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生蛊 > 第34章 叁叁:伏愿大悲怜薄命

长生蛊 第34章 叁叁:伏愿大悲怜薄命

作者:施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4 17:34:32 来源:文学城

长生诀:长生蛊

叁叁:伏愿大悲怜薄命

念尘没有见到霖若,倒是南昕王就守在前殿院中的银杏树下撑着伞等他。

“昕王叔……”念尘的头发被雨浇得透湿,有几缕散发湿漉漉地贴在颊边,显得有些狼狈。

南昕王上前一步给他撑了伞,示意他跟自己走,一面道:“我告诉过她,你并非池中之物,故而绝非良配,可我不曾教她如何拒绝一个男子虚假的好意,是我的过失。”

念尘急道:“我的好意并非全然是虚伪之行,崔玟与夏侯氏有勾结,我不能在他面前暴露……”

“殿下。”南昕王打断他,“她已在天地神佛面前发了毒誓,身死异乡、尸曝荒野,殿下可想看到她这样的下场?”

念尘被噎了一下,皱眉道:“天地如何?神佛又如何?我并不信这些因果报应,如若真有,我此刻早就死了千百遍了。”

“殿下有天命庇佑,自然可以不信,而若儿什么都没有。”南昕王说着,垂头闷声笑了,“有其父自有其子,分明前车之鉴这样赫然摆着,我这个冷眼旁观的过路人却还是眼睁睁看着后车这般陷进去。”

“我并不是父皇,我不会踏上旧路!”念尘笃定道,“夏侯氏必然会倒在我手中,天下也必然会在我手中重归一统!”

“这一点臣自然深信不疑,然而臣说的是何前车之鉴……”南昕王驻足在一颗老菩提下,叹了口气,“罢了,我与这儿女情/事上本就数度失意,不应多言,殿下进去罢。”

念尘抬头见是一间禅房,不由愣道:“霖若在这里?”

南昕王笑了一下,将伞递到念尘手中,自己慢慢走远了。

念尘看着手里的伞,枯黄的竹骨风雨经年,变得又轻又脆,有几支已经弯曲变形。伞面大约是反反复复刷过很多遍桐油,已经被染得暗黄,连上面的墨竹都被晕得模糊了。

这应当不是南王府的伞。

“是蔚山竹做的伞骨。”

念尘循声望去,看见乌发苍髯的道人站在窗边,虽觉年龄对不上,却仍猜到他是狐渊子。

他道:“这伞是医圣的?”

狐渊子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像是失望又像是惆怅的神色在他脸上似有若无,转身从窗边离开了。

念尘收起伞走进禅房,只看见本如背对他坐着,正在给对面的空位倒茶,自是觉得奇怪:“只有大师一人么?”

本如回头冲他淡然一笑:“殿下心中所求,衲僧回答便够了,故而房中只有衲僧一人。”又指着对面燃着的一个小炭盆道,“天凉,殿下淋了雨,请在这边烘一烘,饮些热茶。”

念尘照做。被炭盆暖暖地一烘,他忽地想起霖若也淋了雨,于是又要起身去找她。

本如出声阻止他:“殿下牵念之人已然离开,不必去寻了。”

念尘道:“既如此,晚辈也不必留在此处叨扰大师。”

“是么?”本如笑,“但殿下分明有话要问衲僧。”

他的目光悲悯,就像那尊霖若对着发毒誓的地藏像。

念尘退了回去,坐得端正笔直,诚心问道:“在神佛面前发的毒誓,可能收回?”

本如知道他会这样问,不假思索道:“能,又未必能。”

念尘皱了眉道:“我问以诚心,大师却用这样模棱两可的话糊弄我。”

本如淡然道:“若如此毒誓乃无心之语,不过是小小口业,她南下后本就要救死扶伤、功德无量,根本不必费心消除;若她是真心立誓,自当终生守誓而行,日后要真想收回誓言,救死扶伤之外亦要茹素诵经一年,否则依旧要应誓而终。”

念尘闻言沉默不语,眉头紧锁似在回忆什么事。

本如将念尘面前的茶盏推了一下:“寺中众人在半山腰种的几棵茶树今年害了虫病,只好拿去岁的茶来待客。旧茶虽不如新茶清香,加了些竹叶亦别有一番风味,殿下尝尝罢。”

念尘低下头去看那盛在盏中青翠微黄的茶汤,有氤氲的雾气缭绕着腾腾直上,带着竹青兰麝的香气。茶盏是寺里的几个小沙弥拿山下溪边的黏土亲手捏了拿去烧的,灰扑扑的土黄色中偶尔闪出几块斑驳的锈红,很是古朴粗糙的样式,却不失童趣。因为容器的形状不规整,他的脸倒映在这样的茶汤中,微微地扭曲。

他抬起头来:“我曾在南边见过代人还愿的,如今我自愿代她偿谶业,也未尝不可罢?”

