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长阔海间 > 第11章 疾疴难痊(上)

长阔海间 第11章 疾疴难痊(上)

作者:闲雨687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29 20:59:14 来源:文学城

东方未晞,锦烜已自睡梦中醒来。床头燃着一盏灯,灯罩内的蜡烛快燃到尽头,烛泪流在托盘上,在微弱的火焰边缘凝成怪异的形状。

她揭开灯罩,换了一根新蜡烛,抬眸看天。

半掩的窗户外,天空无星无月,漆黑一片,清凉的风悠悠绕着窗棱,带着湿润的霜露之气。

床头一面铜镜映出锦烜被汗水浸透的一张脸,舒眉挺鼻,眼似柳叶,五官轮廓是美的,然而左边额角上有一道长而显眼的疤痕,沿着鬓角一直延伸到瘦削的下颌角处,或许是这道疤痕的缘故,整张脸显得沉郁而寡抑,浓睫下的一双眼眸幽邃冷静,晦如深海。

她拿过手帕将脸细细揩过,又取出木梳,将长发全数梳往头顶,绾成发髻插上木簪。头发被她抿得一丝不乱,全然没有要遮挡那条疤痕的意思。

梳洗过后,她从一个瓷盒中挖出一块白润的脂膏,在手上抹开,仔细揉过每一根指尖,继而审视已被修得极短的指甲,确定指甲边缘光滑平整,方才放下双手。

屋子角落有一具扎针用的铜铸人体模型,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经络及细如针尖的腧穴,锦烜早已烂熟于心,但仍是用布条将双眼缚住,取出金针往铜身上的小孔一针针扎过去。刚扎完十二经穴,正要往任督二脉上扎,窗外却有人轻叩窗扉。

锦烜摘下眼上布条,此时天已蒙蒙亮,窗下站着一个青衣圆脸的少女,此时正探头往窗内张望,“师妹已起了吧?”

锦烜收了金针,打开门,“走吧。”

二人携了随身药箱,穿过凝霜结露的药圃,沿着山路顺阶而下。山中烟岚绕水,翠柳柔枝,晨风拂动青色衣袍,连人带衣一同融入早春的峦绿秀色中。

圆脸少女转过脸,明眸中含着一丝雀跃,兴冲冲道:“听说今日是攸澈师兄讲学,他可是‘攸’字辈中第一人,在谷外有‘神针’之名,之前一直在外游历行医,最近才回到谷里,因为攸慧师姐生了病才由他来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哦。”锦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随口应一声。

圆脸少女对这位师妹内向沉静的性子早已习惯,也不以为意,叹一声,又道:“你刚入门两年,还不知道,其实十年前,‘攸’字辈中还有一人,天资极出众,又极勤奋,一手针法出神入化,连攸澈师兄当年都望尘莫及,可惜——你猜怎么着?”

锦烜并无兴趣,但又不好扫她的兴,可有可不无地问:“怎么了?”

“天妒英才!”圆脸少女惋惜之色溢于言表,“她十年前陨落于谷外,她师傅丹阳回来后就被关了禁闭,发生了什么事没人知道,也没人敢提起这件事……不过咱们师傅,前几年每年都出谷——”

说到自家师傅,锦烜终于抬起了眼,“这事跟师傅有什么关系?”

“师傅每年去的地方是玄渊海,那位‘攸’字辈的师姐,就是在玄渊海陨落的,”圆脸少女左右看了看,朝锦烜挨近一步,神秘道:“我三年前跟师傅去过,那次师傅还顺道受邀去离天宫里为人治病,在离天宫里我看到了一样宝贝,你猜是什么?”

锦烜无奈问,“是什么?”

“是一面皎镜!嘿嘿,”少女眼眸熠熠生光,“皎镜你总该听说过吧,那可是织镜师用皎藻织出来的宝贝,一名顶尖的织镜师织出一面需要花费整整三年的时间,你猜这皎镜要多少钱才能买到——”

说话间不知不觉到了山谷中央的正德殿门口,于是圆脸少女这次的“你猜”没有再得到回应,锦烜牵了下她的衣角,“锦苏师姐,咱们进去吧。”

两人进了大殿,稀稀拉拉没几个人,锦苏拉着锦烜坐到前排几案,环顾一下四周,又忍不住感慨,“如今碎针谷弟子真是青黄不接,哎,幸好几位长老和攸澈师兄尚有盛名在外,可就算这样,来咱们这儿求医问药的病人也是越来越少……”

锦烜从药箱中取出医案笔记翻开摆好,又取出一支极细的紫毫,往案上的砚台里注入少量清水,拿过一边的墨条磨墨。

她那话痨师姐又开始絮叨,“以前上早课时有药童专做这些杂事,现在这墨都得我们自己来磨——罢了,左右也轮不到我操心,刚才咱们说什么来着?对,皎镜,这皎镜可是世上最光洁清亮、最不染尘埃的镜子,照出的东西毫纤毕现,且有静心安神之功效,中州身份高贵的女子,无不想要拥有一面……”

来听课的弟子逐渐到齐,一名身穿白底赭纹道袍的青年走到讲案前坐下,皱着眉头看了看只坐了十之二三的大殿,半晌轻叹一声,从布囊中取出医案放于案头。

“其实皎镜还有一个作用,几乎没人知晓,”锦苏这时显然忘了自己推崇备至的这位师兄,只随意瞄了青年一眼,又压低声音道,“是离天宫的人悄悄告诉我的,你猜是什么?”

