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街祈愿 > 第62章 习惯

长街祈愿 第62章 习惯

作者:虽云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23:08:04 来源:文学城

白袅被迫在家休养七日,任凭她怎么哀求白琛也不松口,“不行,袅袅,这事没得商量。”

白袅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白灼。

白灼罕见地不和她统一战线,“嗯,袅袅,听哥哥的。”

白琛好不容易翻身,露出胜利者的微笑,“这么多年了,爹总算不是袅袅的一言堂了。”

白袅笑着打了他胳膊一下。

新砍的竹子还没晒好,江浸月也白府呆了两日没出门。

蜗蜗年纪小,腿恢复得很快,已经不需要静养了。

白袅想让蜗蜗长久地留在自己身边,江浸月得试一试卿卿对它的接受程度。

白袅把卿卿抱来,两只白猫一大一小,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江浸月抱着蜗蜗,试着靠近卿卿。

卿卿在白袅怀里扭来扭去,扒拉江浸月的手。

江浸月只好左边抱一个右边抱一个,两只猫互相嗅嗅。

卿卿似乎很喜欢它的缩小版,大姐大一样给蜗蜗舔头顶的毛。

江浸月松了一口气,起初她还担心两只猫见面会打架,如今看来是多虑了。

两天后,江浸月要去隐渔歌,白袅不想自己在家,舍不得江浸月走。

“和颜,你不在多无聊啊,我和萱儿整日干瞪眼。”

江浸月笑了笑,“那怎么办,要不我留下,我们三个人一起干瞪眼?”

白袅搂着江浸月胳膊笑了好半晌,“你在的话怎么会无聊?我们玩玩这只猫玩玩那只猫,一会儿就把时间打发了。我还可以跟你学训猫啊,卿卿以前打人没轻没重,有了你之后,这不都好多了吗?”

“哦……”江浸月道:“那你是想要一只听话的小猫,还是要很多只?”

白袅想也不想道:“当然是很多。”

“那就是了,”江浸月轻轻拍了拍白袅的手,“我们赶紧把笼子弄好,好充实你的隐渔歌啊。”

“嗯……”白袅想了想,很在理,“那你去吧,我在家练习练习你交给我的训猫小技巧。你和花辞早些回来呀,我等你们。”

“好。”江浸月看向花辞,“走吧。”

江浸月跟着花辞出门,白袅从后边风风火火跟上来叫她。

“和颜——”

江浸月回眸,只见白袅提着裙摆跑过来,萱儿在后边追。

“你把这个拿上。”白袅喘着气,往江浸月手里塞了个东西。

江浸月看着手中的绿色罐子,“这是什么?”

刚跑完一段路,白袅脸颊泛红,给江浸月介绍,“是我以前跟嬷嬷学做的凝霜,你做完手工活之后立刻洗手,涂上一些,手就不会变粗糙,也能修复你的旧伤疤痕,很管用的。你这双手很漂亮,可不能伤痕累累的。”

“好。”江浸月收下,“谢谢袅袅。”

“不客气不客气,是我应该谢谢你才对。”

白袅眼巴眼望地看着江浸月和花辞离开,和萱儿搂在一起嗷嗷叫。

江浸月拉着和朱走在前边,两人在手掌上交流得热火朝天。

快走到隐渔歌时,花辞突然道:“对了和颜。”

江浸月回头看他,语气平静,“怎么了?”

花辞:“我找了些人来隐渔歌,帮忙编竹笼,你教一教他们。”

江浸月:“……”

你通知得还挺早,怎么不等我进门看到人再交代呢?

江浸月点了点和朱的掌心,表情豪无松动,“知道了。”

和朱也点了点江浸月的掌心。

她俩刚刚说的是:

——他是不是有点毛病?

——确实确实。

自打有记忆以来,江浸月的生活都按照既定计划按部就班稳步进行。

春天出去玩,夏天治腿,秋天出去玩,冬天回家过年。

有规律的生活就像是一条清澈的潺潺小溪,托起名为“江浸月”的小舟悠悠驶向远方。

平稳的溪水滋养着她长大,一步一步带领她走向梦中的海洋。

在她早已习惯风平浪静的生活时,命运同她开了个玩笑。

溪流汇入河流,她在从未见过的涡旋里原地打转了许久。

计划突然被迫改变,让她很不习惯。

后来她决定,抛下在溪流中的回忆,独自向江流进发。

过往能看到未来发展行迹的生活,让江浸月养成了坏习惯。

明明已经接受了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事实,明明已经下定决心抛下过往向前走,她还是会偶尔怀恋曾经的安逸。

距离隐渔歌十步之遥,江浸月就听见里面七嘴八舌的讨论声。

她深吸一口气,挂上一个人见人爱的笑,走进隐渔歌。

门内的人瞬间被她吸引目光。

“来了来了。”

“可算来了,诶?我们说到哪儿了来着?”

