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73章 北归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73章 北归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元破寒觑着他神色,匆忙之中似乎还带了丝困窘,愈加不放心,试图朝屋里张望,然而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

徐崇朝不给他机会,顺手关了门,叮嘱赵小五二人道:“这里劳二位看顾。”

元破寒也已微醺,皱着眉头道:“徐郎——”

徐崇朝拍拍他肩膀,道:“走。”

两人一路向前堂走去,道旁不知是什么花,幽幽地散发着香气。

元破寒突然开口:“这次回京城,徐郎有何打算?”

徐崇朝问道:“此话怎讲?”

“征战日久,年岁渐长,”元破寒侧首看他,道,“倏忽之间我竟已二十有一。”

徐崇朝不语,半晌又听他说道:“待回到京城,我想……我想向郡公提亲。”

元破寒口中郡公,无疑便是成肃了。徐崇朝微怔,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半晌,他问道:“你可敢?”

身在成肃军府中,自有许多常人难言的微妙之处,踏出这一步,可就收不回来了。

元破寒默然良久,径自说道:“徐郎,你与郡公情同父子,可知他偏爱何等人家?”

成肃的愿望,徐崇朝还是懂得的,他略一沉吟,道:“王谢高门,世家大族。”

“那我呢?”元破寒问他,“依你之见,我可能入得郡公的眼?”

“元郎自是高门华胄。”

元破寒笑而不语。

徐崇朝心中发堵,沉默着走了两步,道:“元郎,从前会稽王世子曾两度提亲,两度被回绝。你可知其中缘由?”

元破寒对此事有所耳闻,可并未当真。毕竟会稽王世子金尊玉贵,甚至有可能为天家继嗣,成肃不可能不给他面子。然而既然徐崇朝也这样说,恐怕其中还另有门道。他摇了摇头,道:“愿闻其详。”

“即使是郡公,也不能左右她的心思。”

他并未明言,元破寒却听明白了,竟轻笑起来,双眸如星子般闪着光。

“那岂不正好?”

徐崇朝勾唇不语,待走到堂前,才道:“醇酒醉人,元郎少喝些为上。”

元破寒哈哈一笑,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

宾主尽欢,烂醉而归。直到第二天日中,州府中依然静悄悄的。

成之染反而醒得最早,独立于庭前,眼神中一片清明。

赵小五喊道:“郎君站了半天了,回屋歇歇罢!”

成之染笑笑,望着蔚蓝天际高悬的烈日,道:“等人都醒了,告诉他们,是时候回去了。”

返程的消息传遍军中,众人早已是日思夜想,闻讯个个都欢欣鼓舞。傅亭微奉命来问道:“小将军打算如何回去?若是走水路,我这里还有几艘战船可供差遣……”

“我等在交州叨扰许久,岂能再劳烦刺史?”成之染拿定了主意,道,“我军走陆路。”

天有不测风云,眼下海上虽风平浪静,谁也说不准来日如何,原路返回自然是稳妥许多。

傅临也赞成此路,从州兵中拣择百余名勇士押解贼党,由傅亭微统领,随众人一道北上。

傅亭微从未离开交州,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忙前忙后张罗着,仿佛比官军还着急。

众人休整了三日,出发时正是雨霁天晴,十里长亭,旌旗飘荡。大军远去,隐没在重重山林之间。

众人追击张灵佑而来,一路上提心吊胆,更觉得山路险远。如今得胜而归,分明是同样的山水,却如履平地一般,再无人叫苦叫累。

大军翻过十万大山,便沿着郁水顺流而下。路过宁浦郡涧阳城时,众人停驻在城中。

郡府还是数月前老样子,众人一想到季山松病逝于此,心中都有些黯然。郡守说城外为季山松立了衣冠冢,成之染特地去看了看。坟头栽种的小松已稳稳扎根,在烈日炙烤下熔铸成蓊郁的模样,她不由得潸然。

季山松比她父亲年长数岁,一夕染疾,竟如山崩海啸,猝然长逝。她数年来见惯了生死,何尝不知人命危脆不能长久。然而桩桩件件到眼前,心头便止不住发酸。

“不知我等,来日又葬于何地?”成之染笑笑,似乎在自言自语。

柳元宝苦着脸道:“你可别说这种话,我必要儿孙绕膝、终老家宅才是。”

“大丈夫自当马革裹尸,柳郎可真是……”元破寒笑着摇摇头,无语道。

柳元宝挠了挠脑袋,道:“等你们平定四海,我岂会马革裹尸?”

徐崇朝失笑,侧首望向成之染,心中竟有些惴惴。

那日醉酒种种,成之染似乎一无所觉,只记得席上昏睡,醒来天光已大亮。他心中怅然,也只做无事发生。

离开龙编城这一个多月,她又回复到以往运筹帷幄的小将军,当初醉酒时偶然流露的羞怯,已然寻不到踪迹。

成之染眼底带了些许笑意,亦打量着他,见他望过来,便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目光。

柳元宝见众人笑他,犹自辩白道:“到交州这一路,我算是明白了——南征北战,我可吃不消,不如将来守国门,也免得东奔西跑……”

他越说越来劲,比划了起来。成之染勾了勾唇,低叹道:“百岁光阴,七十者稀。人生短短数十寒暑,倘若能征战四海,也不枉此生。”

沈星桥默然良久,突然道:“郎君果真这么想?”

