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 第5章 断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第5章 断

作者:晏闲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6:19:14 来源:文学城

宣明珠回眸儇挑长眉,淡淡睨了他一眼。

置气?分寸?

“本宫承胤贵重,不是少卿方才之言吗?怎么转瞬功夫,本宫之一言一行便不成表率了,尔等便敢不遵从了?”

长公主的声音并不高,李乾却兀自一个激灵,膝盖一软,泥首在地。

他侧目偷觑,原来腿软的并非自己一个,大理寺的其它衙吏亦感到来自天家的威压气象,纷纷然跪倒一片。

杨珂芝凭栏微笑——这才是,当年那位随同晋明帝接待新罗国来使,在朝堂上神色自若,应对如流的大晋长公主风采。

梅鹤庭后退一步,有些陌生地看着她,无来由忆起那个梦。

梦中少女骄矜的眉眼,与眼前妍丽却冷漠的神情极其相似。

她对他说:我不要你了。

梅鹤庭心头闪过一缕抓不住的慌。

*

宣明珠神色平静地说完那番话,踏珠履便行出乐坊。

登上翟车就吐了一口血。

初时她只觉喉头腥甜,等看清帕子上殷红的颜色,怔愣好半晌没回神。

她记得,当年母后是在弥留之际才开始呕血的,吐血症状出现不到一个月,便仙逝了。

“殿下。”

紫帷外突兀响起一道声音,带着熟悉的清冽。

本就心底发冷的宣明珠登时打个寒颤。

她掐紧冰冷的指尖,从失魂中回过神思,将那团血帕塞进袖口,清了嗓音问道:“还有事?”

梅鹤庭竟会丢下他的公职追出来,有些出乎宣明珠的意料。

想必是她的发号施令,让他不解,不适,亦或不悦了?

隔帘听他道:“方才是臣误会了殿下,臣在此赔礼。殿下想来受了惊吓,待臣归家,陪殿下说话可好?只是……莫要干预有司,再使得陛下不满。”

听听,一口一个为臣,一口一个殿下。

多年的夫妻,终究过成了恪礼的君臣。

想必他是听说了皇帝下旨令她“闭门思过”的消息,才会一反常态,追出来规劝她吧。如此低声下气地当街赔礼,也真难为风骨卓然的梅大人了。

宣明珠胸间的气血又在翻腾,纤掌捧心,在车厢内轻轻阖目:

“本宫的确受了惊扰,目下心神不定,驸马可愿送本宫回府?”

果然,翟车外没了动静。宣明珠如愿勾唇,吩咐乘舆使:“启驾!”

梅鹤庭的为人,先公后私先国后家,从未有过例外。往常她失望也无用,今日以后,再不会了。

只是自己的病情比预想中更为严重,如此,解缡之事要尽快提上日程了。

*

回到府中,却听说宝鸦午睡魇着了。

宣明珠不及换衣,来到宝鸦住的雏凤小院,中途趁崔嬷嬷不在身边,顺出袖里的丝帕交给泓儿。

泓儿一眼瞄见上面的颜色,心头大震,宣明珠以眼神示意她悄悄处理掉,不许声张。

前除栽种着佛桑与千叶榴,映日的鲜红比衬别样的翠绿,是小女孩子院里才有的鲜活。清风自暖日的云脚吹入这方小小清净地,木叶簌簌轻响,宣明珠的心绪安定下来。

小婢为长公主挑开半卷的细篾帘子,屋里已站了不少人,除却梅宝鸦身边的一个奶姆两个使婢,府上养的一位女医官也候在抱厦。

落地罩的多宝橱槅旁,还有两个少年笔直而立。

其中一个穿着青圭色缂丝圆领衫袍,年纪在十二三岁间,另一个年龄稍小,皆容清神隽,并肩站在那处,隐隐有芝兰玉树之姿。

二子齐唤“母亲”,躬身向宣明珠请安。

宣明珠点了头,额上汗水粘住流海的小姑娘已经在小榻上可怜巴巴伸出手。

宣明珠洗了手,熟练地将小团子抱在怀内,侧坐榻边。她轻探宝鸦的额头,不曾发热,这才松了口气,挥退兴师动众的众人,只留下两个少年。

她目光逡巡着三个机灵鬼,似笑非笑。

“说吧,是午睡前又听志异故事了,还是哪位好哥哥又带着宝鸦去爬假山了?”

