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长安华梦 > 第27章 第 27 章

长安华梦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夭猫的尾巴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20 11:49:51 来源:文学城

两人之间神情亲昵,不时细声交谈。

允鹤在看楼上看到了晁风的身影。

他穿了黑色的箭袖武袍,配正红色内衬,以黑色革带收紧,显得肩宽腰窄,下襟九分,露出漆黑的武靴,腰佩着龙纹长刀,笔直站在看台一角,比之平日里更多了几分威武端严。

看楼座上很快坐满了人。唯有李隆基右手边两个座位仍是空的。

再过得有会,一身着品红长袍的男子匆匆上楼,对着李隆基垂手言语几句,又向杨玉环点头致意。

杨玉环同身侧的虢国夫人同时欠身回礼。

李隆基略略摆手。

红袍男子点了点头,转身朝底下乐师打了个手势。

戏台上乐声骤停,红袍男子朗声道:“天恩浩荡,吾皇圣明,设国师一职,邀四海奇能异士,集结宫中。眼下诸位,均是我大唐佼佼者,望一会台上展示,竭尽所能,不负圣心。”他说完,拱手对着台下长长一揖,尔后,落座在李隆基右侧。

允鹤轻挑了挑眉,这红袍男子,竟是当日他在承天门街心酒楼所见之人。瞧他与李隆基、杨玉环的亲密程度,想来此人便是当今相国,杨国忠。

允鹤当日插队报名,虽已料到此人非富即贵,却不曾想他便是杨国忠。

戏台上已有人大力擂鼓,高声喊道:“一号。”

杜青玄一身男子着装,头上扎着抹额,稳步踏入戏台。她深吸口气,朝着看楼上抱拳,单膝跪下:“吾皇万岁。”

“免。”李隆基长袖一摆,“你只管展示异能,不必多礼。”

看楼上,晁风眉心微蹙:怎么是她?

杜青玄身形不动,静默片刻:“皇上,民女有事容禀。民女并非身怀异能之人,之所以甘冒欺君之罪,面见皇上,乃是因为此事关乎我大唐国运,兹事体大。”

李隆基眉头微微皱起:“何事?”

杜青玄字正腔圆:“关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安禄山谋反一事!”

李隆基皱眉:“荒唐!无凭无据,你可知造谣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杜青玄抬起一手,指着自己脖子:“民女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李隆基脊背往座椅上一靠:“若人人均闯入皇宫来,以人头担保我大唐官员密谋造反,朕便听信了他们,那我大唐天朝上,早就无人。”

杜青玄道:“民女有证据。”

李隆基问道:“什么证据?”

杜青玄道:“安禄山准备叛乱,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外族入侵,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如今他已有战马上万,牛羊也不计其数。他在城内大肆搜刮钱财,多次诱骗外族人商人,于宴席上毒杀他们,以谋取钱财。民女父亲曾是他的旧部,这些都是家父亲眼所见。”

李隆基摇头:“口说无凭,单凭你一面之词,不足以定罪。”

杜青玄继续说道:“民女身上,本来还有一封安禄山通敌密函,可惜在出逃路上被一路追杀,已经遗失了。”

李隆基冷笑一声:“这么说来,你还是没有证据。”

一侧,杨国忠站起来,躬身道:“安禄山狼子野心,朝中早有流言,此番皇上召他入京,他却迟迟未到,可见心虚。”

李隆基不语,侧头看了眼席上仍空的位置,不悦的拧起眉,却仍说道:“国忠,你须知道,流言便是流言,做不得真。”

杨国忠道:“天子令,莫敢违。安禄山拥兵自重,连皇上的御旨均不放在眼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杨妃娥眉深锁,朝他摆了摆手。

李隆基默不作声,脸色却越来越凝重,终是沉声开口:“无论如何,光凭一人之词,不足定我大唐朝廷要员之罪。”对杜青玄说道,“朕念你乃初犯,今日又是我大唐甄选国师的日子,不与你计较。来人,这便把她逐出宫门。”

晁风躬身领命,底下马上有龙武卫押解着杜青玄,带出戏台。

“皇上——”杜青玄仍要辩驳。

龙武卫直接以刀背撞了她的哑穴。

底下纳辛探着脑袋看了半晌:“不是说歌舞表演吗?怎么这个‘一’,光说话不动?”

