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不敢 > 第18章 妥协

臣不敢 第18章 妥协

作者:爱吃小蛋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9 05:17:53 来源:文学城

杨柳穿着东宫的衣裳出宫,一到长街上,就寻了成衣铺,将这衣裳换去。

初五天,掌柜竟然没关门,守着人来人往的街面看热闹,见杨柳要走,忙问道:“小公子,这身衣裳还是新的,款式大气精美,用料也贵重,不带走吗?”

杨柳见这身衣裳就反感,抿唇道:“随你处置。”

掌柜笑笑:“那我就兑了银钱,拿去太子殿下开设的慈幼堂了!”

哪里都有他!

杨柳回道:“多谢。”

掌柜目送杨柳离开,指尖摩挲衣料:“上好的浮光锦,金线掐丝,样式与殿下宫中相似,绣娘的针脚也像,宫里特有的熏香还没散,衣上连褶皱都没有几处。九九新,刚赐的。”

他笑笑:“我留着吧,兴许有用。”

……

杨柳在府中,糊弄了青茗等人和杨巍,闭门不出。

等了数日,仍旧不见东宫内侍来传信,她便猜到了他的意思。

那又如何?他是太子,事情败露,该慌的不是杨柳,是他才对。

一国太子,竟然不爱美人爱美男,荒唐之至,言官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触柱的大臣都能逼疯他,单单无嗣一条,且看他如何。

就这么在府中闷着,一日她收到来自贺清的第二封信,邀她元宵那夜梁水河通天桥上见。

第一封信来自年前,他说要来京都求学,不日抵达,杨柳向萧策安多要的五天假,正是因这封信。

待到十五这天,银装素裹,炮竹声声,遍地喜气,整座城都像是沸腾的水,连日上冻的梁水也被凿开,总有行人乘舟放灯,无处不热闹。

长桥上挤满了人,杨柳提着父亲做的小荷灯上路,一眼就在人群中望见贺清。

他着扁青云纹圆领袍,于拱桥上倾身,温润眉眼一如秋水,垂眸望着随水波流淌的盏盏花灯。

直到杨柳走近,唤他两声,他才回神,含笑道:“长高了。”

杨柳语气自然,伸手去和他比划,只到他肩头:“好像是高了些,你一眼就看出来了!”

他乡遇故知,喜事一桩,杨柳连日的阴沉都被扫去,欢欣起来。

细长的梨木灯杆握在她手中,琉璃灯内烛火明灿,青璃剔透,粉瓣莹润,半开半闭,将红烛护在其中。橙光灯光透过琉璃映射而出,若沉水流淌。

贺清在看,杨柳将荷灯提得离他近了些,“我父亲做的,费了很大气力。”

来时与宗临擦肩而过,他还笑她没有男子气概,净拿些小孩才用的,杨柳连反驳的话都没说出口,他便扎进人群潜逃,倒叫她愤愤不平。

贺清微笑:“自古莲寓高洁,琉璃又难以烧制。这灯做工精细,伯父是费了心思的,情志也不在小处,是不可多得的好物了,且与你正相配。”

杨柳眉开眼笑:“正是。”

她红衫金带,乌发高束,肤色又极白,却不显凌厉俗气,提着莲花灯,反在舒静中透着些喜气。

贺清斯文细致,嗓音温和,又妙语连珠,对着街边甜丝丝的糖人都能讲出一堆趣事,引经据典却不使人枯燥,杨柳生平最喜听他讲话。

他与杨柳本是同乡,家中乃当地小富乡绅,本人长于治学,此次来京都也是为求学,并谋求一官半职。

两人相识已有十年,杨柳听他讲解便觉事事皆好。一路下来,杨柳的花灯也暂由他掌,自己拿着酸甜的糖葫芦,坐在岸边捧着去咬,感叹道:“我从前也尝过老伯的糖葫芦,怎么经你一说,竟觉如此美味。”

他似乎生来就有将一切变得吸引人的能力,与他在一处,最平淡的事物也要蒙上一层柔光,但又不让人觉得这变化突兀。

杨柳每每与他告别,都不免苦恼自己生活的无趣。

她咽下口中的山楂,抬眸撞上他望来的视线,笑问:“在京城可还习惯?”

