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10章 游翔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10章 游翔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24:52 来源:文学城

成之染既有怀柔夷夏之意,也不愿滥施刑罚。可今日眼前总是晃动着那双麋鹿的眼睛,卢昆鹊慷慨悲声也仿佛在耳畔回荡,似乎有个人站在她面前,然而她看不清对方的面容,唯独他身上悲凉肃杀的气息,犹如实质般环绕在她的身旁。

她似是沉默了太久,成肃不由得以目光催促。

成之染回神,缓缓道:“有一桩旧事,我讲给诸君倒也无妨。十多年前宣武军西征庾氏,庾氏大将薛义安沿途阻击,直到宣武军兵临城下,仍旧作困兽犹斗之态。当时诸将抓了他,请示天子该如何论处。天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屠各段师毕竟是胡人,并不能全然理解她话中之意。

李寿宜登时明白了,颓然闭上了眼睛。

屠各段师不死心,道:“请将军明示!”

成之染轻笑一声:“我前锋大军北上,困阻于潼关数月,与你军交战多时,诸将士横尸荒野。并非不曾以恩德劝降,你二人为何不降?事到如今才悔不当初,若我能容你,如何向死去的同袍交代!”

屠各段师申辩道:“效死勿去,人臣之分。将军设身处地一想,我如何能弃了潼关蒲坂,将故主置于危难?”

“好一个人臣之分!”成之染拊掌笑道,“你既要为国尽忠,我自当成全。来日定会告诉宇文绎,天下还有这两位忠臣。”

屠各段师闻言,仿佛被卡住了脖子,涨红了脸皮,说不出一句话。

李寿宜睁开了眼,仰首细细打量了成之染一番,沉默地垂下目光。

李驷容试图为他族弟说情,成之染轻轻摆手,道:“有此等忠臣,也未曾辱没了陇西李氏的门楣。杀身成仁,夫复何求?”

李驷容怔然良久。他毕竟是与宇文绍谋反未遂出逃江南,从道义一节委实已落了下风。他与李寿宜相顾无言,只得叹息一声,掩面不忍再看。

成肃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见成之染已作了决断,鹰隼般的目光微微一瞥,待命的军士会意,上前将这一行俘虏拖下殿去。

哀嚎告饶声渐渐远去,殿内沉默了一瞬。成之染对李驷容道:“大争之世,不得不如此。倘若令弟如阁下一般审时度势,也不至于有今日之祸。”

李驷容顿首称是,黯然告退。

成之染揉了揉眉心,道:“那个薛会宁,先前我以为他未必可靠,如今看来倒尚有用处。太尉打算如何安置他?”

成肃斜倚凭几,道:“你心中已有定夺了罢?”

成之染颔首:“官复原职,依旧让他做他的河北太守,率所部驻守蒲坂城。”

成肃道:“反复之臣,心思难测。倘若慕容胡虏以重利招引,他未必能不改其心。”

成之染微微一笑:“慕容胡虏,难道还能长久不成?”

成肃眸光一动,看了她一会儿,道:“你有分寸便好。”

成之染对上他的目光,从对方满目沧桑中望见了一个隐约人影,一时竟有些失神。难以言喻的重云从心口压下,恍惚间仿佛看到了许多人的模样。

半晌,她说道:“我方才允诺,要将屠各段师和李寿宜死讯告诉宇文绎。”

成肃道:“未尝不可。”

“可我还答应过宇文绎,将来不会杀了他。”成之染紧盯着对方神色,缓缓道。

成肃皱起了眉头:“乱臣贼子,务要在金陵街头斩首示众。”

“难道不能效仿当年世祖定江南,封吴王故事?”

成肃道:“吴王有过,亦是汉家君主,胡虏岂能与之相提并论?”

“宇文绎一死倒是落得清净,可他的今日,便是慕容颂的明日。慕容颂势必与我朝抵死相争,我军要荡平三晋,又谈何容易?”

“你也要做圣人君子么?”成肃沉沉笑了笑,“贺楼骞何等下场,我辈又岂能重蹈覆辙?”

成之染默然不语。

成肃用力敲了敲几案,对她道:“斩草,除根!”

成之染动了动嘴唇,当日在未央宫门前发下的誓言,此刻却无论如何难以说出口。

倘若当真有什么报应,那就冲着她一个人来罢。

————

先前从宇文氏君臣宫中府中搜剿的金玉珍宝,成之染尚且留了一半给成肃处置。桓不识和沈星桥忐忑不安,生怕被成肃责骂。

没想到成肃粗略看了眼簿册,顺手交给了长史王恕,吩咐道:“一律颁赐诸军将士。”

王恕暗道成之染胆大,见成肃并无怪罪之意,也就默契地将这节揭过。上上下下皆大欢喜。

成肃又派人将宇文氏朝廷诸般典册礼器清点装箱,一件不落地搬运上船,同被俘的宇文绎君臣一道运送回京。

征虏将军钟长统亲自押送,迤逦水师浩浩荡荡地扬帆东下,自渭水驶入大河,一道顺着原路返回。

桓不识望着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感慨道:“不知何时才能回家啊……”

众人闻言亦心中暗叹。北伐大军离家已经一年有余,前锋诸军更是日日夜夜盘桓在汤汤河水之畔。流水迢迢,胡骑萧萧,北地的荒寒风景,迥异于残梦之中山温水暖的江南。

诸将佐谈笑风生,成之染听得入神,唇角浮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见柳元宝皱着一张脸,她笑道:“你当初主动请缨出征,如今想家了,难道要后悔?”