成之染一怔,正要问他个究竟,沈星桥却缄口不言。见她心中疑虑,徐崇朝开口道:“生民不易,征战更苦。止戈为武,用兵不祥。”

成之染略一沉吟,道:“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仗,不得不打。”

徐崇朝看着她道:“你心中要有权衡。”

成之染点了点头。

————

大军并不打算在宁浦郡久留,众人回到城中,照例清点了人马。

成之染唤来季山松手下的两名军主,吩咐道:“自今日始,直到回京,你二人都听沈将军调遣。”

二人虽领命,面色却犹疑。沈星桥闻言皱眉:“郎君这是何意?”

“我不打算去番禺,”成之染端坐于堂中,不动声色道,“这数千人马,便寄托给将军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傅亭微问道:“小将军不去番禺,又去往何处?”

柳元宝追问:“难不成你不回京了?”

“回京自然要回京,”成之染平静地望着他们,道,“但在此之前,我得去一趟荆州。”

“荆州?”柳元宝更加惊讶,“去荆州作甚?”

成之染将将印放到几案上,缓缓道:“去拜会一位长辈。”

碍于傅亭微在场,她并未明言。然而她身在荆州的长辈,除了刺史成誉还有谁?

沈星桥不悦:“我等奉圣命南征,如今事成,自当回京复命。郎君岂能去荆州?”

“将军自然是奉命南征,可我又不是。此间事了,还不许我晚归几日?”成之染并不畏缩,坚持道,“我无需人马跟随,更不劳将军挂心。”

沈星桥揉了揉眉心,只好退了一步道:“郎君打算如何到荆州?”

“我已找人问过了,”成之染笑道,“从此地北上,可到桂陵郡,其后便是始安郡,沿湘水顺流而下,直至洞庭湖,然后沿江水西上,不日便可到江陵。”

傅亭微问道:“小将军此去要多久?”

涧阳到江陵千里迢迢,山重水复,两个月耗费在路上。但若从江陵轻舟直下,不过二十日便可到金陵。

于是成之染答道:“三个月。到时候我们在金陵相会。”

沈星桥不由得看她一眼。他率军到番禺与李劝星会合,一道回金陵,路上也要三个月时间。

成之染不给他犹豫的机会,径自道:“还请将军多多担待,若见到李侯,莫让他怪罪。”

李临风怕不会怪罪,该怪罪他的是成肃。沈星桥摇头,道:“不可,若有个三长两短——”

“沈将军,”徐崇朝打断了他,抱拳道,“若将军放心不下,在下愿一同前往。”

元破寒亦道:“我家在雍州,数年未归,刚好一道去看看。”

沈星桥无话可说,徐崇朝也好,元破寒也罢,既是成肃手下参军,其实并不归他调遣。

柳元宝见状,也跃跃欲试。沈星桥被吵得头大,只得答应下来。

他几人手下都有兵众,加起来一两千人,尽数交给沈星桥,只留下-体几的随从跟着。

一行人次日便离开涧阳城,北上这一带山势舒缓,人马又轻便,行进于山林草泽之间,比来时称心坦荡许多。旬日之间便来到始安郡,若从此地翻过越城岭,便出了岭南地界。

前朝定都于长安,为交州朝贡进献之便,在越城岭之间凿通峤道,至今士民赖以通行。

重峦叠嶂,苍山如海,若非峤道贯通,这山脉横亘如天堑,令行人望而生畏。

众人夜宿于山中,山高林密,遮天蔽日,月光虽明朗,林下依旧黑漆漆一片。人马终日行进,也都困乏了,早早便卧在草丛中歇息,横七竖八地躺倒一片。

溽暑难耐,成之染睡不着觉,悄悄睁开眼,众人身形隐没成一堆暗影,万籁俱寂,只听闻隐隐鼾声。

她百无聊赖,抬眼盯着繁茂的枝杈,些微月光不经意间漏下来,照亮了清清浅浅的一线。

岭南的夜色,与江南似乎也并无不同。只是在阒寂无人的黑夜里,愈发幽静罢了。

成之染拢了拢衣衫,微微撑起了身子。黑暗中倏忽闪过一丝光点,她眨了眨眼睛,定睛一看,不远处漂浮着一团萤火,小灯笼似的形单影只,看上去格外幽冷。

成之染心中一动。与亲友相聚庭中,扑逐流萤的日子,仿佛隔了一层纱,邈远得记不清年月。

那萤火飞得更近,光环闪亮如灯盏,仿佛投入深海中的一颗流星。她不由得起身,伸手去捉它。

萤火虫一闪,灵巧地避开,晃晃悠悠地朝丛林深处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