京都物价高,租赁小院的银钱也是一笔大开支。贺清远道而来,盘缠在路上便耗费了许多,只道:“一切安好。”

杨柳便埋首继续咬冰糖葫芦,待吃完了手上的,道:“今上有志于网罗人才,以你才思,定然有出头之日。”

贺清拿帕子擦掉杨柳唇角的糖渍,递过水囊:“净手。”

杨柳笑笑,接过,“我要回去了。”

复又回头道:“我家你是知道在哪里的,有空可以来找我。”

她提着灯笼往回走,过鸣风楼时,人群潮涌,欢声笑语,不时有喝彩声,一时不好穿行,便驻足观看。

却撞见一抹挺拔的玄黑身影。

他正俯身与一个头扎双髻的喜气小孩说话,脸上戴一张滑稽的彩漆面具。小孩甜甜笑着,不一会儿就哄得他抱起小孩,让小孩坐在他肩头上,越过层层人群,借助少有的开阔视野去看舞狮,拍着手欢呼不已。

此处人潮涌动,四周又都是往舞狮队附近汇集的人群,逆流不得。杨柳移开视线,换了个隐蔽的方位,不再看他。

等人流稀疏,得以脱身,杨柳提着灯笼要走,他却不知从何处过来,方才哄小孩的和乐消失殆尽,冷飕飕的:“一个人?”

“是。”

“上来。”

杨柳是不愿意和他在一处的,但在此等候已久,知晓附近不少侍卫着便服隐匿在人群中,怄气吃了亏。

临窗落座,他也不说话,只是瞥了晚白玉屏风,看不出彩面下的脸是什么情绪,浑然如同忘却了杨柳,也忘却了十日前的争执,温酒自酌。

杨柳却想起一桩事。

她前几日遇见何慎何大人,对方满面愁容,托她劝萧策安重视婚姻大事。

他已二十有三,却不曾临幸过,近来坊间已有风声传出,污蔑他爱龙阳之好。更有甚者,猜测他不举。

尽管杨柳觉得有些苗头,但何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若他能迷途知返,自然再好不过。

不久前刚闹过不愉快,杨柳和他讲话就像被针扎了一下,别扭又难受。

犹豫再三,她还是压下不满,率先问:“殿下,您喜欢小孩?”

萧策安语气淡淡:“尚可。”

那便是喜欢了。

第一句话出口,再说就顺畅多了。杨柳又道:“殿下可还记得除夕夜,臣与您一同登山?兴许若干年后,再也用不着我们陪您登山了。”

“春来自有人为您烹水煎茶,夏时亦有人与您对月观花。寂寞则有人做伴,安乐则有人同享。一同忧愁风雨,一同……有爱妻娇子,常喜乐安宁。”

萧策安眸光落在杨柳含笑的眉眼上,出神地看着,直到听到美妻娇子,骤然惊醒,讥笑道:“这么快就图穷匕见?怎么,你也来劝孤成家?”

杨柳眼前一黑,复而重见光明。萧策安想来怒极,不愿意瞧见她,把彩漆面具罩在她脸上。

她只好无奈道:“光阴苦短,臣只是请您多关注自身,莫要因国事忘却家事。”

萧策安不语,杨柳也就垂眸望着手里的花灯,不明白他什么意思。但她完成任务,哪怕并不太用心,也如释重负。

不知等了多久,外间忽然传来炮竹声声,漆黑的天幕上炸开一朵朵焰火,全城都沸腾起来。商贩过客抬头望天,小孩举着风车和糖葫芦穿梭其间,欢呼连连。京畿附近,目之所及,皆于平野中欢笑观望。

