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01章 缉捕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01章 缉捕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周士显很是客气,与成之染漫谈了几句,忽然话锋一转,道:“女郎可是为益州之事而来?”

成之染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周士显参掌机要,知道她父亲的奏章并不稀奇。可他向她这外人提起,其中便有些微妙了。

她勾唇一笑,道:“我自然为家父而来。”

周士显读出她眸中的谨慎,笑了笑,道:“女郎也不必久等,令尊很快就能出来了。”

“哦?”成之染瞥了他一眼。

“此事谢仆射不许,这关过不了,更别提荆州那边。”

成之染心下一震。是谢让不许荆州伐蜀?

她略一沉吟,道:“天下纷乱,盗贼猖狂,若不能收复益州,诸公又何以安眠?”

周士显负手而立,望着宫门道:“朝廷久经丧乱,仍需休养生息。谢仆射也是为生民作计。”

他并不多言,不多时登车而去。成之染望着那牛车消失在街角,再回头,成肃也步出宫门,面色似乎不怎么好看。

等回到车上,他才皱起了眉头,沉思道:“今上岂会无收复益州之意?如今这态度,倒有些蹊跷。”

成之染略一迟疑,还是将遇到周士显的事说了出来。

“谢让……”成肃眸中闪过厉色。他与周士显没什么交情,若数算起来,还因为周士诚之死生了芥蒂。

谢让不愿让荆州伐蜀,这情形虽使他难以接受,倒也勉强在意料之中,可周士显又为何相告?

时过境迁,人心易变,无论周士显,还是谢让、李劝星,都令他心生疲惫。

宫阙巍峨,明光依旧。半晌,成肃叹道:“罢了,此事再议。”

————

陈郡谢府,后堂。

新月初上,挂在柳梢。堂中掌灯,盈盈灯火比月华更胜。

尚书左仆射谢让伏案疾书,时不时紧锁眉头,望着灯下的暗影出神。

谢鸾步入堂中时,正看到这副情景。他恭敬一礼,轻声道:“阿父。”

谢让抬头看了他一眼,朝下首指了指:“坐。”

谢鸾端坐了许久,谢让仍在专注地书写,他耐心等着,终于等到谢让放下笔,倚靠着凭几,低低地叹了口气。

他父亲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近日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谢鸾压下心中不安,只是望着他,问道:“阿父找我有何事?”

良久,谢让道:“近来你公事可好?”

谢鸾在成肃的太尉府做参军,每天早出晚归的,谢让惊觉自己竟许久不曾与长子聊天。

“诸事太平,一切如常。”

可不是诸事太平么,成肃自打征讨海寇得胜从江州回来,已经在金陵安安稳稳待了一年半。

谢让幽幽道:“可你那府主,怕是不想见太平啊。”

谢鸾侧首:“阿父此话怎讲?”

“他这几日向天子建言,意图令荆州伐蜀。”

“令荆州伐蜀?”谢鸾思忖了一番,道,“阿父不是属意于李卫军?这倒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谢让瞥了他一眼:“这是个陷阱。”

伐蜀绝非易事,先前濮阳王客死征途,赵兹方兵败废黜,接连失利下,朝中无不视之为畏途。李劝星两年前大败于海寇,自那以后就元气大伤,在东府面前落了下风,若贸然伐蜀兵败,那可就颜面无存,还不要被人踩到泥坑里。

谢鸾何尝不明白这道理,犹豫道:“可是,若李卫军当真能克复蜀中呢?”

“难,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谢鸾眸光微动。李劝星因张灵佑之事深受打击,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聚养军威,只怕他父亲对李氏伐蜀也没什么信心。

谢让庆幸道,“幸而此事不过是建言而已,我已将今上说服,东府的主意算是落空了。”

谢鸾不语。

谢让神色莫辨地打量着他,道:“你在东府这许久,不会忘了自己是谢氏子弟罢?”

“儿从不敢忘。”

“你记住便好。只懂征伐,是武夫本事。身居朝堂,要懂得审时度势。”

谢鸾不解道:“可如今时势又是如何?”

谢让起身,绕过几案,缓缓在灯下踱步,沉吟道:“天子垂拱,世家当政,寒庶守边,这才是经国之本。东府犹如猛虎,不肯屈居人下,难为长久之计。”

谢鸾道:“阿父心中的人选是李卫军?”

“李卫军将谋、将功、将德俱佳。”

“阿父难道以为,能像我叔祖调遣徐宝应一样,调遣李卫军?”

