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06章 元氏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06章 元氏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7:38 来源:文学城

成之染依旧维持着驻足仰首的姿态,天地间风流云散,仿佛在此刻凝固。隔着整整十年岁月的时空,京门故里的花蹊春日,霎时横越关山万里扑面而来。

隐约雾气从眼角浮起,她微微启唇:“霜娘。”

贺楼霜一动不动地望着她,如同一尊矗立千年的雕像,风霜雨雪,冷暖悲欢,似乎并不曾在她容颜上勾画痕迹。

然而那一双深邃美目盛满了苍凉凄怆,隐约闪动的眸光,似是被眼前铁甲森然的来客照亮。

十年太久,久到足以彻彻底底改变一个人。

心头壅塞着千百般疑问,却不能宣之于口。往事沾满了灰泥和尘土,若骤然翻动,也难以平复如初。

成之染伫立良久,道:“你……怎会在此?”

这台殿地处宫禁,素屏银钩,砌玉龙墀,绝非寻常百姓所能踏足之地。

贺楼霜似是一笑:“我是宇文绎所封的女侍中啊。”

成之染定定地望着她,静默的眸中仿佛有一丝迷茫一闪而过。

赵小五和叶吉祥的呼声从身后响起,他们匆匆赶来,见到柏梁台上的陌生身影,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请这位霜娘子回营。”成之染说道。

二人领命上前,客客气气地对贺楼霜道:“娘子,请。”

贺楼霜缓缓走下台阶,路过成之染身旁时,耳边忽而传来略带迟疑的声音。

“这一回,你不会再走了罢?”

贺楼霜勾唇浅笑,并未回答。

成之染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头竟有些萧索。几年来离情别绪,如今也不是细细思量的时候。大军才进城不久,还有许多事等着她去做。

她命令一幢人马屯驻在台殿,权将这高台当作登临瞭望之所。长安城四面十二座城门,都安排重兵把守,城中要道和险塞亦昼夜巡防。

中军设在未央宫便殿,岑汝生将尚书省收录的百官名册交给成之染。她略略翻看了一番,目光在武卫将军贺楼察名字上停留一瞬,旋即道:“照此搜查缉捕,别放过漏网之鱼。”

她特意招呼诸将上前,叮咛众人要好生约束士卒,断不可借此机会惊扰百姓,更不得在城中烧杀掳掠。

众人各自领命而去,成之染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城南守军又传讯过来,让她不由得心头一紧。

好在是捷报。

驻守虎蹋城的偏军人马击败了灞上敌兵,这一战大获全胜,俘获甚众。主将岑获嘉送话,待明日规整了人马,再入城与大军会合。

日影西斜,未央宫城渐渐隐没在余晖之中。重楼飞檐,朱门残柳,在晦暗天色下显得格外萧瑟而冷清。

案头烛火明灭,照亮了舆图上曲折勾连的城池。长安城已破,宇文绎被俘,然而城内仍并不安定,长安之外广袤的关陇秦川,依旧如重重天幕间寥落的星子一般暗淡不明。

诸事纷杂,成之染与诸将佐商议到月上中天,众人才渐渐散去。

岑汝生刻意留了下来,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他看向成之染侧旁的徐崇朝,迟疑了一瞬。

徐崇朝正要起身回避,岑汝生却又喊住他,道:“贺楼娘子,徐郎君也认得罢?”

徐崇朝点了点头。他今日见到贺楼霜,人群中匆匆一眼,那人的身影依稀与过往重叠。京门似一场旧梦,他回想起来,心中也郁郁难平,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岑汝生颔首,对成之染道:“节下要如何处置她?”

烛火发出轻微的哔剥声响,静室中显得越发清晰。成之染良久不语,烛火在她眸中跳动,神情仿佛被重帷遮住。

“岑郎这是……要为她求情?”

岑汝生郑重一拜:“贺楼娘子忠肝义胆,当年若不是她冒险到江陵传信,彭城忠武公能否守住荆州尚未可知。纵然如今她在宇文氏宫中,说不定是有什么隐情。”

成之染轻轻笑了笑,道:“你放心,我不会伤她。有些事,我还要问她。”

岑汝生似乎并不放心:“那么,太尉呢?”

“太尉亏欠于我,不会与她为难。”

岑汝生虽不解其意,听她如此允诺,倒也放下心来。

待他离去后,成之染幽幽一叹:“他家与贺楼氏,到底是有些瓜葛。”

徐崇朝略一思忖,道:“岑郎光明正大为霜娘子求情,所怀的,未必是私心。”

成之染垂首不语,半晌道:“私心与公心,有时未必能分明。”

————

雍州刺史岑获嘉屯兵灞上,亲率麾下数百骑人马赶往长安。

成之染在霸城门城楼等候多时。秋阳自晴空倾泻而下,密密丛丛的层林波浪般延展开去,一眼望不到尽头。

远处驰道上升腾起浩荡烟尘,呼啸西风中仿佛有铁蹄激荡,由远及近,一阵比一阵清晰。

数十骑人马手持各色大旗,冲进了众人视野,旋即有一队队轻骑护卫着十余位将领疾驰到霸城门下。

一人摘下了兜鍪,露出汗水淋漓的灿烂笑颜,朝城头挥了挥手臂。

他依然如初见时鲜活明亮,百里秦川的战火也不曾熏染分毫。

是重归故土的元郎啊……

成之染率诸将佐出城相迎,望见为首白发苍苍的老将,不由得微微红了眼眶。

“岑公!”