她看了一会儿,满城的焰火放过一茬,正是更换的间歇,终于听到萧策安冷淡的嗓音:“出去。”

不久,内室陷入寂静,白玉屏风后缓缓走出一人。

即便身着便服,帝王威仪也丝毫不减,面上是深沉的笑:“你若有意,探囊取物罢了。”

萧策安眉目一凛:“你心脏,就不要去胡乱猜测人。”

启元帝意味深长:“怀仁者见仁,怀佛者见佛。至于你……”

以东宫之尊,岁初大乐之时,竟亲自带人去捣毁京中的暗娼窝点,片刻不曾停歇。短短半月,京城风气大清。

听说还和杨柳在温泉宫起了争执。在这宫中,闹得这样大,他再封锁消息,也不能完全瞒过启元帝。

萧策安拧眉,深恶痛绝:“他绝非佞幸之臣,我亦非无耻之徒,更不是龙阳君。”

启元帝大笑,扬长而去。

身后的张大监欲言又止。

启元帝扯唇一笑,眼角挤出细纹:“盼阿柳磨一磨他的性子。”

张大监但笑不语。

启元帝迎风咳嗽几声,挺直的脊背微弓,摆手挥退满脸忧愁的张大监,苍老的眸子里一片亮光:“你不信?”

他摇头,喃喃道:“无欲者无求,何以留之?”

萧策安临窗,在潮涌的人群中找到杨柳渐渐远去的身影。

温泉宫后,他不再往来东宫,不曾交课业,请辞不得批示,也不曾派人去宫中探看。

他是个聪明人,萧策安明白他的心思。

但十五刚过,年假今夜才结束,就比谁更冷更硬好了。

近来仔细思索,萧策安将自己的异象归结于杨柳的容色。

杨柳生得太好,这才一时迷惑了他,但他是一朝太子,百家言说、名师教诲,从未有人推他去就男子。

他不可能对一个男子上心,他只是被杨柳的皮囊蛊惑,险些错失良臣。

此错不可再犯,良臣也不可失。

……

二月初,巳时中,萧策安瞥了眼右下首的书案,空无一人。

案上书卷未合,已有一月如此。湖笔整齐地挂在笔架上,方砚中浓墨氤氲,似随时等候主人再临。

有幕僚道:“殿下,松石老人又拒了。”

“殿下,松石老人实在刻薄,我等皆被拒之门外。”

岂止刻薄?前往拜访的谋士,一个个都被骂得狗血淋头。

杨柳进来时,殿中语气一滞。

如今已是二月初。

他已有半月未曾踏入东宫。年节刚过,正是忙碌的时候,他却不见踪影。众人只当杨柳失了宠信,看他进来,噤声不语。

杨柳步向自个儿的案台,见砚方上浓墨未干,唤来小内侍,命他将案上一应物品挪至侧殿。

她这次是为伴读之事而来。

元月十五后就要上值,萧策安不予回复,她便托病不上值。半月下来,启元帝不知为何得了消息,有所侧目,杨柳只好走一趟,从萧策安这里要了假,走个正规流程。

此间正议事,又不愿她知晓。既如此,她便等上一等。

众人面面相觑,唏嘘不已。

年前这少年还是殿中红人,颇得宠信,他们不敢当面对殿下说的话,还得转托何慎请杨柳进谏。如今不过一个月,他竟然就在东宫翻不起一点波浪,议事都要自觉避开。

先前还有幕僚旁敲侧击向殿下询问杨柳的状况,每一问,殿下必定蹙眉,显然不喜之至。

他们正满怀可惜地望着杨柳,却忽然听得殿上人道:“都下去,杨柳留下。”

不禁忧愁更甚,担忧杨柳怕是要挨训斥。

殿中寂静,萧策安指尖轻叩书案,看着殿下少年清瘦的身影,缓声道:“病可好了?”

