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14章 雁栖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14章 雁栖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围兵散去,一切复归于沉寂。刺史府中一片兵荒马乱,到处是横七竖八的伤兵。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地下的伤兵拉起眼帘,见南郡太守宗棠齐匆匆赶来,连忙往边上避让。

宗棠齐径自穿过层层厅堂,最终在槐荫堂前止住脚步。军府长史谢祥走出来,言语中带着疲惫:“宗太守,你这是到哪里去了?”

宗棠齐不答,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卫将军如何了?”

谢祥叹息一声:“他本就重病在身,今日去城上督战,回来一直不见好。”

两人说话间步入堂中,侍卫守在耳房前,隐约传出一阵咳嗽声。

宗棠齐隔着门帘,道:“明公可好些了?”

李劝星让他们在外间候着,不多时掀帘出来,由司马卫承扶着坐到了堂首。他仍穿着白日的甲胄,走起路来颇有些费力。长子李明时也随他们出来,小声命人将药碗收了,他眼睛有些可疑地发红,似乎是不久前哭过。

宗棠齐道:“东府兵已退出内城,打开了南门。”

李劝星不语,李明时大着胆子道:“就留了南门,这里头肯定有鬼。”

卫承道:“他们人不少,估摸着哪个门都派兵把守,倒也无所谓。”

一旁陆隐思忖了一番,道:“贼寇狡诈,不安好心,与其揣度他心思,不如就从南门走。”

卫承拿不定主意,见谢祥不语,便问道:“长史意下如何?”

“走,又能走到哪里去?”谢祥淡淡道,“守土一方,当与城池共存亡。”

“长史这就说不过去了……”宗棠齐正想劝他,李劝星突然咳嗽了两声,众人齐刷刷转头看他。

“从北门突围。”

“第下——”

众人异口同声,又面面相觑,都卡住了话壳。

“去襄阳,”李劝星缓了一阵,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岑获嘉定能助我。”

众人都缄默不语。

“夜半出击,成败在此一举。”

————

夜凉如水,月光皎洁。不知何处刮起了一阵冷风,自街巷呼啸而过,吹得树梢沙沙作响。

成之染带兵埋伏在西门,周身早已被冻透,半宿没合眼。她摩挲着冰凉的刀柄,正仰头凝望明月,霎时间天光一亮。

众将士神色一振,纷纷起身观望。

赵小五道:“是北门守军举火!”

这是诸军约定的暗号,看来李劝星果真从北门突围。

成之染担心有诈,仍留了大部人马在此,她带着百八十轻骑直奔北门而去。众人刚赶到北门,于乱军之中找到温印虎,急问道:“李劝星人呢?”

“元参军正追!”温印虎恨恨道,“他见打不过,转头往东门去了!”

“带了多少人?”

“天黑没看清,约莫有几百。”

成之染喝道:“将军但在此守城,莫放过漏网之鱼!”

她说罢勒马回身,继续往东门追去,从远处便望见东门外火光冲天,城下也一片混乱。

成之染在人群中打了个来回,全不见李劝星踪影,连彭鸦儿和元破寒都没找到。她好不容易揪住彭鸦儿的裨将,那人道:“逆贼往城东逃走了!”

成之染一惊,连忙拍马往前追,夜半长街已空无一人,耳畔残存的叫杀声也渐次渺远,她纵马出城,遥遥望见官道上灯火点点,正一闪一闪地向北移动。

李劝星紧紧伏在马背上,战马狂奔颠簸得如同巨浪。陆隐纵马紧随其后,心有余悸地回头一望,远处的光点穷追不舍,而且越来越密集。

照这样下去,他们撑不了多久。

他犹自心焦,眼前忽地一晃,便听闻一声闷响,竟是李劝星滚落马下。

诸随从连忙闪避,下马将主君扶起。

皎白月光下,李劝星面色苍白如纸,虚弱地起身,佝偻着吐出一口淤血。

陆隐痛切道:“明公!”

“叛军快要追来了,快走罢!”李明时神色焦急,忍不住催促。

陆隐横了他一眼:“刺史这般境地,如何还能骑马?”

李明时不敢吱声,频频往后看,急得直跺脚。

李劝星撑着一口气,道:“到雁栖寺去。”

雁栖寺离此地不远,亲随将李劝星背起,一溜小跑着,不多时便来到寺前。

陆隐上前叩门,开门的小沙弥见他们个个甲胄在身,手中还拿着刀枪,害怕道:“寺里没住处,诸位另投别处罢。”

陆隐自然知道这是个小寺,二话不说便带人闯入,占据了寺中大殿,命令小沙弥拿些清水来。

寺里的老僧闻声赶来,见众人不似常人,也奈何不得,只好唤起余下四五名僧众,忙里忙外地伺候着。

李劝星坐在蒲团上,歇息了半晌,勉强缓过一口气,对李明时道:“我走不动了,你带人往襄阳去罢。”

李明时迟疑不定,陆隐道:“明公说这些作甚,走一步看一步便是。”

李明时恹恹地看了他一眼,低头不语。

李劝星默然良久,突然道:“真的是成肃来了?”

