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52章 认亲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52章 认亲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2 19:10:23 来源:文学城

柳氏略一迟疑,道:“屋子里点的安神香,是朱娘学着别人的方子调配的。还没搬进府里时,我有时睡得不安稳,点着这香就会好很多。”

狸奴问:“阿母现在还睡不好吗?”

“已经好多了,不过已经习惯了这味道,平日里也还点着。”

“可我不喜欢!”狸奴揉了揉眉心,觉得脑壳疼。

“那便撤掉罢。”柳氏见她着实闻不惯,便吩咐仆役将香炉撤下。

狸奴折腾了许多天,兴许是乏了,终于安稳睡了个好觉。

柳氏自从她回来,心病好了一大截,气色便舒展了许多,没几天便可以下榻了。狸奴每天伺候母亲喝药,照旧与她睡在一起。

柳氏笑道:“都多大的孩子了,还要跟阿母一起睡!”

狸奴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便悄悄问徐崇朝。徐崇朝莫名其妙:“我从七岁起便一个人睡了。”

“哦……”狸奴不好意思再说些什么,从善如流地搬出了柳氏的住处。成肃早就为她准备了闺房,然而她从小便是跟家人挤在一起睡,即使在西征途中,也少有独处的时候。

春夜寂寂,狸奴在榻上翻来倒去,夜半时才沉沉入梦。恍惚间似有人轻轻靠近榻边,于黑暗中静默无言。

兴许是外间守夜的侍女进来看看罢……狸奴困得撑不起眼皮,脑海中这念头一闪而过,到醒来时已全无印象。

守夜的侍女樱娘道:“女郎昨夜睡得沉,连夫人来过都不曾醒呢。”

“我阿母来了?”

樱娘含笑道:“夫人担心女郎睡不安稳,这下可放心了。”

狸奴点点头,待梳洗过了,一家人围坐在内堂吃完了早膳。成肃照例去书斋处理政务,临行前像是想起了什么,问刘管事道:“今日的郎中何时到?”

他说这话的神情,与在东府时一模一样。狸奴心里咯噔一下,心虚地竖起了耳朵。

果然,成肃又为她延请了京门一带的名医,午前便要上门了。

狸奴止不住向成肃使眼色,万一郎中过来了,把她的伤情一说,阿母不就全都知道了!

成肃倒是满不在乎的样子,问清楚了便径自去书斋。

柳氏依旧坐在上首,面前桌案上残羹冷炙已被撤走。

狸奴为难地看她,却发现母亲一点也不惊讶。

“阿母……”

柳氏还没有开口,温氏先发了话:“你这小丫头好大的胆子,在外面惹出了这么大的祸,回家里还跟个没事人一样!”

狸奴一时间有些慌乱:“你们……你们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温氏用力地一哼,道,“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你阿父没从实招来?还有你那没头脑的三叔,以为躲得远远的,他老娘便拿他没办法了?”

……狸奴听她这么说,便知道西征这一路的事情,家里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她委屈起来:“祖母,我也不是故意的……”

温氏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狸奴心乱如麻,支吾道:“我阿父是什么时候告诉你们的啊?”若是一回家就把她出卖了,阿母怎么一点也没说什么?

柳氏终于开口道:“前几日夜里,你睡着了蹬掉了被子,肩上的伤痕,怎么看也不像摔倒所致。我便问了你阿父,果然……”她轻叹一声,目光中满是哀怜。

狸奴不由得抚上肩头,认栽了。

柳氏虽心痛,也忍不住询问她个中细节。狸奴便老实说道了一番,温氏止不住连连叹气,柳氏揪着心听完,竟挤出一丝微笑:“我儿竟是个有胆识的。”

狸奴不由得一愣,夸赞的话她听过不少,可母亲这一句却重重填在她空落落的心里。阿母的话绝没有半句虚言,狸奴心头暖洋洋的,一时间如窗外的春光般明媚。

一家人唠着闲嗑,不久便有人来通报,说新请的郎中已经到了。

狸奴耐着性子又把这诊疗的过场走了一遍,果然又看到郎中脸上浮起了熟悉的纠结和愁苦。

温氏和柳氏都急切地问郎中结果。看她们如此满怀希望的模样,狸奴琢磨着,看起来阿父并没有把自己真正的伤情告诉她们。她面无表情道:“我这伤该怎么治?”

那郎中眉头一皱,弯弯绕绕地讲了一大通,提笔刷刷写出了方子,自有家仆去拿药。

狸奴见祖母和母亲都面带喜色,心里竟轻松了许多。再想这郎中开方子行云流水,说不定真有什么本事呢。

喝药喝了这么久,胳膊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她自己心里怎能不着急,只是之前堵着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如今回到了家中,她也该好好为自己考虑考虑,配合着郎中早日把伤养好了。

狸奴拿定了主意,再接过厚重的药碗时,便收起了苦大仇深的表情。她日日遵医嘱服药,家人若问她可有些改善,就似是而非地点点头,但平心而论,好像这药汤也没起什么作用。

————

军中休沐的日子,徐崇朝回到了将军府,仍住在从前的小院。他经过回廊时,正看到狸奴坐在庭中秋千上,只轻轻地晃着。

“徐郎,你回来了!”

