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5章 意气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5章 意气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3 13:58:50 来源:文学城

成肃一行入驻刺史府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传令官来报,城门外有人马聚集,正叫嚷着开门。

成肃登城一看,果然是庾慎行手下的文武佐吏,虽只有百余人,可不乏朝廷委任的世家子弟,处理起来确实有些棘手。

为首那人道:“成将军不让我等入城,难不成是想要造反吗?”

成肃厉声道:“宋长史所言差矣!成某非但不是造反,其实是替天子平叛!”

宋光甲怒火冲天地站在城外,气不打一处来。这成肃数年前还是欠钱还不起的穷光蛋,如今竟凭战功一路高升,怎能不令他忿忿不平?可这人终究是个武人,而自己身为军府长史,岂能在气势上输了他?

“南平王镇守京门,岂会叛乱?我等要当面向南平王讨说法!”他扫了身后众人一眼,高喊道。

此言一出,城下众人纷纷附和。

“事到如今,宋长史居然还一口一个南平王!不瞒诸位,庾慎行已经伏法,诸君若想看,只能看他的头颅了!”

成肃示意城上军士将与庾慎行的头颅挑起。众人辨识出那血淋淋的一团,登时骇得鸦雀无声。

成肃满腔诚恳道:“诸位!当今天子已由江州刺史从寻阳奉迎回京,密诏我等克期齐发,诛除逆党。今日不但是庾慎行的死期,更是庾慎终的死期!此时到金陵,必定能看到贼首悬于朱雀大航。诸位岂不是大魏之忠臣?如今兵临城下,所欲何为?”

“这……”宋光甲刚刚得知城中骚乱,心头便有了不祥的预感,如今亲眼见到庾慎行的头颅,丝毫不再怀疑成肃的话,一时间方寸大乱。随行的人马本就不愿意跟他趟这趟混水,顿时交头接耳打起了退堂鼓。

平心而论,庾慎终不过是沾了他父亲庾昌若的光,他本人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当初他登上皇位时,宣武军众人虽心有不甘,却敢怒不敢言。如今他连龙榻都没捂热,又岂会与这些军府属官结下过命的交情?因此成肃眼瞅着军中有头面的人物互相交换着眼神,已是要撤退的架势了。

而这百余人中地位最高的还是为数不多的世家子弟,对他们来说天子是谁都无所谓,何必为了争这没来由的闲气而冒险?于是斗志全无,三五成群地打马回身。

宋光甲没办法,咬牙道:“原来只是个误会,是我莽撞了。既然如此,我等便回去听朝廷的号令,不在此打扰将军了。”

成肃目送着这群人离开,暗中松了一口气。庾慎终还好端端地在金陵当皇帝呢,幸好用庾慎行的头颅唬住了他们,要不然争执起来还真不容易收场。

不过……有宋光甲这个军府长史在,他从宣武军中招引人马确实束手束脚的。

他思忖着回到刺史府坐镇,吩咐部下整顿军队清点人马。这时江北的信使快马加鞭入城,称孟元礼一行顺利击杀了临海王庾慎言,正率领人马渡江而来。

两军在城外会合,士马盛众,军容整肃。

成肃略一迟疑道:“方才庾慎行手下宋光甲率众来城下质问,我诈称庾慎终已死,将他哄骗过去。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若他回过神来,向金陵泄露了消息,恐怕对我军不利。”

“将军还顾忌着同僚之谊吗?”江北军中一位样貌俊雅的中年将军笑道,“李某愿替将军解决了这个麻烦!”

他说罢招呼数人打马而去。成肃暗自称奇,他与这李劝星并不相熟,没想到对方竟然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

李劝星很快回来,将宋光甲的官帽扔到马前,二人相视一笑,挥鞭直往宣武军大营而去。

————

诸将领一日便召集了近两千人,旌旗招展,声势浩大。成肃在众人中最年长,被一致推举为盟主,当下发号施令,整顿人马,明日出征。

江岚引荐的主簿唤作何知己,看上去不过三十余岁的文弱书生,却是倚马千言,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檄文出来,快马加鞭发送到四方郡县。

待人员部署到位,成肃负手在将军府内踱步,疲惫地揉着眉心。

江岚也一脸倦容,犹自宽慰道:“将军,有孟将军驻守京门,我军断无后顾之忧。李将军等人也是身经百战,也不会在京城守卫面前落了下风。明日之战,必胜无疑。”

成肃沉默地点点头,道:“宣武军的将士,我自然有信心。只是想到了前年这个时候,正是庾慎终引兵犯阙之时。倏忽两年,早已物是人非。”

江岚也陷入了沉默,望着被落日余晖染透的天边云霞,喃喃道:“不知道阿蛮他们如今可好……”

成肃心里也没底,徐崇朝年纪尚轻,处世稚嫩,能不能在北国风云间活下来,实在是不可预料。他见江岚为舅氏伤怀,便安慰地拍拍对方肩膀道:“等咱们打赢了庾慎终,他们不就能光明正大地回来了?”

