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44章 晋封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44章 晋封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8 19:57:16 来源:文学城

时隔多年,成之染再次见到了徐丽娘之子虎头,他已经十四岁了。

经年牢狱,又遭流徙,年纪轻轻却久经波折,他变成了一个少言寡语的少年,兀然立在众人之中,显得格外沉默。

自从从岭南放还,他虽无罪名在身,处境却有些不清不白。徐家多女眷,不会平白多出这么个子侄,钟氏思前想后,求助于远在长沙的长女端娘,试图为他在赵兹方那里寻一个合宜的身份。

然而湘州刺史赵兹方没心思为他操心这些事,使得徐端娘碰了壁。

钟氏也知道,虎头身为独孤氏遗孤,在旁人眼中是个棘手的麻烦。

虎头就这样随母亲留在徐宅,平日里与奉朝贺朝兄弟游处,一直不怎么见外人。

可是他不能永远躲藏在徐家的荫蔽之下。

离开徐宅前,成之染去了徐望朝生前所住的院中。院落的主人离京前亲手栽种的梨树,已经长得一人多高,纤细的枝条在微风中舒展,白花花的日光倾泻而下,发出一阵阵沙沙轻响。

她耳边响起钟氏的嘱托。

徐氏孤弱,愿她为虎头谋一条出路。

徐丽娘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前,成之染遥遥望着她,道:“世法贵名教,名不正则言不顺。二娘子可愿再嫁?”

“如果是为了虎头,我愿意。”徐丽娘答道。

成之染微微颔首,她要为对方筹谋一门好婚事。

钟氏送她夫妇二人出门,亲手将成洛宛抱上车驾。

成洛宛抓着她的衣袖,道:“祖母不要我了吗?”

“练儿乖,随你阿父阿母回去,祖母过几日去看你。”钟氏将她最爱的拨浪鼓塞到她手中,不舍地招了招手。

成洛宛脸上写满了不愿意,勉强被傅姆哄劝,才逐渐安稳下来。一路上她攥着拨浪鼓,坐在锦茵上发呆,安静得有些乖巧。

成之染望着她的女儿,心中不由得苦笑。她这阿母做得并不好,甚至不知该如何挽回女儿的欢心,这世上有许多她杀伐决断之事,可面对洛宛,却只有愧疚。

成洛宛回到镇国大将军府,府中的一草一木,比她的父母更让她感到熟悉。

见到江萦扇在道旁等候,她眼中顿时亮起来,甜甜道:“阿姊!”

江萦扇摸了摸她的小发揪,笑道:“练儿随阿父阿母回来了。”她抬头望向成之染,眸中似有水光闪过。

偌大的镇**府,她与萧群玉留守操持,契阔三载,几多艰辛。

千言万语,反而让她不知从何处开口,屋檐下鸟雀翻飞,她笑道:“半个时辰前宫中传话,请女郎明日入宫一叙。”

这也在成之染意料之中。她微微颔首,打量着江萦扇越发瘦弱的面容,不无担心道:“这几年,让你受苦了。”

江萦扇摇头:“与女郎相比,这些又算得什么。”

成洛宛迈着小短腿在庭中乱跑,徐崇朝将孩子抱去后宅,庭中只剩下她二人。

江萦扇似是喟然:“女郎终于回来了。”

成之染望着庭中越发茂密的槐荫,叹息道:“三年啊……”

关陇风云变幻,金陵人世更迭,都已不是最初的模样。

话在嘴边转了转,她问道:“我父亲可曾回京?”

“不曾。梁公回师后,一直驻扎在彭城。”

“我二叔不如何仆射通达明辨,尚书省之事,只怕他做不得主罢?”

江萦扇点了点头:“素来是孟尚书主事,难以定夺的,向彭城请示。”

“让东海王去洛阳,也是彭城的主意?”

江萦扇思忖一番,颔首称是。

成之染似乎低叹一声。

“女郎?”

成之染苦笑不语。明日,她该如何面对天子。

————

成之染次日入宫时,走在长长的宫道上,不知怎的,忽而想起了千里之外的琪树城。

她那时顶着炎炎烈日,在田垄上看诸军刈麦,天地间是一般灼热的灿烂,蒸腾暑气烤得人头晕眼花,隐隐约约的,如同宫墙倒映的树影。

天子在便殿等她,静置于御座旁的博山铜炉鎏金浮雕,错落有致,缕缕熏香丝丝袅袅四散开来,淡淡地在殿中消弭。

成之染不敢贸然抬头打量对方,可天子久久不语,似有些心思沉沉。

她亦然。

前日那场盛大的凯旋宴,仿佛已将汗青功业的辉煌席卷而尽。如今君臣相对,只余下寥寥静默。

半晌,终究是天子开口:“太平侯平定关陇,为何不高兴?”