允鹤眉心拧紧。

杜青玄口中所说的,与他昔日在范阳郡所见,相互映证。

这姑娘所言不虚。

只是他不熟悉朝中之事,这安禄山究竟是何许人,他尚且摸不清。

一时,整个聆音阁气氛僵硬到了极点。

看楼下却忽匆匆赶来一人。

那人身形极为庞大,宛若一座小山,一路咚咚咚小跑上楼,噗通一声跪在杨妃面前,不容分说咚咚咚叩起三个响头。

“孩儿叩见贵妃干娘。”他跪拜完毕,方才朝李隆基再次叩首,“吾皇万岁,龙体康健。”

李隆基看到他,绷紧的一张脸上有了丝笑意:“安将军,怎的此刻才来?免礼了。”

安禄山并不起身,仍趴在地上:“臣该死,听闻皇上御召,喜不自禁,为报皇恩浩荡,又想向贵妃干娘表达一片孝心,想着寒冬将至,特意亲自上山猎虎,好不容易寻到一只白虎,将它擒获,一路运到京城,竟耽搁了时日。”他说着,朝身后一招手。

马上有随从推着盖了黑布的铁笼出现在看楼下方。

领头的侍卫面目清俊,一身藏蓝色劲装,扬手揭开笼子上的黑布。

白虎骤见四周人影密集,焦躁起来,嗷的一声狂呼。在笼子里走来走去,不时攀上铁栏,发出阵阵嘶吼。

允鹤看那白虎,虽不是什么灵物,却也是只凶兽,暗忖:此人勇悍,倘若真凭一人之力擒住这白虎,实不容小觑。

不由皱了皱眉,悄然以一指神光探了过去。

神光没入看楼,突地一震,被一物反弹了回来,发出锵然共鸣。

允鹤蓦地抬眼,才发现杨妃鬓间一支白玉簪发出莹莹五色华光。

“天玑簪!”他眉宇略低,“我的簪子,竟到了她手上?”

李隆基看了眼那白虎,便摆手示意推下去:“白虎虽不常见,更难得是你有这份心,起来罢,让猪儿上来扶你。”

安禄山仍跪在地面,匍匐不动。

领头那蓝衣侍卫疾走上看台,躬身去扶。

安禄山却一个反手,狠狠扇了他一个巴掌,将他整个人扇倒地上。

蓝衣侍卫额头磕到地上,半边脸顿时肿起来,嘴角沁出鲜血。他不敢去擦,俯身跪在地上。

安禄山又道:“本来猎虎,仍不至于耽搁行程,便是这猪儿,感念贵妃干娘昔日的好,非要准备一份薄礼,这才来迟。”他说完,回头踹了蓝衣侍卫一脚,“没眼力的东西,还不拿出来!”

蓝衣侍卫微挺起腰,取过腰间悬挂的两只大竹筒,打开,里头无数彩蝶翩然而出,飞舞萦绕。

初冬之际,难得有蝶舞纷呈,整个聆音阁霎时间增色不少。一只彩蝶轻轻袅袅,落在了杨妃指尖上。

虢国夫人展了笑颜:“既是他一片心意,安将军就莫要责怪他了。”

杨妃温婉一笑:“猪儿有心了。”又对李隆基笑道,“都言秋日百花杀,这彩蝶翩然,倒是添了许多生机。煞是好看。”

李隆基看杨妃高兴,便也笑起来:“安将军,难得你与下属一片赤诚。只是你这番来迟,免不得落人口实。适才便有人告诉朕,你在范阳郡有谋反之心。”

蓝衣侍卫脊背微微一僵。

安禄山伏在地上,忽放声大哭,浑身肥肉都跟着一起颤抖起来:“臣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以致朝中多有人不服,便想要杀我。皇恩浩荡虽是臣万死不能报,但为保臣身家性命,还请皇上将我降职查办。”

李隆基身子略略探出寸许:“有朕在,谁敢要你身家性命。起来罢——”他语声极淡,却已有了种凛然之威。

端坐在侧的杨国忠垂首不语,暗握了拳。

安禄山这才擦了眼泪,由身侧侍卫扶起来,经过杨国忠身边时,他故意看了他一眼,安然坐到他身侧坐席上。

蓝衣侍卫躬身给他倒茶,跪在地上送过去。

安禄山嫌茶太烫了,只喝了一口,一杯茶便全数泼在那侍卫脸上。

侍卫略低着头,并不去擦。茶叶梗子黏在他的发上,滚烫的茶水顺着他俊秀的脸庞滴到地上,显得十分狼狈。

邻座,杨国忠似乎看不下去了:“安将军嫌茶太热,我这里有冷的。”

安禄山偏着头,假装不闻。

那蓝衣侍卫也不敢起身去换茶。

杨国忠等了有会,冷哼一声,抬手示意身后随侍的宫娥:“把这壶毛尖,给安将军送过去。”

宫娥欠身应“是”,将茶壶端到安禄山面前:“安将军,杨相国吩咐,把他桌面的茶赐予你。”

安禄山胖脸上的阴云一闪而过,忽挤出满脸笑容:“杨相国客气了。我大老远赶来,身上正热,就想喝口凉的。”

杨国忠淡淡一笑:“安将军正是要喝点凉的,浇一浇身上这股邪火。”

