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80章 面圣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80章 面圣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徐崇朝午后便正式拜会成肃。交广之事,成肃早已听诸将细细禀报过,简单询问了两句,似乎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

徐崇朝曲折地提起徐丽娘,郑重向成肃道谢。成肃神色如常,摆手道:“是我愧对二娘子,若早日归来,也不至于令他们骨肉离散。”

徐崇朝问道:“战俘在下邳数月,朝廷为何突然要召回?”

“还不是李劝星的主意?”成肃似有些不快,也不愿多说,“若我在金陵,必不会让他任意而为。府僚留守东府城,搭救不及,酿成大祸。”

谁又能想到,李劝星连声招呼都不打,竟领了皇命随意处置他的俘虏。

徐崇朝心中难平,他本以为成肃应允了,便能保住徐丽娘母子的性命,可没想到奔波这一场,到头来还是未能如愿。人死不能复生,勉强救出徐丽娘,对徐家来说,也是聊以慰藉了。

成肃见他似有些闷闷不乐,心头也有些惭愧,安慰了几句,徐崇朝抿唇道:“此事岂是义父之过。”

屋中有一瞬静寂,成肃开口道:“我总要为你阿姊讨回个公道。”

徐崇朝不再多言,临行之际,状若无意道:“今日怎不见狸奴?”

成肃道:“今上召见,她入宫去了。”

这可是件稀奇事。

见徐崇朝讶然,成肃面带笑意,道:“旨意来得急,我也不知底细。等她回来,你再问问。”

徐崇朝应下。

————

一辆牛车缓缓驶过金华桥,帘幕低垂,一片静谧。

大魏以牛车为尚,王公贵族皆乘坐牛车出行,莫不极尽奢巧之能事,将里里外外铺衬得华丽舒坦。

这牛车却普通得很,周身并无多余的装饰,走在繁华的宫外大道上,更显得质朴无华,任凭谁也不会多看一眼。

然而车旁有一人骑马随行,青衫玉带,风神俊逸,望之宛如翠竹临风,引得道旁行人纷纷注目。

那人目不斜视,打马向前,目光平静如同深潭,映衬出与年纪不甚相符的稳重。

侧帘掀起,那人便侧首望去,道:“女郎何事?”

成之染掀帘而望,正对上对方温润俊朗的眉眼,不由得一愣。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饶是她对谢鸾没什么好印象,此时看到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确有一副俘获京中仕女欢心的好容颜。

成之染从未想到,这次回金陵,她居然第二日便遇到谢鸾,更不会想到,对方居然出现在太尉府。当时她讶异得很,谢鸾倒是不卑不亢地一礼。

他起初在孟元礼手下,孟元礼死后,成肃便将人招徕到府中,命为参军,颇为自得。恰逢宫中传召,成肃当即让谢鸾送她入宫。

两人一路未曾言语。谢鸾依旧是一派高华恬淡的气度,一言不发,更衬出贵公子的威严。成之染窝在车厢里,心里早已是七扭八结。

原本被皇帝召见,她满心欢喜。如今谢鸾跟在她身旁,满脑子便只剩下惊疑。

谢鸾,怎么会到太尉府!怎么会到她阿父手下!

世家大族向来看不上寒庶,但对于成肃这样的重臣,多多少少还是要高看一眼。然而陈郡谢氏的态度却晦涩不明,过往种种也并非无迹可寻,连成之染都能察觉到其间疏离的隔膜。

然而谢鸾还是进了太尉府。

许是她半晌不言,谢鸾又问道:“女郎有何事?”

成之染回过神来,也有些讪讪,她满心疑问,如今却不是开口的时机。她想了想,问道:“郎君可知,今上为何召见我?”

“天意难测。”谢鸾淡淡道。

成之染泄气,正要将侧帘放下,又听对方道:“今上记挂着女郎,总归是好事。”

成之染并非真的想从他这里问出什么,搭讪了两句,便各自默然。好在谢鸾只送她到皇城东侧建春门,两下里分开,成之染暗自舒了一口气,也不知方才为何竟有些紧张。

宫中内侍领着她,径自行到万春门入宫。万春门正对着东宫奉化门,成之染不由得朝那边瞥了一眼。庭树肃杀,东宫也显得愈加冷落。

今上多年无子,东宫荒废至今。

成之染顾不得感慨,踏入宫门那一刻,心头便浮起异样的惆怅。她已数年没有见到天子了,记忆中沉静淡雅的容颜渐渐隐没于层云,笼罩在浅金色的光华之中,一步又一步远去,只剩下一个璨然若神的虚影,高踞于九重天上。

天子在便殿接见她。

宫中觐见的礼数繁多,成之染三拜九扣之际,听得上方传来天子温润的声音,不由得仰头望去。

直视圣容乃大不敬之举。对上天子的目光,她心里咯噔一下,颇有些懊恼。这一路惦记着谨言慎行,没想到才见到天子,便举止无礼。

然而她到底没有移开目光,天子垂眸端详她,对她这冒失之举,也并无怪罪之意。

半晌,天子微微颔首:“数年不见,大娘子风采如昔。”

若说风采如昔,眼前的天子才是明证。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仿佛神祇一般风华永驻。

成之染一时惘然,临行前成肃叮嘱的酬答应对,也变得磕磕绊绊。

天子只温和而平静地望着她,从容问起岭南战事。

见成之染一脸认真地仿佛在禀报军情,他淡淡一笑,道:“我听说大娘子智绝无双,用计攻取曲江、番禺二城,此事当真?”