本如笑着问他:“殿下可信神佛?”

念尘摇头,但很快又道:“我可以从今日开始信。”

本如又笑:“直到毒誓解了为止?”

念尘思考了一会儿,认真问:“如何知道毒誓解了?”见本如笑着摇了摇头,他便补充道,“若谶业一日不消,我便是替她守戒一辈子也无妨。”

隐隐有雷鸣在头顶滚滚而去,念尘想起颜夕说鸿烟楼的雷击木是因为男子发誓而违诺,坐直正色道:“我既有此心此言,自不会半途而废。”

本如双手合十喃喃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道:“且不说世间业障因果‘身自当之,无有代者’,殿下从前杀业这样重,往后更要杀人如麻,替她茹素诵经又有何用?”【1】

念尘答不上来。

他盯着窗外被雨刷刷打下的菩提叶看了许久,回过头来道:“昔年北国战神蜗居在这禅房中苦修十数年,难道不也是为了替旁人修个完满的来世?”

本如垂眸一笑:“衲僧一早说了,殿下与衲僧并不是一路人。”

念尘定定地望着他道:“佛家讲心诚则灵,我既要信佛,便也信这句话。若良善之人如她尚且要守戒一年,那我便守三年。从今而后三年,我替她茹素诵经、朔望大拜,四季无休。”他想了想又道,“那间烧毁的明堂,亦由我一人出资重建。”

本如含笑听完他如此许诺,语气和善道:“谶业若当真能消除,殿下便自信与她能善终?殿下所谋乃天下一统,您的心并不只在一人身上,而在千千万万人身上;她往后要悬壶济世,她的心也不会只在一人身上,亦要在千千万万人身上。”

念尘反问道:“要如此说,我与她皆心向万民百姓,合该是同道中人,如何不得善终?”

“强求得苦果,执念生业障。”本如这一句似叹息,“这并非一个修佛老僧的劝诫,是一个过来之人的感喟。”他站起来,双手合十对念尘施礼,让出一条路道,“殿下回去罢。”

念尘也不再纠缠:“明日起,我会依当朝皈依礼,前来跪经七日以求结缘之物。”

“结缘之物当是殿下不愿离身的心爱之物,带来陪殿下跪经七日方能结缘。”本如捻着手中白石佛珠,放在手中给他看,“如此串乍看不过寻常白石,却是衲僧从前珍视之物拆解所制,殿下可有这样心爱的物件?”

狄戎黑土黄沙,其实难见白石,故而狄戎男子求亲时,总会寻得月亮一般圆大明亮的白石赠予心上人——然而这样的白石在北地以南处处都是。

念尘看着那些原本粗砺的石珠早被捻得清润如白玉一般,心中第一想到的是中秋夜拾起却从未还给霖若的珠钗:“结缘之物要像佛珠一般时时佩着么?”

本如看着他点了点头。

念尘便又想到给霖若的那枚玉佩,即便文甫所言持玉佩可保她亦可害她确有几分道理,他终究不愿意去找她拿回这系在两人之间仅剩的一缕蛛丝。

本如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兀自开口道:“‘此前无有,此生无有’,毒誓是照此言而发,殿下自然知道轻重。”

想到她发誓时如何失望而决绝,心中似扎了千百根银针,那种疼痛密不透风,裹得他窒息。

“她是在地藏前发的毒誓,我便会请一座地藏像回府中,还请大师替我周全。”念尘看向窗外,“叨扰大师多时,晚辈这便走了。”

言讫起身时不慎踢到了先前放在一旁的伞,赶忙拾起来双手奉上:“望大师帮忙让它物归原主,如此旧物,应当对他意义非凡。”

本如点头,将伞接下来放在桌上,随他走到门口。

念尘抬头看了看絮结成团的乌云:“说来……大师可否推荐些祈求长生平安的经文,我将来一并抄诵。”

“以罪业之身替人补谶本就要虔心守戒,如此苦修之余要再花心力替人求长生庇佑,殿下还当三思而行。”本如虽是在劝诫,却语气平淡如报晴雨,“她已有仙人抚顶之祚,亦有蛊虫相保,在此二者之上,殿下的一份祝祷未必有用。”

念尘并不信这世上有仙人,故不信抚顶之祚,而至于蛊虫……

“我只是怜惜她。”他说着,深深吸入一口潮冷而夹着草木青味的水汽,踏进漫天寒凉的雨雾之中。

本如低头不语,手上的佛珠轻轻捻动。

“我方才见房后的竹子开了花。”狐渊子执着伞出现在本如身后,披着的鹤氅被雨沾湿,变成带了绿意的黑色,像同样被沾湿的须发,“一时恍惚以为身处二十二年前的蔚山。”

“确实开了近半月了。”本如的目光飘向远方,片刻后又收回来,转身对他笑着解释道,“想起一桩事,却也不是顶要紧的。宫中曾派人来请过一丛青竹,若这片竹子开了花,宫里那片应也开了。”

“应该的,竹之一物,相隔千里也连着根。”狐渊子的声音空远缥缈。

本如又看向念尘离去的方向,问道:“见过了殿下,您也算了了一桩心事罢?”

