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31章 困守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31章 困守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19:53:35 来源:文学城

城头的灯火渐次熄灭,长安城缓缓苏醒。日光淡薄而邈远,穿透云翳和晨雾,洒在猎猎鼓动的大旗上。望哨兵士三三两两地换了岗,投向远处的目光如同铁甲一般凛冽。

守兵猛灌了一口烈酒,来回搓着快要冻僵的双手,与近旁的同伴对视一眼,从对方眸中读出了如出一辙的谨慎。

前日领兵在外的宁朔将军沈星桥疾驰到横门,引得坐镇长安的梁公之子与诸将登城相对。他们这些普通军士虽不知发生了什么,然而当时剑拔弩张的架势,隐约能让人察觉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守兵犹豫着张了张嘴,到底不敢将心中疑虑宣之于口。他的同伴也心领神会,索性扭过头去,免得不小心听到什么引起麻烦的话。

“哎……我说——”那守兵终于试探着提起话茬,同伴却一动不动,紧盯着城外,没有将半分目光分给他。

他碰了碰对方的肩膀,正要再开口,却听对方道:“你看,那边怎么了?”

那守兵一个激灵,沿着所指的方向望去。

数十里外是渭北的咸阳大营。

平林漠漠的广袤旷野之间,隐约浮起灰败的烟气。他凝神细看,不过一眨眼的工夫,滚滚黑烟如同盘桓的巨龙,从苍白尘雾中猛然腾起。

火光霎那间吞噬了天际,纵然隔了数十里,骇人的热浪仿佛触手可及。

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有敌情!

城头登时忙乱起来。疾驰而出的铁蹄踏碎了黎明时分的静寂,仿佛叩响未央宫门的一道沉闷钟鸣。

成襄远听闻城门急报,当即披甲上马,与诸将赶到横门。派出的斥候还不曾回来,咸阳大营中也没有音信传出,众人不清楚城外情形,一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裴善渊简直要痛心疾首,前日回城太匆忙,没有来得及调动麾下,他从江陵带来的兵马如今都还在咸阳大营,若是敌兵袭营,只怕胜负难料。

“完了,这下全都完了……”他不由得喃喃。

沈星桥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的人马也都留在了咸阳大营,难以言喻的忧惧登时攫住了他的心口,平素冷淡的面容褪尽血色,嘴唇微颤,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叱卢密攥紧了手中刀柄,谨慎地看了成襄远一眼。

成襄远手扶着墙垛,望着远处烟火,指节已按得发白。

“看样子,是敌袭咸阳大营,”叱卢密问他,“城中可要派兵增援?”

城中守兵不过数千人,如何能与屈脱末大军匹敌?这一去,只怕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了。

裴善渊和沈星桥齐刷刷望向成襄远,他只是一言不发。

裴善渊急道:“郎君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成襄远紧皱眉头,半晌道:“叱卢将军,你率一军轻骑前去。咸阳大营守不住就算了,务要把将士接应回城。”

叱卢密迟疑了一番,正要领命时,却被徐望朝拦下。

“让我去,”徐望朝很是坚决,“梁公留叱卢将军护卫长安,出城迎敌,交给我便是。”

“徐郎……”成襄远忧心不已。

徐望朝似是一笑:“请郎君放心。”

他清点了人马,纵马出城,头也不回地扬鞭北去。

成襄远望着那一行人马消失在层林之间,不由得捂住了心口。手掌下铁甲寒凉,他抚摸不到自己的心跳。

徐望朝率军赶到咸阳桥,渭水沿岸早已被尘烟覆蔽。咸阳大营驻扎的人马且战且退,被胡骑穷追不舍,不时有将士尸首落入水中,旋即被滚滚寒流席卷而去。

徐望朝横槊在手,率军冲杀到阵前,紧紧将敌骑抵住。敌骑见他接连挑翻了数人,一时颇有些忌惮,稍稍向后松了松阵脚。

败退的魏军又有向前之意,徐望朝大喊:“快回城!向你家将军禀报!”

