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16章 杀戒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16章 杀戒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宗棠齐亲自将成之染送到府门前。临别之际,成之染问道:“郎君可见到长史、司马了?”

“卫司马不知所踪,”宗棠齐眸光一暗,道,“夜里刺史府兵败众散,谢长史不肯随我而来,如今也生死未卜。”

成之染记下,当即与二人挥别。如今已过了五更天,大街小巷复归于沉寂。她一行人马回到刺史府,远远望见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

“阿蛮?”成之染翻身下马,诧异道,“你在此作甚?”

徐崇朝随她步入府中,眸中带着深深的倦色,问道:“李劝星已死,余下的李家人,你要如何处置?”

成之染知道他挂心李明时,当即道:“生杀予夺,自然看太尉的意思。更何况,李家还有人没抓到。”

她快步来到前堂,堂中五花大绑地跪着几个人,温印虎朝她指了指,道:“抓到了司马卫承,他家眷十余人都已收监。”

河东卫承在金陵之时,官居丹阳尹,明里暗里没少给成肃使绊子。成之染从未见过这位卫司马,如今在灯下一看,这人倒生得文雅,一副好样貌,年轻时定然有不少贵女仰慕。

河东卫氏累世高门,他自己又是袭封的县公,现如今这般落魄,只令人唏嘘。

可惜,他选错了人。

成之染暗中叹惋,元凶首恶尚且罪不至死,更何况所谓附逆之人。她示意军士给众人松绑,好生劝慰了一番,暂且关押到牢中。

她翻看军府佐吏名册,赫然见长史谢祥的名字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温印虎解释道:“夜中混乱,谢长史为乱军所杀。”

成之染皱起了眉头。谢祥乃陈郡谢氏子弟不说,更是领军将军谢祯之弟,死在江陵好说不好听。

“派人好生收敛,切莫怠慢了,”成之染看了看堂中诸将,道,“江陵已破,贼首伏诛,断不可纵兵劫掠,再开杀戒。”

众人都领命。

成之染长舒一口气,轻轻按着额角,问道:“李劝星亲族,还没有消息?”

“在搜了,在搜了。”温印虎应道。

徐崇朝道:“昨夜又人马突围离城,李氏那些人是否仍在城中,尚未可知。”

“继续找,”成之染倚着凭几,眸光晦暗不明,“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

整日整夜苦战不休,军中上下颇为疲敝。天亮前,成之染伏案睡去,过了没多久,便听闻雄鸡高唱,声声催人。

初冬黎明透着清冷的薄光,落在案前凝成了寒霜。青灰天色下,一草一木仿佛都蒙了一层纱,淡淡雾霭中,显出朦胧的影子。

成之染起坐出门,寒风吹过,屋檐缓缓滴下露水来。她倏忽想到李劝星决然赴死的背影,心头登时如天色般寒凉。

东府兵已占领城中大大小小的要道,清晨的江陵城头,飘荡起东府的大旗。

成之染派人飞速给成肃报信,又命人到城中张贴安民布告,安抚百姓莫要惊慌,并传令四方郡县,李劝星谋反伏诛,新刺史即将上任。

彭鸦儿颇有些忧虑:“我军一日一夜便攻下江陵,邻近郡县恐怕还不曾知晓。节下若此时将消息放出,四方郡守难免有李氏同党,若发兵来袭,岂不是麻烦?”

“贼首已伏诛,会稽王将来赴任,好好的郡守不做,他们疯魔了才会叛乱。”

彭鸦儿仍觉得不妥,道:“如今只凭一张嘴,只怕是难以服众。节下何不将李劝星尸体再行斩首,并当街将李氏子侄全部处斩,以儆效尤?”

成之染默然。

温印虎在侧,看出她心中犹疑不定,也劝道:“节下软心肠,怕不是想放过李明时?此等大事,绝不能意气用事。”

成之染沉吟:“只是不知太尉人到何处了。”

“恐怕还远着,”彭鸦儿蹙眉,“如今江陵城中鱼龙混杂,各方都盯着我军一举一动。节下必须拿出个态度来,斩断他们的念想,也免得生出异心。”

温印虎见她不说话,有些着急了,扬声道:“兵家胜败,断不能妇人之仁!李劝星业已违令自裁,只怕太尉知道了心里不痛快。若是连李氏一族都网开一面,节下该如何应对太尉?”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成之染被吵得头大。她以手扶额,思忖了半晌,仿佛下定决心般,沉声道:“带李明时来见我。”