原来她心头寂寥竟如此明显。

成之染垂眸,道:“臣此去关中,岭北陇外,转战万里,死伤无数,才知道一将功成,霜枯万骨。如今虽能活着回来面见陛下,可臣的阿弟和小叔,都已永远留在了长安,三年来战死沙场的诸军将士,再也不可能见家人一面。臣心中有愧,望陛下恕罪。”

“你不必自责,”天子似是一叹,道,“为社稷而死,死得其所。”

话虽如此,社稷的重担沉沉压下,足以将阖家老少翘首以盼的希望压垮。

一股浓郁的哀愁在心口澎湃,成之染禁不住直视圣颜,眼角却浮起难以自抑的泪花。

天子静静地望着她,直到她缓缓垂下目光,才说道:“当初克复长安,朕封你为郡公,你不肯答应。如今徒何已灭,关陇已平,还不答应么?”

成之染沉默不语。

天子道:“如今倘若还不肯接受,难道认为功劳已经大到无可封赏不成?”

“臣不敢。”成之染顿首,话已至此,她没有拒绝的余地。

“起来罢。”天子道。

成之染抬首,道:“承蒙圣恩,臣感激不尽。可北伐之功并非臣一人所为,臣恳请陛下封赏三军,抚恤士卒,扶养孤弱,以告慰亡灵。”

天子颔首,一切都依她所言。

成之染又道:“臣原本志在攻灭慕容,可如今将士疲敝,不宜再大兴兵戈。慕容氏狼子野心,如今虽遣使与我朝交好,背地里未必心诚。休养生息,训养士卒,仍不可偏废,臣恳请统领其事,以待后效。”

天子道:“梁公在彭城,以相国总百揆,事无不统。何必如此?”

成之染垂眸:“梁公是梁公,臣是臣。”

天子默然良久,道:“擢为第一品镇国大将军,掌国之征讨,总判府事。此事无先例,军府佐吏,让吏部与你商定。再者,如今领军将军空缺,你可暂代其职。”

成之染欣然谢恩,见天子并无不悦,于是道:“臣在关中时,听闻宇文氏朝廷有女侍中之职,臣府中僚佐也不乏有才干的女子,不知陛下可否准许她们到中朝为官?”

“这不合规矩,”天子不答应,道,“镇**府佐吏皆由你辟除,已足以施展本领了。”

成之染颔首称是。

天子沉吟一番,唤中书令萧璞入内,将方才种种交代给他。

萧璞时不时打量成之染,眸中亦颇多迟疑。他一一记下,却又听天子问道:“你的阿弟和小叔,节义刚烈,未曾辱没门风。你说,朕该如何追赏?”

成之染心中哀切,对上天子似是悲悯的目光,声音竟有些哽咽:“能得陛下挂怀,已是朝廷大恩。倘若承蒙封赏,襄远位居刺史,可封县侯。望朝仍是白身,可封亭侯。”

天子恍若叹息,直到成之染告退,眸中始终闪烁着一丝微光,如同殿外桐槐露出的日影,幽幽地晃动,令人心底斑驳。

成之染回到镇国府,府中大小僚佐出迎,她在众人之中一眼望见了萧群玉。

饶是炎风烈日随人,可见到她的萧长史,那人依旧如初见之时,好似一枝挺秀的寒梅,单单站在那里,眼角眉梢萦绕着沁人心脾的清凉。

成之染心头有许多疑问,唯有萧群玉才能解答一二。

萧群玉似是一笑:“女郎此去御前,想来诸事顺利。”

成之染颔首,到前堂坐定,细细说给她听。

萧群玉略一思忖,道:“今上钦命改制,这是镇国府的大事,少不得与孟尚书商量。”

成之染问道:“孟公在尚书省,处事如何?”

“政事还算通达。”

“比之何仆射呢?”

萧群玉摇头:“哪个能与何仆射相比?”

成之染喟然。龙首玉玦在眼前晃了晃,她闭了闭眼睛,挥手让众人退下,只留了萧群玉一人。

偌大的堂中登时显得空荡,耳边依稀传来啁啾鸟鸣。

成之染默然良久,问道:“何仆射,究竟是怎么死的?”

明明才过了一年半,却好似上辈子的事,连同记忆都蒙了一层灰尘。萧群玉沉吟道:“大军出征的那个冬天,何仆射便病倒了。我时常前去看他,他似乎总是郁郁寡欢的模样。到了第二个冬天,大约是朝廷要封相国为梁王时,他已经病得不能朝参。”

成之染问道:“你最后见他,是什么时候?”

萧群玉眸光微动,道:“是他临终前一日。”

成之染心中没来由一紧,追问道:“他可说了些什么?”

萧群玉缓缓颔首,道:“有句话,何仆射叮嘱我亲口转告女郎。”

成之染微微挺身,按在几案上的手指有些发白。她张了张口,终究以沉默的目光望着对方。

萧群玉轻启朱唇,滑落的字句如同珠玉琳琅,闪动的声息经久不息。

“何某,终是魏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