锦烜几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说是在特殊的时候,皎镜可以映出人的前世!” 锦苏压低声音,极为神秘地说道。

“前世?”锦烜心中一动,不由侧目看向锦苏。

此时案台处传来重重的咳嗽声,青年手持戒尺,狠狠敲了一下桌角,“什么话说不完的,上来说!”

锦苏忙住了口,低下头偷偷吐了吐舌头,锦烜提笔蘸了墨汁,端坐抬眼。

攸澈严厉的目光从二人脸上扫过,方才清了清嗓子,朗朗说道:“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知药知针,固是良医。今日所讲之医案,重于针、灸、药三者之相辅相成,虽是些平常医例,不过见微知著,积微致远,尔等需尽心体会。”

众弟子齐齐应声,攸澈翻开医案看了一眼,起身在众学子几案间负手穿行,说道:“医例一:中风。病者四十余,做饭时头晕,遂卧床,俄而右肢活动不便、失语,进而神智不清,其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因素喜肥甘之物,聚湿生痰,痰浊淤血流窜于经络之中,脉络不畅,故见右肢活动不灵,言语不利;痰浊蒙闭清窍,故见头晕,是为风痰阻络之中风,其病位在脾、胃、脑,属虚实夹杂之症……”

众弟子运笔如风,攸霁话音方落,已有不少人停笔,攸澈扫视一眼,继续道:“用药:桑钩温胆汤,配方甘草一两二钱、半夏、陈皮、枳实、竹茹各一两八钱,茯苓、桑寄生、钩藤各三两……针刺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经穴为主,头针为辅,针用泻法,日针一次,留针两刻种,取穴顶区、额区、颞区、廉泉、手三里、外关……”

青年说到此际,微顿了下,弟子们也皆停笔等候下文,锦烜则行云流水一般,直接往下写出一串腧穴名称:“合谷、血海、阴陵泉、丰隆、足三里……”

锦苏歪过头一看,“咦,为什么没有下廉与偏厉?”

锦烜悄声解释:“下廉穴主腹胀、腹痛,偏厉穴主耳鸣、腹胀……”

“那取合谷又是何意?”

“合谷宣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解表,正适用于风痰阻络,针刺可缓解牙关不开,口眼歪斜之中风症状……”

攸澈方才已走到两人桌案前,神情原本极为不悦,听锦烜说得在理,怒气倒消了大半,干脆停步一面听二人小声讨论,一面低头往案上笔记看去。

锦烜字迹龙飞凤舞,虽骨锋皆厉,到底游草飞蛇,潦乱难辨,反倒是锦苏,笔记上写得密密麻麻,一手小楷却工整端正,匀称平稳。碎针谷上至长老,下至青衣弟子,字迹无不是狂放潦草,犹如画符一般随心所欲,锦苏这一手字倒是难得。

此时大殿内悄无声息,锦烜的声音尽管很低,但还是清晰可闻,“……足三里穴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与丰隆穴配合,可健脾化痰,刚攸澈师兄不是说了么,此为风痰阻络之中风,其病位在脾、胃、脑……”

她提到攸澈,锦苏猛然记起这位讲课的老师,眼睛一溜,瞄到几案下稳稳停住的赭纹袍角,吓得一拉锦烜,两人忙眼观鼻,鼻观心,端颜正色坐好。

攸澈踱回讲案,缓缓坐下,“如讨论与医案有关的内容,倒是不必拘束,方才这位师妹言之有理,有无其他补充?”

弟子们便也纷纷开口,课堂上气氛逐渐活跃,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锦烜反倒一言不发,只低头整理笔记。

攸澈看了她一眼,方道:“诸位见解均持之有故,不过取穴不在多,而在精、在准。我与方才那位师妹意见一致,外关下取合谷、血海、阴陵泉、丰隆、足三里即可。取针后辅以艾灸,以旋灸或雀啄灸手法熏艾,不过需注意病者针刺部位有无红肿……”

一个医案讲了半个时辰,再讲完一个,第三个还没讲完,浑厚的钟声咚咚传来,攸澈坚持说完结语后才扶案起身,“现下随我去医堂。”

他领十来名青衣弟子出了正德殿,从侧面绕过几处白墙青瓦的建筑群,来到位于碎针谷山门处的医堂。这医堂分东西两堂,分建在谷口影壁后左右两侧,如今西堂关闭,只东堂开着,大厅里倒有不少病人,里面热气腾腾,几个药童穿梭其间,记录问询、安抚递药,很是井然有序。

今日坐堂的医师乃是丹芸,攸澈上前行了一礼,道:“我来迟了,还请师叔见谅。”

丹芸双手插在袖筒里,“不迟不迟,我今日也闲得很,针室里几个扎针的都给你留着,你领他们去吧。”

“哪个棘手些?”