“但愿如此,”江岚眸中又浮起希冀,“所以……此战必胜。”

众将领当夜便一同歇在了刺史府。

成肃让成誉回家报平安,结果半天敲不开门,正以为发生了什么不测,便见狸奴的小脑袋从墙头上探了出来。

“原来是阿叔,”狸奴长舒了一口气,下来给他开了门,急切道,“我阿父怎么样了?”

“安稳得很。”成誉步入堂屋,发现一家人都战战兢兢地围坐在一起,温氏更是面色苍白,让刘婆不停地给她顺气。

早间城里大闹一场,又是兵荒马乱喊打喊杀的,可把老人家吓坏了。她最初以为是海寇作乱,听狸奴回来说庾慎行死了,再联想到自己这旬月以来早出晚归行踪诡秘的两个儿子,就是再迟钝也琢磨过不对劲来了。

柳氏虽也提心吊胆,倒也算镇定,便一五一十地把成肃的打算告诉了她。

温氏半信半疑地问成雍:“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成雍为难地摸摸脑袋:“儿知道一点点……阿兄和阿弟经常在一起商量,儿不知道他们具体的安排,但造反这件事还是清楚的。”

“造什么反!”温氏瞪他一眼,自我宽慰道,“这是替天行道的好事……可你们怎么都不跟我商量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咱家这些脑袋都不够砍!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母亲放在眼里……”

成雍默不作声地低头挨训,直到温氏气歇了才道:“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罢……阿兄足智多谋,定然是心中有把握。现在街上跟往常一样,这么久了都没人来咱家,看来是他们都已经清理干净了……”

成誉的敲门声就是这时候响起的,差点没把温氏吓晕过去。

狸奴胆子大,这才去把成誉迎进来。

成誉三言两语安抚住温氏,又交给她一份军中的檄文。

“我看这个做什么?”温氏暂且放心地坐回榻上,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事已至此,我说什么也没用了。行军打仗的事我也不懂,只愿你们明日好好打,把庾慎终赶出金陵,然后平平安安地回来。老婆子我下半辈子还等着沾你们的光去享福呢。”

成雍接过他手中的檄文,认真读了一遍,赞叹道:“军中竟有人写得这一手好文章!”

成誉应道:“是阿兄新收的幕僚,唤作何知己。”

成雍不认识,也不再追问,又翻看那文章,突然疑惑道:“檄文里说,益州刺史宗达扫定荆楚,江州刺史薛义安奉帝回京,镇北参军钟长统保据石头,扬武将军崔甘泉已据历阳,征虏参军周士诚以为内应——这可是真的?”

“虚张声势而已,阿兄不必当真。”成誉道。

“那这些人是……”

“只有钟将军和崔将军是自己人。”

成雍着实无语了。

成誉见时辰不早,便着急回去商议军情。温氏虽然舍不得,但总不能拖累了儿子,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地送他出了门。狸奴悄悄追上他,道:“明日攻打金陵,我能不能一起去?”

成誉瞥她一眼:“不能。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一个小孩子瞎搀和什么?”

“我不是小孩子,我已经十二岁了!”狸奴反驳道,见对方转身要走,连忙拦在路上,“而且我的刀枪和箭术已经很好了,上次演练沈星桥还夸过我呢!哎,阿叔别走呀,我真的可以,哪怕是给将军们牵马坠镫,一定不会拖后腿!”

成誉止步,正色道:“此事并非儿戏,后果你也承担不起。若要再胡搅蛮缠,我便一字不漏地禀告你阿父。”

“那你说我习武是为了什么?”狸奴恨恨道,“我这几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还不是为了修得一身本领,像宣武军中的儿郎一样,在沙场上建功立业。阿叔,我见过守城门跑杂务的小兵,跟我一般年纪的比比皆是,为什么我连这些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做呢?”

“你若真的是为了不负既往所学,那更要加倍小心地保护好自己这条命。军营里从不缺卖力气的莽汉,”成誉的语气前所未有地严肃,“现在还太早,狸奴,你还没准备好。”

狸奴望着他决然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