“我才不后悔,”柳元宝摇头,怅惘道,“前些年去打海寇,比如今更久更远,可那时却没有这样想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成之染思索一番,似乎确实是这样。

柳元宝自嘲一笑,道:“你父亲夫君俱在身边,想来也不必挂念家中。”

成之染苦笑:“我离京之时,我的小洛宛还不满四个月,如今她该会说不少话了罢?只怕早已将我忘记了。

柳元宝一时大意,自知说错了话,讪讪道:“毕竟母女连心,等你回去了,她自然能认得出来。”

“回去啊……”成之染望着道旁翻飞的黄叶,喟然道,“也不知明年这个时候,可否回京。”

众人闻言一惊,不知她心中是何计较。成肃回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什么。

元破寒若有所思,低声对成之染道:“关中一隅,终究不能将鲲鹏困住。”

成之染眸中含笑,沉吟道:“我呼尔游,尔同我翔。跨蹑地络,终归故乡。元郎,你将来是要回金陵,还是回襄阳?”

元破寒笑道:“正有一事要与女郎商量。”

待回到未央宫,他随成之染进了便殿,与他同行的还有同祖兄弟元行落,元行落年纪比他稍小些,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听兄长说话。

元破寒难得有些忸怩。他祖父元仲衡在世时,家住未央宫北宫门外北阙甲第,家道中落后举家南迁,那宅邸被宇文盛赐给了冯翊王宇文拔陵。如今天道好轮回,宇文拔陵一家老少俱已抄没,随宇文绎一道押送回金陵。卢昆鹊跟他一商量,想将那旧宅收回,将来在此间终老。

若是寻常宅邸,他也不必叨扰成之染,可是这故宅实在显要,他左思右想,还是硬着头皮向成之染开口。

“这有何难?”成之染一笑,“物归原主,也好让我告慰武侯。”

元破寒得了她允诺,心中有了底,又听她说道:“攻城不易,守城更难。我朝要在关中长久立足,并非单单驱逐一个宇文氏就能完成的。经略关中,望郎君多加留意。”

元破寒拱手:“定不负所托。”

成之染尚不及多言,通传的军士来报,成肃正找她。

元破寒闻言,领着元行落告退。成之染沉默不语,在座中思忖良久,久到那军士忍不住出言催促,才起身前去。

成肃在偏殿等她。

成之染进门之时,他正站在巨大的石纹屏风前,细细打量错金勾画的胡服骑射图。

曹方遂和常宁见她来了,颔首致意,悄无声息地退出殿中。

炉烟袅袅,换下甲胄的背影竟显出几分萧条。

成之染一动不动,等着成肃发话。

半晌,成肃似乎看累了,负手走下了台阶,道:“今日钟长统回京,军中都颇为艳羡啊。”

成之染道:“将士离家万里,一去经年,难免思乡。”

“这才到哪里啊!”成肃抖了抖袍袖,在上首坐定,道,“大军仍要留驻于关中。”

成之染颔首:“我并无回京之意。”

成肃示意她落座,把玩着沉甸甸的太尉之印,道:“诸军祖上哪个不是在北地,南渡百年,过惯了江南的日子,一个个都惫懒了。如今两京旧地都已经收复,苏氏的天下,也不该偏重于江南。”

“阿父说的是。”

成肃眉间微动,道:“你今日怎么如此乖巧听话?”

成之染轻笑:“于北伐一事,我心与阿父相同。”

成肃哂笑一声:“你我之心若果真相同,我也不会落得被慕容氏阻击河上。”

成之染心中有愧,只是不作声。

成肃看了她两眼,道:“倒是说说看,你有何计较?”

“金陵僻远,要经略北地,只怕是鞭长莫及。务要将重兵屯驻于长安、洛阳,才有周旋的余地,足以向慕容氏用兵。”

眼前浮现出黑云压城般的喧嚣胡骑,成肃闭了闭眼睛,道:“可惜你不曾见过慕容铁骑。”

“慕容和宇文同是胡虏,又能有什么区别?以对付宇文氏的手段,驱逐慕容氏并非难事,”成之染勾唇,道,“况且慕容氏窃据河北故地,百姓大都是汉家遗民,一朝王师渡河北上,何愁百姓不会云从响应?”

“可这样难以根除慕容氏,”成肃道,“你看看梁雍人马追讨宇文氏残部,人都已经跑到凉州去了!慕容氏大可像他们一样,见势不妙就逃往北疆,休养生息数年,又伺机进犯中原。慕容颂能等得起,我可等不起!”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再没有丰裕的余年足以与对手消磨。

成之染心中一阵悲伤,道:“那阿父的意思是……”

“我需要一支强大的甲骑,”成肃扬起了声音,指着身后屏风上纵马驰骋的画像,道,“席卷漠北,叩勒祁连,一击致命,永绝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