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相思令(权谋) > 第19章 长安行(四)

长相思令(权谋) 第19章 长安行(四)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8 10:43:57 来源:文学城

张景初听后,走到器架上挑选了一把琵琶,“不知道十一娘子要什么样的伴奏。”

“你听过教坊乐吗?”胡十一娘问道,“教坊燕乐。”

“在刺史府听过,但比不得宫中。”张景初回道。

“我一会儿要跳,”胡十一娘再次回到铜镜前检查着妆容,随后直起腰身,看向张景初,“鹊踏枝。”

“郎君可会奏?”胡十一娘又问道。

“鹊踏枝。”张景初旋即找了一张席垫,盘腿坐下,怀抱着琵琶,轻轻拨动琴弦。

弦乐之声刚刚弹奏出来,胡十一娘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奴家这次的下注,不会有错。”

半个时辰后,酒肆里已经坐满了人,随着一阵鼓声响起,台下逐渐变得安静。

张景初换了一身喜庆的半臂衫,幞头上还裹着红巾,混在了酒肆的乐师团队中。

她本想退到一个角落,却因为手中的琵琶,被其他乐师推到了最中间的位置。

不过宾客们并不关心伴奏的乐师,即使她站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也不会受人关注。

为这支舞伴奏的乐师一共有七人,他们分别拿着不同的乐器,站立或者盘坐在舞台一角。

---------------------------------

——万年县·东市——

丹凤楼前的灯会还未结束,因为杨修之事,昭阳公主便提前离了席,但她并未按照皇帝的叮嘱前去探望杨修的伤情,而是独自出了宫。

马车进入东市,但由于行人实在太多,车马被堵塞在了街道上无法前行。

昭阳公主于是从车上走下,而此时,她已卸了妆容,身上穿着男子的袍服,束起了头发,裹着幞头。

“公主,我们为什么要走东市。”跟随她的贴身宫人,也作男子装束随在她的身侧。

昭阳公主没有回话,只是走进了嘈杂的集市,看着商铺中琳琅满目的应节货物,很快就被一处货架上悬挂的各种面具所吸引。

年节会有傩戏,驱除邪祟,每当这个时候小贩们便会出售各种各样的戏面,青面獠牙,以极丑的扮相,来供人取乐。

昭阳公主拿起一张青色的戏面,宫人见了,于是说道:“这戏面,画得好丑。”

听着宫人的话,昭阳公主仿佛想起了什么,“丑吗?”

宫人愣了愣,见昭阳公主将之戴在了脸上,于是改口道:“但是郎君戴着,却不同凡响。”

昭阳公主这才意识到,即使说出同样的话,但因为是不同的人,所以表达出的情感,有着天壤之别。

她将戏面买下,随后离开了东市,但没有返回自己的宅邸,而是在路过平康坊时,在心中强烈的驱使下踏入了坊中。

宫人紧随其后,“郎君,这里是平康坊。”

昭阳公主自然知道,但她还是朝坊中走去,勾栏瓦舍里,达官贵人尽情享乐,就连街道上都充斥着靡靡之音的酒色声。

“胡姬酒肆。”宫人跟随昭阳公主来到了胡姬酒肆,突然里面传来喝彩的声音,听着很是热闹,“小人好像听说过这家酒肆。”

昭阳公主戴上戏面,踏入了酒肆,只见酒肆的主楼只有舞台上亮着灯火。

几个小厮走上前来招呼,“二位客官来得可巧,今夜上元,主人会亲自献舞。”随后领着她们落了座。

席坐间有不少胡姬和新罗婢端着酒水侍奉,尤其是靠前的位置,酒肆还安排有专人伺候。

就连宫人也都震惊了,“不愧是平康坊内最大的酒肆,好多人啊。”

咚!——

鼓声响起,楼中灯火忽然全部熄灭,众人一阵惊慌,紧接着响起了奏乐声,平和的乐曲,将客人们的惊慌抚平。

大楼里也变得安静下来,乐师用黄檀木制成的小杖,击响了腰间悬挂的羯鼓,三声鼓响,一声杖响。

在有序的节奏下,丝竹管弦之声齐奏,台上的灯火再次亮起时,舞台中间的大鼓上,多了一道婀娜多姿的身影。

胡十一娘穿着红色的舞衣,额间梅花钿如头顶洒落的花瓣一样娇艳,她以手半遮面,赤足下腰于鼓面上。

张景初盘腿坐在乐师中间,怀抱琵琶,随着灯火完全亮起,她抬起手,轻轻拨动琴弦。

鼓上舞步随着琴弦而动,脚踝处悬挂的铃铛随着动作幅度变大,而不断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柔软的身段在鼓上旋转,飞舞,而面向台下时,她的眼神仿佛能够勾魂,宾客们几乎都被胡十一娘的舞姿吸引得挪不开眼。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琵琶曲成为了这一支舞的主乐,这也是胡十一娘特意安排的,因为除了有仰慕酒肆主人的一些常客外,这家酒肆也会迎来一些文人的到访,尤其是这样的夜晚。

