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街长,共赴烟火人间 > 第3章 我们一起慢慢走

长街长,共赴烟火人间 第3章 我们一起慢慢走

作者:很忙生打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20 05:28:28 来源:文学城

时光悄然流逝,短短两天,林依荷已然渐渐融入了这个新环境。如今的她,也像周围的邻居们一样,提着从春天店买来的水桶,前往街口的水龙头接水,只为节省那点水费,洗衣服时更是精打细算。

回想起一家人刚到这儿的时候,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还十分明显。他们身上价值不菲的衣物,以及由内而外散发的良好修养,让人一眼就觉得他们并非普通的社区居民。

可林依荷性格温柔,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让人如沐春风;程蔚则彬彬有礼,对待每个人都谦逊友善;孩子程屹也懂事乖巧,从不给人添麻烦。如此一来,大家很快便接纳了他们,了解到他们家道中落的遭遇后,更多了几分同情与怜悯。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道理大家都懂,也更能体会他们的不易。

林依荷抬手轻轻挽了挽头发,往昔那些昂贵的皮草外套、价值连城的毛衣,如今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在这个社区随处可见的麻布开衫,和普通的家庭劳动妇女并无二致。为了补贴家用,她和丈夫早已将身上所有值钱的衣物、包包以及首饰变卖一空。曾经娇嫩的手指,也因为频繁地干活,悄然生出了些许茧子。只见她熟练地拎起水桶,稳稳地拧紧水龙头,拿起洗衣锤,随后便跟着袁芳等一众妇女,来到街边的小石板旁坐下。

此刻的她,已然褪去了曾经大小姐的光环,全身心地接受了这里的生活。她认真地与街边的妇女们交流着,虚心学习如何将衣服洗得既干净又省钱的技巧,欢声笑语不时从她们中间传出,仿佛她早已是这里的一员,从未离开过。

午后,妇女们聚在街边洗衣的老地方,暖阳洒下,话题也像被烘得热络起来。王月如一边熟练地搓着衣服,一边起了个头:“说起来孩子们明年就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听城里的表姐说,小孩儿们都会上学前班儿。”她在这群家庭妇女里,就像主心骨一样,家境相对宽裕些,平日里也总是照顾着大家,这话一出口,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个怎么整啊?我家孩子现在还整天在村里瞎玩,可一点学习的渠道都没有。”张阿美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发愁地说道,眼神里满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袁芳、陈婉萍和林依荷也被吸引过来,加入了讨论。确实,郊区不比城里,这儿的孩子大多家境普通,好些孩子也就上了一两年幼儿园,家里条件就不允许再继续上学了。可眼瞅着孩子们都到了上小学的关键节点,上学前班对衔接小学来说,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林依荷微微皱着眉,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我之前也有听到过,不过没怎么留意,之前家里条件好的时候,晨晨还小。”身为曾经的城里人,她的话让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我这有个主意。”王月如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接着说道,“街东边儿有个老师,她丈夫是英国人,家里刚添了小孩儿,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她丈夫可以教外语,她自己能教孩子们《三字经》《弟子规》还有数学什么的。”她顿了顿,提高了音量,“咱们可以请她给孩子们开个小班儿。大家一起凑点儿钱给她,让她教孩子们,就算是上学前班儿了。”

话音刚落,众人便交头接耳起来,有赞同的,也有小声嘀咕着顾虑的,但不管怎样,这个提议像是黑暗里的一点微光,给为孩子教育发愁的家长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

“其实我觉得行得通,就咱们各家这情况,确实没能力送孩子去教学机构的学前班。”袁芳停下手中拍打衣服的动作,直起腰来认真地说道。她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眼神里透着几分无奈,却又满含对孩子教育的关切。

“是啊,是啊,孩子们要是能在街里上学前班,中午还能回家吃饭,又能节省一笔开销了。”陈婉萍连忙附和,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拧干手中的衣物,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在她看来,既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又能节省开支,这无疑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林依荷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微微蹙着眉头,神色有些犹豫,始终默不作声。她心里清楚,这个提议确实能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可曾经在城里的生活经历,让她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更高的期待和标准,一时间难以轻易做出决定。

“那这样吧,咱们今天晚上都回去和孩子他爸商量商量,明天咱们再投票抉择。”王月见大家各有想法,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她的语气平和却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果断。

“可以可以。”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一时间,大家开始收拾起洗好的衣物,,拿起洗衣锤捶打衣物,反复涮洗。

