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长安华梦 > 第28章 第 28 章

长安华梦 第28章 第 28 章

作者:夭猫的尾巴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20 11:49:51 来源:文学城

允鹤沉吟片刻,他来应征当国师,本就为了迟瑞户籍一事,倘若李隆基真把迟瑞接进宫来,面对面陈情,亦不是什么坏事。

安禄山看国师人选已然敲定,再无更改,便双膝跪地,大声道喜:“恭贺贵妃干娘,皇上喜得国师!孩儿心中亦是大喜,想为干娘及陛下献舞一曲。”

李隆基乐了:“甚好!你的胡腾舞最是热闹,深得朕心!”

杨妃含笑点头。

安禄山褪了上衣,赤膊走上戏台。四面鼓起,乐师奏响回鹘乐曲,时而雄健迅急、刚毅奔放,时而柔软潇洒、诙谐生趣。

安禄山绕圈急行,越转越快,满身肥肉几乎都要甩飞出去。他变换舞步,时而跳跃和时而腾踏,竟一点没有适才坐在看楼上的臃肿之态。

允鹤没耐烦欣赏一个胖子白花花的满身肉,信步观赏起聆音阁内一处清池里的锦鲤。

忽听不远处,几名禁卫军与一蓝衣侍卫起了争执。

允鹤抬眼过去,认得那侍卫便是安禄山身边的近侍:“怎么?”

禁卫军知道允鹤乃新晋的国师,恭敬答道:“国师,此人形迹可疑,刚从外面进来……”

侍卫辩道:“我家大人作胡腾舞后,必要以一杯参茶作为缓解。我适才取参去了。”

允鹤近处打量那侍卫,但见他身姿挺拔,肤色偏白,眸子颜色比常人淡些,面容却是清秀逼人,难得的一副好皮相:“你是胡人?”

侍卫道:“契丹。”

允鹤看他发上黏着有风干的茶叶,信手替他拿了,又指了指他额角一处红肿磕伤:“此处伤易受感染,要及时处理。”

侍卫微微一怔。

允鹤回首往戏台看了眼:“你主子脾气甚是暴躁,这一舞快完了,赶紧回去吧,晚了又该被他责罚。”

旁边禁卫军听允鹤替他说情,只得侧身让出身后道路。

侍卫向允鹤抱拳言谢,匆匆往戏台边去。

不多时,安禄山这一舞毕,蓝衣侍卫果然上前给他递了绢帕与参茶。

安禄山当下似乎心情甚好,并未怎么责骂。

李隆基传令移驾承香殿,一众人等皆随之而去。

梨园外早有人备了软轿相侯。大明宫内,朱墙巍峨,初冬之际,大片银杏飘落金黄叶子,宛若万顷金花,铺满地板,衬得整个宫闱,温暖空寂。

安禄山体胖,不宜深蹲,他令轿夫抬住软轿,不许置于地下。蓝衣侍卫蹲身下去,挺直腰杆与他作蹬。

安禄山一脚踩在侍卫脊背上,坐上软轿。

侍卫站起身,命轿夫移步,自己则跟在一侧,一路随行。

没走出几步,身后忽有人叫住。

“庭瑄。”

侍卫浑身震颤,回头。

允鹤没有乘坐软轿,快走两步追上。

侍卫不明所以,只能随他走出几步,恭顺问道:“国师有何吩咐?”

允鹤手里拿着一只象牙佩,含笑递与他:“这是我适才在地上捡的,想是你与禁卫军推搡之时掉了。骨牌上刻了庭瑄二字,可是你的名讳?”

侍卫脸色苍白,许久,点了点头。

允鹤笑道:“还给你。”

侍卫垂首接过。

腰佩上还留着那一人的体温。

侍卫将它贴身收好:“……多谢国师。”

允鹤摇头:“不必叫我国师,直呼我名字就好。是了,你姓什么?”

侍卫迟疑,吐出一字:“李。”

允鹤道:“李是国姓,甚好。”两片银杏叶翩然飘落,宛若一双黄色的双飞蝶,落在他的发上。

允鹤轻甩了甩头,将它们摇落。

“初冬天气干燥,银杏子入药却是最好的,可祛疾止咳。”

李庭瑄嘴角抽搐几下,似想竭力笑一笑,却没有成功,低声道:“国师为何不坐轿?”

