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夜将阑 > 第17章 风萧萧(四)

长夜将阑 第17章 风萧萧(四)

作者:莫堪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5 00:51:43 来源:文学城

若论天下名将,江湖上各人自有各人的一套说辞看法,但无论每年如何变化,总有四人是一定会出现在茶余饭后的谈笑之间的。

这其中除了父亲源司繁和刚刚班师回朝的奚世宁外,便是眼前这位武乡郡公,以及镇守南疆的李孝通李将军。

与养父在国破家亡后选择投奔大魏不同,武乡郡公秋穆陵贺真祖上那是真真切切跟随过太/祖皇帝打江山的人,又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替天子扫清各地乱军,因而得到了永熙帝的倚重。

所谓“郡公”一号,也是异姓功臣所能达到的最高封爵了。

贺真没看旁人,单单将眼神在源尚安身上停留了片刻:“你……你莫不是源将军那个——”

源尚安拜道:“下官镇北将军源司繁养子源尚安。”

贺真微笑颔首道:“原来是故人之子,我说怎么瞧着很是熟悉。”

那头的柔然使者脸色发白,两颊不自在地抖了几抖,趁没人注意暗自溜走了。

“不过是一些小摩擦,怎么好意思劳烦郡公出手,”源尚安道,“叨扰郡公歇息了,下官这就送您回去。”

贺真一摆手示意不必,意有所指道:“蛮荒之地出来的人大多畏威而不怀德,都是些虚架子罢了。”

“对了,”贺真又道,“我上回见你父亲也已经是十几年之前的事了,不知他近来过得如何啊?”

“多谢郡公惦念,家父一切安好。”

“那就好。”

话虽如此,贺真面上却无甚表情,叫人看不出来他当下心绪。

他又道:“怎么不见你哥哥?”

“兄长还有些事,暂且不在,”源尚安道,“不知郡公寻他何事?下官可代为转达。”

贺真轻声笑了下道:“你爹在这个年纪早已经成家立业了,怎么你哥哥到现在还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听出来结亲的意思之后源尚安不由得放低了眼神,心里无端地一空。

……本该如此的。

这世道下根本寻不到几个终生不婚的男子,而今大魏上下又还沐浴在盛世余晖之中,王公贵族奢靡之风由来已久,妻妾成群、终日花天酒地者不在少数。

他总归要娶妻生子的,自己有朝一日也会遵循父亲的安排,迎娶个朝中要员的女儿以稳固关系。

贺真不知源尚安在想些什么,只笑道:“有空我还想见他一面。”

“……是,”见人已然远去,源尚安随着人拜道,“恭送郡公。”

等人走了他才有空打量方才险些被柔然使者欺凌的那名青年,这人出乎意料倒是分外俊美,只是眉宇间总带着股高傲之气,颇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味道。

源尚安含笑问道:“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这人并不正眼看他,略微低头道:“鄙贱之人,怎敢污了大人的耳朵。”

源尚安示意侍卫们稍稍退后,又道:“阁下是做草药生意的?”

这人什么也没说,源尚安又继续道:“方才我见阁下手上有些许草药碎屑,身上也有股清苦味道,想来不是大夫就是药店老板或学徒了。”

这人警惕不减:“大人有什么话不妨明说。”

“误会了,”源尚安反而宽慰起他来,“我只是想让阁下帮我把把脉,开几副药方而已。”

“我也不是什么名医,没有那等妙手回春的本事,怕是治不了大人的病症。”

源尚安笑道:“我还没说,阁下就已然断定是我身有旧疾,可见的确是功力不浅。”

三言两语间他便知道源尚安这人看似温和,实则根本没有给他留有任何余地。

“大人误会了,草屋寒舍不堪入目,怎敢让大人驾临此地,”这粗袍青年答道,“大人要什么药,我回头派人送到府上便是了。”

源尚安微微笑了下:“若我之病症,非阁下不能得治呢?”

——————

跟着人到了之后,源尚安才知这青年并未说谎,药堂的确陈设粗陋,除了几个大柜子、一张木桌两把椅子,还有把廉价古琴之外便没有其他的摆设了。

源尚安仰头望了眼牌匾,若有所思:“铜雀堂……”

这青年一路上闷得很,什么话也不说,源尚安便打算先开口:“阁下是燕赵人士?”

青年没答话,却也没有否认,源尚安继续道:“昔年魏武于临漳建铜雀台,以彰其功业。阁下草堂以此二字为名,所以我才好奇阁下是否出身燕赵之地。”

“……是,”青年迟疑了下,还是承认了,“祖上在临漳做过草药生意,后来才到了洛阳,只可惜家道中落,只剩下这么一间铺子了。”

源尚安负手而立,意味深长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青年像是没听懂他的弦外之音,转而打开了药柜:“大人要什么药,我都送给大人了。”

源尚安却忽地抓住了他的手腕:“我看阁下这双手,从前也是拿过刀剑的吧?”