“称不上调遣,”谢让纠正道,“只要他安守本分便是了。”

谢鸾不置可否。

“你如今年轻……”谢让拍了拍长子的肩膀,道,“用舍去就,还看不分明。”

谢鸾望着他,眸光闪了闪,旋即移开了视线。

谢让难得笑了笑,负手转身,背光而立,声音一下子变得邈远。

“先前交代的事情,你打听到什么了?”

谢鸾皱了皱眉头,道:“阿父,我不是间客。”

“只是让你多留意,有什么要紧?”

谢鸾思忖了一番,道:“赵冀州在东阳城,这两日与东府书信往来,独孤氏那名女子似乎还活着。”

月下清风徐徐,堂中烛影跳动,落到谢让深沉似海的眸子里,微微泛起了涟漪。

他“嗯”了一声,沉吟道:“成也独孤,败也独孤。”

谢鸾诧异道:“阿父——”

谢让一抬手,长袖拂动烛火,身后的影子也猛烈晃动起来。风刮得紧了,月牙遮挡在云层里,天地间暗淡了三分。一只惊鹊从别枝飞起,消失在无尽暗夜中。

————

这年的中秋,成府上下都过得惨淡寂寥。温老夫人望月怀远,一想到千里之外的次子和销骨泉下的幼子,止不住老泪纵横。

成肃与老母说了半宿话,大清早醒来时仍不免困顿,依稀感觉头隐隐作痛。

成之染来问安时,见成肃神思不属,劝他找郎中来看看。成肃不许,还怪她小题大做。

然而他在沧海堂会见了几位僚属,头越发昏沉,心跳也比往常快许多。成肃将众人屏退,耳边顿时清净了,可心中还是躁郁不安,眼皮也突突直跳。

他冷哼一声,侧首问成之染:“常言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你可信?”

成之染从书案中抬头,反问道:“阿父是跳到了财,还是跳到了灾?”

成肃沉吟不语。

外间有数人低语,却迟迟不到近前。成肃干咳了一声,通传在门外小心道:“第下,徐家来人了。”

成之染讶异地看了成肃一眼。成肃似乎也不明就里,沉声让来人进屋。

来的是一名小厮,成之染看着眼熟,似乎在徐府见过。

那小厮往堂下一跪,不知是害怕还是焦急,紧张得结结巴巴:“第、第下!大郎君让小的来传信,金吾卫正在府中,要、要将二娘子抓走!”

成之染一惊,霍然站起身,道:“平白无故,为何拿人?”

那小厮快要哭出来:“小的也不知,夫人快拖不住了,第下救命啊!”

“金吾卫……”成之染心下一沉。金吾卫卫戍京师,归护军将军统辖。而如今领护军将军之职的,正是东海王苏弘度。

苏弘度新任护军将军,可毕竟根基浅薄,若发号施令,还要看天子和会稽王的意旨。

成肃似乎想说些什么,成之染上前,道:“阿父,让我去。”

成肃望着她:“你去,又能如何?”

成之染顿首:“我总要知道,这是个什么罪名。”

————

东海徐宅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金吾卫把守森严,坊间人家都闭门不出,街巷间冷落得很。宅门前桂花开了,远远地香气扑鼻,待走到近前,零星花朵又如碎金般铺撒了一地。

守门的军士并不认得她,当即执戟将她拦下。成之染冷笑:“堂堂金吾卫,欺负一家子孤儿寡母,还怕旁人瞧见么?”

军士道:“上官有令,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闲杂人等?”成之染瞥了他一眼,“金吾卫拿人却迁延至此,等的不就是我这般闲杂人等?”

若是快刀斩乱麻,也不会等到有人跑出来送信。

明知是个局,她还是来了。

那军士狐疑地打量她两眼,朝同伴交代了什么,不多时,里面传话出来,让成之染进去。

府中也到处是金吾卫,见有人走过,纷纷投来戒备的目光,可看清不过是位小娘子,神色便有些微妙。

徐崇朝一家都被圈禁在后堂,地方虽宽敞,许多人挤在一起,都显得局促不安。见成之染进屋,登时像抓住救命稻草般热切地望向她。

堂首一簇显眼的绯袍,端坐着轻呷茶汤的中年官长。成之染不认得他,但看这服色,赫然是外军中的显要人物。

她打量对方,对方也在打量她。一旁亲卫道:“见到积射将军,为何不跪?”

积射将军和强弩将军统领金吾卫,乃外军要员,地位仅次于护军将军。

若她没记错,此人唤作殷希鉴。

成之染也不含糊,麻利地跪下一礼:“在下成之染,东郡人士。不知将军到此,有何贵干?”

殷希鉴“哦”了一声,将茶盏放下,又细细打量她一番,侧首问钟氏:“钟夫人,你可认得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