桥头乱成了一团,徐望朝施展不开,越发与敌骑缠斗陷阵,轻骑从两翼收束,如同羽翼翕张的鹰隼。

屈脱末鏖战良久,面颊被烟气熏得乌黑,乍然见一支轻骑闯入阵中纠缠许久,不由得火大,打马提枪赶上前,对方为首的却是个年轻小将,兜鍪遮住了大半面容,让他一打眼看不分明。

他啐了一声,沉甸甸的黑铁长枪冷不丁刺了过去。

徐望朝闪身避开,赫然对上一张凶恶狰狞的面孔,不由得脊背发凉。对方一身明光甲沾满了血污,他不敢小觑,草草与对方打了几个回合,喝道:“哪来的胡狗,报上名来!”

屈脱末懂得的汉话不多,这句话却是听明白了的。他看清了兜鍪之下的年轻面容,不怒反笑道:“小娃娃,我不信你没听过祖宗大名。倒是你,白白可惜了!”

不消他多说,徐望朝也能猜到对方的身份,只是听到他出言不逊,心里又窝火,于是二话不说,劈头盖脸便打。

屈脱末下手也是一点没留情,两个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咸阳大营的魏军将士借着桥头乱斗,一窝蜂挤过咸阳桥,脚底生风般往长安城赶。

屈脱末渐渐觉出吃力,他到底比不得徐望朝年轻,先前偷袭咸阳大营也颇费力气,因此慢慢地落了下风。

徐望朝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对方的力气极生猛,他也是使出了吃奶的本事,余光中见桥头已没有多少魏军,想来溃散的将士大都已逃出生天。

随他而来的亲从大喊道:“二郎君!快走罢!”

徐望朝答应了一声,丝毫不恋战,于是虚晃了一招,打马跳出了阵外。

屈脱末被打得冒火,原本要招呼手下群起攻之,听得那一句“二郎君”,心中不由得一惊。

他在金城时听他的徒何兄弟说过,成肃离开关中时,留了他的长女和次子镇守长安。

眼前这个人,难不成还是条大鱼?

徐望朝率军后撤,屈脱末尾随其后,试图派甲骑四下合龙,再将人围住。具装甲骑比不得轻骑迅捷,两翼的追兵渐渐落后,唯独屈脱末死命催马,紧紧地咬着徐望朝后军。

疾驰出一二十里,身后屈脱末仍不肯罢休,徐望朝气不打一处来,放缓了步伐杀了个回马枪。

屈脱末从他身旁掠过,又兜转马头,问道:“小郎,你是成肃的儿子?你就是那个什么成襄远?”

徐望朝“呸”了一声,斥道:“这名字也配你说!”

屈脱末大笑起来,眼神一下子变得愈加凶恶。

徐望朝无意与他缠斗,拼尽了力气挥动长槊,拦腰劈来,屈脱末躲闪不及,歪倒落马。随行的胡骑旋即冲上,徐望朝来不及补刀,只得恨恨地打马而去。

一行人疾驰赶回长安城,前脚刚进城,胡骑后脚便乘势追到城下,堪堪被城头的箭雨止住了步伐。

四方守军都奉命固守,任凭胡骑在城外叫嚣,都丝毫不理。

成襄远在城头望见了屈脱末,对方张狂地摘下了兜鍪,露出光秃秃的头顶和乱糟糟的编发。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装束,心中生出难言的怪异,索性扭过头去不再看。

徐望朝已累得气喘吁吁,勉强回到未央宫,四仰八叉地瘫倒榻上,浑身上下都酸痛难忍,尤其是挥槊的那双手,虎口都已经裂开了。

成襄远和诸将在偏殿集议,众人都已经看到城外绵延不绝的敌骑,想到徐望朝只带了一军轻骑出援,止不住后怕。

幸好捡了条命回来,还救了许多溃退的将士。

饶是如此,城中的兵力仍难以与敌兵抗衡。

众人苦着脸商议了半天,沈星桥开口:“不如,退出长安罢。”

成襄远一惊:“退出长安,还能去哪儿?”