陆隐不知该如何回答,想到这行人既然打着李临风旗号,金陵那边恐怕已大事不妙。

李劝星面色平静,屋子里烛火幽微,月光透过窗棂洒下来,竟是难得的静谧。

然而好景不长,寺外突然响起一阵嘈杂声,有人猛烈地叩门,口中还嚷嚷着什么。

是追兵到了。

李劝星伸手去抓他的刀,被陆隐拦下。

“明公安心静养,末将定与贼寇死战到底。”

李劝星闭目不语。

陆隐正要带军士出门,李明时拦住他道:“宗太守——他何时能到?”

陆隐神色不明地打量着他,终究只是摇摇头,交代道:“照顾好卫将军。”

百余名军士列队,在寺门之内严阵以待。古旧的木门被剧烈撞击,发出一声声闷响,仿佛下一刻就彻底散架。

它终于不堪重负,在数百道目光的注视下轰然倾覆。

————

成之染赶到雁栖寺时,这座不甚起眼的小寺杀声震天,正经历一场恶战。她跳下马背,提刀大步跨入寺中,迎面一道寒光闪来,她迅疾侧身,一刀将利刃劈开。

小院里一片狼藉,伏尸无数,血流成河。她径自朝内走去,挥刀砍退任何面前的阻挠。她刀法狠厉,身手敏捷,喋血的刀刃模糊了灯火和月光,虽也受了些外伤,淋漓鲜血沿着铠甲滴落,但最终仍旧来到沉寂的大殿前。

李明时听闻外间脚步声,握着刀赶来察看,登时愣住了。

成之染仰头看他,一抬手摘掉了战盔,露出血污之下英华明秀的容颜。

身后喊杀声震耳,分不清是兵刃还是鲜血的铁锈气息混杂在寒风里,吹起她业已染血的战袍。

李明时举起手中长刀,手抖得不成样子:“别过来!休怪我不客气了!”

成之染在阶前止步,开口道:“李郎君,你不认得我了么?”

听闻她声音,李明时诧异地睁大了眼睛,旋即恶狠狠道:“认得又如何?你、你不要过来!”

成之染望着他身后烛火幽微的大殿,道:“我要见李公,你拦不住的。”

李明时瞥见她刀尖滴血,一时间害怕极了,正手足无措,殿中突然传来李劝星的声音。

“让她进来。”

李明时犹犹豫豫地闪开,成之染向他颔首致意,提刀步入大殿内。

高大威严的佛像前,李劝星端坐在供案一侧,半垂着眼眸,待人走到了近前,才淡淡看了她一眼。

成之染坐到供案另一侧,将长刀搁放地上,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发觉对方面色似乎不太好。

半晌,李劝星开口:“成肃可真是有个好女儿。”

成之染不答,端详他良久,问道:“阁下身体可好?”

李劝星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声:“借你吉言,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成之染又道:“荆州僻远,莫不是水土不服?”

李劝星瞥了她一眼:“不过是老毛病罢了。”

成之染闻言,心中一动,忽而想起两年前海寇犯境时,她到西府拜会李劝星,那时候对方的身子也不怎么爽利。

彼时在金陵看来,多少有几分故意称病不前的意味。

但如今看他这副模样,又不像作伪。

见成之染沉思不语,李劝星哂笑几声,道:“你父亲这般兴师动众,说来讨伐我,不是冠冕堂皇吗?你说,我仔细听着呢。”

成之染默然,道:“先下手为强,他只是比阁下更早一步罢了。”

烛火明灭,闪动在佛前,李劝星神色莫名,半晌冷笑道:“是了,是了。事到如今,我无话可说。”

“李公,回头罢,”成之染抬眸望着他,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开弓哪有回头箭?”李劝星眸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悲哀,“官场之争,至死方休。我也好,你父亲也罢,都没有机会回头了。”

成之染隐隐察觉一丝怪异。

李劝星见她似乎不解,笑了笑,道:“你以为将我除去,他就能高枕无忧吗?他不会!他只会越来越贪权恋栈,永无休止地清除异己,哪怕是独揽大权!他将来,就是下一个王循、卢彦、庾昌若!”

他声音越发激烈,到最后喉咙沙哑,按着蒲团猛咳不止,哇的一声吐出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