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54章 冤家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54章 冤家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8:00 来源:文学城

数日后又是柳宣娘祭日,自从成肃到彭城,一直将她的神龛安置在府中,命人四时供奉。

初冬时节,狂风大作,零乱的枯叶扑打着窗棂。成肃在阁前伫立良久,厚重的大氅在风中抖动,高大的身形也显出几分萧瑟。

成之染一言不发,跟在他身旁,心头酸涩难耐。曹方遂和常宁说,他们的梁公时常到这小阁来,有时独自一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如今他撑着病体带她前来,大概对她母亲仍是挂念的罢。

曹方遂和常宁打开阁门,小阁中清净肃穆,斜晖铺满了眼前的天地,置身其间,四下里幽幽地渗出凉意。

成之染望见梁公妃的神主,一时竟有些惚恍。

她的母亲乾宁二年去世,至今已经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太久,当初只能扑在病榻上痛哭流涕的少女,已经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太平公。

隔着斗转星移散落的岁月烟尘,她早已在母亲灵前流干了所有泪水,这一路风霜艰辛,再不曾轻易落泪。

倘若她母亲在天有灵,看到她如今模样,定能含笑九泉了。

阁门不知何时已闭合,空寂的阁中只余下父女二人。

成肃烧了三柱香,袅袅青烟中,他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虔诚的神情。只是他眼下青黑,眼睛里布满血丝,看上去非常疲惫。

他在神龛前絮语,那般平静而哀愁的声音,成之染鲜少听闻。

她的父亲早已位极人臣,十余年叱咤风云,塑造了如今凛然不可犯的梁国公。

成之染不由得黯然,倘若她的母亲还活着,如今又会是怎样的富贵雍容?

“宣娘啊宣娘……”成肃向神龛讲起长安之乱,闪动的眸光似是纷乱。

成之染看不分明,到底是泪光,还是年迈的老父心绪不宁。

“麒麟没回来,从前你很喜欢他,倘若在天有灵,记得好生看顾他。桃符明年要加冠,我老了,走不了多远,将来的担子,要交给他了。”成肃在神龛前拜了拜,长跪叹息。

“那我呢,阿父?”成之染开口,“阿父就没有什么……要对我母亲说的吗?”

成肃微微抬头,笑了笑:“我们的狸奴,她自有一片天地。”

成之染跪在蒲团上,也仰头凝望着神主上金粉勾勒的文字。半晌,她问道:“阿母,我如今,算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了吗?”

没有人能够回答她。

不知何处而起的微风,轻轻吹动两侧低垂的帷幔。烛火在风中颤动,如同一只只璀璨的眼睛。

二人沉默了许久,成之染缓缓说道:“阿父说我自有一片天地,我确实想开辟一片天地。”

成肃侧首望着她,嘴唇动了动,没有说什么。

成之染接着道:“自打从长安回到金陵,我一直为我的镇国府招募贤才。前来应召的多是郎君,罕有娘子。可我平生所见,富有才华的女子并不少。镇国府毕竟偏狭,倘若并非我府中一地,而让天下女子皆可以为官,岂不是令天下英雄尽皆入彀。”

成肃道:“你问的是天下的事情,我管不了天下的事情。”

“相国总百揆,如何管不得?”成之染定定地望着他,道,“我屡次向天子建言,可是天子,终究只是守成的天子。”

成肃对此并不意外,道:“国朝自有制度,此举惊世骇俗,天子自然做不得。”

“那么在阿父受封的十郡呢?”成之染问道。

成肃道:“男女杂处,于理不合。旁人会如何说我?”

成之染反问:“阿父何时在意旁人的看法了?”

成肃沉默了一瞬,道:“事关国体,并非你所设想的那般简单。”

“中正举人,囿于礼法,自不肯为女子铨叙,”成之染不依不饶,道,“可我要做的,是征辟。”

成肃思忖良久,道:“你且在府中一试,这种事,急不得。”

成之染不答。

外间忽而响起一阵人语,过了没多久,阁门被轻轻叩响。

成肃皱起了眉头,他已吩咐过,在阁中不许旁人打搅。

曹方遂和常宁守在门外,这点规矩都不懂?

成之染为二人开解道:“许是有什么急事。”

成肃高声道:“何事?”

门外传来曹方遂的声音:“启禀殿下,洛阳急报。刺史叮嘱务必要当面交给殿下。”

成之染心中一动,宗棠齐此事定然非同小可。

成肃步出阁中,到书房中接见了来使。

使者将宗棠齐信函呈上,成肃并不急于拆开,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成之染在侧,问使者:“刺史可有交代?”

使者称说不知。

成肃让他下去歇息,盯着那封信,隐隐有一种预感,一时竟有些迟疑。

成之染问道:“可是河南叛党又有动作了?”

