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85章 百年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85章 百年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秋冬之际的寒风呼啸而过,相连如锁的壁垒森然矗立,砌筑垒墙的青石严丝合缝,日影下泛着冷冽而尖锐的光泽,宛如巨龙蜿蜒,盘踞在洛水之侧。

宗寄罗战袍染血,手中长枪如游龙翻飞,枪尖闪烁着寒芒,划出一道道耀眼银光。

破风之声混入厮杀呐喊中,那声息仿佛被洪水淹没,然而宗寄罗却听得清晰,如同幼时在锦官城的深宅大院,父兄相伴,祖父宗达对她宠爱有加,不时在一旁指点一二。

长枪破空的猎猎风声,总让那时候的她新奇而激动。只是随着流年跌宕,破空之声与刀兵相撞,金铁刺入血肉的沉闷声响,渐次将陈年心绪掩埋。

这杆长枪在她的手上,才不算辱没了宗氏威名。

诸军齐齐攻入营垒,与敌兵展开殊死搏斗。箭矢如雨,刀光剑影交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与焦灼。

宗寄罗将面前敌兵挑翻,忽见一名敌将挥舞大刀,咆哮着冲来,企图与她以力相搏。宗寄罗枪影一闪,那敌将攻势瞬间被化解,随后枪尖轻点,赫然在对方盔甲上留下深深裂痕,震得他踉跄后退。

他再要上前,身子却陡然一僵,被人踹倒了一旁。柳元宝持刀赶上,对上宗寄罗的目光,两人尚不及开口,宗寄罗忽觉耳后风生,登时身形微侧,长枪一挥,堪堪将来人枪尖挑到一旁。

她借势反击,长枪如电,与那人缠斗起来。柳元宝赶忙上前助阵,将那人围在垓心。两人看出这敌将装束非同一般,料定是敌军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由得愈加谨慎。

那敌将早已负伤,相持间攻势渐缓。他向宗寄罗挥出一枪,喝道:“女娃,你打不过我!”

宗寄罗横眉怒目:“我乃镇国司马,不是什么女娃!”

那敌将似是意外,亦自报家门:“宁朔将军,斛律嵩。”

宗寄罗闻言,心知眼前这人是敌军之首,不由得冷笑:“杀了你这个宁朔将军,我来做!”

她越战越勇,与柳元宝合力将对方逼入阵脚。元破寒发觉此处异状,也派人来援。

斛律嵩挥舞长枪,试图在阵前冲杀,然而他独木难支,终究被宗寄罗一□□中胸口。

斛律嵩倒在血泊之中,望着空荡荡的远天,眼中满是不甘与遗憾。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再战,却已力不从心。

咽气之前,他咬牙切齿说了一番胡语。宗寄罗和柳元宝不解其意,元破寒皱了皱眉头,道:“他说被奸人所误,死不瞑目。”

说罢,他露出一个古怪的神情。

宗寄罗虽然奇怪,却也没多问,她伸手摘下斛律嵩的战盔,方才发现这人竟已两鬓斑白,心中一时踟蹰。

半晌,她将那战盔一扔,“呸”了一声:“胡狗,死不足惜!”

斛律嵩已死,敌军兵败如流水。诸军占领了钩锁垒,派人请大军西上。

消息传到中军,成之染长出了一口气,道:“诸军果不负我。”

说罢,她飞身上马,向西一望,视线被层林阻隔,然而洛阳已无险阻了。

桓不识见她意态闲适,不由得问道:“节下为何如此笃定?”

成之染难得一笑:“诚如将军所言,宇文纵理应集中兵力固守金墉城,等待援军从关中而来。宇文纵派兵出击钩锁垒,就已经输了。”

桓不识还想追问,成之染却施施然打马而去。诸军把守钩锁垒,有斥候来报,洛阳城派出一支人马向东而行,不知何故,行至半路又匆忙撤回洛阳。

“这是去增援虎牢关,”成之染摇头,“可惜我军已捷足先登,宇文纵来得太迟了。”

诸军在钩锁垒稍事休整,平明时分又拔营西进,溯洛水而上,逐渐接近洛阳城。

城外七里远,有桥名为“七里桥”,此桥以巨石砌成,横亘于渠水之上,桥拱高大,巍峨壮观。

成之染在桥下驻马良久,问裴子初道:“裴郎可来过此地?”

裴子初望着这石桥,眸中有微光闪烁:“昔日洛阳人送亲友东行,经常到此桥话别。我年幼之时,父兄曾带我来过。”

他指着高耸的桥梁,道:“我兄长那时年少,就赤膊站在桥边,高高地跳下水来,与洛中少年比试凫水。这桥那么高,我很担心他,结果他还取笑我胆小。”

成之染闻言侧首,裴子初素来少言寡语,如今提起少年事,竟湿了眼眶。

他的父兄因兵败被执,客死长安,那个站在桥头嘲笑他的少年,早已一去不复返。斯人已逝,物是人非,饶是他久经波折,也不免心绪难平。

成之染叹息一声,翻身下马,细细端详这石桥,桥头的铭文还依稀可读。

桓不识大字不识一个,问道:“这写了什么?”

“此桥是太和三年冬开工,次年夏完工,每日用工七万五千人,”成之染在心中默算,道,“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

桓不识惊讶不已:“我都不知太和是何时年号,节下怎算得如此清楚?”