“东出潼关,南下雍州,去哪里都行。胡虏如今虽得志,慑于我军兵威,必不敢迈出关中半步。只要我军离开长安,自可免去胡虏纷扰。”

“沈将军!”成襄远难以置信,道,“我阿姊还在陇外,我岂能弃城而逃!等到她回来,我如何交代?”

沈星桥皱了皱眉头,道:“郎君多久没收到镇国音讯了?”

成襄远一时语塞,自从成之染离开琪树城,至今已有小半年,期间从高平城传来的消息,还是元破寒派人送来的。

自从她离开高平,至今仍杳无音讯。

成襄远脸一下子白了:“沈将军这是何意?”

“屈脱末是什么人?他是凉州酋帅,陇外杂胡,如今他从陇外赶到长安,一路上势如破竹,郎君不感到奇怪吗?”沈星桥紧盯着他,说出来的话越发令他不安,“倘若镇国在陇外,为何不将屈脱末拦下?”

成襄远被他说懵了,一时间无言以对,更不敢细思他话中之意。

沈星桥稍稍缓和了神色,并未将这话说破,只是道:“郎君不能总是将希望寄托于镇国。”

叱卢密和裴善渊面沉似水,一想到某种生死之间的可能,都心口一窒。对上成襄远求助的目光,他二人不由得看向沈星桥。

“沈将军,总该有其他办法罢?”叱卢密说道。

沈星桥沉吟不语。

殿中一时间落针可闻。半晌,成襄远突然说道:“我要给彭城送信,请梁公派兵来援。”

沈星桥神色微动,目光似有些游离。他倏忽想起许久之前,成之染率军受阻于潼关,他和桓不识擅自派人向成肃求援,结果却挨了顿痛骂。

他在成肃面前从没有丢过这样的脸,一而再再而三地求援,只能证明守将的无能。

这样的事情,他不想再做第二次。

“哦?”沈星桥微微侧首,问道,“郎君想要多少援军?”

胡骑凶悍,不容小觑,结阵连片,有如网罗。

数千人来援,只怕是不够,可若是上万……

坐镇彭城的梁公,当真会答应?

沈星桥看出成襄远的迟疑,道:“当初梁公在长安,江南士庶,莫不企望东还。倘若此番再劳动梁公北出,往还难测,忧在腹心。倘若梁公不来,朝廷诸将,又有谁能击退屈脱末?”

“沈将军话虽如此,可若是没有援军,长安之围,如何能解?”裴善渊摇头叹息,“我只怕长安像当年洛阳一样,困守数十日,终究沦落于敌手。”

当年那位固守洛阳城的裴太守,正是裴善渊同族之亲。沈星桥看了看他,难得陷入了沉默。

成襄远长出了一口气,当即执笔给成肃写了封信。

沈星桥见他伏案疾书,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眉间亦阴晴不定。

向成肃求援,务要将关中诸事来龙去脉都说个清楚。沈星桥不由得紧盯着案头,一张张字纸仿佛牵系他神魂。

成襄远终于放下了笔,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对叱卢密道:“劳烦叱卢将军看看。”叱卢密毕竟是成肃留下护卫他的人,这封信单给叱卢密看,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叱卢密将信读罢,眸光似是一顿,不由得向沈星桥投去一瞥。

沈星桥心下了然,从卢昆鹊到元氏诸兄弟,这一节定是绕不过。

他不由得垂下了眼眸。

见叱卢密并无异议,成襄远命人乘夜出城,八百里加急送往彭城。

殿外的天色阴沉沉的,似乎晚间又要落雪了。

沈星桥回到住处,在屋中逡巡良久,直到夜幕昏沉,仍旧坐立不宁。

他在案前执笔,写了封短笺,塞到细细的信筒中。

门外的亲随听闻呼喊,推门而入,见沈星桥枯坐案前,案头一灯如豆,幽幽烛光被寒风扑动,闪在他深沉似水的眸子里,霎时间让人想到冬夜秦淮的粼粼灯火。

“以鸽寄书,给董和均。”

亲随并不多问,领命而去,屋门闭合时,他似乎听到一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