“董姑娘来了,我们准备好了。”

“……”

江浸月一时之间还习惯不了这个姓氏,“抱歉,我们来晚了。”

花辞找了八个妇人,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

让江浸月没想到的是,刘大娘竟也在其中。

看到刘大娘的那一刻,江浸月的喜悦溢于言表。

颔首向刘大娘打招呼,刘大娘热情似火地对她招招手。

花辞把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对上江浸月的目光,轻轻点头。

江浸月本来还有些不满花辞临门一脚才通知,这会儿也释怀了。

心里夸了句花辞还挺会找人。

妇人们以前虽然没在编竹笼的领域涉猎过,但干了一辈子农活和手工活,上手快得很,没过一会儿就掌握住窍门,开始流畅地编织。

江浸月这才得空,带着和朱走向刘大娘呆着的角落。

和朱帮刘大娘理了理竹条,刘大娘顺手捏了捏她的脸蛋,“和朱丫头最近长胖了。”

和朱抿着嘴笑。

江浸月蹲下,两人配合着编笼。

刘大娘:“和颜丫头今儿看起来怪开心的。”

“嗯,”江浸月笑,“见到您很高兴。”

“哈哈哈哈哈,丫头你真会说,老婆子我听着高兴。”

“不止是我,和朱也这么想呢。”

二人看向和朱,和朱一连点了三下头。

“嗨呀,知道你们走了之后,我跟那老头吵了一架。”刘大娘回忆道。

江浸月轻轻抿唇,“抱歉,当时走得着急,没来得及和您道别。”

“多大点事,”刘大娘笑呵呵的,“我还以为他把你们赶走了呢,我寻思着,这老头虽然变了不少,可也不至于变这么多吧,这么丧尽天良的缺德事都干得出来?”

“老伯他人很好很好。”

“还行吧。”刘大娘“啧”了一声。

“对了刘大娘,花辞什么时候把你们请来的?给你们的报酬是多少?”

“啊?你不知道?”刘大娘惊讶。

江浸月轻轻摇头。

据刘大娘所说,五六天前,她出去采野菜时,正好碰到花辞在找闲暇的农妇做些活。

刘大娘本来没兴趣,但花辞自报家门,说自己是白府的人。

和颜和朱去的那家人?

刘大娘来了兴趣,哼哧哼哧挤到前排。

“小伙子,你们找人做什么啊?”

“一些手工活,”花辞声音温润,“编些竹笼,有无经验均可。”

竹笼的材料由白府提供,做成的可以带走,也可由白府回收。

根据笼子大小,可以换取钱财或是相应升数的大米。

“我一听,那敢情好啊,又能学一门手艺,又能挣点粮,没准还能见到你,多好的事,当即报了名。”刘大娘高兴得很,“我还是头一个报名的呢,我们那一批人里,就我得到了这个好差事。现在看来真的是一举三得,一石三鸟,哈哈哈,我好几十年都没这么幸运过了。”

江浸月听后眉头微动。

五六天前……看来花辞那天听到了她和白袅讨论人手不够的对话。

这么多天没见动静,江浸月以为自己放出的鱼钩没鱼咬呢。

余光中,花辞正指挥几个人搬运竹子。

江浸月粗略一想觉得不太对劲。

花辞既然第二天就放出消息,可找了这么久才找出八个人,看来过程不太顺利。

但花辞提出了以物易粮的条件,按照眼下的近况,这种差事怎么想都是让人挤破头的香饽饽。

这话听着……似乎还有筛选条件?

江浸月把竹条翻折过去,“大娘,跟你同一批被淘汰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害,”刘大娘不屑道,“都是些五大三粗的男人们,一看就是干不好细致活的。”

怪不得。

江浸月点点头。

花辞背地里是干什么的江浸月不知道,但她很确信,在同她相处的两年里,他绝对不会是如此光鲜亮丽的身份。

要不然怎么会每次给他带吃的时,他都一副八百年没吃过好的的模样,没头没脑一律说好吃?

如今,花辞明面上是白府门客,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由白灼默许的。

他们招人帮忙,完全可以用钱财衡量劳动价值,如今报酬却多了一个选项——米。

久旱的春雨贵如油,久荒的稻米可要比钱财管用。

这对被选来编织的人来说,是一种付出与报酬不对等,简直可以用空手套白狼,天上掉馅饼来形容的美差。

经过江浸月好几天的观察,这些大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说起话来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只要你挑起一个话题,后续根本无需回应,她们一个人就能唱出一台栩栩如生的独角戏,简直达到了无中生有起死回生的境地。

也就是说,一旦一片区域有一个这种神人在,无论街坊邻居间有什么八卦消息啦,哪家人又做好人好事啦,哪里能占便宜啦,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街头传到巷尾。

相似的人聚在一起,明明都是第一次见面,却好像旧友久别重逢那般,都不用江浸月打听,热情似火的姨姨们三言两语就将自己上数三代都抖出来了。

她们果然住在京州的各个角落。

江浸月忽然明白了什么。

白灼想要在无形中收买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难道……谋的不仅仅是现今的荣华富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