,活鸭七文一只,一张纸却要一文。试问平民百姓,年节时能吃几只鸭?一张纸,能供学子写几个大字?抄一本书,要多少张纸来凑?科举的范围,又在哪些书目?为了供养学子、获取书目,百姓要付出怎样的心力和银钱?养成一个有能力的学子,又要多少年头、几位恩师?”

“诗书之家受人敬重,无人不称其清贵。清在何处,人人皆知,那贵又从何而来?”

“自然还是书。从前用察举,到了中央,总要当面问策,不念书,哪里答得上来,哪里做得了高官?家中藏书丰厚却大不相同。书念得好能做官,那书就不只是书,更是一种政治资源。”

“大家子弟家中的藏书和银钱,远多于贫寒学子。您科举有如此现象,不足为怪。等下一次科举,豪族子弟也会参与其中,中榜人数想必也不会少。您先行科举,再灭豪族,凭的就不单单是武力,还有摆在他们面前的政治诱惑,他们家中的藏书和大儒,会让他们认为自己还有重新掌权、东山再起的机会。此次平定江左如此迅速,也有这部分原因。”

“要让百工钻研如何降低纸价,如何让学子更便捷地求书,如何减轻百姓供养学子的负担。您只需要露些口风,适当地提一提,会有人为此竭尽心力的。不过此事须得久久为功,不急于一时,您也不必太过忧虑。”

内秀。

萧策安突兀地想到了这个词。

素日看杨柳时,那双乌眸像蕴着一方清透的湖水,旁人去看,在湖里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却看不到主人如何。不特意去问,她就不出声,必得问一句,她才答一句。

他每日试问杨柳,从来都是兴起而问,不曾有任何铺垫,所问又差别甚大,但杨柳几乎每次都答得不假思索而又言之有物。除去百工、行伍和一些实在无从接触的东西,她都有些见解。

就连姜余,杨柳只三年前相处过一个月,联系也并不多,却依旧对他在何处有建树心中有数。

他渐渐生出浓重的遗憾。

杨柳语罢,耳边好一会儿都寂静得可怕,不由去看他神色,见他一副令人捉摸不透的模样,问道:“熄烛吗?我困了。”

亥时刚过一半,对萧策安来说还算早,但杨柳的作息极规律,自从回到京城后,往往亥时前就睡下。亥时过后,软硬不吃,连门都不愿意给他留。只有来得早时,才肯拖延一二。

于是萧策安吹灭烛火,撑头看杨柳,伸指点点她额头,“你是诸葛,还是赵括?”

“赵括,”杨柳被他这句话问笑了,“但大雍不是赵国,您也不是赵王。”

“有何区别?”萧策安目光落在她难得的笑上,“总之都被你们两个赵括哄得晕头转向。”

他话音刚落,杨柳就蹭地起来,食指搭在他唇上,轻轻地摇了摇头。

“您不是赵王。我像您一样希望您是个明君圣君,百代流芳,以后也将如此期许您的继任者,您的继任者的继任者……”杨柳眉头紧皱,“另外,我可不哄着您。”

唇上柔软、温热。

哪怕杨柳整日里对萧策安敷敷衍衍、爱搭不理,萧策安的视线依旧无法轻易地从她身上挪开。

即使杨柳是对任何荣登大宝者如此,但现在执掌权柄的是他。只要他在位一天,只要他牢牢地把握权势、稳坐高台,就永远能留下杨柳,让杨柳第一个在意的永远是他。

无论用软的还是硬的。

萧策安顺势拉下杨柳的手,捂进锦被中,“明君身边可少不了贤臣。睡吧,诸葛。”

“我不是诸葛,”杨柳抽了抽手,反而被他拉得更紧,反驳道,“那贤臣也不必是我。”

“就依杨大人,”萧策安语气悠扬,“明日写策论,呈上来,要仔仔细细地写,不能像今夜这样随意对答,更不能偷奸耍滑。”

“为什么?”杨柳不乐意,“我明天要去找宗临。”

“给你加官,”萧策安瞥她一眼,“宗临在府里带小孩,你去做什么?”

