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冬有尽终逢春 > 第5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长冬有尽终逢春 第5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作者:三十叁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1:45:44 来源:文学城

司遥从主路拐了几个弯,才找到隐匿在一片竹林后的茶社,穿过羊肠小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栋临水而建的吊脚楼,竹楼两侧乃对称风雨连廊,长廊尽头又是两座对称的凉亭。司遥一眼便瞧见坐在亭子里的黑衣男人。

店小二上前招呼她,司遥摆摆手,径直上了二楼。

“江兄,等很久了?”司遥阔步走到桌前坐下。

江逾白边替她斟茶边回答:“也是刚到。”

司遥双手接过茶盏,一饮而尽,喟叹道:“好茶!”

“四郎兄弟,今日有何打算?”

司遥觉得这个称呼怎么听怎么变扭,她憋着嘴答道:“我们再去一趟雁......”

“哎哟,客官久等了。”店小二端着托盘走来,里面层层叠叠堆了六七个盘子,他依次摆放在桌上,边上菜边报菜名:“桂花糕、四色糖酥、南北羹、虾茸、黄酒酥鸭,您的菜上齐了,慢用。”

司遥看着一桌子的佳肴,瞬间就饿了,昨夜到现在未进食,可称得上是饥肠辘辘。

“先吃饭吧,填饱肚子才有力气查案。”江逾白解释道,夹了一只虾仁送进嘴里。

司遥也不再客气,大快朵颐起来。草木间的厨子手艺很好,素菜清淡却不寡淡,荤菜油润却不油腻。

吃的差不多了,江逾白率先放下筷子,开口道:“今日准备再去一趟雁荡湖?”

司遥嘴里塞满了肉,脸颊鼓鼓囊囊的,想说话却出不了声,一着急险些噎着。

江逾白又替她斟了一杯茶水递过去,“慢点吃,不急。”

司遥猛灌两口茶水,顺了气才答道:“对,我总觉得那湖不对劲。”

江逾白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司遥摇摇头,若有所思道:“我也说不上来,今日去看看便知道了。”

江逾白没有回答自顾自喝茶。

司遥又问道:“江兄,你觉得林见清回来了么?”

江逾白依然不说话,像在思考什么,两人之间一时静默。

“是林大人呀,里边请。”店小二的声音从楼下传了上来。

司遥从亭子里探个脑袋出来,便看见两个人进了草木间,其中一人便是昨夜见过的林见清,只见他在门槛处顿了顿,对着另一人毕恭毕敬鞠一躬,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人一身傲气,阔步跨进门槛。

司遥收回视线问道:“哟~你瞧那是谁?旁边那位应该是大理寺的人吧?”

江逾白答道:“此人名叫徐淮,是大理寺少卿。”

“这徐淮看着与你一般大,能当上少卿,也是有点本事。”司遥又道。

江逾白嗤笑一声,不否认。先前与这人打过几次交道,徐淮确实有能耐,在他手里就没有撬不开的嘴,尤其是审犯人的手段堪称一绝,江逾白有幸见识过,他只觉得自己同徐淮,不是一路人。

因此他不予评价。

司遥抹了把嘴,对着江逾白道:“江兄,你先坐会,我去去便来。”

江逾白知道她是要去探消息,并未阻拦。

司遥出了亭子,来到主楼,远远看见林见清二人上了四楼尽头的雅间,看方位是在拐角的位置。她出了草木间,围着主楼绕到背面,来到沿河拐角处,二楼以上都是建在湖面上,底部用八根石柱作支撑。

司遥以飞檐作阶,一阶越过一阶,很快便来到四层的屋顶,临着河更是没人看见她。这次她没有选择在屋顶,而是纵身一跃,翻了下来,窗外将将有个小露台,可容纳一人。她掩到窗户后,屋内对话听的一清二楚。

半炷香之后,司遥便返回凉亭,江逾白还是保持着那个动作,见人回来便问:“打探到什么了?”

司遥抿着唇,说不出个缘由,她有些不太确定这些话要不要同江逾白说,挣扎一番最后作了决定,“没什么,就是一些官场上的客套话。江兄,我们先动身去雁荡湖吧。”

江逾白是何人,岂能看不出异常,不过他并未多说,只应了声好。

两人再次出发前往雁荡湖,为了避人耳目,选择步行,不到半个时辰就已到目的地。

白天的雁荡湖和夜晚极为不同,午后阳光正盛,照耀湖面波光粼粼,耸立在湖中央的巍峨山峰便是汴凉山。此山四面环水,只可乘舟摆渡上岛,又因这山川异常陡峭,易守难攻。

仅这一眼,司遥就发现这雁荡湖的异常之处。

偌大的湖面,竟不见一叶扁舟。

江逾白也看出端倪,三两步走到湖畔,探着身子往湖里瞧,湖底的礁石清晰可见。

“江兄,你也觉得有问题。”司遥问道。

江逾白盯着湖底礁石,又放眼看向汴凉山,“梁州地处南界,多山川湖泊,按理说官府应大力发展渔牧,可这雁荡湖底礁石嶙峋,寸草不生,确实不符合常理。”

“所以,林见清半夜潜入湖底,十有**,是与这传闻中的密道有关。”司遥振振有词道,若说昨晚只是猜测,那么此时此刻,她心中起码有了九成的把握,“据说这军饷失踪的蹊跷,负责护送的士兵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若真是普通的水匪打劫,起码该有打斗的痕迹,因此我斗胆猜测......”

