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44章 白马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44章 白马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观音山下,郑显一宿没合眼。

调虎离山是他的计策,火烧秦淮口也是他的主意,围攻荻芦垒更是他亲自上阵指挥的。可他万万没想到,每一步都在意料之中,最后却惨败而归。

张灵佑什么也没说,可他自己心中充塞着功亏一篑的挫败感。他恨得咬牙切齿,连从高头大马上跌伤都不觉得痛。

远望着巍峨耸立的丹阳城,纵使他心中不打怵,张灵佑也望而生畏了。

早间斥候又来报,魏军陈兵于南岸横塘,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张灵佑脸上难掩疲惫,思前想后犹豫了许久,却始终按兵不动。

半晌他叹道:“成肃这势头,一点也不像远来疲敝的样子。”

郑显难得没吭声。荻芦一战虽败了,他仍旧丝毫不后悔这么打。南岸营垒便是他眼中钉肉中刺,若不能一一拔除,便如鲠在喉,时时担心渡河之后遭魏军前后夹击。可兵败于荻芦垒,确是他始料未及的。

张灵佑又道:“要不然,还是从北边打罢。”

郑显沉着脸,道:“主上要强攻玄武水口?那一带江岸陡峭,水道狭窄,一入玄武湖便是绝境,再没有回头路了。”

这话说到了张灵佑心坎上。他沉吟良久,道:“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

张灵佑这一犹豫,便入了伏天。艳阳高照,烘烤得金陵城如蒸笼一般。人还没怎么动弹,便闷出一身汗来。

石头戍中没多少花木浓荫,聒噪的蝉鸣却不比别处少。成之染全然没有养病的自觉,一瘸一拐地出了门,连守卫也拦不住。

当初北伐大军回师后,成肃将二千胡骑分属徐崇朝和张来锡。数日来敌寇一动不动,他二人便终日带兵在城下操练。成之染早就对这支骑兵心动不已,于是冒着火辣的日头,巴巴地站在校场外看人马驰骋。

独孤氏亲手练出的重装铁骑,挑选的都是年富力强的健儿,秉承着胡人马背上起家的传统,骑术一顶一的好。徐崇朝自幼在军中骑射,也止不住对其大加赞赏。

而胡骑更胜一筹的砝码,在于一匹匹高头大马。江南历来少马,马匹大都为军中所有,连天家也凑不齐齐色骖騬,王公贵族出行俱是乘坐牛车。江南出产的马匹资质平平,与胡马一比便高下立见。

成之染躲在荫凉里张望,浓密的枝叶在烈日暴晒下也止不住打蔫。不远处,数人正围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那白马在骄阳影里临风长嘶,顾盼之间神骏威武,足以想见四蹄大展时疾如闪电的风姿。

端的是当世良驹。

成之染暗中称赞,慢慢走过去,却见元破寒与牵马的胡人正说着什么。

他近日养好了伤,便带兵守在石头戍,今日路过校场时见猎心喜,忍不住想上手试试。

牵马的胡人面露难色,他汉话不好,磕磕绊绊地比划了一通,徐崇朝笑道:“他说这是匹烈马,自从主人死后便乱发脾气。元郎还是小心为上。”

元破寒听劝,也并不逞强,问道:“这么好的马,它原先主人是谁啊?”

他说着伸手去抚摸马鬃,那白马却晃晃脑袋避开了。

元破寒手停在半空,恍惚之间仿佛从它眼睛中看出一丝哀恸。

徐崇朝欲言又止,摇头道:“谁知道……”

白马打了个响鼻,不耐烦地刨着地。

“这匹马好大的脾气!”元破寒笑着回头,招手对成之染道,“女郎,若给你,你要不要?”

成之染笑道:“我不要。”伐齐出征前,成肃特意送她一匹刚刚成年的黑马,那匹马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毛色光润,腿高躯壮,一路上千里奔波,蹄疾步稳,没少为主人出力。

荻芦垒之战,坐骑被拴在马厩里毫发无损,成之染想到自己这一身伤痛,一时间竟有些羡慕。

黄昏时分,两支胡骑鸣金结束操练,旋风一般打马回城,马蹄扬起的尘土在余晖下反射出灰蒙蒙的金光。成之染缓缓走在后面,落得灰头土脸,入府之后便想去洗把脸,路过前堂时脚下一顿,便问门口的侍卫:“今日有谁来过了?”

侍卫认得她,也不好隐瞒,只道:“宫里来人了。”

成之染闻言不语,却见萧玘、阮序、何知己一道从堂中出来,神色各异。她不由得心里一咯噔,堂中空空荡荡的,然而长史司马主簿齐聚于此,一看便不是什么小事。

“何主簿!”成之染低声喊住何知己。

见她一瘸一拐地赶来,何知己连忙迎上去:“女郎重伤未愈,怎的不在屋里歇息?”

“如今屋里闷得很,伤口都要发霉了,”成之染站稳脚跟,话锋一转,道,“今上派人来过了?”

何知己竟卖起了关子,任凭她怎么问,都不肯透露半分。

成之染无可奈何,何知己笑道:“时辰到了,女郎自然会知道。”

成之染低低地应了一声,道:“那要到什么时候?等张灵佑退兵吗?”