岑获嘉年近古稀,经年不见,更比从前苍老了三分。这一路纵马颠簸,纵然他筋骨强健,仍不免气喘吁吁。

成之染要行晚辈之礼,被岑获嘉拦住。他望着霸城门的青色城楼,眸中竟似有泪光闪动。

“真不曾想到,老朽有生之年,竟还能身临长安!”

成之染笑道:“岑公,你我约定的事情,自然能做到。”

岑获嘉抚须大笑,遥指灞上的方位,道:“当年我父亲随庾大司马北伐关中,亦是驻扎在灞上,那一年我才八岁。可惜庾大司马未能攻克长安,后来我父亲每每提起,深以为终身憾事。如今我已半截入土,替先父看一看长安城,也不虚此生了。”

成之染笑道:“这是哪里话!岑公宝刀不老,既然到了长安,岂能只是看一眼?”

她言有未尽之意,岑获嘉并未追问。桓不识和沈星桥对视一眼,都默不作声。

众人将岑获嘉一行迎接入城,城中已发了安民告示,有军士走街串巷,敲锣高呼,宣谕百姓。

这一行浩浩荡荡从长街经过,许多百姓在道旁观望,争相一睹江南来的镇国大将军风采。一路上走走停停,许久才回到未央宫。

岑获嘉叹道:“遗民不沾王化,迄今百年有余。如今见王师到来,真如重见云天。”

成之染颇多感慨,又听元破寒说道:“我军在虎蹋城时,有不少豪强酋帅投到帐下,愿意为我军荡平关陇效力。如此一来,倒也是我军增益。”

成之染颔首,这也正是元氏到关中的裨益。

如今虽收复长安,宇文氏驻扎各地的兵马还不曾剿灭,关中郡县也未必安宁。她业已传檄四方,倘若有州郡不肯奉命,只怕等成肃大军来后,再行征讨了。

众人到便殿坐定,岑获嘉清了清喉咙,细细向成之染禀报自武关至灞上破敌的情形。

听闻宇文绎派驻灞上的是骁骑将军苏弘义,她眉间微动,道:“这个苏弘义,就是庾氏之乱后投敌的那个?”

“正是,”岑获嘉颇有些惋惜,“可惜这人又跑了,我派人追捕数十里,都没找到他踪迹。”

成之染沉默了一瞬,不知想到了什么,似乎笑了笑。

岑获嘉迟疑:“节下……”

“如果我是他,就投奔慕容氏去了。”成之染轻道。

灞上守军被击败,数千人被俘,岑获嘉命麾下追讨残兵败将时,还有些意外之喜。

“有一群从南城门败逃的敌兵,为首的是宇文氏城门校尉。他说是收到宫中女官贺楼氏的命令,才带兵从北城转到南城。我想问节下,可见到那位女官了?”

成之染微微颔首。昨日宇文绎亲自带兵在城北督战,断不会将人马派往城南,她率军入城时未遭遇任何阻拦,足以见北城守卫空虚。

那人这样做……是有意为之?

岑汝生不由得看了祖父一眼,然而岑获嘉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一行人马在城中安顿下来,旋即传令到灞上军中,再向城中增派些人马过来。

传令的使者刚拍马出城,城外的斥候便疾驰到宫门,火急火燎地前来禀报,宇文氏卫将军屠各段师率领大军南渡渭水,如今正在城外二十里徘徊。

众人闻言都一惊,桓不识当即请命要出城杀敌。

成之染摇头:“长安城已破,宇文绎被擒,单凭一个屠各段师,又能奈我何?况且太尉大军在后,他腹背受敌,早晚会不战而溃。”

她传令各城门守军严加防守,以免给敌军可乘之机。

岑获嘉见她并不将屠各段师放在心上,然而眉宇间频频扰动,又似乎心绪不宁。他以目光询问岑汝生,岑汝生心领神会,迟疑了一瞬,缓缓摇头。

待她分付了诸军守备,岑获嘉带麾下将佐告退。

成之染将人拦下了:“卢太守一行,我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贤良盛族。”

襄阳太守卢昆鹊出身范阳卢氏,原本是贺楼氏名相元仲衡的女婿,渡江之后虽子嗣凋零,好在妻族子侄都撑得起门户。

元破寒同祖兄弟十人,有八个在长安聚首,年岁参差,形容各异,在殿中端坐,别有一番峥嵘气度。

卢昆鹊微微一笑:“节下谬赞。”

他亦是与成之染初见,然而一路上,元破寒对这位镇国大将军赞不绝口,让他委实有些好奇,盛名之下,可是名实相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