“这是什么曲子,听着好生耳熟。”台下有宾客听着曲子,看着胡十一娘的舞,不禁猜测道。

“像是从教坊传出来的燕乐。”

随着曲乐的声音高涨,于是便有人听出来了,“好像是《鹊踏枝》”

“难道十一娘子还请了教坊的乐师伴奏吗?”同时也有人疑惑道,他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伴奏的乐团。

“《鹊踏枝》虽是教坊乐,但早已传出民间,并非只有教坊司的乐师才能演奏出。”又有人道。

“那个乐师,看起来好年轻。”

昭阳公主就坐在这群文人的不远处,自然也听到了他们的议论,而且比他们更早的注意到了乐师。

只不过与他们谈论的疑惑不同,对于这首燕乐,和伴奏的乐师,她最是熟悉,只是不明白,张景初刚到长安,为何会选在此地落脚,又为何会如此之快的与这家酒肆的主人,这样的风尘女子混在一起。

张景初看着鼓上舞,完全的投入进了演奏当中,琵琶声与那银铃响完美契合,紧紧抓住了台下宾客的心神。

就在她拨着琴弦抬头之际,却突然看到了台下一个熟悉的目光。

戴着戏面的少年郎,在暮光中望向她的眼神,与那天雪夜中所见,尤为相似。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昭阳公主好像察觉到了张景初望向自己的目光,这道目光太过熟悉,熟悉到令她害怕,令她慌张。

于是她拉起同样带着戏面的宫人,“我们走。”

“啊?”宫人正看得入迷,“郎君,怎么了。”

舞步随乐声停止,胡十一娘身上满是热汗,额前与颈间的碎发也都被汗湿。

她立于鼓上,向宾客们福身行礼,“奴家在此,恭祝诸君,上元安康。”

台下响起一片欢呼声,“彩!”

“十一娘子的鹊踏枝,不输教坊,惊为天人。”

昭阳公主便在众人起身的欢呼声中离去,张景初见后,放下琵琶从栏杆处跳下,不顾胡十一娘的呼喊,追了出去。

“张郎。”胡十一娘不明所以,但宾客要紧,便只得回到台上一一答谢贵客。

张景初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停的抬头张望那个即将消失的身影。

“三娘!”

她的眼里充满了着急与恐慌,只想快点离开这座拥挤的大楼。

然而等她挤出人群,追到大楼外时,她追寻的人却不见了踪影,彻底消失在她眼前。

就像在潭州一样,突然闯入,又突然消失,消失的彻底。

她站在酒肆前,眼里充满了失去方向的迷茫,泪水止不住的从眼框中往外流出。

“我知道是你。”张景初哽咽的说道,“三娘。”

“既然到了长安,到了这里,又为什么不愿意现身。”

“为什么要躲我!”

“公主。”宫人摘下戏面,不明白昭阳公主为什么要躲藏,“那个乐人,公主认识吗?”

昭阳公主靠在坊墙上,这里隔绝了外面的光照,同时也隔绝了视线,但是能够听见张景初的哭喊。

“张郎。”胡十一娘换了衣裳从酒肆里追出,很是意外的看到了张景初落泪伤感的一面,“这是怎么了?”

张景初擦了擦泪眼,“没事。”

“眼睛都红成这样,还没事?”胡十一娘拿出手帕,“给。”

但张景初并没有接下,“刚刚有些情急,忘了自己还在台上。”

胡十一娘也不生气,“适才那些客人还在询问乐师呢,想知道你师从何处。”

“我说你是解元之才,他们更是惊讶。”

“你不仅诗文写得好,没有想到器乐也如此精湛。”胡十一娘如获至宝,显然今夜的演出,比她预想的还要成功,“对于士人而言,伶人卑贱,大多不愿为伍,更何况是放下身份与之伴奏,邀请你,也是我的私心。”

“能在逆境中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十一娘子这样的人,才更该受到尊敬,而不是那些仗着出身便目中无人的士族,”张景初回道,“在我眼里,人就是人,没有贵贱之分。”

“今夜合作愉快。”胡十一娘笑了笑说道,“真希望开考的日子慢些到来,这样郎君就能多留些时日。”

“不认识。”坊墙另外一侧,听到对话的昭阳公主突然冷下了声音,本想带着宫人就此离开,却不料弄出了声响。

“谁?”胡十一娘有所警觉,便想追上去。

张景初连忙将她拦住,胡十一娘很快便明白了什么,“郎君适才追出来?”

“是我的一位故人,失陪。”说罢,张景初便往发出声响的地方追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长安行(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