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威武 > 第20章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长公主威武 第20章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作者:咕噜咕噜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23:35:05 来源:文学城

温珩刚要反驳,季子平的尸首还未找到,就见李天宁低声说:“皇上,尸首刚刚突然出现在大理寺门外。”

温珩看着跪在地上的沈松清说道:“大理寺正在查探。”

“季子平被人所杀,事实属实,只需要找到证据就能查出真凶。如此清晰明了的案子,大理寺却百般推诿,时至今日还未出结果。”沈松清抬头看向温珩,“大理寺官员明府执钧轴,才兼文武誉古今,还请皇上还季子平清白。”

温珩眼里的兴味渐浓,大理寺卿赵永丰是柳家的人,柳家权势欲重,朝堂之上需要有反对柳家的声音。

温珩问道:“你叫什么?”

“草民沈松清。”

温珩从龙椅上站起来:“沈松清,你可知道大殿之上怒斥官员为何罪?威胁朕又是何罪?”

“草民万万没有不敬皇上。”沈松清脸上没有一丝惧色,直直跪在地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大理寺不忧民,但天下数万万学子忧心君王,以恐大理寺蒙蔽圣听。”

温珩有心要知道,沈松清怀揣着多大的底气来为季子平讨个公道:“大理寺蒙蔽圣听,是因朕宠信佞臣?”

沈松清再次行礼:“皇上对于天下之事皆来自官员所述,皇上受万民敬仰,于万斯年,受天之祜,乃万万人之君也。”

安光良在一旁听的心惊肉跳,沈松清曾和自己说他要当堂伸冤,当时安光良曾问过沈松清,和季子平关系如何,沈松清只说数面之缘。

安光良对这个“数面之缘”非常怀疑,谁能为了数面之缘的同窗不惜以身犯险?谁又能为了数面之缘的同窗至仕途于不顾?

安光良看着温珩隐隐有生气之势,帝王一怒浮尸千里,沈松清是有才能之人,不能因为这件事就葬送性命。

安光良上前两步,与沈松清跪在一起:“季子平曾是草民同窗,沈兄只是为了此事打抱不平,还望皇上恕罪。”

温珩眼见又有一个人上来,心里的喜悦差点藏匿不住,若此二人在朝为官,定能压制住柳氏一派:“你与季子平是同窗?”

“是。”安光良不卑不亢的回答。

沈松清没想到安光良也敢上前,自己可以抛下仕途于不顾,但安光良曾言他穷尽半生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做官。

安光良在接触到沈松清递过来的目光的时候,对着沈松清轻轻一笑。刹那间,两个人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读书之道,在于本心,为民请愿,不在于何官何位。

底下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此二人罔顾法纪,置天下法律于无物。臣认为,应当取消其殿试资格,永不许科考。”

那个大臣说完后,整个宣政殿顿时鸦雀无声,底下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敢接话茬。

温珩见没人说话,还想着再招几个能抗衡柳氏的人,于是问道:“其他考生还有何异议?”

底下的考生全部跪下来,但竟无一人出声,温珩心道:“果然如此。”

天下之人,富贵不能淫者鲜有听闻,贫贱不能移者少,武威不能屈者少之又少。

温珩重新坐回龙椅上,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里了,不妨就借此机会好好看看朝中究竟有多少可堪大任的官员。

温珩说道:“其他大臣的意思呢?”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部分官员站出来表明态度,温珩虚虚看过去,里面的大部分是柳氏中人,不过柳疏桐自家人倒是没一个站出来。

温珩差不多也明白,有一些小喽啰在前面替他们冲锋陷阵,他们只需要等待最终结果就行。

安光良看见如此情形,猜到大概率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永不许科考只不过是最轻的惩罚。

安光良看了一眼沈松清,据安光良平日了解,沈松清现在可没有一丝后悔的意思,他甚至还想冲上去再说两句。

安光良在心底长叹一声,就算仕途无望,得此知己,也不枉世上一遭。

安光良正心里感慨,瞥见沈松清就要上前,急忙拉住沈松清的衣袖,使着眼色:“去干嘛?”