宝鸦在馨香的怀里眨眨眼睫,乖巧不语。

稍矮些的月白服少年径先笑道:“论起小妹的‘好哥哥’,母亲晓得的,我一贯争不过兄长。”

“嘿!你这小书呆怎么蔫坏呢!”青圭衫少年急了,“娘啊,天地良心!我今儿都没见着宝鸦,是午时下学听说宝鸦睡魇了,才过来瞧瞧的。”

说着他对宝鸦一阵挤眉弄眼,试图拉拢盟友替自己正名。

宣明珠微笑。

长子梅豫,次子梅珩,皆是宣明珠过继到膝下的养子。

她与梅鹤庭成婚之初三载无子,梅鹤庭嘴上不说什么,以宣明珠当时的德性,心中无愧才有鬼了。尤其太医明言她的体质不易成孕,宣明珠便与驸马商量着,从梅氏本支过继一子,即是梅豫。

第二年,她又从皇室中过继了一个父母亡故的郡王之子,本名宣珩的,改为梅姓,养在膝下,是一心为了让梅家子息繁茂些。

那几年成玉在背地里动辄笑她是“不下蛋的锦鸡”,“只知扒别家的窝”,宣明珠得知后,好生赏了那碎嘴子几巴掌。

在她心底里,实则一向视梅豫和梅珩如己出,无半点芥蒂。

梅宝鸦不负所望,在娘亲怀里扭动小屁股,扒在娘亲耳朵边说:“对的,梅大今天给我讲的奇异故事可带劲了!”

梅豫两眼一黑:宝鸦误我!

梅珩澹然微笑:妹妹睁眼说瞎话的本领越发高超了。

“叫大哥哥。”宣明珠轻拍宝鸦的背,“不许欺负人。”

“噢。”宝鸦慢吞吞应声,龇起小白牙对梅豫甜甜一笑,也不见叫人。

这孩子早慧,从小眼睛里干净,早年间往往只是抱去园中逛游一圈,回来便会梦魇。

醒来汗出了一身,亦不哭不闹,只是格外黏人,总让爹娘晚间陪她一起睡。

母子间说笑了几句,宣明珠问清情况,宝鸦此日确实没去过花园水井假山之类的地方,上一个志异故事,还是初八那日听的,便命奶嬷嬷翻出祟神簿子,向园子正西方送走了花神娘娘才算完。

宣明珠又命丫头取来蜜腌的玫瑰卤子,拿小篆字隐青盌澥了盏糖水,一口一口喂给宝鸦。

随口问二子近来的课业如何,她想起了一事,好笑道:“什么国子监课业忙,过不来请安,是老大又背不出书了吧,打量着找辙在我这懵事呢?”

梅豫哀叹一声母亲大人英明,不敢抖机灵,与梅珩一一作答。

宝鸦听得小呵欠连天,欲将娘亲的精神全部霸占过来,猴着身子没个消停:

“阿娘阿娘,我给你讲个书生和狐女的故事吧——”她猛一停顿,将头摇成波浪鼓。

“不不不,我从来不听这种破故事,我最爱读书了!子曰,君子终日之间不违仁,子不语怪力乱神,阿娘,宝鸦乖不乖?”

梅豫和梅珩同时起身。

宣明珠一转头,看见梅鹤庭站在门口。

虽则目下不欲看见他,她也不由微愣,“你怎么回来了?”

他身上依旧是挺括的深绯色制绣官袍,散着淡淡白术和皂角的气味。

他这人有一点好处,在外接触了命案,回到家无论多匆忙疲惫,总会先薰净身上才进内宅,怕过了腌臜气给她们。

宣明珠从前,很为这些小小不言的蕴藉而心动。

她想着,清嘉少语,蕴秀于内,是他的品格,就需得她这样的耐心人,像推敲璞玉似的,细细去发掘琢磨才好。

反正朝朝暮暮时日长,东鳞西爪的无须着急,一点点收集他的小癖性、小脾气、小美好,便觉这个人不再如表面的凉薄,拥有了独有她知道的色授魂与。

可惜母后去得早,没有贴心的长辈教给她——这种精雕细琢、逐字寻句如翻书的心悦法儿,原该是男人对女人的。

一旦反过来,由女人上赶子,男人未必领情心动不说,还可能觉得那是种无聊的困缚。

宣明珠就是明白这一点太晚了。

梅豫和梅珩对视一眼,眼里皆含敬畏,向父亲请安后识趣告退。

梅宝鸦目光清亮,软软叫了声,“爹爹。”

梅鹤庭嗯一声,多看了几眼母女俩静享天伦的画面,来到榻边,俯身用手背轻探女儿的额头温度。

人顺势坐在宣明珠的身侧。

他看着她的眼睛,嗓音低澈:“之前是想回乐坊中将事宜交代清楚,就送殿下回来的。”

是回答,又像在解释。

宣明珠懂了,厌翟车行得快,他没追上。

若在几日前,她也许会因为梅鹤庭一改原则的体贴而欣喜。

而今,命都快交代了,一点没滋味的小情小趣,也只是没滋味了。

她面上淡淡:“这边我陪着宝鸦便是,你去忙吧。”

