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69章 长安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69章 长安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乾宁十一年春正月,关中,长安。

驼铃声声,长路漫漫,自西域远道而来的旅人,轻轻掸落行囊上黄沙古道的风尘,踏过城外厚重绵延的白雪,抬首望向高耸城楼上金光闪闪的匾额,慨叹道:“长安……”

骏马奔腾之声动地而来,行旅纷纷避让道旁,只见来时官道涌来大队人马,卷起的雪粒与尘埃惊飞弥漫,将横亘渭水的长桥遮蔽了大半。

奔马疾驰入城门,皮弁使者挥鞭大喝,叫嚷声裹挟进黄昏悲风,齐齐怒号着扑向巍峨宫城。

未央宫正荫蔽在昏黄暮光中,小黄门递转九重宫阙,终于将谕旨呈上太极东堂。

周监国太子宇文绎拆开信函,不由得大惊失色。

侍坐一旁的华服女子平静抬眸,问道:“殿下,何事?”

“父亲回来了,明日就到长安。”

“圣上去中都山礼佛,如何回来得这样急?”那女子眉间一凝,余晖轻轻洒落在颊边烙印,赤红淋漓,令人骇惋。

“霜娘……”宇文绎面色很难看,忽而望向她,双眸里满是惊颤,“该不会,又是发病了?”

贺楼霜道:“今冬天寒,山中路远,圣体违和,也在情理之中。”

宇文绎赫然起身,吩咐左右属官道:“备好仪仗,明日一早,我要出城迎接圣上。”

属官正要领命,贺楼霜突然开口:“京中并不安稳,倘若当真是圣上病归,如今乱党环伺,殿下出城,非但见不到圣上,反而会生出祸端。”

宇文绎听闻“乱党”,犹豫了一瞬,终究摇头道:“圣上与我,是父子,亦是君臣。臣子见君父病笃却端居不出,是何道理!”

贺楼霜道:“殿下之心至诚,可惜乱党并不顾惜。殿下保全自己,社稷才能安定,这才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宇文绎默然良久,对上她坚定的目光,缓缓坐回了座位,半晌,吩咐属官道:“明日不必出城,在玄武阙下拜迎。”

说罢,他怔怔扶了扶头顶金冠,低声道:“但愿父亲一切安好。”

贺楼霜并未搭言,只是徐徐走到堂前,遥望着落日西沉。待日头再次升起,自然会知晓这一切答案。

————

更深夜静,一灯如豆。周黄门侍郎李驷容端坐屋中,目光扫过案上字纸,烛火在眸中闪动不止。

对过的年轻人如坐针毡,半晌一拳锤在几案上,恨恨道:“他岂能回来!他回来作甚!”

“殿下息怒,”李驷容好言安抚,劝道,“事已至此,唯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年轻人皱紧了眉头,显然没把他的话听进去,忧心忡忡道:“我在府中招集兵众之事,莫非他知道了?不该啊,这次我小心得很……”

“殿下,圣上为何事而来,并不重要,”李驷容瞥了对方一眼,将面前字纸朝前推了推,提醒道,“殿下理应关心的,是太子。宫中消息,明日太子不会出城迎驾,殿下的人马暂且收一收,另择良机起事。”

年轻人又将那密信读了读,摇头道:“贺楼娘子说的有道理,老皇帝身边没多少人马,待他进城时,把人抢到我府中,只要说太子谋反,宿卫将士自然会听我号令,太子岂是我的对手?”

李驷容面露难色,道:“圣上不在京中,一切好说,如今他要回来,贸然发难,恐怕不妥。”

烛光跃动,年轻的面容阴晴不定:“李侍郎!你我早已在一条船上,我若有闪失,难不成你还能独善其身?老皇帝跟太子首尾不相见,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此事一旦做成,往日种种冤屈,自然昭雪了。”

李驷容坚辞不肯,叹息道:“圣上还活着,到底是圣上,哪里是任人摆布的性子?他不肯受迫于人,我等可就麻烦了。”

“侍郎!”年轻人拍了拍几案,不满道,“贺楼娘子都说了,老皇帝已经病危,他还能起来打我不成?你也太胆小,成大事者又岂能畏手畏脚!”

然而任凭他怎么说,李驷容就是不松口,只是道:“明日圣上回宫后,殿下不妨去探探虚实。他素来宠爱殿下,纵然果真因私兵之事动怒,殿下便主动辞去东平王爵,圣上自然会消气。”

宇文绍无奈,气得在屋中来回走了几趟。他素来倚重李驷容,对方不答应,他心中总是没底。

灯下落针可闻,李驷容眸光如铁,容不得分毫动摇。

宇文绍终究妥协道:“这次再听你一回,我等不及了,没有下次了!”

