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铁铁此行因为读书少,差点错失祖传的**觉龙枪,而幡然醒悟,如今不仅不再抵触读书,还下定决心刻苦学习。上位者们身子也都大好,于是我们请求搬出汤泉宫,回我长安城中的宅子居住,聘请一位德高望重有学识的大儒,来家里讲学,教花铁铁读书。
皇帝刘景虽然对我们很是不舍,却也应允。还特意下密旨请学宫五经博士庄仲,为铁铁讲学。
庄仲是太子近臣庄助的小叔祖,学宫前任祭酒,是北汉有名的大儒,德高望重,人人敬仰。两年前主动辞任祭酒一职,在学宫深居简出,潜心修复经典,致力著书论著。
能听他讲一堂课,已然三生有幸,何况是做他的学生,我激动地赶紧拉着,承了大恩典却不明所以一脸茫然的花铁铁,跪地磕头谢恩。
七皇子刘橡醒后听说我们回来了,便到潇湘馆来找我们,他精神果然大大见好,行为举止已与常人无异。刘橡见我们收拾行李,要出宫回家读书,便请旨想跟着我们出宫一同上学。
我想着刘橡还剩三服药,若能带在身边,伺候汤药,时时看护,比我宫里宫外来回跑,倒好得多。再有,这世间事,大多如薛环说的那样,越是虔诚,到最后紧要关头,越容易出岔子,搁眼皮底下,我也放心。
皇帝刘景相信我的能力可以保护照看好皇子,也担心轻易驳回请求,会让已经见好的刘橡再受刺激,前功尽弃,自然顺着儿子心意,恩准出宫外居。
贤贵妃多有担忧,嘱托完随行的贴身宫婢和太监小心伺候,又交代刘橡千万要听话,要懂事云云,刘橡点头一一答应,便和他的父皇母妃行礼告别,临行前还信誓旦旦的承诺会好好上学读书。
读不读书的,倒无所谓,本来也不指望七皇子刘橡能读出什么成就,能好好的不再发病,就烧高香了。
皇帝和贤贵妃看着满脸认真的儿子,扯了扯嘴角,笑了笑。
出宫上了马车,刘橡便又沉沉昏睡了过去,雷打不动。
平安觉得皇子外居是大事,虽然我和花铁铁有绝对的能力保护安全,但终归捧着个金豆子,还是个有疯疾的金豆子,一个疏忽,有个万一,如何交代?此举叫人心中甚是不安。便问我们为什么不在宫中继续住着,等七皇子好了,再出宫忙铁铁读书的事。
我说:“铁铁读书也是同等大事儿,光阴似箭,一日也不能耽搁。”其实在我心里,现在首要任务就是花铁铁把书读好,知书达理,少惹是非。若非如此,倒还真能在宫里多住些时日。
花铁铁直接大剌剌地说她觉得我根本多此一举,说一开始就应该请庄先生直接到宫里讲学教她读书。这样既方便我医治七皇子,七皇子也想不到跟着一起上学这茬儿,她还能落一清净。
花铁铁十分非常不太愿意和七皇子做同学,她觉得七皇子肯定会在课堂上大睡特睡,会耽误她好好学习。
你还不愿意七皇子给你做同学,但凡他没病,你给他提鞋都不配。再说,他都睡着了,能耽误你什么啊?他不睡觉,发大疯,才耽误吧。
这也不算啥,搞笑的是她居然想在宫里读书,哎呦我天,陛下能请庄先生给你上课,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你还痴心妄想在宫里读书?!!花铁铁,疯的人是你吧?
我头一疼,扶着太阳穴,无奈自嘲道:“咱们什么东西啊,敢在宫里上学读书?宫中开设的学堂,叫宫学,别说请庄先生单独到宫里开设课堂教你读书了,即便是打着七皇子读书的幌子,咱们都没资格当伴读,蹭课上。”
宫学,是专门给皇子开设的学堂,上课规矩众多,其中之一就是清场,只留皇子与伴读,也就是说真要开设宫学,没有资格做伴读的花铁铁,连扮作洒扫太监奉茶宫女,在外面听一耳朵机会都没有,上课前就给撵的远远的了。
退一万步讲,在宫里上学读书这事,但凡要是能行,陛下直接就留咱们在宫里了,还叫七皇子跟着咱们外居啊。陛下傻啊,不知道省事啊,兜这么圈子,好玩啊。
一天天的,想什么呢?还请庄先生直接到宫里讲学,教你读书?疯了吧你,我的花大姐!!?
