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57章 分道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57章 分道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一个平平无奇的常参之日,东海王于宫城大司马门外刺死兵卫,登时引起朝野内外轩然大波。

苏弘度称说忽发狂易,在府舍闭门不出。御史的弹劾奏章堆满了天子案头,若是他出门,满朝文武的唾沫星子都要将他淹死。

混乱之中也不是没有人为苏弘度申辩。有人上书称东海王事出有因,是为了朝参面圣,匆忙之中才失手伤人。

然而无论怎么说,公然在天子脚下行凶,毕竟是骇人听闻。

众声喧哗,天子却未曾动作,一连数日都对此事闭口不谈。

成肃有些着急了,他跟苏弘度结下了梁子,碍于他金枝玉叶而难于发作。如今苏弘度自己往刀刃上撞,大好良机又岂能错过?

他已私下与廷尉卿通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干犯国法的事,既犯到官,哪里有全身而退的道理?只要将苏弘度下狱,定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成之染如何不知道她父亲的心思,虽说稍显得迫急,苏弘度却也是罪有应得。然而她左思右想,还是特地到东府拜会成肃,劝他莫要逼迫得太紧,硬要将苏弘度置之死地。

成肃冷笑道:“你懂得什么,苏弘度留着,终是祸患。”

孟夏时节,风暖日和,成之染立于花厅之下,忽而明白他背后深意,不由得出了一层冷汗。

徐崇朝虽获封鹰扬将军,依旧在太尉府中领职。他见这父女二人神思各异,忍不住上前相劝。

成之染并未多言,只是回到镇国将军府,于夜深人静之时,突然问他:“这件事,你姊夫是怎么想的?”

这也是徐崇朝为难之处。他姊夫赵兹方身为东海王侧妃之兄,与东海王府荣辱相连,他不敢设想,若是苏弘度有个三长两短,他那胞妹和外甥,又当何去何从。

————

雨疏风骤,金陵城久经浸润,如同美玉一般,旋即被端午烈日曝晒得通亮。

一纸诏书自台城传出,东海王苏弘度宿醉失德,误伤人命,论罪当诛,念其悔过自新,免于一死,褫夺官职王号,废为庶人。

苏弘度逃过死罪,府中却并不消停。他身边亲从倚仗权势,平日里多所作恶,这次又未能尽忠劝善,被一并下狱,从重论处。

对这番结果,成肃大动肝火。杀几个狗腿子算什么,苏弘度不还是全须全尾?罢免官职也好,废黜封号也罢,实在是不痛不痒。他毕竟是天家近属,过几年风波散尽,加官进爵又有何难?

说到底,还是天子狠不下心来。

成之染劝道:“阿父既然知道天家人丁稀薄,又何苦硬要天子赶尽杀绝?”

成肃瞪了她一眼:“留着这祸根,难道要看他将来东山再起?”

成之染摇头,道:“天子并非徇私,只是社稷重载,处死郡王,恐怕会动摇国本。”

成肃略一沉吟:“那依你之见……”

“不如将苏弘度放逐出京,这一脉天家近属,只留个孩子就够了。”

因着苏弘度之事,整个东海王府中鸡飞狗跳。苏弘度失志颓丧不理家事,赵蘅芜哪里管得住这些,里里外外乱成了一锅粥。

赵兹方原本为外甥满月礼而来,如今也脱身不得,旬日之间火急火燎地为苏弘度跑动,直到宫中的旨意下来,才算松了一口气。

他庆幸地想,只要人没事,将来总会有出路。因他在金陵滞留,朝中明里暗里都有些不满之声,他准备安顿好金陵事宜,便速速返回齐地。

然而东府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无法安生。

成肃上奏天子,将苏弘度押送江陵,由会稽王发落。天子命朝臣商议此事,众人知道是成肃的意思,也不好驳斥。

赵兹方闻讯,思前想后,辗转不能眠,亲自到东府面见成肃。

成肃正在沧海堂,听说是赵兹方到访,向下首怡然安坐的成之染投去一瞥,叹了一口气,道:“他果然来了。”

成之染把玩着案上的茶盏,笑了笑,道:“我还担心他来得迟了。”

茶烟袅袅,幽静之中清香满堂。徐崇朝负手立于耳房小窗前,听闻他父女交谈,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门外脚步声渐近,赵兹方一身便服匆匆入内,草草向成肃行礼,急切道:“太尉,何故让东海王离京啊!”

这声“东海王”落入成肃耳中,引得他一笑。他招了招手,道:“赵郎,莫着急,有话慢慢说。”

赵兹方坐到他下首,挺直了腰板,颇有几分质问的意思:“失手误杀个兵卒,是什么大事?皇帝连他爵位都废了,这还不够吗?”

成肃看着他,微微皱起了眉头,问道:“如此错竟在我了?难道是我要他随意杀人?”

赵兹方解释道自知话说得有些重,连忙解释道:“下官并无此意,只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他都已经这样了,何必再将人放逐出京?”

“子不教,父之过,”成肃道,“出身于帝王之家,自当言行垂范,岂能草菅人命?若不是会稽王教子无方,那无辜士卒又怎会白白丧命?”