安禄山沉下脸:“猪儿,接了杨相国的茶。”

蓝衣侍卫躬身,双手接过宫娥手中的茶托。

李隆基摆手,示意国师的选拔可以继续。

杨国忠会意,朝底下宣号之人挥手。

安禄山满身肥肉却并不健硕,一个人的体型足有常人两倍之大,坐在靠椅上颇为不适,偏生又腿短,坐上去腿不能着地。

侍卫便半跪在地上,努力伸平脊背,充当人肉脚踏供他架脚。

第二个上场的,是个身着道袍的中年人,手执罗盘向众人展示九宫算。他大概是被先前的事情惊到,过分紧张,竟连错了几次。被底下允鹤小声提醒了,自觉颜面尽失,不等演算完,便匆匆退场。

第三个上场的则是个壮汉,他体格虽强健,却练就了一身缩骨功,能把偌大身躯钻到一个酒坛中去。

李隆基平素虽养颜有道,但年过六旬之身,终究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老之态。连看两场演示,都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他略显疲惫的往后靠了靠,脸上露出些失望的神情。

杨妃递过一个软垫,为他垫在腰侧。

李隆基微微一笑,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

底下有宫人宣了“四号”。

纳辛好不容易盼到自己上场,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先走到戏台正中央,左掌放在自己的右肩上,对着看楼上的人深深一鞠,又朝允鹤抛了个眉眼:“嗨梅胡北,我的大唐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我的表演。”

他说完,解下背上的胡琴,斜抱在怀里,五指在琴弦上一抹而过,发出串流畅的音符,随后,他开口唱出大片胡语,声音沙哑低沉,倒并不难听。

允鹤:“……”

现场所有人:“……”

纳辛越唱声音越高昂,突地一把砸了琴。

所有人均是一愣。

胡琴碎成两半,里头忽哗啦啦飞出一只白鸽。白鸽绕梁三圈,飞向天际。

纳辛举双臂,高声诵道:“祝福你们,我的大唐朋友。”随后,他双脚灵活在地上踩着变幻多端的节拍,忽上忽下,敲打着戏台地板,发出有节奏的脆响。

他探手入怀,很快又伸了出来。

众人还以为他拿出什么东西,一看却是个空的,正不明所以。

啪的一声,他打了响指,一枝大红的菊花出现在他手中。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咦”之声。

虢国夫人身子微微前倾,显然是被吸引住了。

杨妃一手握着丝帕,压在胸口。

纳辛舞动着那支红菊,随意轻晃几下。

红菊凭空消失。

人群中又是一阵喝彩。

纳辛四周鞠了个躬,笑起来,右手连打两个响指,大束亮黄色秋菊出现在他本来空无一物的左手上。纳辛飞快跑到戏台边上,逐一将秋菊分发给底下的小宫娥,惹得她们一阵尖叫。最后一支却仍留在手心,退回戏台,伸手在花瓣上一捋,摊开手掌,手上却并没有捋下的花瓣,而是一只小小的蟾蜍。

蟾蜍呱的一声,从他掌心落地,呱呱跑远了。

纳辛“哟嚯”一声,双手凭空一阵乱抓,竟抓出无数花瓣,纷纷扬扬撒向空中。

四周看热闹的宫人欢呼起来,掌声雷动。

李隆基微笑不语。

允鹤伸手接过了片纳辛抛过来的花瓣笑了笑,从他的角度,可以很清晰看到,纳辛每次均是将花或者蟾蜍先藏于袖中,再飞快的取出来,手法极快的换掉,只是他动作太过迅疾,旁人来不及看清,便已完成。

这样的异能,与其说是异能倒不如说一场高明的骗局,或说是表演。

纳辛撒完他手中的花瓣,走到戏台边缘,一把将允鹤拉过来,侧身让出大半空地:“下面,是我的大唐朋友,好朋友的时间。”

允鹤:“……”抬头望向看楼。

他忽然发现,安禄山身边那个给他当脚踏的蓝衣侍卫不见了。

纳辛把允鹤拉上去,人却并不急着走下来,只问:“我的大唐朋友,你要表演什么?”

允鹤知道,他迟迟不愿下去,只是为了多享受一刻周围那些小宫娥追崇的目光,当即微微一笑。

说实话,要展示什么样的异能,他自己心里也不是太清楚。

晁风看到允鹤,倒并不十分意外,远远朝他颔首。

允鹤抬手捏了个法诀,双脚缓缓离地,漂浮半空。

四周开始有人惊呼。

纳辛仰首赞叹:“大唐的朋友,漂亮!”

允鹤手持印结,翻掌往眉心处一合,浅白的流光自他指尖四散溢出,突地,他素白的衣袍与满头黑发全部随风扬起,舞动撕裂。他扬手朝天一指:“雷电!”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幕被一道耀眼的银光撕裂,雷动九天。

银光受到指引,顺着允鹤一指而下,连环劈在汉白玉戏台前,如战鼓擂响,轰鸣不断。

无数玉屑飞溅。

纳辛吓了一大跳:“天……天神下凡了!!”