“陛下过誉了。攻城实乃三军将士之力,奴不敢贪功。”

上首的天子摇了摇头,道:“功莫大焉。”

成之染纳闷,她的事竟有人在御前说起,难不成是她阿父?

一想到这种可能,她心里顿时别扭得很。

她琢磨不透,却又听天子问道:“你此去,可见到张灵佑了?”

成之染颔首,道:“在龙编城外见过。”

她说起张灵佑的死状,天子微微动了动身子,半晌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这话问出来,成之染目光一顿。在御前议论贼首,其中分寸确是难拿捏,更何况,她与张灵佑仅数面之缘,实在谈不上了解。她不敢抬头细看天子的神色,只垂眸思索一番,道:“背信弃义,死不悔改。”

天子沉默了一瞬。若说朝廷对张灵佑有何恩义,那便是当年封他为广州刺史了。

“是邪?非邪?”

天子似是喃喃自语,成之染悄悄抬头看了看,道:“张灵佑狼子野心,咎由自取。若非辜负天恩,岂会沦落至此?”

天子神色淡淡的,闻言深深看了她一眼,摆了摆手,侍奉一旁的内侍便退下,旋即端了个方盘出来,盘上放着精雕细刻的木匣,看得出是上好的紫檀。

木匣一侧还有幅卷轴。

成之染视线落在那卷轴上,不由得心中一动,探询的目光望向天子。

天子颔首。

成之染接过卷轴,展开一看,繁复锦帛上文字古朴苍虬,她细细辨识,赫然发现这竟是一封诏书。

封她为安国乡君的诏书。

乡君作为外命妇封号,向来只有皇亲贵戚的女眷才能获此殊荣。成之染疑心自己看花了眼,从匣中取出一枚铜印,往印面一看,明晃晃“安国乡君之印”六个大字。

许是她神情过于震惊,捧印的内侍笑道:“女郎征战有功,封为乡君,还不谢恩?”

成之染顿时一言难尽。

乡君的封号,不可谓不高,大魏开国百年,历来是封给皇后之母的。

可是……

她恭恭敬敬向天子一拜,道:“陛下隆恩,奴感激不尽。但这诏书印玺,恕不能领受。”

天子道:“为何?”

“乡君位高,奴不配。”

“你身为女子而立奇功,当今之世,更无旁人。岂能说不配?”

“陛下,”成之染仰头答道,“奴效命于行伍,将士平生所愿,莫过于封侯一事。倘若陛下垂怜,待我有功业傍身,再请陛下了却心愿。”

她目光诚恳,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天子熟视良久,缓缓颔首道:“我答应你。”

————

成之染自殿中出来,掌心已紧张得掐出了红痕,她漫不经心地揉了揉,随内侍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刚出了万春门,忽而听得有人惊喜道:“咦,女郎也在这里?”

成之染循声望去,竟是阔别数月的傅亭微。

当日从涧阳城分别,他与沈星桥一道押送贼首回京,如今猝然重逢,脸上止不住欢喜。

成之染不由得诧异:“郎君要入宫?”

傅亭微点头:“我是来向今上辞行的。”

先前傅临派他随官军入京,一来是为了押运贼首,二来则是为刺史接替之事探探朝廷的口风。不成想还没到金陵,他们便在路上遇到去交州传旨的使臣,朝廷对傅氏父死子继之举并无异议,已正式策命傅临为交州刺史。

傅亭微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到金陵之后还受到天子召见,他父亲也论功封为县侯,可以说不虚此行。傅亭微挂念着回去报喜,在金陵待了半个月,便来向天子辞行了。

成之染听完颇有些惋惜,道:“郎君何不多留几日,也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傅亭微笑道:“女郎心意,在下心领了。不过金陵冬日酷寒,我久居交州,实在受不得。”

成之染望着绵延宫墙,心中自然明白对方的苦处。京城里到处都是规矩,哪里比得上交州天高皇帝远,他活得自在?

傅亭微笑着看她,说不出后会有期这种话。此去山河万里,来日缥缈无期。

成之染黯然,郑重一礼,道:“郎君珍重。”

傅亭微正要开口,宫门内有内侍来报:“圣上召见,郎君有请。”

傅亭微应下,对成之染道:“我在龙编城等着,等着女郎四海扬名那一日,再远来拜会。”

天光澄澈,寒风凛冽。成之染不由得失笑,点头道:“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0章 面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