青年下意识地就要甩开,心底却猛地升腾起一股不安来,怀疑源尚安已然察觉到了什么,自己再抗拒只会加重怀疑。

他唇角颤动,生生笑了起来:“源大人误会了,不过是做了些粗活罢了,怎么好意思脏了大人的手?”

源尚安轻笑摇头,仿若一只狡黠的狐狸:“阁下编好了说辞再来回我,如何?”

空气中危险之息弥漫,青年打量着面前的黑袍男人,另一只手暗自摩挲着藏于腰间的佩刃——这人缠绵病榻多年,想结果性命易如反掌。

源尚安依然平静如初:“此地人来人往,杀了我如何脱身?”

这人按住了匕首,眼中尽是同归于尽的悲凉,唇瓣轻颤,分明在说是你逼我。

千钧一发之际,门外却忽而有人高声道:“老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和我说一声?”

听到这一声后,源尚安竟比他更震惊,喃喃道:“兄长……你来了?”

源素臣轻轻哎呦了声,一脸的无辜,像是才注意到他的存在:“尚安你来看病啊?”

他把手上不知何时买来的蔬果放在了桌上,随意地掸了掸手,笑道:“老乔啊,过年了,给你送点东西吃。”

这次闯入太刻意了,分明是情急之下的出面阻拦。源尚安道:“既是故交,怎么没听兄长提过?”

“哪有空给你提啊,”源素臣自然而然地接了话,“你看看你,一天天忙的,一刻不肯和我多待,哪有机会和你说这些?”

源尚安眼珠一转,也笑着接道:“那倒是我疏忽了。”

他不动声色地松了手,仿佛上一刻的警惕已然烟消云散:“乔兄,幸会幸会。”

源素臣拉着他坐,又指了指乔沐苏道:“你也坐。我倒是想找你们一块吃酒,可惜却没那个机会——尚安,你不要见外,他和我从前都在洛阳学堂念过书,可是多年的朋友了。”

说罢给了乔沐苏一个眼神,后者也立马笑道:“景鹓你一天天送这个送那个的,也太客气了,酒怎么说也该是我来请。”

源尚安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跟前演戏,却并不戳破,又道:“你还有多少朋友,不妨一块请了?”

源素臣随手指了下他:“还是最想请你。”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对心里的盘算都再清楚不过。

奇就奇在,他们明明性格迥异,各自又不肯完全坦诚相待,却还能打得有来有回,在外人面前一派和气。

源尚安道:“说起来,我倒是见过乔兄的一位朋友呢。”

乔沐苏眼睫微颤,源尚安语气平常:“只不过这位朋友脾气古怪,想说几句话都得额外费些心思。”

他指的自然是从前刺杀不成被抓到廷尉府的刺客。

乔沐苏错开眼神,呼吸微促,好在还能维持最基本的冷静:“好有意思,我怎么不记得有过这么一位朋友。”

“是吗,”源尚安道,“可我倒是记得他提起过乔兄呢。”

言语间他有意探查乔沐苏的神色转变,于是又道:“只不过乔兄这位友人眼下伤重难行,乔兄要不要抽空探望一番?”

乔沐苏道:“没想到大人这么爱说笑话,我什么时候多了个朋友,竟是从来没听过。”

“乔兄怎么忘了,”源尚安道,“乔兄故人之子,如今可还在我府上。清河王早早离世,那孩子眼下无依无靠又身处险境,着实可怜。”

乔沐苏猛地转头,以为源尚安要对沈静渊不利,几乎就要按耐不住了:“你……”

源素臣飞快接话,神色揶揄:“你还认得王爷呢?有这层关系怎么不早和我说。”

乔沐苏忍了又忍,勉强把敌意克制起来,道:“我哪认识这个王那个王的,要真认得,还来军营跑腿么?”

然而他却也实在不愿再面对源尚安,乔沐苏起身佯装要收琴,抱起了古琴便要走。

源尚安出声又道:“我看乔兄也是个风雅之士。若无纷扰,我倒是很想和乔兄做个知己。”

乔沐苏抱琴的手一顿,琴身险些从右手上滑落。

他没有回头,只道:“铜雀台高草木深,魏王遗迹复何存。唯余檐下双飞燕,掠过堂前又一春。”

“时移世易,我早就和风雅二字无关了。”

源尚安却笑道:“好诗。既如此,我也有一词以赠乔兄。”

说罢,他走近桌前提笔蘸墨,未曾多想便潇洒落墨:“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楚江岸上放逐臣,烟波浩渺没忠魂。

五柳浔阳空对酒,谁人更觅桃源春。

又不见,东海钓翁辞渭水,八百诸侯至津盟。

代天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往昔千载尽成空,是非成败笑谈中。

古来圣贤皆如此,至今谁与论英雄。”

写至最后一笔,源尚安摘下来了腰间的梅花香囊:“愿乔兄壮志终酬,来日再会。”

源尚安所写诗文改自《三国演义》中的《壮士吟》(原词来自原著,央视版有谱曲演唱,具体名字我是网上查的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风萧萧(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