成肃看了她一眼,半晌道:“我累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曹方遂和常宁护卫他回屋,成之染在廊下止步,天已经黑了,朗月清辉下,成肃的背影渐渐成了模糊的一团。

这很不对劲。

她父亲不怎么识字,往日有什么事情,都让她读给他听。

宗棠齐能有什么事,让她父亲如此讳莫如深?

成肃回到住处,在灯下拆开了宗棠齐的信。

果然是苏弘度的音讯。

苏弘度悄悄赶到洛阳,试图带赵蘅芜和苏承祚北奔。

宗棠齐数月以来一直派人暗中监视这对母子,立刻发觉了端倪。他虽然疑惑苏弘度为何背地里来洛阳,但知道此行蹊跷,于是当即将人礼数周全地软禁起来。

这件事毕竟棘手,宗棠齐思前想后,写信请示成肃该如何处置。

成肃轻轻地敲着几案,派人唤侍中桓不识前来。

桓不识虽在兄长丧期,数月来仍旧在府中奔波,听闻苏弘度终于有了消息,顿时松了一口气。

不过,人是抓到了,该如何处置,却是要慎之又慎。

也难怪宗棠齐拿不准主意。

桓不识对成肃道:“广陵城已经搜了个底朝天,没找到苏弘度意图谋害殿下的证据。至于他此番潜逃,大可以声称害怕被赵兹方牵连,心中不安而为之。天家近属只剩他一人,倘若拿不出真凭实据,天子是不会同意处置他的。”

这道理,成肃也明白,因此有几分为难。他问道:“倘若制造一些证据呢?”

“依下官之见,何必如此大费周折?”桓不识摇了摇头,道,“殿下既然有意除掉苏弘度,不如干脆利落地在洛阳动手。没有人知道苏弘度离开广陵,更没有人知道他去了洛阳。悄悄杀了他,神不知鬼不觉。”

成肃沉吟道:“可赵氏和那孩子都知道。”

桓不识断然道:“斩草除根。”

灯影在二人眉间跳动,成肃微微颔首:“甚合我意。”

“一把火烧了便是,对人说会稽王住处失火,天干物燥,岂非常事?”桓不识思忖一番,道,“至于东海王去往何处了,只有天知道。”

两人一直商议到月上中天,桓不识从屋里出来,小厮带他去客房留宿。

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一轮明月下,庭院里竹影参差。桓不识心里想着事,冷不丁在转角看见个人影,登时吓了一大跳,“哎呀”大叫了一声。

成之染立于廊下,青衫裲裆在月下泛着幽寂的光。她似是笑道:“桓郎君,我站在这里好一会儿了,不知何事让郎君如此凝神,居然没看到?”

桓不识惊魂未定,认出是成之染,又吓出了一身冷汗。

成之染看出他神色有异,淡淡道:“深夜密谈,郎君和梁公,定然有事瞒着我。”

“没有没有,女郎说什么……”桓不识慌忙否认。

成之染只是望着他,道:“昔日我与郎君并肩作战,生死之间可曾有半分隐瞒?郎君如今这般,当真让人心寒。”

思及过往,桓不识满心愧疚,可成肃特意交代过,苏弘度的事不准让成之染知晓。他很是为难,道:“有些事,女郎还是不知道为好。”

成之染冷冷地瞥他一眼:“你可知我是为何而来?”

桓不识称说不知。

“我亦与赵兹方相识多年,他那样的人,岂会有胆量刺杀梁公?离了旁人的指使,他做不出来那种事,”成之染紧盯着对方神色,缓缓道,“大魏二十州,梁公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远在河曲的并州刺史薛会宁,而是近在江北的青州刺史苏弘度。”

桓不识大惊失色:“女郎,慎言啊!”

“你只需要回答我,是,还是不是?”

桓不识纠结了许久,他无法回答。

这态度落在成之染眼中,便是默认了。

寒风从廊下穿过,飕飕地吹动衣袂,让人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成之染越过桓不识,径自去往成肃的住处。桓不识百般劝阻,拦也拦不住,连声在后面喊她,一直追到了成肃门口。

曹方遂和常宁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如同两尊金刚般守在门口,齐齐道:“梁公歇息了,女郎明日再来罢。”

成之染不语,径自去推门。

曹方遂下意识阻挡,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旋即雷击般松了手,垂首向对方道歉。

成之染淡淡地望着他:“曹郎君,你记着,我已经不是十二年前的小孩子了。”

曹方遂瞳孔微缩,一时怔愣。她还记得,他也没忘记,十二年前柳夫人病逝,是他奉成肃之命,强行将嚎哭不止的成之染与母亲拉开。

那撕心裂肺的一路哭喊,恍如昨日。

常宁早就袖手旁观,听凭成之染闯进了屋中。

屋里没掌灯,她站在外间,听到内室传来成肃的声音。

“你可真是个冤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