李明时被关押在狱中,整个人都是懵的,他还没从丧父的巨大悲痛中缓过神来,就被浑浑噩噩地带到了刺史府槐荫堂。

槐荫堂依旧是往日的熟悉摆设,只是屋中除了他和成之染,再没有旁人。

成之染换下了染血的甲胄,只穿着一身黑衣,端坐在案前。

那是他父亲常坐的位置,精致的几案也是他父亲常用的那只。

李明时鼻头一酸,又要掉下眼泪来,然而他抬头瞥见那神情淡漠的女子,到底忍住了没有落泪。

几案上放了一壶酒,摆了两只酒盏。成之染示意他坐下,让他喝酒暖一暖身子。

李明时不敢,他生怕酒里有毒。

成之染看破他心思,也不强求,开口说话时全无昨夜的冷硬,甚至称得上和颜悦色。

“李郎,我逼死令尊,你可恨我?”

说不恨那是假的。李明时人在屋檐下,咬了咬牙没吭声。

“这并非我的本意,”成之染不无遗憾地说,“令尊与家父同举大义,这么多年的交情,纵然如今因奸佞挑拨离间,一时伤了和气,可岂会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这也是李明时不解之处,他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家父派我做前锋,正是不想把事情做绝。只可惜令尊执拗,不肯见家父,否则……”

成之染没有说下去,李明时也忍不住哽咽出声。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你只需回答我,可愿意离开大魏?”

李明时惊疑不定,登时睁大了眼睛:“离开大魏?”

“不错,离开这是非之地,”成之染点了点头,道,“你大可西去汉中,北上关中,甚至中原。离开大魏,从此游龙入海,再也不要回来。”

李明时被她的话勾起三分憧憬,犹疑道:“可是……你为何要放我走?”

“因为令尊已自裁,”成之染叹道,“家父是个暴脾气,令尊不肯给面子,只怕他会迁怒于你。你此时不走,等他到了江陵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李明时难以置信,他实在不相信对方有这么好心。

成之染笑了笑,道:“难道我看起来就是这么凶神恶煞?李郎,我与你差不多年纪,哪有那么多恩怨纠葛?令尊的事情我很愧疚,若能帮到你,未尝不是一种宽慰。”

“可是……我如何能走?这里被重兵包围,我……”

成之染依旧带着浅淡的笑意:“我是奉命而来的持节中郎将,江陵城中东府诸军,没有人不听从我的命令。”

李明时皱眉思索了一阵,问道:“那我何时能离开?”

“我会派人持令送你出荆州,若你准备好,现在便可以出发。”

“等等!”李明时急切道,“我不能就这么走,我母亲和弟妹还在城中,他们,他们——”

“你可以带他们一起,可一旦出发,便没有回头路了。”

“我去找他们!”

“李郎!”成之染喝道,“此事并没有他人知晓,人到齐之前,你不能迈出府门半步。以免被旁人发觉。”

“我母亲他们在城东百福里,门口挂着串葫芦的宅子便是,成娘子,求你帮帮我!”

成之染颔首,唤随从进门,低声交代了几句。

她眼皮一撩,淡淡道:“你伯父李据石可要一起?”

李明时愣了愣,摇头道:“不,昨夜他已经出城了。”

那随从领命而去,屋中又陷入沉寂。成之染问道:“你家中有几人?”

“家中老人早几年都去世了,有个阿姊也已经嫁人,如今只剩下我母亲,还有个阿妹和两个阿弟。”

成之染挑眉:“都是你母亲所出?”

李明时点头。

成之染似是笑了笑:“还真是难得。”

李明时也不好多说什么,又听她问道:“你少时与徐郎交好?”

“那时候他常到军中操练,我家住得近,时常能看到,一来二去便也认识了。”

成之染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聊家常,手指轻轻叩打在几案上,无声地数算着时间。

李明时也渐渐没那么紧张,只是仍显得焦急,仿佛百爪挠心般,时不时望门口方向瞧。

听闻脚步声,他险些焦急得起身。

屋门被敲开,武贤快步入内,禀报道:“人已找到了,夫人刘氏和二子一女,如今在府外。”

李明时兴奋地跳起身来:“那赶紧走罢!”

“急什么,”先前的温酒已冷掉,成之染重新为他斟了一杯,敬他道,“愿郎君此去无忧。”

李明时接过酒盏,一饮而下。清酒香甜,浸润了久不沾水的喉咙,坦荡直下,沁人心脾。

他展颜一笑,大步向门外走去,才走了几步,突然脚下一顿,直捂着肚子呻吟倒地。

他说不出话来,费力地扭头去看成之染,张大的双眼满是不可置信的惊惧。

成之染低叹一声,缓步上前,俯身道:“李郎,你若恨,就恨我一人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