“想去就去,”杨柳只是随意扯个借口,忽然念头一转,“我不要加官,您早些调我父亲回来就好。”

杨柳向来认为答应了交易,就要做到尽善尽美,起初也尽量配合。但如今一两个月都过去了,萧策安迟迟不提调杨巍回来的事,摆明了不信任杨柳,杨柳自然能敷衍就敷衍。

萧策安道:“只能选加官。”

加官她不要,赐她奇珍异宝也不要,夸她也不听。按萧策安的性子,权势总要紧紧攥在手里,虽不吝惜钱财,却也不会嫌少,更乐意天下流传他的赞诗。

“随您,”杨柳离他远了些,“您离我太近了,睡不着。”

……

次日,杨柳没去宗府,反而被沈相请去官署,观摩官署日常。

一群神采奕奕的臣工来往在官署间,呈递文书、讨论时事,争得面红耳赤,或是埋头苦干,一个个都很有些才干。

沈相笑着请她到厢房里,着亲随添茶,挥退了一干人等,问道:“杨大人,本官这衙署如何?”

杨柳同样笑着:“极好。”

“本官也如此想。”

他又放下杯盏,谈一些自古以来的君臣佳话。臣子要为君解忧,要真切地为君王做实事,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不能让君王耽误玩乐。

“本朝新立,陛下虽年轻,但举贤任明,广开言路,有决断而不专横独行,”沈相笑笑,“你说是吗,杨大人?”

“是。”

沈相颔首,目光凌厉几分,“劝陛下夜间留宿宫中,你说该不该?”

杨柳垂首,看自己鞋尖,应道:“该。”

对面年轻人态度出乎意料地软,诚诚恳恳,随他说些什么都配合。

他话锋转向他处。

“陛下在你那里,一夜几次,你是如何勾得陛下夜夜寻你?”沈相目光紧紧盯着杨柳,似乎在甄别杨柳是否说谎,“可有什么技巧?有哪些房中秘术?”

杨柳猛地抬头:“你不知羞耻!”

“陛下登基日久,宫里迟迟无喜,”沈相叱道,“卫贵妃貌美,性情柔弱,听闻陛下过其门而不入,以泪洗面,究竟是谁不知羞耻?你难道不该劝陛下回宫?”

杨柳气息起伏,满心愤懑在他提到卫贵妃那一刻被戳破,攥拳捶在桌角,“若我劝了,陛下不应,又当如何?”

沈相从袖中取出白净小瓷瓶,盖上红绸鲜艳,“秘藏鹤顶红,药效绝佳。自然,你也能去找其他不甚痛苦的毒药。臣为君死,并不是耻辱。”

“你怎么不吃?”杨柳嗤笑,“我是一品国公世子,我父亲是镇国大将军,你敢逼我死?你不怕我父亲向你寻仇?你不怕我将你的行事告知陛下?”

“如今天下安定,你父亲的兵权迟早要被收回,而你只是小小县令,即使承爵,权势大得过本官?本官何惧之有?”沈相唇角依旧含着淡笑,“向陛下告密?你会吗?本官自认有些才能,你如何舍得本官被处死?”

杨氏父子刻在骨子里的忠诚,实在是令人笑掉大牙。他除了逼过杨柳,也是兢兢业业、才干过人,杨柳岂会告密?

先帝在时,宠信杨巍大过他这位国舅和一干能臣。如今侄儿继位,他倒不反对侄儿继续宠信杨家,毕竟杨家人着实好用。

但宠信到此等地步,如何能留?

杨巍从不行差踏错,但他的儿子却犯了大忌。

沈相瞥了眼被羞辱得满脸涨红的杨柳,半是嘲讽半是泄愤:“你倒是败了你父亲的招牌,如此忠心,最后竟与陛下睡到一张床上去?”

“是,”杨柳道,“我和陛下不仅睡一张床,我还在陛下上面呢,陛下每晚都要求着我我才肯停,我们从太阳落山做到太阳升起,他连一刻都不曾睡过,早朝都不上了,您满意吗?”

满口胡言,沈相并不理会。

杨柳忽然就笑了:“我明日就要升官,连跳三品。我今夜求求陛下,还能升得更高。您不要学我,我吹得是枕边风,而您吹出来是妖风。”

她丟下杯子要走:“您也不要拦我,陛下夜里找不到我会着急。”

临到门口时,杨柳回头道:“我觉得您那些属官也不怎么样。南昭不会反,突厥遇灾必定南下。盐铁走私禁不了,和西域诸国也定然要开市。”

沈相预料中,也当如此。但他久混官场,杨柳还正青春。

他本该徐徐图之,用温情、恩情来推着杨柳走上这条路。但状况有变,时间不多。杨柳流着武将的血,他忧心杨柳从陛下那里为家族谋利,也担忧以杨柳的傲气终有一天会对陛下拔刀。