狸奴朝他招招手。

徐崇朝走上前去,狸奴便缠着他打听军营里的事。

“军中无大事,”徐崇朝想了想,道,“不过荆州有一个宗室子弟谋反,已经被平定。”

狸奴不理解:“既然是宗室,为什么要谋反呢?”

“据说他娶了庾载明的阿妹,虽然朝廷没有追责,想来自己也不安于心罢。”

“这样啊……”狸奴略一沉吟,道,“我听说都官尚书周士诚与庾慎终关系匪浅?”

“周士诚之妻正是庾慎终之妹,”徐崇朝看了她一眼,“你怎么想到了这个?”

狸奴单手托腮道:“这样的关系,他不会被牵连吗?”

“那倒是未必。世家大族通婚已久,哪一个不是盘根错节,若是真追究起来,恐怕整个朝堂都逃脱不了干系。”

狸奴陷入了沉思。

徐崇朝打岔道:“回来时义父送你的萤火虫,你可悉心养着了?”

狸奴闻言笑起来:“那是自然,我好生伺候着呢。可它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耐心些,仔细别晒着,总会出来的。”

二人正闲谈,刘管事从回廊匆匆走过,不一会儿朱杳娘跟着他一同过来了。

这次回来后,朱杳娘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但狸奴也说不出哪里有变化。身为成肃的妾室,她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今日却径直往前院走。狸奴好奇叫住她:“朱娘子这是去哪里?”

朱杳娘浅浅地笑着:“听说吴郡来了人,妾身正要去看看。”

狸奴愈加疑惑了:“吴郡?”她家与三吴从没有沾亲带故的关系,这是哪里来的人?

刘管事快人快语,一脸喜色道:“来人说是吴郡朱氏呢,说不定是娘子的亲人。”

狸奴跳下秋千道:“我也去看看。”

徐崇朝犹豫了一下,也跟上了她。

正堂中坐着三位青袍郎君,为首的大约四五十岁,两个年轻人差不多三十出头。温氏端坐在堂首,面前摆着封书信,见朱杳娘来了,便招呼道:“杳娘,你可认得这几位郎君?”

那三人见到她,神色都有些怔愣。朱杳娘掩面蹙眉:“七叔,您不记得我了?也是,不孝女离家已将近七年了。”

为首那郎君细细打量她,道:“七叔怎能不记得!那年张灵佑攻破吴郡,你才只有十五岁啊!我们都以为你已经——唉!”

两方眼泪汪汪,你一言我一语说道起来。

朱杳娘刚到京门时,曾说她在战乱中父母双亡,被成肃救起。半年前她向吴郡写信寻亲,前些日子果真找到了同族,吴郡朱氏便派人来认亲了。

朱杳娘哽咽道:“妾私相授受,自觉辱没门楣,原本无颜再见叔伯,可耐不住思乡心切,这才写信到吴郡。战乱以来人丁零落,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再见到亲人,实乃妾三生之幸……”

她说得情真意切,狸奴也不由得动容。温氏见朱家的郎君果然认下了朱杳娘,便派人去请成肃过来。

不多时家仆回来,对温氏耳语一番。温氏的脸色变了变,带笑对朱家来人道:“诸位郎君来的真不巧,军中赶上了急事,我儿恐怕一时半会儿没法过来了。”

朱杳娘脸上的笑意凉了一大半。

朱家为首的郎君是个机灵人,闻言也不便多问,也笑道:“在下久仰成将军风采,今日错过,实乃憾事。待我等处理了金陵的琐事,再过来叨扰。”

“如此甚好。”温氏欢喜他知趣,起身将人送出了堂门,叮嘱刘管事送他们出去。

狸奴听得军中有急事,心便不在这里了,待朱家人一走,便赶着往书斋跑。

徐崇朝喊住她:“你去做什么?”

“去看看军中出了什么事!”

徐崇朝随她穿过了月门,见四下无人,便上前拦住她:“哪里有什么急事?义父的托词,你没听出来?”

“托词?刚才——”

“义父只是不想来见朱家人而已。”

狸奴看向他:“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你阿母,”徐崇朝解释道,“吴郡朱氏虽不是一流世家,但在三吴称得上名门望族。纵使朱娘子只是旁支庶出,可毕竟门第摆在那里,为义父做侧室,实在是不上不下的处境。我想,义父不肯见他们,或许并不愿与朱氏有太多瓜葛,以免让你阿母为难。”

狸奴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不平道:“说什么门第?我阿父堂堂镇军将军、二州刺史,怎么还委屈了朱家不成?”

“是是是,”徐崇朝失笑,“你这么说也没错,不过他们这些人讲究这个,少不了闲言碎语。”

“这能奈我何!”狸奴想了想,扯了扯裙带,道,“谁敢胡言乱语,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