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68章 终局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68章 终局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日出东方,茂密的丛林上空笼罩着浅金色的雾。硕大平展的芭蕉叶上,晨露大颗大颗地滚动着,晶莹如珍珠,散发出清淡的香气。

宽阔的溪流边,杂七杂八地停靠着舢板和竹筏,岸上有人叫喊着,林间便陆陆续续出来许多人,匆忙跳到船上去。清晨正是稍稍凉爽的时候,众人脸上却带着困意,神情呆滞,衣甲残破。

张灵佑坐在一只舢板上,望着身下粼粼碧波,眉间深痕好似刀刻般。兵士都身着甲胄,令船筏吃水很深,行进起来也悠悠荡荡,让人干着急。

然而他并无其他船筏可用,即使是这些,都还是俚僚留给他的。

石碕城战后,协战的俚僚见势不妙,找借口撤回了山中,余下向龙编城的路,只能由他自己走。

天色虽晴好,他只觉得晒得很。

日头已高了。

两岸永远是深邃不见底的密林,幽幽散发出冷气。张灵佑忽觉脊背发凉,他心中一动,远处树冠荫蔽的天际飞起一丛鸟雀。

派出的斥候将小船划得飞快,急急来报:“龙编城南,有敌情!”

————

自石碕城向南,暑热一日更甚一日。成之染渐渐不怎么说话,军中也一味沉闷下来。

如此酷暑,能省些力气便省些。

唯有柳元宝仿佛不知焦渴,总是时不时插科打诨。旁人不应他,他便自言自语。

成之染看着他,总感觉其人已被溽暑折磨得失智了。

柳元宝讲起三吴的景致,怀念临海郡幽静的山寺桃花。他向来粗枝大叶,以往对这些没什么兴趣,如今却翻来覆去地说,成之染听得耳朵都要起茧。

她有时想打断他,可见到对方眼中依稀的光亮,话头便又咽回肚子里。他们这行人已全无番禺出兵时的豪情,一场又一场追逐往复,已令人身心俱疲。

即使目睹张灵佑留在石碕城外的败绩,众人心头也只是短暂燃起了斗志。粘腻的雨水一浇,内心的火苗便熄灭了。

“下一次,怎么说也该跟妖贼一较高下了,狡兔三窟,快快到此为止罢!”柳元宝哀嚎,“我真是一刻也不想在岭南待了……”

成之染漠然盯着前方道路,这话她听了不下三遍。

“等打败妖贼,我要赶快回家去,不,去临海也行,那里的枇杷正是时候,一口咬下去全是汁水,甜得要命呐……”

柳元宝口若悬河,说起来没完,许是自己厌烦了,还硬拉着旁人问这问那。

沈星桥诸人只是客气地笑笑,成之染也不打算开口,柳元宝却贴上来,道:“将军,等打完了仗,你去临海看看罢!我带你去爬山!”

成之染见他聒噪,嗤笑道:“这一路都是山,你还没爬够?”

“那可不一样……”柳元宝将临海的山峦夸赞了一通,还意犹未尽。成之染连忙让他打住,道:“得胜还朝,你不去金陵?”

“金陵啊……”柳元宝认真想了想,道,“金陵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这话说得随意,成之染心中却一动,仿佛平静的湖面落了片树叶,激荡起细微波纹。

金陵,确实没什么意思。

然而她隐隐想到,如果能面见天子……就好了。

“啊,我想起来了,金陵还是有些意思的,”柳元宝捋了捋马鬃,道,“去岁伯父写信到临海,说要在金陵给我说亲!”

他口中伯父柳访,亦是成之染舅父,算得上柳氏一族屈指可数的硕学通儒。成之染笑道:“想来要给你说个知书达理的娘子。”

“我可是求之不得,”柳元宝傻笑道,“娇娇软软的女娃,谁不喜欢呢?就算这么热的天,抱在怀里也该是温温凉凉的……”

成之染见他口无遮拦,便瞪他一眼:“少想那么多,打完这场仗再说!”

“又这般扫兴……”柳元宝不服,道,“该不会是你嫉妒我?”

成之染不想再理他。

半晌,柳元宝又道:“你回京之后,亲事是少不了的。郡公必然千挑万选,我倒要看看谁是这个倒霉瓜。”

成之染不语,耳边终于消停了。她正要松一口气,耳边冷不丁又听柳元宝道:“哎,我听说会稽王世子曾去提过亲,可是真的吗?”

“柳、元、宝,”成之染侧首看他,一字一顿道,“你再多说一个字,便休想娶到什么美娇娥。”

柳元宝不以为意,又要调笑她,却见徐崇朝诸人齐齐望着他,不由得一愣,讪讪地闭了嘴。

然而他终究闲不住,走出数里地,又开始左右搭讪起来,问问这个,问问那个,仿佛林间鸟鸣声叽叽喳喳不停。

成之染目不斜视,打马行进在队首,听得柳元宝闲言碎语越来越多,鸟鸣声却渐渐低落下去。

她微微侧首,道旁的藤蔓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地攀绕着古树须根,林间安静得如在梦中。

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

成之染勒马止步,抬手命众人停下,道:“戒守!”