沈松清低声道:“这件事不能连累安兄。”

安光良以为沈松清是为了再次谏言季子平的事,没想到竟是为了自己。安光良一时不察松开沈松清的衣袖。

眼见着沈松清就要开口,一个大臣的话打断了沈松清:“皇上,臣有不同观点。”

温珩左看右看,实在对这个人没有印象。

那人开口道:“学子敢不惧天威,直言官员之过,在朝为官定是心系百姓之人。”

“爱卿的意思是,朕不应该惩处,而应该赞扬吗?”温珩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温珩看着底下说话的大臣,终于从犄角旮旯里想起来此人是谁,他曾任县丞,期间广受百姓好评,被调任长安后,受到柳氏打压,从此销声匿迹。

此人也算不错,温珩刚要开口问他姓名,这时李天宁突然站出来说道:“还请皇上定夺。”

沈松清急忙跟上一句,生怕安光良与自己同罪论处:“此事是草民率先提出,与安兄无关,还请皇上明鉴。”

温珩大笑,站起来挥手高声道:“齐王曾言: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齐王明德惟馨,朕自当效仿先贤,以安邦定国。”

“沈松清赐万两黄金,暂居客卿之尊,殿试结果出后,品级再议,旁边学子荣誉同上。”

李天宁眼里全是赞赏,催促温珩下定论就是不要被其他官员的想法左右,虽然温珩资质平平,但有爱才之心,也算是难得。

李天宁率先跪下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官员跟在李天宁后面一起高呼,沈松清一时没反应过来是这个结果,等想明白后,心中一派平静,只是更坚定报效君主之心。

安光良更是难掩激动,古来忠臣事迹大多印证,谗言佞语覆金瓯,良臣无奈涕泗流之言。

安光良虽不喜朝中欺下媚上风气,但为了能护佑一方安宁,不得不谄媚逢迎。

如今皇上英明神武,恩泽天下,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定能开创太平盛世。

温珩离开后,沈松清身边围上来一圈考生,既然受到皇上赞扬,就算考卷答的不好,名次也不会太低。

沈松清适应不了这种场面,一边点头一边试图远离人群,涌上来的考生众多,沈松清被围在中间,进退两难。

这时候安光良一声高喊:“是尚书令大人!”

考生停下动作,头朝着安光良的方向看去,安光良以极快的速度溜到沈松清身边,抓着沈松清就往没人的地方跑。

等那些考生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没影了。

安光良弯着腰手撑着膝盖,一边喘气一边看着沈松清笑:“沈兄可得请我喝好酒。”

“自然。”沈松清拱手道,退后两步再次郑重行礼,“多谢安兄。”

安光良跳起来勾着沈松清的脖子:“你我是知己,自然共进退。”

“正如安兄所言。”沈松清说道。

安光良听见这话,更是不掩饰的狂笑:“哈哈哈哈哈哈——”

长公主府内,翠翠跑过来风尘仆仆说道:“殿下,沈松清当堂谏言季子平之事,言大理寺与楼易之罪。”

温颜停下手中逗鸟的动作:“皇上怎么说?”

“加官进爵。”翠翠说道。

温颜闻言继续逗鸟:“温珩是个聪明人,朝堂局势千变万化,他需要有直言不讳的忠臣,自然不会对他们多加苛责。”

“那会不会对我们的计划有影响?”

“不会。”温颜停下手里的动作,抓了一把小米撒进去,“或者说沈松清可是帮了大忙。”

“楼易将季子平的考卷换给楼闻,并派出死士铲除异己。楼闻更是凭借楼易威势,为非作歹。大理寺时隔多日没有查出结果,更是有罪。”

温颜继续说道:“礼部尚书,大理寺卿的位置可都是空出来了,朝堂之上恐怕又有一阵腥风血雨。”

“袁高歌已经在皇上面前说过话了。”翠翠说道。

“说过话?”

“有一部分大臣提出要惩处他们二人,袁高歌持相反意见。”翠翠说道。

温颜打了个呵欠,躺在摇椅上:“袁高歌只不过是受人打压,只要有机会,他定会一飞冲天,朝中温珩信任的人不多,袁高歌的资历恰巧能居礼部尚书之位。”

“至于大理寺卿,柳疏桐一定会推自己人上位,但李天宁也不是什么好惹的,我们也去掺和一脚。”

翠翠想了想,说道:“长公主还有人选?”

温颜拿过一个帕子盖在眼睛上,懒散的说道:“当然没有,底下不是还有一群资历不够的嘛,大理寺卿做不成,不是有寺丞、寺正、主簿一堆官职空着吗?”

“空着?”

温颜打了个呵欠,给翠翠解释:“赵永丰都被革职了,底下的人还能有好日子?新官上任三把火,会空出来的。”

翠翠蹲在温颜身边,感兴趣的问:“那殿下觉得皇上会选哪边的人?”

“李天宁毕竟还是温珩的岳父,总要给李天宁一点面子。”温颜突然笑了一声,“翠翠,你说文考结束还得评卷,武考可是当天就会出结果的。”

“殿下所料没错,就是孙进宝。”

“禁军又要添一员猛将喽——”

翠翠还想再问,温颜已经闭上眼呼呼大睡。翠翠无奈跑去屋内拿了床被子,给温颜盖在身上。

紫宸殿内,温珩面前跪着一个人,正是前几日被停职的楼易。

楼易高声道:“臣举报柳和残害忠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