杨柳道:“还需几天假。”

萧策安沉了眉眼:“何故避孤?”

杨柳道:“近日心绪不佳,不敢殿前叨扰。”

萧策安凝眸嗤笑:“你分明是怕孤喜好龙阳,误了你的终身大事。”

杨柳不曾想他如此直白,跪地请罪,面上恭顺,却并不信服:“是臣龌龊。”

萧策安亲自下殿,引杨柳入上座:“有警惕之心,是好事。只是在孤看来,以你的才思,不做个良臣,实在是暴殄天物。”

杨柳直视他,见他洒然一笑,沉沉黑眸中无一丝绮念,一时也摸不准他的想法。

萧策安眸光流转,命元宝取来一册书卷,细细指给杨柳看:“有节臣忠直贞正,有佞幸瞒上欺下。杨柳,孤要的,是你留名青史,不留污点。”

他笃定道:“孤自然也要留名青史,百代流芳。”

“容色天生,体态天赐。你虽缺一分男儿气概,却不该沉溺于情事。孤不管从前是否有人在你面前轻薄放肆,亦不追究你胡乱揣测孤,只是从今以后,你不可再深陷男色,重蹈覆辙。”

杨柳大概懂了。

他是觉得他的那些调笑没有错,是觉得她从前因为体魄不够健壮,被男子欺负过,落了阴影,故而看他像是断袖。但他不打算追究,只是要警告杨柳往后不能再随意揣测他。

还倒打一耙,教训她不要因为天生的体魄容貌真成了断袖。

杨柳都要气笑了。

她抬头去看他,他大大方方任她打量,目光昭然坦荡。

杨柳直白问:“真不是您断袖?”

萧策安不耐烦:“孤又不是不要皇位了,好端端地,做什么断袖?傻了不成!”

断袖的太子,二十有三,却从不临幸女子,确实容易坐实不举的传言。不举则无嗣,一个不举而无嗣的太子,将来便注定是无嗣的皇帝,足以让他的支持者心神动荡。

何况,今上只有太子和齐王两个存活的骨血。萧策安败一分,齐王就胜一分。以齐王的性情能力,若为帝,则败坏祖宗基业,天下不得安宁。

杨柳很快做出抉择,接过他暗中递来的台阶,只是心里横着一根刺,面上笑道:“先前是臣着相了,多谢殿下。”

萧策安:“假还请不请?”

杨柳道:“不请了。”

萧策安笑骂:“窝囊!”

杨柳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萧策安挑眉:“做什么?”

杨柳道:“要窝囊费啊,上个月俸禄都没发。”

萧策安骂他贪财,一天都没上值还想领俸禄。

杨柳看他心情好,顺势又问:“殿下,诸位大人说的松石老人是谁啊?”

提到松石老人,萧策安面色也严肃起来:“前朝一位老大人,官至大司空,如今已经年近六十。”

杨柳有些眉目:“可是那位推行新法的姜余姜大人?”

这位老大人在前朝算是位风云人物,颇得帝宠。他主张分科取士,兴修水利,限制土地兼并,让利与民。

但变法激起海内沸腾,最终被末帝推出去平息众怒,竟没想到他还存活于人世。

萧策安颔首:“正是。孤与父皇都曾派人去过,老大人不应。”

再等些时日,若还是没有成效,他就要亲自走一趟了。

杨柳唇角弯了弯,萧策安屈指敲他一下:“发什么呆,做什么美梦?”

杨柳道:“殿下,小臣想去试一试。”

“你去做什么?是个苦差事,若是干不好,方才出去那几位要笑话你的。”

杨柳不在意,她只是想借此离他远点:“瞻仰得紧,就让臣去试一试,可以吗?”

萧策安垂首,撞见他眼睛里细碎的光,鬼使神差地点了头:“可。”

柳:出发!

掌柜:黄桑~九九成!仙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妥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