“不惯被人抬。”允鹤眉眼弯作新月,笑意澄澈,“坐轿子多无聊,这么走走停停,还能看看这漫天银杏,顺道与你聊聊天。”

李庭瑄一怔:“与我?”

允鹤浅笑:“你与我家中幼弟颇为相似,均是受了委屈也隐忍不作声的。”

李庭瑄习惯性放在腰刀上的手指微微一屈:“我……伺候大人,谈不上委屈。”

允鹤喟然:“或许吧。”淡笑道,“我倒替你委屈。”

李庭瑄脚步一顿,又快步跟随:“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他垂首看着自己的影子,声音越来越低,自己都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

极不自然的转移了话题,“国师尚有兄弟?”

允鹤含糊应了声:“算是有的。”反问,“你呢?”

李庭瑄微微摇首:“没有。”

他们二人闲聊,脚步自然而然就慢了。

安禄山侧头,不见了李庭瑄。举目四顾,看到他正和允鹤走在一处,允鹤笑容灿烂,不知与他说着什么,李庭瑄只是听着,嘴角挂出隐隐笑意。

“猪儿——”

李庭瑄听到声音,脊背一僵,迅速回过神来,低头道:“我……属下还有要事,先行告辞了。”快步跟上安禄山的软轿。

安禄山冷冷瞧了他一眼,又往允鹤的方向看了看,倒是没说什么,只问:“事情办得如何了?”

李庭瑄轻道:“没动手。”他垂首,“在大明宫内守卫森严,要出手杀人,难免惊动他人,不如……”

安禄山不等他解释,低骂了声:“废物!”又道,“若不艰难,何须要你去?!”

李庭瑄默不作声。

安禄山静了有会,冷声说了句:“还是说,你跟腻了我,想拣高枝飞了?”

李庭瑄浑身颤抖,却不敢停步,低声道:“属下不敢背叛大人……”

安禄山冷哼一声,胖手抓住他的肩头,直抓得他骨骼咯咯作响:“你记得最好。”

长安暮色,天空半是氤氲了墨汁的淡黑,半是幻紫流金的晚霞,铺开了一条长长的什花织锦。

灞桥边上,春草堂外,一路敲锣打鼓,马车、宫人簇拥而来。

当先一个内监小跑进来道喜。

贵明正要收铺子打烊,看到如此阵仗,吓愣了。

“这是……”

内监满脸喜气,笑嘻嘻道:“你是春草堂萧掌柜的弟弟?大喜啊!”

“我?”贵明一怔之下,马上回过神来,“迟公子,宫里来人了,你快出去看看——”

迟瑞因允鹤一大早被接进宫内,正忧心忡忡,整日皆提不起精神,就连午饭都不曾用,此刻听到贵明来报宫里来人了,内心顿时咯噔一声,一把抓住贵明的手。他太过紧张,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哆哆嗦嗦的站起身来,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摔了。

阿肥看允鹤不在,乐得偷懒,恹恹的窝在迟瑞的房间里打瞌睡。

自那晚被贼光顾后,允鹤便爽快的与迟瑞换了房间,阿肥的窝却不曾拆走,仍留在原处。

看到迟瑞的反应,阿肥有些纳闷:“不过来个人,你激动个什么?”

迟瑞看了它一眼,犹豫片刻,伸手把它抱在怀里壮胆。

阿肥头次见到迟瑞有如此大胆的动作,挣扎抗议:“干什么?!想强抱神鸟啊?!”

迟瑞两个手揪住阿肥的翎羽,想放松又不敢,哀声道:“绯羽……你陪我一阵……陪我一道……出去看看……好不好?”

阿肥被他揪得羽毛生疼:“你你你,轻一点!”

迟瑞两手放松了些,抱着阿肥走出去。

内监看到迟瑞走出来,笑容满脸:“你就是萧国师的弟弟吧?果真兄弟二人都是人中龙凤,光看这模样儿就水灵。”

迟瑞被他说得莫名其妙:“萧……国师?我不是……”

内监笑嘻嘻道:“哟,小哥儿还不知道吧。您家兄长,好人才啊!在殿前展示异能,真把我们所有人都震住了,皇上呀,一高兴,就把他封为国师了。您说,这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吗?”

迟瑞半懂不懂:“你说的……是……允鹤哥哥?”他心头茫然:允鹤哥哥怎么就成了国师了?那人为什么说他是我的兄长?

