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不过是小孩子们之间的一场普通争吵,本以为这事就像一阵风,吹过也就散了。可谁能想到,肖语萱向来不是个轻易罢休的主儿。至于陈婉萍,虽说她闺女并未遭受实质性的伤害,周围邻里的小孩们也都能为证,但她那小心眼,哪能咽下这口气。
于是,一场恶意的风暴就此掀起,有关程家的谣言,如同肆虐的野草,在整条街疯狂蔓延。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像一张张无形的网,将程家紧紧笼罩。
林依荷,本就有着温吞如水的性子。往昔身为大小姐,过着优渥的生活,哪曾见识过这般村妇似的嚼舌根。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恶意,她茫然无措,不知该如何有力地回击。只能在街口那座小小的凉亭里,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澄清。她的声音,在空旷的空气中回荡,却显得如此单薄。
陈婉萍在这社区里,关系盘根错节,犹如老树扎根,根深蒂固。林依荷那微弱的澄清话语,就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仅仅泛起几圈涟漪,转瞬便消失不见,掀不起任何能阻止谣言传播的波澜。
那些泼妇们,仿佛拥有惊人的战斗力和传播力,她们的嘴就像一台台永不停歇的扩音器,让谣言越传越离谱。
每次林依荷去接孩子放学,在街口听到那些不堪的谣言时,她只能慌乱地伸出手,紧紧堵住程屹的耳朵,仿佛这样就能阻止那些恶言恶语钻进孩子纯净的心灵。好在,袁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总是愿意耐心聆听林依荷的委屈,轻声安慰她,给她在这满是恶意的环境中,送去一丝温暖的慰藉。
而程蔚,工作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每日沉浸在繁重的工作中,几乎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程度。每次看到丈夫一回到家,便像被抽去了筋骨一般,直直地摔在床上,瞬间陷入沉睡,林依荷到嘴边的话,便只能无奈地咽下去。
是啊,他已经如此疲惫,为了这个家,在外面拼命奔波。林依荷满心的苦涩与无奈,只能化作一声叹息。她缓缓伸出手,给丈夫掖了掖被角。
时间,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确实会带走一些东西,那些曾经的烦恼与忧愁,或许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淡去。但它仍然会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伤痕。
很显然,这如影随形的流言,便是时间色素沉积留下的深深印痕。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十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像程屹和晏安这般年纪的小孩,已然从懵懂的孩童,长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转眼间,也要踏入高中的校门了。
在这悠悠流淌的岁月里,那如潮水般的流言蜚语,日复一日地冲击着程屹的生活,像一把锐利的锉刀,钝刀子磨肉般慢慢地磨去了他曾经的棱角与纯真。
曾经的那个程屹,早已在这漫长的摧残中,悄然改变了模样。
这些年,程屹在流言的阴影下,宛如一颗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幼苗,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也获得了别样的成长。
他逐渐适应了那座灰暗色调的小破楼,那狭窄逼仄的空间,仿佛成了他与外界纷扰隔绝的小小堡垒。他的身体如同春日里快速抽条的柳枝,不断向上伸展,个头长高了许多,曾经的稚嫩脸庞也被岁月勾勒出了几分坚毅的轮廓。
还记得当年,面对那些无端的恶意与流言,他只能紧紧咬着嘴唇,眼眶憋得通红,满心的委屈与愤怒,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去回击。可如今,那个小男孩的影子已渐渐淡去,消失在时光的尘埃之中。
在这漫长的时光磨砺下,程屹渐渐领悟了在这个社区里得以“正确生存”的道理。他深知,在坚守自尊自爱的底线之上,过度的羞耻心,不过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并没有实际的用处。那些流言蜚语,就像一阵风,若一味地被它吹动情绪,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只有学会漠视,学会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在这片充满恶意的土壤里,寻得一丝喘息的空间,努力生长。
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晏安同样经历了诸多成长的蜕变。这几年,家庭的变故如同一团浓重的阴霾,笼罩着她的生活。爸爸遭遇了长达两年的失业困境,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男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渐渐变得颓废,眼中的光芒也黯淡了许多。而妈妈袁芳,在日复一日如潮水般涌来的经济压力之下,也仿佛变了一个人。曾经温柔和蔼的她,如今变得焦虑易怒,情绪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尽管她内心的善良底色从未改变,但这种情绪上的巨大变化,却让身为孩子的晏安,默默承受了难以言喻的压力。