“第三间的,”丹芸道,“原本我想亲自给他扎的,但想了想,怕是用温针灸好些,现下药童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你既来了,就你去扎。”

攸澈便埋头去了第三间针室,里头的药童果在准备温针灸用的体针和短艾条。攸澈一面看医案,一面问跟进来的众弟子:“温针灸你们谁扎过?”

锦苏忙推了推锦烜,锦烜也不推辞,上前一步道:“我来吧。”

攸澈抬头看她一眼,将医案递过来,“行,你上,我在旁瞧着,注意艾灰的处理。”

锦烜看过医案,净过手,观察了一下躺在扎针床上的病人体型,左手在其腹部略一按压,右手持一支一寸半长的金针,以飞针法准确无误刺进中脘穴中,继而取针刺入左右天枢穴、气海穴,提插捻转得气后,她接过药童递上的短艾条,点燃后逐一插在针头上,紧接着又飞针刺进足三里、三阴交等腧穴,针头同样插入燃烧的艾条。

她这一套动作干脆利落,既快又准,病人几乎感觉不到疼痛,攸澈暗自点头,忍不住问道:“不知这位师妹师从何人?”

锦苏在一边与有荣焉道:“我们俩是慎清长老的弟子,我这师妹叫锦烜,入门才刚两年呢!”

攸澈奇道:“慎清长老不是长于灸疗推拿之术么?没想到门下弟子对针术也这般擅长。”

锦苏面有得色,“那又怎样?针灸本不分家,再说我这师妹天资出众,好像生来就会扎针一般,可惜没多少机会给她练手,不然早就可独立出诊啦,连我师傅都说她往后前途不可限量……”

青衣弟子中有个别不服气的,小声道:“这有何值得夸耀的?唯手熟尔。”

锦苏回头,狠狠盯了一眼那弟子,刚要张口反驳,攸澈已严声道:“好了,都仔细看着,不要分心——你来,把我说的记下来。”

锦苏只得走到一边,摊开笔记拿起案头上的笔,攸澈这才道:“锦烜的飞针法精准入穴,瞬息而至,平常的确没少下功夫,这种针法的特点是进针快、痛感小、得气迅,而温针灸多适于寒症……”

针头上的艾条静静燃烧着,热气从针头传至针尖,导入穴位中,缓缓在经脉里流动,正在逐一拨掉艾绒灰烬的锦烜双手忽而一顿,这病人的天枢穴里正冒出一丝若有似无的黑气,绕着金针而上,她睫毛一颤,忙将金针提出少许,黑气乍然涌出,直扑了她一脸。

锦烜手一抖,艾条灰烬全数抖落在皮肤上,病人被烫得叫起来,攸澈上前一步,刚捻起那枚金针,病人已翻身坐起,一把将腹部和腿部上的针拔出,团团黑气猛然从穴道里喷出,将一众弟子吓得仓惶后退。

那人目露凶光,口角滴涎,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五指如刚骤然掐住攸澈脖子,攸澈倒也不慌,就着手中金针快速扎入那人脚趾上的隐白穴,此时锦烜亦扑上,左手捏住那人下巴,右手一扬,几根金针闪电般刺入那人面上的人中穴、颊车穴和承浆穴。

那人身体狂抖几下,弥漫着黑气的双眼一下上翻,轰然倒回针床,锦烜这才呼出一口气,又取几枚金针,按住其左手,飞针刺进其手腕大陵穴、掌心劳宫穴和拇指少商穴。

于此同时,攸澈的针也插进了那人足上申脉穴,眼见人彻底不动了,他摸了摸颈脖,诧异看向锦烜,“鬼门十三针,你也会?”

锦烜却已答不出话来,她面色铁青,右边额角汗水涔涔而下,左边额角却一滴汗珠也无,那道伤疤颜色变得鲜红,隐然似有血洇出,锦苏眼明手快,从袖中抽出一条白布,飞快上前挡住众人视线,将锦烜左颊缠了个密不透风,接着将人背到背上,夺路便跑。

“抱歉,我带师妹先走一步!”

“喂!”攸澈追上两步,“怎么回事?”

锦苏脚不沾地,已跑得不见影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疾疴难痊(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