内监掩口笑道:“可不就是嘛。国师的名讳,咱家可不敢直呼。小哥儿,你哥哥在朝廷里可当大官了,皇上一高兴,还赏了你们陪着用膳。现在命我来接你呢,这就跟我走一趟吧。”

阿肥被迟瑞抱得不舒服,挣扎露出脖子,不屑道:“当官有什么好的。”

内监不知道阿肥会说话,还道是迟瑞在同他对话:“当官自然是好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吃不完的山珍海味,还有……”

阿肥听到“山珍海味”四字,眼前叮的一亮,不等内监说完:“我要去我要去!”

内监笑着牵了迟瑞的手:“那便走吧,还等什么。”

门前早有众小厮拉过一辆翠幄清油车来,内监携了迟瑞上车,众宫娥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驾上驯骡,敲锣打鼓的往大明宫去。

马车周围,四名轻骑前后左右护送,马车后又有侍卫抬着箩筐过来,身材高大的武士朝围观的人群哗啦啦的撒钱,沿着两路倾倒出去。

一时满街铜钱声响,百姓们高声欢呼。

迟瑞满心忐忑,坐在马车里。

街上越热闹,他心里反倒越是不安。

待到大明宫前,迟瑞无官职在身,便只从偏门入,过了两处桥,至仪门前方下了车。内监在前头引路过了三层仪门,但见里头游廊、亭台皆轩峻壮丽,大气端严。

内监介绍道:“此处便是御花园,哥儿以后得空,可以随兄长来转转。”

迟瑞头次踏入皇宫,紧张的连大气都不敢喘,只一路低头,随着内监左拐右拐。

阿肥倒是自在,一路打量着皇宫的风物景致,口中不住啧啧有声,似乎是颇为不屑。

走过一座东西穿堂,仪门内有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内监将迟瑞引入堂屋:“哥儿先在这候着,等咱家通报一声。”

迟瑞无声点头,抬眼四顾。只见这屋内陈设异常奢华,临窗一张贵妃榻上铺着猩红毛毯,正面设着大红引枕,秋香色绣了合欢花的褥子。两边设一对梨木小案几,左边几上摆着文王鼎,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草。

地面上整齐摆了四张大椅,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两边又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看见迟瑞进门,马上有宫娥过来奉茶,又有宫人拿了软枕,与他靠背。

迟瑞不敢落座。

阿肥却大大咧咧蹲到那张贵妃榻上,左看右看,评价道:“别的都一般,就此处还不错,比暖春阁强些。”

约莫坐了一盏茶时间,适才出去那内监回来了,忙忙朝迟瑞招手:“皇上那边传饭了,哥儿快随我来。”

阿肥听说有饭,马上咻的一声,飞到迟瑞肩头,老实蹲着。

内监携迟瑞出后房门,由后廊往西。

但见前头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琳宫合抱,复道萦纡。正面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写着“承香殿”三字。

内监引着迟瑞拾级而上。

迟瑞一路低着头,快到楼梯尽头时,才发现上面一身黑衣蟒袍的守卫竟是晁风。

迟瑞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他一眼,紧张的揪住自己披风上的毛边,咽了口气。

晁风身姿笔挺,目不斜视站在楼梯尽头的白玉护栏一侧,待得迟瑞从身侧过时才小声说了句:“不必紧张,萧允鹤就在里面,他会保你周全。”

迟瑞诧异的回头。

晁风已放远了目光,不再说话。

内监将迟瑞引入殿内,高声宣道:“皇上,萧国师家眷带到——”

殿内有人沉沉一声:“知道,退下罢。”

内监躬身应是,退了下去。

迟瑞低着头,正不知所措,又听那人问道:“你便是萧国师的弟弟,模样倒是俊秀。过来罢,你兄长可是候着你候得久了。”

迟瑞心头茫然:兄长?……

抬眼,只见殿内已经摆下数张沉香木案,上面设着杯箸酒具等物。每张案桌前均有两三个宫娥煽风炉煮茶烫酒。

正殿中央一张案几,端坐着个身着龙袍之人,料想便是当今天子,适才与他说话之人。

天子一侧,是杨妃的坐席。

允鹤端坐在李隆基下手的第一张宴席上。

再下来,一右一左便是杨国忠与安禄山。

迟瑞眼神余光瞟到杨国忠的身影,脸色顿时白了。他留意到,允鹤身侧尚有一空位无人入席,却不敢就此走过去,悬着一颗心站在原地。

允鹤见他来了,起身去迎:“今日天寒,怎的不多穿件衣服?”

