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46章 走险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46章 走险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宗棠齐已为众人备好客房,宗寄罗将成之染送到住处,又攀谈了许久才离去,一出门便惊呼道:“徐郎君,你怎么在这?”

徐崇朝向她一礼,成之染从屋里探出头来,笑了笑:“阿兄久等了。”

宗寄罗看了徐崇朝一眼,挥挥手便离开了。

天色已昏沉,成之染点亮了屋里的灯盏,一言不发地坐到矮榻上。

徐崇朝神色纠结,望着明亮的火舌,眸中晦暗不明。

“阿兄可是为寻阳之事而来?”

徐崇朝眉头微蹙,垂眸道:“驻扎在西府,是义父的意思吗?”

成之染扯了扯唇角,忽而想起宗棠齐莫名的笑意,想来对方能明白成肃的意图。追讨张灵佑这等大事,岂是辅国将军钟长统足以独力担负的?她虽不曾向成肃问明,但临行前那一番试探,足以窥见他胸中所想。

见成之染默然无语,徐崇朝愈加烦闷,在屋内逡巡良久,道:“寻阳一日不能收复,我姑母一家便一日不能周全。我岂能在此坐以待毙?”

“收复寻阳谈何容易?”成之染抬头看着他,“但若是找寻江郎家眷,我愿助阿兄一臂之力。”

“你?”徐崇朝半信半疑。

“阿兄说得对,大军等得,江家等不得。我愿随阿兄一道去寻阳,将他们接回金陵。”

徐崇朝难掩诧异,半晌不吭声。

成之染淡淡一笑:“难不成阿兄不想去寻阳?若我会错意,那便另想办法罢。”

“不,我愿意,”徐崇朝正色道,“但不知钟将军可否答应。”

成之染笑道:“这可由不得他。”

徐崇朝略一思索,道:“我在钟将军帐下听令,手头并无人马可用。”

“人也不消多,人多了反而不便。”

成之染话音刚落,门口忽传来吱呀一声脆响。

徐崇朝一惊,喝道:“谁在外面?”

“是我啊……”屋门被缓缓推开,露出宗寄罗稍显窘迫的面容。她手里拿着个方盒,支吾道:“我有件东西忘记给狸奴,刚巧你们在说话,就、就没好意思打扰……”

成之染将她拉进来,笑道:“这是什么?”

宗寄罗打开方盒,里面赫然是一根挂穗。

“我早就想给你了,可惜一直没机会。”

成之染笑笑,摸着腰间空空如也的刀环,道:“我那把长刀,不小心弄丢了。”

宗寄罗深表惋惜,叹息道:“那你这次去寻阳,岂不是更加凶险?”

她果然听到了二人的对话。

成之染并不意外,道:“此行是智取,哪里能动刀动枪?”

“我跟你一起去罢,”宗寄罗忍不住道,“多我一个人,也多些助力。”

徐崇朝欲言又止,成之染问道:“宗将军岂会答应?”

宗寄罗笑道:“这也由不得他。”

成之染原本还半信半疑,但宗寄罗不知怎的说服了宗棠齐,对方虽面带不悦,却未加阻拦。反倒是钟长统疑虑重重,还迟迟不肯松口。

成之染问道:“令侄如今该有七八岁了罢?”

她猛地这一问,让钟长统不由得一晃神。当年他兄长出师未捷,死于庾慎终之手,幼子尚在襁褓中,他怀抱婴孩投奔成肃时,正是成之染接手照料了一番。俯仰今昔,恍如隔世。

“南康郡公稚子年方四岁,生死尚未可知,将军推己及人,岂能坐视不管?”成之染抿了抿唇,道,“我意已决,望将军成全。”

钟长统默然良久,再没有多说什么。他从军中拣择出数名勇士,护送一行人西上。

————

众人自水路而上,轻舟掩映于崇山峻岭之间,一路上风平浪静。钟长统派来的十名军士中,有一人成之染看着眼熟,两人大眼瞪小眼,她忽而灵光一现:“石阿牛?”

石阿牛亦是迟疑:“柳……柳元宝?”

成之染不由得一笑,她从前在幼军操练时,仍打着柳元宝的旗号。没想到一别数年,当初的伍长还记得她。

石阿牛如今在钟长统军中担任什长,也知道此番西上的缘由所在,多多少少推测到眼前故人不同寻常的身份。然而他粗中有细,惊讶之余也并不多问。

成之染感慨万千:“伍长如今已是什长了。”

石阿牛从幼军编入钟长统军中,起初也只是无名小卒,后来随军北伐,因杀敌勇猛,才升到如今的位子。成之染看着他小山似的身躯,又想起成肃自谋军职的言论,心头便如同蒙了一层灰,一时间苦笑不已。

众人一路上小心躲避沿江瞭哨,八百多里的水路足足走了半个月,到寻阳城下,天气已然转凉了。

赵兹方担任江州刺史时,徐崇朝曾在此地居住过一段时日,对寻阳一带山川风物甚是熟稔。寻阳城守扼大江腹地,是江州上下首屈一指的名城,城池浩大,屋舍绵连,再加上张灵佑屯驻此地,守备森严如铁桶一般,去哪里找人?