狐渊子发出一声轻笑,却答非所问:“的确是意义非凡的东西,这是她出师的时候亲手做的谢师礼。”他抚着伞面又开了口,如叹息一般轻灵的声音带了几分笑意,“不过我知道她一向手笨惫懒,顶多是去山下买了把素面伞,自己动手刷桐油。”

本如微讶,回头笑道:“这是仙人第一次同我说起医鬼。”

“是难得,这么多年了,从前的事我并不对旁人说,今日对那姑娘说了一次,这下又开始了。”狐渊子也笑,撑开伞去捻那些弯曲的伞骨,“你心如止水,我对你说,也就是对着一片静湖投石子罢了。”

本如伸手去接从屋檐坠下的雨,一滴两滴在干纹密布的手心绽开透明的花:“水纳万物,若您想将积年的垒块尽数投入湖中,请便。”

狐渊子走到他身边,也伸手去接雨珠,苍髯微微浮动。

“湍洛,是我师父行医时从洛水里捡来的,所以给她起了这个名字。说是村里的程婶子在溪边浣纱发现了她,就跟着姓了程。”狐渊子说着看向本如,“她那时约莫四五岁,却不会说话,故而我们不知她在北国时叫什么。”

本如稍加思索:“……我乡音早改,只记得她的名字在南话里意为雪与落叶之女。”

“原来如此……”狐渊子了然地点了点头,仰首吟道,“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

本如顺势接道:“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2】

两人相视一笑。

狐渊子又问:“我记得她和那位有远亲关系罢?湍洛是雪和落叶的女儿,那位是?”

“是,她们的外祖母是姐妹。”自称乡音早改的本如这次却不假思索地回了一个狄戎的名字,“蒂玛缇,月仙。”

“定然名副其实。”狐渊子垂首慢慢将伞面边缘皱起的纸捻平,“怪道,我听闻从前北国名将总在月夜大捷。”

本如双手合十念了几句,笑道:“原是您要说从前之事的。”

“是,我忘了,你将过去视若怀中明珠,轻易不示人。”狐渊子抬眼抱歉道,“不过从前之事也没别的好说了。情之一物不知何起何终,若视之为病症,则待我觉察自己心意之时,早已沉疴难起。原本我就年长她太多,为了逃避此心,故意外出四处游医。逃来逃去之间,她终是有了心上人,我想那也好,于是彻底放任阁中事物不管,云游四海去了。”

他说着将修整了一番的旧伞轻置于地上,看着伞面上那些凝结的雨滴慢慢汇成更大的圆珠,终于支撑不住坠下伞去,摔得粉身碎骨。

“一日听得新帝登基的消息,我不敢想她该如何心碎欲绝,于是千里跋涉,不眠不休,只为早一日回到阁中。就算撇去那些不该有的情思,她终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如何不会心疼?”狐渊子目光远淡,叹了口气又道,“那日蔚山的竹花开得纷纷扬扬,便如香雪一般飘了半山,而她就在维心阁门前等我。我游医多年,女子怀孕的情状如何可怖都见识过,而她怀着孩子的样子分明这样美丽柔弱,我却像撞了鬼一般被定在原地不得动弹。”

本如静静地听着。

狐渊子不知从哪变出一枝抽了穗的竹枝,细碎的白花开得密集,带着清淡的竹香:“竹花开的时候实在美丽,可开完了,这片竹海就开始枯萎消失。竹子知道这样的道理,却还要开花,我一度无法理解,甚至为之愤愤不平,遁世多年总不愿意见到竹花。”

他将那枝竹花择了一番,簪在耳边,垂眼笑道:“然而我终究又见到了竹花,亦见到了竹米,这才发现我到底还是喜欢竹子的,故而连带着竹米也无法厌恶——如此爱屋及乌的我,这样可悲。”

本如恍然大悟一般“啊”了一声,笑起来:“先前殿下问这伞是不是您的,您过了很久才回答;此刻也是,为了答一句见到殿下可是心愿已了,竟绕了这样久才给出答案。”

狐渊子含笑不语。

他转身的时候而耳边的竹穗微微颤动,又抖下几朵轻飘飘的白花,落在肩头,又滚落在地。

“仙人对小施主说谎了,今日并非您临终之日。”本如又打趣道,“佛道并无相悖之处,仙人在此打了诳语,还望您走前能消除口业。”

“你却是较真。”狐渊子笑着在地上一个陈旧的蒲团上盘腿坐了下来,“我原是认定要死的,不想时日未至。但我此番再遁世便要彻底不出,羽化之前都不会再见到她,世上由今日起便再没有狐渊子,如何不是临终前才见她第一面?”