迟瑞今日一整日均在云雾当中,此刻看到允鹤,心里方才安定些了。

还未说话,便听李隆基大笑开口:“萧国师,适才一路上,朕问了你多次,可要什么封赏,你都推说要等你这位幼弟到来,如今他已来了,想要什么,你大可开口向朕要。”

李庭瑄适才听允鹤言谈中提到自己的弟弟,此刻看到迟瑞进来,不由多看几眼,只见这少年双眸纯透,如小鹿一般的存在。

暗忖:这般气质,倒像是一家人。

允鹤携了迟瑞的手往前几步:“你随我来。”朝着殿前天子微一拱手,“其实这少年与我并无血亲,他乃前尚书郎迟明玉之子迟瑞。”

他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俱是一震。

杨国忠脸上顿时变色。

他决没想到,这个由他亲自开了条子插队进来的少年会真的当上国师。而他当上国师之后的头一件事,竟然是来翻他的旧账。

李隆基微皱了眉。这些来甄选国师的人,怎的个个都另有目的,头一个弹劾安禄山,此番又来弹劾杨国忠。

允鹤面色从容,对众人反应显然并不意外。

迟瑞被他握在掌心的手抖了下,似迫切想从中抽离。

允鹤反掌将他动作压下,继续说道:“昔日迟尚书被杨相国以书画谋逆之罪判刑,家眷或是变卖,或是流放。这少年与我颇有机缘,被我救下后便一直跟在我身边。虽可衣食无忧,却终究是戴罪之人,入了贱籍。皇上问我要什么封赏,是否有所求,那我所求便只有一事。当年迟尚书书画之中是否有谋反之意,功过是非已难追溯,纵有过错,罪不及其后裔,便请皇上恕了小瑞无罪,让他脱离贱籍。”

他话刚说完,迟瑞脸色惨白,用力挣出自己的手,急切的摇了摇头。

他记得很清楚,当日被抄家时,家中老管家曾替父亲申辩过几句,结果当场就被羽林卫用刀柄敲碎了一口牙,打了个半死。

允鹤并不看他。他的站位比迟瑞略前了半个肩头,一脸的泰若自然。

杨国忠脸色一变再变,终是忍不住开口:“你……简直荒谬!谋逆之罪,乃诛九族的大罪,吾皇仁慈,仍让他留下后裔,已经是开天恩了!”

杨玉环忧心忡忡,偷看了眼李隆基的脸色:没想到这新晋的国师,竟是冲着自家哥哥来的。与虢国夫人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均是一脸愁容。

安禄山看到允鹤矛头竟是直指杨国忠的,倒也乐见其成,插话进来:“我是胡儿,不怎么识字,却也时常觉得那因为一幅画,几个字的意思就把人当做反贼的事情,甚是荒唐。是以似我这般不会说话,心直口快之人,在这朝中,是时常惶惶不可终日的。”

李隆基这几年沉湎美色,将国事大半交与杨国忠打理,虽知道他其中一两件事做得荒唐,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许久,他喟然一声:“国师所言有理,此事年代已经久远,功过是非皆不足论。朕一诺千金,便依国师所言,迟家后人,理应是无罪清白的。”

杨国忠仍道:“皇上,此事万不可如此开先例……迟明玉,他以仙鹤图寓意福寿绵长,与日月同辉,便是要觊觎我大唐江山……”

李隆基摆手:“仙鹤延寿图,民间比比皆是。况且,朕若没记错,《战国策》里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连齐王亦能做到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我大唐物华天宝,民风开放,倘若真有对朕不满者,朕岂非更应当效仿先贤,认真聆听一下他的意见。如今朕非得没有聆听,反倒令人满门抄家,岂非是朕之过?”

杨国忠忙道:“皇上乃天子,岂会犯错?”

李隆基摇头:“非也,天子也会犯错。朕老了,这些年,时常想起迟尚书当年锦绣文章,心中亦是十分怀念。”叹了口气,“国忠,此事便算是朕错了,还迟家一个清白,你看如何?”

