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04章 谢罪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04章 谢罪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顾岳闻言一激灵,赔笑道:“明公这玩笑开不得。”

待罪廷尉固然是以退为进的手段,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成肃处境正微妙,若当真主动下狱了,再被旁人推一把,也不是没有出不来的风险。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杜延寿劝道:“明公何不直接进宫,今上圣明,定能体谅明公一片忠心。”

“这才哪儿到哪儿,”成之染蹙眉,道,“径自到今上面前,恐怕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不如上表明志,若今上召见,再进宫不迟。”

成肃思忖了一番,点了点头,当即吩咐顾岳撰写书奏。他一口咬定独孤明月在广固时便已自裁,并不知晓李临风所擒之人的来历,而徐丽娘则为独孤氏所胁迫,被逼无奈才做了宫妃,他一时恻隐之心,念及旧情才出手搭救。

众人议论了一通,字斟句酌,不多时便已成文,交由书吏去誊抄。太尉府又紧锣密鼓地运转起来。

成之染松了一口气,提醒成肃道:“上奏是上奏,可症结并不在此处。这回过去了,还会有下回。”

成肃会意,挥手让杜延寿和顾岳退下。徐崇朝还跪在屋中,成肃道:“起来罢,秋分了,地上凉。”

徐崇朝再拜道谢,猛然站起身,不由得一个踉跄。成之染搀了他一把,见对方面带倦容,似乎近日也没怎么休息好。

成之染欲言又止,一时间五味杂陈,扶着徐崇朝落座,还给他铺了层软垫。

成肃看着徐崇朝,心里止不住发堵,索性移开目光,灌了一口茶汤。半晌,才说道:“前些日子让荆州伐蜀,我不过试探了一番,有人就耐不住性子了。”

成之染轻叹:“冤家宜解不宜结,阿父不如跟谢仆射见一面。”

“唉……”成肃摇头道,“我素来与谢让无冤无仇,若不是这次他指使御史台弹劾,我还以为他与山行简一般与世无争。”

尚书右仆射山行简,出身河内山氏,累世显赫,少登清官,平流进取,坐致公卿。他虽年长于谢让,在尚书省却位居其次,饶是如此,平日里也并无半句怨言,是个萧然物外、清净无为的人物。

成肃暗恨,谢让怎么就不似山行简。

为什么,徐崇朝心中隐隐有猜测,可是他身份尴尬,说不得什么。

成之染将他送到府门,一路上一言不发。

徐崇朝想了想,还是道:“狸奴,谢谢你。”

若不是成之染解围,成肃的雷霆之怒,恐怕要让他吃不少苦头。

成之染不答,淡淡道:“独孤明月在李临风手中,你可想救她?”

徐崇朝知道她是误会了,道:“我与她并无瓜葛,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顾念独孤先主旧恩。你何必对此耿耿于怀?”

成之染轻笑了一声:“那就让她死在京门罢,她早该死了,不是吗?”

徐崇朝一噎:“这……”

成之染收敛了笑意,道:“阿蛮,二娘母子已经被今上知晓,今上如何处置,尚未可知。你家中自顾不暇,少替旁人操心了。”

徐崇朝默然不语。

他纵马出城,凉风扑打着面颊,竟微微刺痛。勒马之际,骏马嘶鸣,他望着眼前宽阔繁华的朱雀大街,心中弥漫着无尽荒凉。

————

成肃的奏章上呈天子,忐忑不安地苦等了数日,正赶上朝会。成之染预感这朝会风起云涌,特意随成肃入朝,在大司马门外等候。

成肃天不亮就入宫,直到日上中天才出来,脸色不是很好看。

往日还只是背地里风言风语,御史台写几篇奏疏议论一番,这一回有数名御史亲自出马,当廷指斥成肃放走独孤宗室,藏匿丽娘母子,欺君罔上,不守臣节。

成肃把凤目一瞪,犹自滔滔不绝的御史一下卡了壳,目光止不住往谢让那里瞟。

谢让依旧是雍容闲适的姿态,没事人一样作壁上观。成肃也不好出言驳斥,好在何知己诸人替他分辩,两下里吵得不可开交。

天子似有些倦态,听他们议论了半晌,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道:“此事容当后议。”

算是叫停了这场争端。

散朝后,成肃在殿外拦下谢让,要与他单独面谈。

谢让只淡淡扫他一眼,道:“我与成公,有何话可谈?”

成肃被他轻飘飘的目光气到,当时便拂袖而去,一路带着骇人低压出宫,上了自家牛车还气不打一处来。

成之染听了个大概,陷入了沉默。

谢让是世族冠冕,性子又孤高冷傲,从来都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她父亲毕竟官居一品,朝中鲜少有人不给他面子,可偏偏遇到了谢让。

成之染劝成肃消气,略一思忖道:“这口气,我替阿父讨回来。”

她说罢便要下车,成肃吓了一跳,道:“你要作甚?”

“阿父先回府,让我会会谢仆射。”

成肃拦她不住,人已溜下了牛车。

近卫曹方遂在窗外问道:“第下,可要请女郎回来?”