何知己略一怔愣,疑心她猜到了什么,掩饰地笑笑:“张灵佑退兵,还会晚吗?”

他这么一问,成之染心里还真没底,思索道:“张灵佑远道而来,辗转数千里,手中纵然有存粮,恐怕也不多了。他必不会坐以待毙。”

何知己淡淡一笑:“那就让他折腾。”

————

季夏时节,日头一天比一天毒,成之染晒得中了暑,没精打采地卧在榻上。据说敌寇至今不曾再袭扰南岸,反而撤回白枫洲,派兵到京畿郡县四处侵扰。

宗棠齐困守姑孰城,屡屡被敌寇袭扰,不得已向金陵求助。成肃派建武将军董荣带兵支援。

元破寒时常来看她,谈起外间消息,总有些担心:“他这是什么意思,不攻下金陵誓不罢休吗?”

“他这是穷途末路,”成之染闻言松了一口气,道,“张灵佑在金陵耗了这么久,如今怕不是已到了绝粮的地步。秦淮南岸的人家早就撤到了北岸,他搜刮不得,因此才寇掠四方。”

“郡公已号令京畿坚守不出,张灵佑讨不到什么好,”元破寒点了点头,忽而忧虑道,“他若是走投无路,要争个鱼死网破怎么办?”

“张灵佑……”成之染呢喃着这名字,无法想象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只笑道,“不会的,他只会撤兵。拖延这么久,要打早打了。”

————

张灵佑久居岭南瘴疠之地,自认为不惧溽暑,可在金陵待了这一个多月,只觉一日比一日难熬。大军数万人屯聚于此,粮草便如流水般耗掉,一日日坐吃山空。

他兵分几路到周边郡县征粮,本以为如往日一般所向披靡,没想到郡守县令突然都硬气起来,一个个婴城固守,并不给他什么好脸色。

眼见得几番扫荡都空手而归,他渐渐坐不住了。

郑显亦心绪低落,每日遥望着石头戍发怔。听闻征粮一无所获,他冷不丁道:“如今时节也不好,稻子还没熟。否则我等抢收了,京畿这一年就算白忙活。”

张灵佑闭上眼睛,部将眼神中难掩的失望,兵士躲在树荫下苦热的疲态,都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恍惚中听到郑显又道:“主上,末将请战。到底孰胜孰负,也该有个一决高下的时候。”

张灵佑睁眼看他,对方黑亮的铁甲隐约泛着冷光。

见他半晌不吭声,郑显又有些急躁:“总这么拖着,什么时候是个头!”

旁人都有些畏惮,纷纷避开了目光。

张灵佑端坐于帐中,任凭一颗汗滴从鬓角滚落肩上,终于开口道:“蹉跎日久,师老无功,不如退据寻阳,谋取荆州。”

郑显心头火起,对上他暗含苦涩的目光,不由得生出颓败之感。一颗心顿时冷了下去。

张灵佑挥退众人,叹道:“当初从岭南出兵,我便志在荆州,虽不曾兵临江陵,一路上也打了不少胜仗。只是那时你夺取江州,不聚兵不足以与豫州抗衡,因此才顺流东下。如今碰上了硬钉子,你我需审时度势才行。”

郑显恨恨道:“打不下金陵,杀不了皇帝,难道你能高枕无忧?”

“荆州雄踞上游,足以为帝业之资,”张灵佑叹道,“况且岭南尚在我手中,魏朝十四州,三分天下得其二,何忧不能与金陵抗衡?”

见他心意已决的模样,郑显默然良久,道:“谋取荆州,谈何容易!”

“总胜过在此地消磨,”张灵佑轻叩着腰间佩剑,道,“走一步看一步罢。”

————

连日下了几场雨,日头一出来,天地间蒸腾着水汽。成之染倚在榻上,小心翼翼地换下小腿的绷带,伤口近日来酸痒难忍,狰狞的血肉结了一层薄薄的痂,四周隐隐露出红嫩的新肉。

她小心翼翼地敷上药,待穿戴妥帖,唤了几声,却无人进来收拾,出门一看,院子里连个人影都没有。

正迟疑之间,门口有人探头张望,见她站在门前,连忙跑过来道:“女郎方才可是叫人了?”

成之染认得这是院里守卫的小兵,便问道:“这一会儿的功夫,人都到哪里去了?”

那小兵竟有些紧张:“听说江上有动静,小的也正想去看呢。”

成之染心头一惊,定定地站着。

那小兵问道:“女郎可要去?”

成之染摇了摇头,径自一瘸一拐地回屋,独自坐在矮榻旁,浑身伤痛便隐约发作起来,仿佛极细的火苗慢慢燎烧。

闭上眼睛,她仿佛看到城头风幡舞动,乌压压站满了人。那台阶陡峭,她若是费力爬上去,两腿怕是要疼得直抖。

江上有动静……

成之染摩挲着衣带,在指尖绕了一圈又一圈。自海寇占领白枫洲,至今已将近两个月,出师不利,锐气消磨,即使再想进攻金陵,恐怕也有心无力。

如今这阵仗……

她缓缓睁开双眼,一缕和风从门外吹入,依稀带着江上的爽利。

海寇,十有八|九是要撤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