梅鹤庭眸光微暗,萦绕在鼻尖的馨香霎那似远了,薄唇轻抿:“臣亭午后休值,无事。”

说着,男人隐蔽地捏向袖管。

袖中有一本集诗册,梅鹤庭编录了许久,本该在宣明珠生辰当日送出去,谁知那日闹得不愉快,便搁浅下来。

正好,趁今日闲暇送与她。

再向她赔个不是。

她一向温顺可人,将话说开,便也不会闹了。

宣明珠却倏尔起身,“既如此,你且陪宝鸦片刻,我回屋换件衣裳。”

转头对小姑娘笑道:“阿娘换了衣服就来。”

梅鹤庭心中有一闪而逝的违和。

他感觉宣明珠今日对待他和女儿是两样态度,没等想明所以,宝鸦已点头扑到爹爹怀里,撒娇道:“抱抱!”

梅鹤庭抱过女儿,怕硌着她娇嫩的皮肤,小心放轻臂力。

宝鸦小脑袋靠在父亲肩头,闻到一点点清凉的松针味,又像是洛阳初冬的第一场新雪,觉得比她屋里薰的香果子还好闻。

小姑娘半点不记仇,软乎乎的手臂搂上爹爹脖颈,仰起小脸:“爹爹,《论语》我都背下来啦。”

梅宝鸦今年尚不到五岁。

人都说梅家有女,模样性情肖母,才思心智随父,是不折不扣的天生之才。

单说方才随口引用论语,一个尚在垂髫的稚子,口角伶俐得磕绊都没打一个。

自然,这份天才也用在了翻蚂蚁窝藏进丫环被窝、爬假山掏鸟蛋砸鱼、往水井里倒胭脂——前些日子又添上一桩,用墨汁泼人。

梅鹤庭帮她捋顺额前的流海,一改在外的冷峻,声音温醇道:

“爹不考校你的学问,背不背书都不打紧,只是宝鸦要记得,不可以仗着自身聪明就随意欺负他人。”

“嗯嗯。”宝鸦点头如啄米,“我乖的。”

饶是梅鹤庭平素不苛言笑,此刻也不由得心头软化,看着小小年纪便五官精致如玉琢的女孩儿,眼中浮现几分暖色。

自言自语:“你娘小时便是你这模样么。”

梅宝鸦不赞成地直摇头,“岂会岂会,娘亲比天仙还美哩!一百个宝鸦才勉勉强强比得上娘亲的一半!”

“这样啊。”

*

宣明珠回房换衣,是疑心衣领上沾染了血腥气,怕以明察秋毫著称的大理寺梅少卿发现端倪。

不过想来,他是不留意自己身上这点小事的。

并非宣明珠有意瞒着病情,故作矫情,而是她一夕改变心境,眼下正筹谋一事,需要与驸马全无纠缠的一刀两断。

二人桥归桥路归路,不节外生枝,皇宫那头才好办。

在鸣皋苑换了件家常衣裳,宣明珠没急着回去,召来暗卫松苔吩咐两件事。

“让迎宵去宫门口等消息,算来太皇太妃生病的消息,这几日该传出来了。

“你再去太医署秘询杨医正,我喝了药后,这程子总觉胸口闷闷的,嗓子眼发甜,可有什么妨碍?快去快回,莫露形迹。”

她身边除了泓儿澄儿,加上在外行走的迎宵、送傩、松苔、雪堂几个,都是多年心腹,可以完全信任。松苔领命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松苔带回一个意外的消息:杨太医不慎在家中摔倒,昏迷不醒了。

“什么?”宣明珠听闻此信十分吃惊。

“医官去看过不曾,可严不严重?如何出了这等事?”

松苔细细回禀,说这一日杨太医轮休,不在太医署,本来在家中午睡的,据杨太医的老妻张氏说,也不知梦里见了什么,突然惊坐醒来,大喊了两声:“不对、错了!”

之后杨太医光脚下地,急得一个劲儿原地转圈,自己嘀嘀咕咕半天,就要出门。

张氏见他鞋还没穿,急得拉他,不妨杨太医脚底板上有汗,二人一个拉一个抢,杨太医身子向前一踉跄,当头磕在了门槛子上。

这伤磕在后脑,医官看过之后,道杨太医的年事已高,何时清醒不好说。

言下之意,能不能醒都在两说间。

宣明珠听了,纳闷好半晌,只得命人好生照拂杨府,胸口那股说不清的烦燥更甚。

这时,午后的第二副药煎得了,澄儿小心翼翼地端来,碗口冒出的热气有股子扑鼻的腥味。

宣明珠见了这碗苦药汤,没奈何,蹙眉接过白瓷碗一口气喝下。

今日份肥章送达~大家看到这里觉得怎么样喔,请留言给日常挠头的咕咕一点动力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