本如在他对面的蒲团上跪坐下来,笑道:“狡辩亦是口业。”

狐渊子往后仰着背,抬头去看梁上一个早已燕去巢空的鸟窝,眯起眼来:“与瞒天过海之事相比,小小口业尚不够我折寿。然而万寿非吾愿,长生不可期,仙人道友所求之月恒日升、南山不骞崩、松柏无衰落,于我而言只是缚仙之索、囚鸟之笼,顺其自然罢。”【3】

“言至长生之说,衲僧也有话想答仙人先前所言。”本如闻言垂目淡然笑道,“仙人以为衲僧自苦一生,是因为知道此身寂灭入轮回再见,衲僧不再是衲僧,那人亦不再是那人,二人未必会相认。可纵是相逢不识也终是相逢过,旧世再无缘相见的遗憾可得弥补。为此草草一面,杀业重重之人不配追随那人踏入轮回,而该要苦修终生以保身后不堕阿鼻道,故而于衲僧而言,此生越长越好。”

言讫,两人四目相对,眼里笑里都是波澜不惊的淡然。

“既如此……冒犯了。”狐渊子站起身走上前来,伸手在他剃得只剩青茬的头顶上轻点了三下。

虽然确然受过戒,本如的头上却并没有留下狰狞可怖的戒疤。广为流传的解释有说他是神佛庇护之人,故而受戒燃的十二柱香并不能摧伤他分毫;亦有说他皈依前罪孽深重,连香火都无法烧尽那些业障。

思及此,狐渊子叹道:“纵有仙人抚顶,你却不能结发,顺其自然罢。”

本如垂目行礼道谢。

狐渊子拾起伞来收好,看着窗外的雨道:“我要走了。”

他走了两步,终是不忍,又转身看回本如:“你我都知道,那孩子,因着湍洛为他几番安排,他的罪业其实并未有他想的那样重。代消谶业又本就是无法言说、并无定数的事,他既认定心诚则灵,让他试试又何妨?”

他的眼神这样深邃而旷远,本如心中一动,难得地微微蹙了眉:“您已看见了他二人终结,才会这样说罢。”

狐渊子伸手一挥,笑着摇头道:“胡说,当真愿以寿数福祚去参破天机的,也只有以此为生的北冥族人,我不至如此。”

“世间万物总有迹可循,您确然已窥见一二,只是不愿道破罢了。”本如双手合十,闭眼喃喃地念了一会儿经,抬眼对他行礼道,“道法之精妙,衲僧不知其详,今日得与仙人相谈多时,实在幸运之至。”

狐渊子摆了摆手,大步流星地从西边的侧门走了出去,声音辽远空荡:“今日一别,再无相见之日,愿你早脱苦海。”

本如目送他渐渐远去。

那把旧伞勉强遮住他的头颈,大半边伞面都覆在他身侧,似有素衣青丝的身影,眨眼间又模糊在雨帘中。

“世外总有那样的桃源,过往之事、他人之言,皆可视作无物。”

本如喃喃道。

想起来这样的话他也曾对旁人说过,只是时间过于久远,他自己都不敢确定了。

往昔如何久远,可他还有更久的一生要偿业。

他闭眼喃喃地念了一百单八遍“南无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于是代表因果的十二颗白石珠被慢慢捻了九轮,似乎又润了几分。

其实这样祈愿寿数的佛号,他从入佛门的第一天就开始念了,却从不是为自己念的。

从前是早夭的月仙,如今是月仙之后。

“这样可怜……”

他睁开眼无奈地轻声道。

============================================================================================

【1】“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出自《无量寿经》。

【2】“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出自《雪赋》,“踏着积叠的霜雪,怜惜离开了枝头的落叶,想念着千里之外的人,希望能与之携手同回。”

【3】“月恒日升、南山不骞崩、松柏无衰落”:见《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是祝万寿长生、行运鸿图之词。另也有化用《毛诗正义》里对这一篇的解注。

20231225:

好像写出来没我想像中的虐,反思一下。

没有玄幻的元素,只是世间万千事态皆有迹可循,阅人无数的狐渊子看到两人秉性推测出了可能的结果。

修道的人也不全是追求长生之术、看破天机之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叁叁:伏愿大悲怜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