她没有说出来,但江逾白已经明白她的意。

“官匪勾结,好大的胆子。”江逾白顺着她的话说下去。

司遥继续猜测道:“失踪的军饷,十有**是藏在天门寨里。”

江逾白没有接话,只是站在岸边静静看着远处的汴凉山,心中一时感慨,高宗这龙椅坐的摇摇欲坠,没有实权不说,如今更是发生官匪勾结之事,可见这朝堂早已**不堪,想着想着,不由长叹一声。

“江兄,江兄......”司遥在旁唤了两声,拉回男人的思绪,“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有何打算?

江逾白自己也不知道,军饷一案只是浮于水面的冰山一角,他不确定林见清的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那个藏匿于水下的巨大冰山,又是否会将整个北齐的朝堂搅的天翻地覆。假面一旦被撕开,手无兵权的高宗又是否有能力自保,历来弑帝之例,不在少数。

而他江逾白,除了站在高宗身边背水一战,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他也不想有别的选择,那是师傅对他唯一的嘱托,从跟着高宗回皇城开始,他的命就已不再属于自己。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淡淡道:“小兄弟,这两日多谢了,接下来我自己查便可以。”

司遥怔了怔,以为江逾白是要反悔,大喊道:“江兄,我们约定好了的,你可不能过河拆桥!”

江逾白脸上少见的露出一抹笑意,解释道:“我既允了你一诺,必然不会反悔,你若真遇到事,带着此物来皇城找我即可。”

说罢,从前襟摸出一枚葱青色圆形玉佩递过来。

司遥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按她想法,恨不得当下便问出口,可她对江逾白还不够了解,也不明了他的立场,不敢轻易暴露身份。

“既然不是反悔,江兄又何出此言,这案子不是还未查明白么?”

江逾白直言不讳道:“此案若真是官匪勾结,那便不是普通的案子,背后定牵扯诸多,朝堂之事,何其复杂,我不想让你搅这一趟浑水。”

出乎意料的回答,司遥愣了愣,她看向江逾白,阳光洒在轮廓分明的脸上,他眼眸清亮不见半分浊气,睫毛映照出影子,显得那眸愈加深邃,如雁荡湖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

而她,却读出了那隐匿在平静之下的汹涌。

司遥伸出手,将那枚玉佩推回到江逾白跟前,少有的正经,“我不会走的。”

“为何?”

“因为我想知道真相。”真假掺半,她难得将心事说了出来,尽管这与江逾白理解的不是一件事。

江逾白拒绝道:“这非你分内之事。”

“何为分内之事?”司遥反问,“我乃北齐子民,天下之事便是我分内之事,国之兴亡匹夫有责,你只需回答我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

“江兄所随之人,可是奸佞。”

江逾白摇头,“此人一心为天下 。”

司遥知道江逾白所说的是高宗,她没见过高宗,不知他为人,可此时的江逾白立于她跟前,挺拔如松,不卑不亢,她不依赖直觉,可直觉却牵动着她。

说来可笑,不过认识一个昼夜,司遥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把眼前的男子与奸佞小人联系在一起。这也令她愈发想要探知当年真相。

“江兄,你毋需再多言,是我自愿追随于你,你不用怕牵连我,若真如你所言,朝廷动荡,百姓也必将陷入水深火热,我帮你,也是在帮我自己。”

看着眼前瘦弱的少年,信誓旦旦模样,江逾白心中生出几分钦佩之意,嘴角难得露出一抹弧度,他没再拒绝,只说:“既然如此,我便顺了你的心意,但一切你要听从我的安排,切勿擅作主张。”

司遥笑笑,双手抱拳,装腔作势道:“遵命,江大人!”

回程路上,江逾白表明自己的身份。

司遥故作惊讶,玩笑道:“那事成之后,我可否随江侍卫回皇城谋份差事?”

两日相处,江逾白觉得少年是机灵之人,有谋略却不鲁莽,是能成事者,但又怕她在江湖上混迹惯了,耐不住寂寞,便开口道:“我收个人在手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皇城不比外面,戒备森严规矩多,只怕四郎小弟不习惯。”

习惯自然是不习惯的,司遥自幼随司伯屿镇守边关,鲜少待在天京,自由惯了,然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若真的能顺利进入皇城,想要查明真相,只是时间问题。

她摆摆手,道:“闯荡惯了,有个安身之所也不错。还望江大人不嫌弃。”

江逾白笑了笑,加快脚程催促道:“快些回去,商讨一下接下来的计划。”他难得笑,一笑眼尾褶皱加深,眼睛也眯成一条,鼻子两侧显出两条弧线,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江大人!”

“嗯?”

“你应该多笑笑。”

“为何?”

“你笑起来,比板着脸好看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