那庄先生到私塾讲学,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大儒都会外出讲学。可是进宫讲学,就不一般了,哪个大儒是哪个皇子的老师,哪个皇子是哪个大儒的学生,这些都是涉及政治立场,关系朝堂布局的事儿。稍不留意,就可掀起风波。
读书的不管是疯疾未愈,总是昏睡的七皇子,还是一个身份低微的更衣宫女,只要不是个正常的皇子,此举都只会被过分解读,还以为皇帝太子又有什么大动作,故意整这种没有先例,特别不合逻辑和规矩的事情出来,声东击西,打马虎眼。
就算事后政敌发现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也不会因为误伤,感到抱歉,相反作为政敌,他们只会觉得自己政治觉悟高,警惕性超强,能提前洞悉,迅速决策,实为天选,神来相助,才误打误中,轻而易举破坏这边的部署,不费吹灰之力,就赢麻了。
之前太后就是捕风捉影,忽然将太子太傅少傅降罪下了大狱,打了皇帝太子一个措手不及,前些日子才刚刚将人救出来,外放楚国,随行秦王赴任。
我对皇帝后来又借着秦王在宫学读书的事,突然发难,以后宫干政,降位禁足淑贵妃,敲打长公主,反击太后的事,绝口不提。
只道这种亏怎么能吃两回呢?若陛下不长记性,还为了花铁铁能读上书,就盲目下旨庄先生进宫讲学,太后必定扭头就找个由头,给庄先生下大狱,就算事后皇子太子再将人救出来,也无法恢复天子在儒生心中损耗的威望,是以此事断不可行。
花铁铁和平安听完我的分析,点着头细细回味。不懂的地方,我又一一讲解。最后赶紧结束话题,说朝堂上的事,风云诡谲,道道多着呢,不是一句两句就说明白的,当务之急,就是花铁铁赶紧静下心来,在家把书读好。
哎,虽然我有的是耐心,但好多事情,老得用嘴说,说不透彻还不行,我也是真累啊。
这也就是花铁铁和我妹妹,要堂邑夫也这么费劲,我早让他滚了。
刚安排好刘橡住处,惠王齐王就微服私访,来凑热闹,还自带行李,要小住几日,说是齐王不日就要离京,赴国之前,他们兄弟三人在我家增进一下手足感情。我天啊,身为大汉亲王,跑人家里增进感情?我真是呵呵呵了!
惠王提笔,给我的宅子赐名:安园。我欢喜的叫管家拿去制作匾额,待来日亲自挂上。
翌日,齐王惠王在凉亭里喝茶品茗,我和花铁铁,刘橡,三人正在和仆从布置教室,收到一则意料之中的喜讯,郑清因为在上林苑山林中俘获并驯服一匹血统名贵的野马,而获得天子召见。
据上林苑马政太仆卿和上驷院卿推断,这匹马是具有大宛千里马血统的狮子骢,乃老唐时期皇家御用之马,应该是大乱战时期,皇家马场被奴人捣毁冲散,漏网的马儿逃入深山之中,经过几代繁衍,存留下血脉,如今现世,预示我大汉国运昌盛。
获此良驹,刘景十分高兴,便问郑青要什么赏赐。
这件事是我们回京路上策划好的,原本只是预期上头能给郑清升官,没想到竟是御前召见,还是问赏。如此荣光,震惊众人。
平安一大早便去上林苑找郑清,当时就在场,还以为郑清会请陛下赐婚,没想到郑清毫不犹豫地说想去学宫读书。平安虽然失落,但也为郑清的发奋图强,积极向上而高兴。
刘景看了看平安,想起我们说在秦岭之中,做荷叶鸡,去采荷叶的时候,偶得一株灵藕,郑清还幸运的成了青莲之主,于是叫郑清展示了一下胸口的莲花印记,天子一见便知不是凡尘俗物。
之前郑清不可近皇帝身,他又格外低调内敛,远远的很不起眼,刘景也没留心,只是听我和平安这些人嘴里念叨过。如今细看,只觉郑清容貌甚伟。
上位者都很是相信气运,刘景想到这青莲偏偏认他为主,这狮子骢偏偏被他驯获,便认定此人运势极佳,日后堪为大用。
又见郑清别无他求,只一心向学,便更生欢喜,随即恩准特赐学宫进学。还特许郑清将灵藕移栽到学宫之中,随时看护,说学宫水土肥沃,定会助它早日恢复。
花铁铁原本不敢奢望去学宫上学,却见郑清都能一跃龙门,成了学宫学子,她便按捺不住了,立即去上林苑“偶遇”天子,跪求恩典,也非是要去学宫上学,说还省得庄仲博士来回跑了。
宫学不能上,就去学宫上!?
这般胡闹,刘景岂会应允,断然拒绝。花铁铁失落地回来,我和平安去她房中看她,只觉得她没精打采,有些死了的样子。
她有气无力的问:“为什么啊,为什么郑清驯获一匹马,得了一株莲,就野鸡变凤凰,我身为花家后人,武道已达玄止境,在太子遇刺时还出手相救,投身汉家,忠心耿耿,如今找回**觉龙枪,必定大有作为,却怎连学宫的门都难以踏入?”
谁说难以踏入了?我道:学宫学子按例都带书僮,一般都带一个,最多可以带三个。书僮除了伺候主人内务,还可以跟着主人一同上课,伺候笔墨。有不少人,都是以书僮的身份,去听学的。
我建议花铁铁可以扮作堂邑夫,或是郑清的书僮,就能跟着一起去学宫上学了。
高傲的花铁铁,根本不屑书僮的身份,断然不肯,她就想光明正大的去学宫上学,才不要做什么书僮,她也要像那些学宫学子一样,只要一亮出腰牌,便被世人追捧敬仰。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你是女子,女子是不能入学宫,成为学宫学子的,便是公主也不行。”不然皇帝干啥拒绝你啊?我真是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