不一会儿,几人便洗完了衣服,各自拎起手中的水桶,踏上回家的路。

街边,几个孩童正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正是晏安、程屹、张煜和闫熙阳几个小孩。他们欢笑着、奔跑着,无忧无虑的模样和大人们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似乎小孩子总是有着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比大人更容易融入新环境。程屹满脸通红,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眼睛却亮晶晶的,看到朝他走来的妈妈,他兴奋地挥了挥手。林依荷看着儿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可那笑容里却藏着一抹忧虑。她默默地伸出手,轻轻抚上程屹的脑袋,牵起他的小手,轻声说道:“走了,晨晨,回家了。”

夜幕低垂,昏黄的灯光在小小的餐桌上洒下一片暖光,只是这暖光,也驱散不了程家弥漫的淡淡愁绪。晚饭时间已过许久,程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姗姗来迟。因着刚从中央办公厅调任到郊区的镇政府分办公厅,业务还不熟练,今天他又加班到很晚,直到八点半,程家的餐桌上人员才总算到齐。

“晨晨,先别动筷子。”林依荷放下手中的碗筷,神色认真地说道。随后,她一五一十地将今天王月提议孩子们上学前班的事情,向程蔚和程屹详细交代了一番。

“这,这……”程蔚听完,眉头紧锁,脸上满是迟疑。他自幼接受着最优质的教育,在他的理想中,也希望能给儿子程屹同样优渥的教育条件,甚至不惜花大价钱请私教,让儿子接受精英式的培养。可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将他的幻想打得粉碎。家道中落,大哥二哥卷走最后的钱财逃到国外,国家追讨的债务全压在了他这个弟弟身上。如今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就连让孩子有个安稳的栖身之所都已成为一种奢侈,更别说奢求那些昂贵的教育资源了。

王月的提议,在当下的困境中,确实是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但一想到儿子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学前教育,程蔚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沉默良久,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就这么办吧,真是委屈晨晨了。”话虽这么说,可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暗自下定了一定要努力工作的决心,他在心底默默发誓,等以后有了条件,一定要给儿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好……”林依荷应了一声,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阵沉默。曾经的她,生活在云端,过着富足优渥的日子,如今从高高在上的位置跌入平凡的生活,这种巨大的落差,着实让她难以适应,心里满是酸涩与无奈。

“没关系的,爸爸妈妈,我喜欢这里的朋友。我愿意和他们一起学习。”或许是察觉到了父母的忧愁,程屹放下手中的碗筷,脆生生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纯真与懂事,那稚嫩的话语,就像一道光照进了父母心中的阴霾。

语毕,林依荷和程蔚缓缓转过头,望向正大口吃饭的儿子。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模样,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是啊,连孩子都明白,以现在的家境,根本负担不起更高阶的教育。林依荷的厨艺欠佳,炒土豆丝里还夹杂着大块未化开的盐巴,炒胡萝卜也糊了不少,可程屹却像毫无察觉一般,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将所有的烦恼都留给了大人,自己只一心享受着当下简单的快乐 。

北京的秋夜,寒风在外头呜呜作响,好似在急切宣告着什么。北京的秋天向来短暂,一场大风,就能把秋日匆匆赶跑,将天地卷入寒冬的怀抱。

程屹静静地坐在窗边,目光透过模糊的玻璃,落在那风中不停摇曳的树叶上。他身后,是家中仅存的一件昂贵家具——真皮沙发,如今在这略显简陋的屋子里,显得格格不入。父母坐在他身旁,低声讨论着债务清算的事情,话语里满是忧虑与沉重。

听着父母的交谈,程屹的思绪却飘回到了初来乍到的那天。那时,他满心都是对新环境的陌生与不安,可晏安跑了过来,冲他露出了第一个灿烂的笑容,朝他伸出手掌,邀请他成为自己的朋友。

如今,尽管家庭状况一落千丈,像掉进了冰冷刺骨的水坑,可程屹却觉得,这水坑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这里虽然寒冷,但却意外地透着丝丝温暖,也没有想象中那般污浊不堪。在水坑的边缘,甚至还长着星星点点粉红色的小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温柔地告诉他,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总会有爬出困境的那天 。

昏黄的灯光下,父母的交谈声似有若无,程屹蜷缩在沙发一角,思绪被晏安的名字悄然牵走。也许是家庭的变故,也许是生活的磨砺,这个小小的孩子,总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早熟。

“晏安……”他在心底轻轻念着这个名字,声音低得近乎听不见。他想起晏安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的模样;想起他们一起在街边奔跑玩耍,晏安清脆的笑声在风中回荡;想起晏安热情地拉着他,把他介绍给其他小伙伴时的场景。

“要是能和晏安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就好了。”这个念头在程屹心中扎了根,缓缓生长。他深知生活充满变数,就像此刻家中面临的困境,未来会怎样,他并不知晓。但在这诸多的不确定中,和晏安的友谊,却成了他心底最温暖、最坚定的期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