曾经那个开朗活泼,像小太阳般温暖的晏安,渐渐被生活磨去了一些棱角。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她,心思变得愈发敏感细腻,犹如清晨花瓣上的露珠,看似晶莹剔透,却又无比脆弱。她的身高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节节攀升,然而,身体的成长并未给她带来与之匹配的轻松与快乐。
不过,在这充满变数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始终未曾改变的美好。他们四人的小团队,就像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的小船,情谊依旧如儿时那般深厚。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分歧。张煜和闫熙阳的学习成绩,相较于晏安和程屹,稍显逊色。张煜在妈妈王月的运作下,凭借托关系、花钱,得以进入市里的一所末流高中继续学业。而闫熙阳,由于家庭的重担,需要早早地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他选择了东红镇的中专,学习电焊技术,为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基础。
晏安和程屹,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踏入了市里颇负盛名的第五十七中。那座校园,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起点上,他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如今,时光仿佛悄然扭转了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每天清晨,程屹总会早早地候在楼下,那辆略显陈旧的自行车斜靠在一旁,他就像一只忠诚的小兽,等待着晏安的出现,与她一同开启新一天的上学之旅。
他们虽不在同一个班级,可陪伴晏安已然成为程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呼吸一般自然,是习惯使然,更是他内心深处安全感与期待的寄托。
晏安轻快地下了楼,一眼便瞧见程屹正站在自行车旁,手里拿着她最爱的糖油饼,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背着单词。程屹深知晏安对爸爸做的黄米粥实在提不起兴趣,每次都只是吃一半剩一半,早上吃饭总是敷衍了事。所以,他每天都会提前去买她喜欢的食物。
“程屹。”晏安背着书包,步伐轻盈地走近,接过那还带着温热的糖油饼,随即伸手从兜里掏出自己的手帕,递向程屹,轻声说道:“擦擦额角的汗吧。”此时的北京正值秋末,那恼人的秋老虎依旧肆虐,天气热得让人烦闷。程屹每天早早起床,为晏安买好吃的,一路奔波,额头上早已布满细密的汗珠。
“小小。”程屹抬起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叫晏安的小名。这简单的两个字,宛如一条无形的线,紧紧牵系着他们的童年,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在程屹心中,这也是他在晏安面前独有的小秘密,一种能让他稍感特别的小聪明。
程屹本就比同龄人早熟,经过这些年的成长,他似乎渐渐明白了自己对晏安那有些模糊的情感。他看着晏安,眼神中透着一丝别样的情愫。
“我们赶紧走吧,12路车应该马上就到了。”程屹回过神来,看了眼手表,接着补充道。他边说着,边熟练地推着自行车。如今,他家的状况已有所改善,虽然比不上曾经家境优渥的时候,但比起刚搬到东红镇那会,已然好了许多。这几年,家中的债务差不多都还清了,父亲程蔚在镇上的办公厅也能说上一些话,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程屹也因此拥有了自行车和手表,虽说都不是什么大品牌,质量也远不能和小时候相比,但这些对他来说,曾经是遥不可及的奢侈物件,如今拥有了,也让他有了更多的底气,更自信能对晏安好。
“别在学校叫我小名了啊,怪幼稚的。”晏安微微低下头,伸手扭了扭头上的皮筋,颇不自然地说道。她如今已是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心思变得愈发敏感细腻,有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好的,小小。”程屹却又笑了起来,那笑容如同秋日里温暖的阳光,带着一丝狡黠,“快走快走,咱们该不赶趟了。”东红镇距离市里实在太过遥远,而市里的高中大多规模较小,住宿条件有限,那为数不多的住宿名额根本轮不到他们。所以,他们每天都得先骑车去隔壁镇,然后乘坐公交车,再辗转到市里换乘地铁,才能抵达学校,这一趟下来,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嘿,你还挺嚣张。”晏安佯装生气,跨上自行车后座,自然而然地伸出双手,轻轻搂住程屹的腰,然后拿拳头锤了一下他的背。可惜,面对青春期身高猛涨、身形愈发挺拔的程屹,这一拳就像给挠痒痒似的,起不了什么威慑作用。
“吃了什么啊,长这么壮。”晏安刚才那一锤,真切地感受到了程屹身上紧实的腱子肉,她不禁小声嘀咕道。她的手指,仿佛还残留着触碰到程屹肌肉时那温热而坚实的触感,这让她的心跳莫名加快了几分。
此时的程屹,正专注地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小镇清晨的街道上。微风拂过,撩动着他的发丝。
道路两旁的树木,像是忠诚的卫士,静静地见证着他们一路的同行,也见证着他们之间那逐渐萌芽、愈发深厚的情感。
程屹似是听到了晏安的小声嘀咕,他边笑着,边用力蹬上了自行车脚踏板,车轮轻快地转动起来,载着他们的青春与梦想,向着学校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