杨国忠闻言,不敢再申辩,垂首道:“皇上圣明,一切自有圣裁。”

李隆基笑了笑,对迟瑞说道:“迟尚书之子,今日朕便还了你一个清白,此后,你便不再是戴罪之身,与常人一般。”

迟瑞怔住,怔了半晌,他紧紧抓住允鹤的袖袍:“允鹤哥哥,我……”

允鹤回头,冲他粲然一笑:“如何,我说过会替你平反。”

迟瑞不作声,泪水在眶里不停打转。他绝没料到有一天,他会站在天子面前。而天子说他无罪。

他激动的有些难以置信,用力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杨国忠冷声道:“皇上赐你无罪,还不谢恩!”

迟瑞上前一步,抓住允鹤的双手,认真道:“谢谢……”

李隆基:“……”

杨国忠:“你……”

这少年全无面圣经验,杨国忠令他谢恩,他本能便以为是要感谢应谢之人。

允鹤笑了笑:“不必谢我。”

李隆基心胸豁达,倒也并不计较:“无妨,此事本就是朕不对在先,倒累了你一家人。你不在心中骂朕,已是难得,又何来什么恩要谢。”此事说开,他又笑起来,“国师,此事朕已自承不对,朕命你要封赏,适才这一件便不算,你重新开口要一件罢。”

允鹤淡道:“便只这一件事,再无其他。”

李隆基道:“君无戏言,朕既答应了要赏你,自然就是要赏的。”

允鹤道:“我乃修行之人,无欲无求。倘若真要什么,就请贵妃娘娘把头上的白玉簪交还给我。”

“哦?”李隆基颇有深意的侧头,看了眼杨妃鬓上的簪子,“朕让你问朕要封赏,你倒问了娘娘。”

安禄山朝允鹤睨了眼:这少年适才还将矛头对准杨国忠,这会却又转头当着天子的面,去讨杨妃的鬓间钗环。瞧他模样,倒不似急色之人。

杨妃娥眉深锁:适才听这少年言辞,显是对哥哥颇多不满的,这会子他却来讨我鬓上发簪……他若对我存着几分好感,倒不必担心他会与哥哥为难了。

抬手抚了抚头上的玉簪,这根簪子,她虽颇为喜爱,但若为着整个杨家,却是值的。

含笑道:“难得国师喜欢臣妾的簪子,一点俗物……”

阿肥听允鹤提到簪子,一眼便认出杨妃发上所簪乃是允鹤的天玑白玉簪:“什么俗物,此乃仙家之物,尔等凡人也配……”

允鹤摆手示意它不要说话。

其余人先前见迟瑞进来时抱着一只胖鸟,只当他少年人玩心重,饲养宠物。此刻乍闻阿肥开口说话,俱是一惊。

允鹤释疑:“此鸟随我修行已久,会通人语,诸位不必太过惊讶。”又道,“这根簪子,本是我的旧物。对娘娘而言,兴许只是一件玩物,对我而言,却是一件防身利器。”他说完,一扣指,真气漫出。

杨妃鬓上的白玉簪受到感应,亮起七彩华光,发出声有如鹤唳般的共鸣。

杨妃大为窘迫。

李隆基却好奇起来:“国师旧物,如何会到了这深宫之中?”

允鹤随口道:“出门忘带钱,将它抵了出去,至于如何能到这深宫大内当中,我也不得而知。”

虢国夫人道:“既是如此重要的物件,为何随意就将它抵了?”

允鹤淡道:“并非随意,只因有更重要的事情,故而值得去换。”

虢国夫人抿嘴一笑:“普天之人能用银子换来的东西,皆不过俗物,有什么值得以仙家之物去抵?”

允鹤言简意赅:“有。”

虢国夫人被他一个字堵了话头,大感无味。

李隆基身子前倾,显然十分有兴趣:“这俗世间,有何物值得国师如此珍视?”

允鹤笑看了迟瑞一眼:“人。”

李隆基挑眉:“人?”

允鹤正色道:“六道之中,唯有人有七情六欲。也便是如此,才有红尘三千,如此热闹。”

李隆基点头:“有理。”又向杨玉环道,“玉环,此物既是国师旧物,你看……”

杨妃强笑着,柔声道:“既是国师之物,又是仙家之物,玉环不敢独占,自然要还给国师的。”她说完,抬手将玉簪取下,“物归原主,理所应当。”

允鹤道了声谢,接过簪子。

李隆基便道:“好了,说了这半天,想来大伙也该饿了。这便入席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