陛下即使错了,也不必承担代价,自有人替他承担。陛下也不会错,错得只能是杨柳。大罪弥天,杨柳只能以死谢罪,无论他愿不愿意。

……

杨柳出来时,拳头都在抖,脚步虚浮,胸膛酸酸涨涨。

赵庆在外面等着,见杨柳神色不好,问话又不答,只哄着让人回家,免得在外面遇上意外。

杨柳应了几句,透过指缝去看这青天白日,烈阳灼灼,只觉头晕目眩。长街上人来人往,笑语喧嚣,回头依稀还可见到衙署里忙碌景况。

看来看去,只有她杨柳事事皆错。京城之大,也只容不下她一个杨柳。人人努力营生,都有安定的盼头,还是只有她杨柳注定漂泊。

她不拿权势压人,人却拿权势压她。

萧策安是,沈相也是,一个个都让她心生荒诞。

身侧马车辘辘而过,骏马嘶啼,马蹄飞踏,鬃毛在风中飞扬。

杨柳叫住赵庆:“为我赁马。”

不远就有车马行,赵庆望了一眼,“公子想骑马?府上有宝马,不若归家。”

他只瞧了一眼,看得出这些马都不甚好。

杨柳摇头:“就在这里。等回了家,我就不想骑马了。赁了马,你不要追着我,回府就是。”

赵庆应是。

直到杨柳翻身上马,彻彻底底地在风中奔腾,胸臆间的烦闷总算排去一二。

宽袖兜风,猎猎作响,耳边细碎的鬓发飘扬,在马背上一上一下,她连看人都是与寻常不同。

路过忠义祠时,杨柳想起父亲说,武将要付出比之常人百倍千倍的忠心,才能长长久久。

途经章台时,美人如云,酒醇香浓,纨绔走花斗鸟,杨柳想起她也许能做京城纨绔里最最顶的那个,于是举起马鞭冲他们大笑挥手。

他们惊讶地看向这个俊秀过人的纵马者,看出这年轻人马术不佳,却未着戎装,扬鞭恣意地笑,面面相觑,又都回以一笑:“就该这样,再快些,一会儿城卫要追上你了。”

提到城卫,他们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这人纵马的速度可比他们快多了,也不知得被罚多少金,捅到爹娘面前要挨多久骂。

打马从朱雀长街过时,杨柳想起新科士子骑着高头大马,鲜果香花掷满怀,意气风发眉眼含笑。虽然没试过,但若是攻读过,同样去考场里走一遭,也许她也能呢。

只有父亲愿意迁就她、呵护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她不知道萧策安因何迷恋于她,也不知道沈相为何待她扑朔迷离,欲置她于死地,更不明白为什么她只求父亲平安、只求有个安定寻常的生活也如此艰难。

杨柳在萧策安的逼迫下让步,而沈相又要她交出性命。她才不乐意和萧策安待在一起,沈相却要她为此付出代价。

她一会儿觉得委屈,在马背上潸然泪下,凭着记忆在宽阔的街道上纵马,但会衷心认为她不该受此委屈的父亲却在千里之外的庭州,在这喧嚣之处也感到寂寞。

身后似乎有人在追在喊,杨柳只是眨眨眼,风吹干泪水,出了城门。

青天高,黄地厚,连那些庸庸碌碌的蠢材都能靠着荫蔽做官,汲汲营营往上爬,凭什么她堂堂正正,就先打了退堂鼓?

天地本宽,我心自隘。

纵马穿过原野,杨柳觉得自己才不该死,她都没有作奸犯科,也没有去害别人,就该好好地活着才对。

她没有他们坏,没有他们不择手段,也没有他们渴求**权势,但她不该因此而死。

如果萧策安是个昏庸的暴君,她就不必再效忠于他。如果沈相以权谋私,非要让她死,那她就跟他走着瞧。

反正杨柳坦坦荡荡,自认只对父亲和卫贵妃有愧,纵然死也觉得自己堂堂正正、无怨无悔。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菜根谭》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李贺《苦昼短》。

柳:每当不想搭理旁边这个大混蛋的时候,就会找很多无关的话来说[星星眼]

反派哥:不想一直谈这些,但又忍不住听[愤怒]

让反派哥暗爽一章

四点了,睡觉,晚安宝宝们[垂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纵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