成之染一副流民装扮,脸上涂抹得乌七八糟,勉强骗过了守城敌兵。她忧心忡忡地进了城,一眼便望见道旁城墙上贴着江家人画影图形,江岚妻儿老母都在其中,看上去倒有几分相像。

成之染压低了帽檐,寻到城中僻静处,不由得一阵发愁。

宗寄罗神色严肃,问道:“城中这形势你也看到了,江家人当真还在寻阳?”

成之染反问道:“如果是你,你会去哪里?”

宗寄罗想了想,道:“当初贼寇已攻破寻阳,兵锋所指必然是金陵,我肯定不会再往金陵去,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去江陵。”

成之染不置可否,道:“他们一行尽是妇孺,在人群中过于显眼,千里奔波委实不便。两害相权,还是留在寻阳更为妥帖。”

宗寄罗点了点头,又听徐崇朝说道:“刺史府情形如何,不如找个人问问。”

街上行人稀少,反倒是城隍庙前水泄不通,时不时锣鼓喧天,传出奇奇怪怪的乐声。成之染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疑惑道:“这是在做甚?”

“张灵佑能聚敛叛逆十余万人,少不得装神弄鬼的把戏。你可知他自称‘天师’?”徐崇朝回头望了一眼,一把将她拉出来。

成之染点了点头,低声道:“我隐约听说,几年前他不是死而复生了一次?将那些叛贼绕得五迷三道,真以为他是神仙呢。”

徐崇朝问道:“你信吗?”

成之染嗤笑一声:“那怎么可能!”

她站在人群外观望了一阵,对徐崇朝道:“可要去刺史府看看?”

江州刺史府,如今恐怕已经是张灵佑老巢了。

“不必冒险。”徐崇朝命石阿牛带人在此等候,便领着成之染兜兜转转,来到一处略显残破的里坊。他在一户低矮的院门前驻足,敲了几下门,屋中便有个精壮汉子探出头来:“谁啊?”

成之染本以为他们认识,没想到那汉子形色颇为谨慎。徐崇朝自称远道来寻亲,那亲戚原本在刺史府做事,如今却找不到人了。

那汉子摆摆手道:“树倒猢狲散,刺史府的人早就没影了。你若是识趣,尽早去找别的生路罢!”

如此一连打听了几家,众人都称说不知,还有人好心提醒:“刺史的家人正被全城搜捕,切莫触了这霉头。”

徐崇朝一无所获,只得沉默地回到城隍庙。成之染这才发现,那里坊竟只与刺史府隔了一条街,难怪徐崇朝去那里打听消息。

众人都一筹莫展,挤在街边窝棚下默然无语。好在城中流民也不在少数,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

成之染叹道:“虽不知江郎家眷身在何方,但贼寇至今不曾找到他们,当下或许还并无大碍。”

“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徐崇朝摇了摇头,“将来大军兵临城下,寻阳难免战火纷扰,他们的处境更加堪忧。”

宗寄罗皱眉:“他们真的不会离开寻阳吗?”

徐崇朝略一思索,道:“恐怕并不会。”

成之染心中一动:“阿兄何出此言?”

“我姑母五十有六,向来有心疾,日日离不开汤药。如今世道不太平,外间连汤药都难找到,因此他们必不会离开此地。”

“那我们便挨个药铺去打听,”成之染说道,“七日之内,总会有人来抓药。”

宗寄罗缓缓点头:“城中药铺能有几家?我们人手多,想必也能看过来。”

众人一拍即合,当下便潜入大市。城中本就十余家药铺,兵荒马乱之际,勉强开张的只有五六家,一行人三三两两蹲守了数日,也曾见妇孺前来抓药,细细询问却一无所获。

成之染起初斗志昂扬,几天下来不由得心生疑虑,入夜聚在窝棚里,她突然发问:“倘若他们并非妇孺呢?”

宗寄罗不明就里:“狸奴,你这是何意?”

成之染将一根稻草缠绕在指尖,沉吟道:“如果还有旁人与江家人在一起……”

“那么前来取药的,有可能另有其人。”

徐崇朝声音低沉,望着残破屋顶露出的星斗,良久,又道:“看来需得打草惊蛇了。”

成之染次日又到药铺盯梢,她从藏身的檐下走出,将一枚军主令牌摆到案上,压低声音道:“近日军中有要犯在此间出没,时常来取些治心疾的药。这等人你可见过?”

店家一时被唬住,忙不迭地摇头否认。

成之染也不多言,道:“附近早已安插了人手,倘若有可疑之人出现,你可要留意。”说罢,她用手指轻弹着令牌,明晃晃的亮光在店家眼前一闪而过。

直到成之染扬长而去,店家才回过神来,想起对方宽阔帽檐下深沉的眸子,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