“太尉,话不能这么说啊!”赵兹方急得就要站起来,“东海王不仅是会稽王之子,他还是太宗皇帝之孙,宗室之胤,举足轻重!天家无子,金陵不能没有东海王以为屏障!”

“赵郎君!”成之染一拍几案,忍无可忍道,“天家之事,又岂是你我所能揣度的?”

赵兹方不以为然,道:“今上春秋虽盛,然而多年一无所出。如今东海王府好不容易诞育王嗣,倘若一日山陵崩,他就是承继大统的唯一人选。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东海王好生护持幼子长大,这才是有功于社稷的大事!”

道理成之染自然懂得,可对方如此直白地说出来,又让她震惊不已。

“赵郎君,话可不能乱说!”

赵兹方瞥了她一眼,望着成肃道:“我知道太尉是忠心体国的能臣,若非在东府,也不会如此剖陈利害。太尉,国本为重,东海王绝不能离京!”

成肃平静地看着他,反问道:“难道除了东海王,就没有人能护持国本了吗?”

赵兹方一愣,猜不透他话里的意思,直觉又不敢深思,索性道:“留下东海王,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成肃父女都一言不发,堂中一片静寂,落针可闻。

半晌,成之染长叹一声,对赵兹方道:“天家之事,你我又何须多言。赵郎君早日回冀州去罢。”

赵兹方顿时黑了脸,朝堂首一拜,便拂袖而去。

这一场不欢而散,让堂中气氛又低沉了几分。成之染侧首注视着成肃,朱唇轻启,说出的话却令人心头直坠。

“阿父,可曾想到过今日?”

她并未名言,成肃倒也心知肚明。当初他算计苏弘度,亲手促成赵家与王室姻娅,原本是为了把控操盘。

然而人心终究不是棋子,事到如今,他反而与赵兹方渐行渐远了。

见成肃不语,成之染轻轻一笑:“于他而言,苏弘度毕竟是姻亲。翻身龙门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岂会置之不理?”

帘栊轻晃,徐崇朝从耳房走出,朝成肃郑重一拜:“我姊夫救人心切,望太尉切莫怪责。”

成肃似笑非笑道:“他并无过错。”

徐崇朝又要开口,被成之染拦下。

“所谓天家国本,臣子又岂能妄加揣测?纵然要立功扬名,亦不能仰仗于此,”她摇了摇头,道,“但愿赵郎能明白,好好回去做他的冀州刺史,才是正道。”

成肃不知想到了什么,对徐崇朝道:“你若再见到赵郎,务必告诉他切莫妄动。中朝之事,岂能作门户私计?”

徐崇朝允诺。

待他退下后,成肃闭上了眼睛,良久,忽然道:“倘若赵兹方安分守己,我必能保他平安。”

成之染心中一动:“阿父——”

成肃抬手止住她,道:“如今说这些还太早,你猜,江陵会如何反应?”

————

仲夏天长,暑气盛极,骤雨初歇,天子依奏降旨,将苏弘度执送江陵,交由会稽王严加训斥。

榴花璀璨,枝间葳蕤,鸣蜩不休,一声声一阵阵,聒噪得令人心烦。赵兹方带着妻儿启程北上,临行前并未再到东府,只是到徐宅一叙。

钟氏派人招呼徐崇朝回去待客,他在徐宅小住了一宿,次日回到镇国将军府,神情似有些郁郁。

刚进门,便有小厮迎上来,道:“郎君可算是回来了,女郎在后堂等了许久。”

徐崇朝赶往后堂,正碰上江萦扇捧着一摞书卷出来,见了徐崇朝,她微微颔首致意,道:“阿叔,你来得迟了。”

这话让徐崇朝心里没底。他快步进屋,成之染端坐于堂首,正垂眸执笔写着什么。

徐崇朝打量她神色,默不作声地坐到近旁,半晌见她仍头也不抬,忍不住说道:“我姊夫此去很不得意,我陪他喝了几盏酒。”

成之染终于放下笔,抬眸看着他,道:“有些话,他也不好向你明说罢?”

徐崇朝苦笑一声。

“他对我父亲不满。或许他会想,苏弘度是他的姻亲,我父亲怎么毫不留情。”成之染语气淡然,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

赵兹方确实是这么说的,几乎是一字不差。徐崇朝替他分辩道:“他也是心疼蘅芜。”

成之染不由得一笑,问道:“你怎么回答他的?”

“这件事归根到底,错在苏弘度。惟愿他改过自新,否则将来依然会连累赵家,”徐崇朝轻叹,“我姊夫也并非不通事理之人,待他想明白了,自然与你父亲和好如初。”

成之染勾唇:“想明白是一回事,如何选择又是另一回事。”

徐崇朝自嘲地笑笑:“我母亲还怪我话说得直白,伤了姊夫的面子。”

一边是长姊,一边是妻子,他的处境成之染清楚。堂中倏忽暗沉下来,穿堂而过的热风裹挟着潮气,是连绵阴雨的气息。

成之染轻轻按住对方的手,道:“你左右为难,还是不要插足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