成肃道:“不必了,随她去。”

————

成肃车驾正行到朱雀大街,这条平直宽阔的都城干道,北接宫城,南连秦淮,两侧衙署寺庙云集,楼苑台阁林立,熙熙攘攘,烟柳如画。

成之染沿着街心走了没多久,便听到身后咚咚鼓声,百姓纷纷避让一旁。

她回身一看,原来是谢让的车驾到了。

豫宁县公的仪仗威风凛凛,遥遥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成之染止步,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衣袍。

她今日是寻常男子的穿着,赫然看去仿佛是哪家郎君。清道的兵卫见她挡在前方,喝道:“闲杂人等,速速退却!”

成之染一动不动,待车驾近了,高喊道:“谢仆射!当年丰城献武公广纳英才,拔擢诸将于寒素,建不世之功。若他得知仆射如今戕害忠良,高鸟未尽而欲藏良弓,九泉之下可还能瞑目?”

丰城献武公不是旁人,正是车内这位谢家儿郎业已去世多年的叔父,创立宣武军、大败贺楼氏的车骑将军谢峤。

周遭静默了一瞬,一片枯叶飘落在车顶,又被风吹到地上,沙沙地发出细微声响。

有人张望了一番,隔着小窗向车内说了些什么,谢让的声音随之响起。

“无知小儿,当街诳语!”

成之染喝道:“我纵然无知,仆射又高明到哪儿去?”

车厢一晃,吱呀一响,一个紫袍身影缓缓从车上下来,他负手向前,两侧兵卫纷纷让出条路来。

饶是成之染憋着一口气,乍见到谢让,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人生得如芝兰玉树,举止如寒风振松,不惑之年依然风流高华,不愧是士族冠冕。

对方处尊居显,她只得规规矩矩地躬身一礼。

谢让打量她一番,道:“成娘子如此做派,哪还有半分闺门仪范?”

成之染一笑:“庾慎终犯阙之日,张灵佑威逼之时,敢问这京中高门华胄,有几人几个尚存世家风则?”

变节投敌也好,畏葸不前也罢,乱世纷争中那些不体面的事,多少也是爱惜声名的世家子弟的痛处。谢让眸色一沉,道:“你如此能说会道,倒是比令尊来得场面些。”

成之染冷笑一声:“我父亲一心为国,素来是不拘小节之人。旁人挑不出错处,也就能吹毛求疵罢了。似仆射这般人物,难道分不清孰是孰非?”

谢让似乎哂笑道:“是非对错,可不是成娘子空口白牙说了算的。”

成之染面不改色:“我父亲自不会徇私,可仆射处事如此,心中的分寸到底是为谁着想?”

谢让看着她,对方年纪虽轻,此刻锋锐的目光却有几分成肃的痕迹。他默然良久,索性不再搭言,吩咐车驾上路,再没有看她一眼。

成之染伫立道旁,望着对方车驾仪仗威武远去,深深地叹了口气。

只怕此后这朝中,再无宁日了。

————

成之染回到府中,成肃还在发脾气。他虽然暴躁易怒,平日里富贵显荣,多少还刻意收敛。

如今却频频大发雷霆,可见确实是动怒了。

成之染劝道:“事到如今,阿父不如入宫面圣。今上圣明,想来也不会苛责阿父。至于谢仆射如何想,就随他去罢。”

他们与谢让,有的是时日掰扯。可徐丽娘和虎头,至今还命悬一线。

成肃也无计可施,择日便再次入宫请罪,好一番痛切陈词。

天子宽和,并无追究他罪责之意,然而对于徐丽娘母子,就没有那么手下留情了。

徐丽娘乃是宣武宿将之女,念及其父旧日功业,免于一死,禁锢终身。可对于虎头,仍下狱处斩。

徐丽娘在家中惶惶不可终日,听闻处置的旨意,当即便昏死过去,醒来后痛哭流涕,拉着徐崇朝道:“我儿命苦,老天爷这番磋磨!我愿一死换我儿一命,若今上不许,就连我一同杀了罢!”

徐崇朝硬着头皮将此事禀告成肃。成肃脸色很难看,又一番山雨欲来之势。

“得而复失,更甚于不得。二娘子如今一口气,全靠虎头来撑着,虎头若当真死了,二娘子岂有生意?”成之染劝住成肃,道,“阿父若难以开口,就让我前去面圣。”

“你?”成肃望着她,眸中晦暗不明。

成之染郑重地点了点头:“虎头若有罪,只因生为独孤氏子孙。独孤氏业已覆灭,堂堂帝王,岂能因此忌惮一个小孩子?上天有好生之德,今上大可不必置他于死地。”

然而她进宫之事终究没有成行。宫中第二日又传出诏令,徐丽娘母子一并徙三千里,居作三年,非有诏不得回京。

成肃派人一打听,竟是将二人流放到广州,顿时松了一口气,道:“如今广州刺史乃是袁攸之,我与他交代几句,自不会为难他们母子。”

袁攸之曾在成肃府中为官,南征海寇时出任广州刺史,年来又因与交州失和被御史弹劾,还是成肃为他摆平了此事。

有袁攸之照应,当无大碍。

成之染很是意外:“今上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是谢领军出面周旋。”

原来是领军将军谢祯。成之染默然良久,道:“谢家还是有明白人。”

谢让与成肃不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谢让虽是陈郡谢氏这一代主心骨,族中上下也并非都像他一般执拗,与东府有隙,对谢氏而言算不上什么好事。

谢祯肯出面周旋,想来也是存了修好的意思。

这多少让成肃心里平衡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