允鹤指尖引领着银色闪电,在他身侧翻转萦绕,倏然不见。他双手法印翻转,交叠胸前:“雨来!”

哗的一声,暴雨倾盆,毫无征兆浇下来,戏台周围凑热闹观戏的宫人全部淋了透心凉。

允鹤舒展长袖:“风来!”

暴雨渐渐倾斜,看楼上很快被打湿大片。有宫人急着撑伞过去挡雨。

呼啸声渐起,一浪高过一浪,直吹得四周花木乱舞,叶落一地。

雨势却慢慢收了。

狂风乱作,四周宫娥青丝衣裙乱舞,尖叫不已。

纳辛高声乱喊着听不懂的胡语。

李隆基的帽子被风吹歪了,慌忙用两个手扶着。

晁风上前两步,用脊背替他挡了风。

隔了有会,允鹤收拢双臂,似觉得展示时间太短,还想再来的什么。

李隆基双手扶住护栏:“国师,慢慢慢——不必再展示了!”

允鹤垂下手来,礼貌一笑,却并不行礼。

四周的人像是全部被惊呆了,一时间,整个聆音阁陷入片死寂。

纳辛吐掉嘴里的叶子,踉踉跄跄自地上爬起来。

安禄山一头半卷的短发被吹成鸡窝,乱蓬蓬扎在那。

虢国夫人的堕马髻被风吹散了,一缕乱发荡到额前,随侍的宫娥也都散着发,忙着去帮她收拾被吹掉的几支金钗。

四周宫人或是被吹歪了发髻,或是被吹掉了帽子,各自形容狼狈。

倒唯独杨妃一身妆发整齐,鬓间白玉簪子,散发出柔和的淡光:“陛下可曾受了风寒?”

李隆基摆摆手,长出口气,脸上却实实在在是笑容:“国师年少有为,身负如此异能,实在了得!”

允鹤四周看了眼:“你说的国师,是在喊我吗?”

李隆基笑道:“自然是你,能够呼风唤雨,国师一职,非卿莫属!”

允鹤与他说话,既不行礼,也不俯首称臣。

李隆基却毫不在意,朗声道:“其余各位,若觉有能力与这位少年相比,亦可上前,若无,这位少年即为我大唐国师,如何?”

候选众人尽皆寂寂。

李隆基哈哈大笑:“如此,我大唐国师,今日便有人选了。”

他走下看楼,杨妃忙在一侧相扶。

一众人紧随其后。

李隆基走到允鹤面前:“国师如何称呼?”

允鹤道:“萧允鹤。”

李隆基点头:“闲云野鹤,好生自在的一个名字。”

李隆基又问:“国师年岁几何?”

允鹤掐指算了算,自他脱离凡胎,修成人形,统共过去五百年,又在昆山上拜师学艺,修得上仙之位,前后又过去五百年,加之入尘世历练十余载,前前后后加起来,当真是算不清了。

杨妃见允鹤生得年轻俊俏,心生好感,柔声笑道:“看国师如此年轻,想来不过弱冠罢。”

允鹤摇头:“色相外观皆浮云,名利荣宠皆尘土。眼中的事实,往往是做不得真的。”

杨妃秀眉深锁,这句话显是惹了她不快,却仍抿嘴笑道:“国师此话太过深奥,是臣妾所不能参透。”

虢国夫人恼他适才胡乱施法,乱了她的妆容鬓发,嗔道:“国师满口机锋,不看重浮名,又如何要来甄选国师一职呢?”

允鹤还未答话。

李隆基摆手道:“国师现世,乃我大唐福音。天佑大唐。”

杨国忠认出允鹤便是昔日在街心酒楼里头开口向他要条子的少年,颇觉意外,又有几分窃喜。听他说话毫不客气,有心要提点他几句:“萧国师,在皇上面前说话,要先躬身行礼,面见皇上,亦有一套礼数。在皇上面前,须得称‘臣’……”

李隆基不等他说完:“国师乃方外之人,不必依照俗礼。你我之称便好。”上前携了允鹤之手,“今日我大唐幸得国师,不胜之喜。还请国师随我一同去承香殿用膳如何?”

允鹤犹豫片刻:“我家中仍有幼弟和一只鸟,怕是不能留在这里用膳。”

李隆基身侧一太监阴阳怪气道:“荒谬!天子赐宴,也是你说辞就辞的?”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却是对允鹤说道:“国师尚有家眷,不妨一并接来用膳。朕正要着人放榜下去,并草拟诏书,昭告天下。力士,你立刻令人车马出城宣旨,将国师家眷一并接来。”

高力士领命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