军中顿时一阵骚动,众人都屏息凝神,静待指令。

大军本派出游军在前侦测,此时却全然没有动静。成之染愈加疑心,率诸军潜行数里,四下似乎飘荡着淡淡的烟气,耳畔隐隐传来稀薄的人声。

然而她仰头望去,空天被茂密的枝叶遮挡着,周遭一切都隐没在浓荫中,让人两眼一摸黑。

到此无计,唯有向前。

大军刚绕过溪流回转之处,眼前便豁然开朗,宽阔的溪流奔流而下,汩汩水声显得格外生动。

成之染到溪边饮马,一旁军士忽然道:“看,那是什么?”

众人齐齐望去,溪水上游似乎飘着什么东西。

此间溪流宽阔而幽深,当即便有军士浮水过去,将那物事捞了来。

成之染仔细一看,竟是面脱落的青旗,边角染血,被水流冲泡得模糊。

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诸军精神一震,赶忙加快了脚步。山路转了几道弯,磕磕绊绊又颇为泥泞。众人都顾不得这些,耳闻丛林深处传来阵阵鼙鼓声,四周的烟气也越来越浓重,心都提到嗓子眼里,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成之染在溪丛间隙望见远处浓烟滚滚,一路追过去,眼前赫然有一道藤桥横跨于溪流之上。

她下马上桥,却见林下溪湾挤着数只竹筏,两方人马正激烈混战。其中一方得了上风,为首那舢板便陡然后撤,顺流朝这边驶来。

成之染认出叛贼装束,便控弦在手,喝道:“站住,不许动!”

身后兵士旋即在藤桥及两岸铺列开来,齐齐将羽箭对准那舢板。

那舢板悠悠在水中停住,中有一人持刀转过身,正对上成之染目光。

那人抬头望着她,眼神中满是戒备,面容却难掩疲敝。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自心头袭来。

番禺城的战火自脑海中闪过,成之染赫然想起,这就是当初从她马前逃走的人。

武贤突然道:“他便是张灵佑。”

成之染缓缓放下弓箭。

那舢板向前靠近了些,她便看清了对方的面容。

这与她从前所想很是不同。

她幼年便听闻海寇作乱,幻想那贼首必然是青面獠牙的凶相,再不济,也像郑显一样阴沉而凶横。

然而面前这人却貌若妇人,虽铁甲森然,满身血污,周身竟诡异地透出几分儒雅。

成之染不由得迟疑,可细看对方服色,确乎是主帅的打扮。

张灵佑站在船头,一眼便望见桥上那人腰间长刀,是郑显曾经的战利品。

以郑显的性子,刀在人在,如今……恐怕九死一生。

虽早已预料如此,他还是止不住悲从中来。

见那佩刀之人背后插着将旗,面容却十分年轻,张灵佑问道:“你是什么人?”

成之染冷笑一声:“抓你的人。”

张灵佑闻言一笑。

成之染喝道:“你这逆贼!罔顾君上恩情,几番叛变朝廷。事到如今,有何面目笑!”

张灵佑依旧笑着:“这位小将军,朝廷以我为腹心之疾,何来恩情可言?”

他笑容满是讥讽,令成之染不快。她厉声道:“明明是你狼子野心,惑众谋逆,反怪旁人不容你!”

“我狼子野心?”张灵佑收敛了笑意,道,“我聚义之时,三吴是何等惨状,你年幼无知,又岂会知晓?如今这朝廷,不过是孽臣奸隶、蛇鼠一窝罢了!”

成之染正要分辩,一旁沈星桥喝道:“郎君与他费这些口舌作甚!逆贼,还不快束手就擒,饶你不死!”

他话音刚落,水上又传来金鼓厮杀之声,溪湾陡然窜出数只船筏,其人个个白衣披甲,面色黝黑,各举着刀枪叫嚷向前。

似乎是交州军府的追兵。

叛贼船筏试图闯过官军封锁,顿时被弓手射倒了一片。张灵佑伫立船头,朝后方看了一眼,便注视着成之染,微笑道:“我死之后,十年以内,魏室必亡。”

成之染“呸”了一声,就要命人泅水去抓他。张灵佑却决然一跃,纵身翻入深不见底的溪流。随从见状,亦纷纷效仿,扑通扑通跳下水,一时间水花四溅。

众人俱是一惊。数年前张灵佑投海,后来却重出江湖,坊间多有其死而复生的传闻。如今他跳入水中便不见了踪影,成之染气道:“捞,给我捞!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岸上军士正准备卸甲,追击的交州人马已到了近前。他们不远不近地漂在水中央,高喊道:“前方何人?”

成之染命兵士回应:“官军在此!”

水上船筏晃了晃,似乎在犹疑,不知听到了什么声响,齐齐朝岸边望去。

成之染亦随他们目光望去,隔着悠悠荡荡的溪水,蓊郁丛林中翩然走出一骑白马。马背上是个年轻人,肤色晒得有点黑,乍一看眉眼,并不像是岭南人。

他在溪旁勒马止步,朝这边喊道:“你们可是从江南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