乌云浮动,天地无光。他的怒气挥散在寒风之中,再也寻不到痕迹。

————

平明时分,京中戒严。城门守兵收到天子归来的消息,一早便列队相迎,金戈林立,静默无声,将士垂首,眼前晃过仪驾甲兵此起彼伏的刀盾。这一路出奇地安静,辚辚车轴伴着潇潇马鸣,熹微晨光中冠盖迤逦,缓缓驶入宫城。

宇文绎在黄龙门等候多时,他那年迈的父亲被侍从扶下了马车,披散在肩上的长发比往日斑白了许多,暗沉的面庞布满褶皱,素日鹰隼一般的双眼半阖着,依稀泄露出些微精光。

宇文绎心中酸涩,三十年时光倏忽而过,当初叱咤关中登极帝位的父亲,肉眼可见地老了。

然而周主宇文盛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乘着御辇来到太极东堂,此处本是他处理政务之所,离开长安前特地交给了太子,如今他人回来了,宇文绎颇为自觉,连夜搬回了太子东宫。

东堂内窗明几净,宇文盛负手走了几步,忽而用力甩了甩袍袖,厉声道:“那逆子何在?”

宇文绎懵了,当即扑通跪下,心念急转,却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发怒。

宇文盛回身看着他,目光如利刃般锋锐,语气也渗出冷意。

“怎么,你待在长安,是痴了还是聋了?”

宇文绎唯有叩首:“臣不知陛下何意。”

“他是逆子,你是痴儿!”宇文盛狠狠一跺脚,道,“我才离开几天啊!你那好七弟暗中招买私兵,你留守京中却不知,有失察大罪!”

宇文绎面露难色。这事他确实不知,可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他这个七弟不着调也不是一天两天,招买私兵也不是一次两次,之前那几回,皇帝也没把他如何。

他身为太子,夹在中间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宇文盛并不以为他能有苦衷,喝问道:“他人在何处?”

宇文绎道:“七弟他病了,近日一直没有来朝参。”

“你就由着他?”宇文盛怒气更甚,“连他都管不住,你还管什么天下!”

宇文绎吓得一颤,大气不敢出一口,只跪在地上默默听训。

宇文盛出够了气,止不住地咳嗽起来,半晌才勉强平复,挥手吩咐心腹大将斛斯莫题,去东平王府中收缴甲兵,一众乱党就地格杀。

斛斯莫题刚要领命,宇文盛又叮嘱道:“若那逆子敢违抗,你也不必手下留情。”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斛斯莫题也满口答应。宇文绎很是怀疑,他父亲憋了一路,正在气头上,若是做得过了火,只怕回头后悔了,又难以收场。

他赶忙开口相劝,冷不丁挨了宇文盛一记眼刀:“优柔寡断,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儿子!”

宇文绎垂首不语,半晌却不见对方动静,小心一抬头,却见宇文盛坐在上首,手撑着额头,一副皱眉苦痛的样子。

“太医,传太医!”宇文绎快步上前,见对方神色很差,惊道,“陛下近日可是又服散了?”

宇文盛不答,那就是默认了。五石散虽有强身健体之效,于身弱之人却未必是益处。然而这些话,宇文盛听不得,宇文绎也唯有懊恼而已。

东堂内一阵兵荒马乱。

宇文盛本就有病在身,加之鞍马劳顿,又发了场大火,当日便病倒了。他时时昏沉,间或清醒时,瞥见宇文绎在榻侧服侍,勉力开口道:“斛斯莫题可回来了?”

宇文绎摇头。

宇文盛闭上了眼睛,吩咐道:“让你叔父和屠各段师带兵入宫。”

宇文绎一惊:“陛下……”

“快去啊!”宇文盛赫然睁眼,直直盯着他,“除了他二人,旁人你莫要轻信。”

宇文绎赶忙传令,回头来向宇文盛复命,他闭着眼睛,半晌没动静。

宇文绎吓了一跳,大着胆子伸手探他鼻息,好在人活着。然而不知他在睡梦中见到了什么,眉头始终紧锁着,深痕经年累月如刀刻一般,仿佛眉宇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一日天色阴沉,内殿中罗帷舒卷,昏暗之中不知今夕何夕。炭火烧得正旺,暖烘烘热气惹人瞌睡,不到日暮,殿中已燃起烛火,宇文盛沉睡的面容,一半隐没在黑暗中,一半随烛火明灭。

宇文绎心忧如焚,饶是有他叔父冯翊王宇文拔陵和卫将军屠各段师把守在殿外,一颗心仍旧砰砰直跳。

内侍通禀道:“殿下,东平王正在宫外,要求见圣上。”

里间半晌没回应,那内侍只得等待。也不知过了多久,他闻着炭火香气出了神,冷不丁传出宇文绎的声音:“不见。”

内侍领命而去。

门口宇文拔陵和屠各段师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握紧了手中利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