沈星桥看了他一眼,道:“世祖定江南,一统天下,改元太和。天下承平三十年,衣冠南渡百余年,如此便算得。”

桓不识头一回感慨自己读书少,正嗟叹之余,成之染道:“彼时国势正如日中天,方能征发百姓兴建如此雄伟的巨桥。”

近世衰微,百年零落,只余风霜。旧日繁华,也只能从这石桥缝隙,窥见一鳞半爪了。

日薄西山,成之染号令诸军安营扎寨,此时距离洛阳城不过数里。桓不识忧心忡忡,紧随着成之染追问如何攻城。

成之染正准备骑马巡视营寨,见对方不依不饶,只得苦笑道:“桓将军,明日自然见分晓。”

说罢,她带着军府上佐打马而去。

桓不识仍不死心,硬拉住徐崇朝,道:“徐郎,她这……我心里没底啊!”

徐崇朝笑笑:“将军只管放心便是,城中那位河南王,如何能比得镇国大将军?”

桓不识还想再说些什么,辕门外忽而传来一阵喧哗声,一支旌旗招展的浩荡人马,从东边疾驰而来,尘土飞扬中透露出不容小觑的气势。

徐崇朝赶去一看,来人都是州郡兵装束,为首的将军人高马大,大嗓门一喊,亮出了南阳太守的印信。

桓不识验看了印信,眼前这壮汉,竟然是雍州司马邓茂德,于是朝徐崇朝点了点头。

徐崇朝带邓茂德去找成之染,这人也是个话多的,洪亮的声音传出大老远,直到在诸军之中望见为首的女将,才猛地刹住了话茬。

成之染将人请到中军大帐。邓茂德与南阳太守韦惠连一同率兵北上,接连攻克洛阳南向的几个关口,截断了洛阳守军南逃的路径。韦惠连率军驻守,他则进兵洛阳与前锋诸军会合。

昏黄灯影下,邓茂德的面容稍显暗淡,可眸中闪烁的豪情却亮如炬火。他一席语罢,向成之染郑重行礼,道:“雍州刺史岑公,对我等寄望颇深。我等愿与节下并肩作战,共破洛阳!”

成之染回礼,道:“将军来得正是时候,明日兵临洛阳城下,正是你我建功之时。”

邓茂德仿佛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脑门,道:“来的路上抓到几个贼眉鼠眼的逃兵,说是从洛阳跑出来的,来人,快把人押上来!”

兵士当即押解着数名俘虏进帐。

邓茂德笑道:“他们自称是洛阳城中的高官,眼见败局已定,就借机潜逃,可惜不巧啊,被下官半途抓到了。”

成之染垂眸,面前这些人衣着讲究,面容也保养得极好,只是如今跪倒在帐下,脸上流露出几分灰败的神情。

“下臣容禀……”为首那人微微颤抖着抬起头,望见烛火摇曳中,座首年轻将军的面容显得格外冷峻,让他一时卡了壳。

“咦?”一旁元破寒打量他许久,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俘虏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大喊道:“将军!在下宇文融,正是来投奔将军的!”

成之染神色微动,道:“你是宇文纵的司马?”

“正是下臣,正是下臣!”宇文融朝成之染一拜,道,“节下有意让宇文纵出击,就是下臣将他说动的啊!节下说以黄叶为信,下臣也送到了啊!”

他身旁另一名俘虏也大胆抬头,紧盯着元破寒道:“元将军不认得在下了么?在下杨匪解啊!”

元破寒端详他一番,恍然道:“节下,就是他,他是宇文纵的主簿。”

军士将众人印信呈上,成之染一一看过,缓缓起身,徐步到宇文融面前。

宇文融慌忙低头,望着铮铮铁甲在眼前晃动,登时大气不敢出一口。

一双有力的手扶上了他的肩膀。

宇文融难以置信,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

成之染依次将众人扶起,又让人看座,送上些热水驱寒。

元破寒热情地与他们寒暄,宇文融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周身回暖,忽而听成之染问道:“固守金墉城,我军必不敢越过洛阳城西上,这一点,宇文纵岂会不知?”

宇文融身为胡人,汉话说的并不好,况且有些话,他也难以在众人面前说出口。

于是杨匪解替他答道:“节下有所不知,宇文纵二十有四,因是国主宇文盛之子,才得以出任刺史,镇守一方。他自知根基尚浅,听闻大军北上,便遣使到关中请求救兵,救兵未来,节下便已先到。宁朔将军斛律嵩确实劝他固守金墉城,幸好宇文司马苦劝,才令他回转心意。”

“哦?”成之染目光一顿。

杨匪解摇头叹息,压低了声音道:“宇文氏兄弟相争,贻害颇深。宇文融虽不与那逆臣同党,兔死狐悲,也难免心有戚戚。他担心婴城示弱,将被宇文绎责罚,这才听从了我等建言。”

“阁下方才说宇文纵向关中求援,何时去的?”

“一个多月了。”

按理说早该有消息了。

见成之染沉思不语,杨匪解大着胆子道:“徒何乌维在岭北,只怕关中不敢调兵来,洛阳内里,实在空虚。连日来将士士气低落,城中粮草也不济,一旦王师到来,便是城破之时。”

“徒何乌维……”成之染似是一笑,“我还真该谢谢他。”

宇文融和杨匪解俱是一哆嗦,埋下头不敢接话。

徐崇朝略一沉吟,道:“将来,只怕亦是劲敌。”

成之染颔首,又细细向降臣询问城中守备,心中渐渐拿定了主意。她吩咐军士带这些人下去安顿,又暗中叮嘱将人看紧了。

元破寒道:“那个杨匪解,是弘农杨氏出身。当年伐齐时,我到洛阳来接尚书令羊粲,他就是接应我出城之人。”

成之染勾唇:“他此番有功,我自然不会亏待。”

桓不识赶忙问道:“那明日……”

“桓将军……”成之染无奈,“你且听我号令便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