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长安不见春 > 第24章 第二十三卷·山雨欲来风满楼

长安不见春 第24章 第二十三卷·山雨欲来风满楼

作者:云书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6 23:01:53 来源:文学城

朔光二十二年中秋,愁云惨淡,隐有暴雨之势。

谢景小心翼翼地扶着元承双走到院中,走几步就停下休息片刻,生怕她动了胎气。

“今日天气不佳,不若我们改日再去吧?”

“正因如此,才更显诚心。”

谢景犹豫着拿不定主意。

元承双面色不悦,“我日日待在府中,都要闷死了。”

“那我们去城内的永宁寺可好?”谢景退让一步。

元承双摇头,“不,我们就去白马寺。”

谢景拗不过她,只好点头答应。

马车穿过熙攘的街市,不急不徐地稳稳驶向城外。

元承双隐约感觉小腹微痛,她下意识捂住肚子,惹得谢景好一阵担心。

“怎么了?不舒服我们便回去。”

“无碍,可能是孩子在动。”

谢景俯身,贴在她的肚子旁,侧耳听里面的动静。

“不管你是小丫头还是小公子,都不许折磨你阿娘。”

元承双忍俊不禁,笑他幼稚。

谢景也不反驳,只凝眸望着她,悉心留意着她的状况。

洛阳西郊的白马寺,门可罗雀,前来进香的香客不过二三。

谢景舒了口气,还好人不多。

进完香,元承双求签掷筊,卦签不甚落在地上,还未待她拾起,桃夭便匆匆进殿,轻声通禀,“公主,驸马,家主病重,请您前去。”

元承双闻言,心头一震,双膝发软。

谢景急忙揽住她,支撑她站稳,扶着她快步走出白马寺。

庙内的小沙弥在打扫佛像前的香灰时发现了地上遗落的卦签,他拾起一看,眉头微蹙——第十四签,下下。

* * *

皇宫的中秋夜宴上,众人推杯换盏,竟无一人欣赏天边满月。

元序与前来攀谈的人虚与委蛇了几句,借机溜出殿外,倚在玉石台阶上,优哉游哉地望向远处的天际。

一个内侍风风火火向大殿跑来,被他拦下。

“何事如此慌张?”

“太子殿下,薛大人病重,请皇后娘娘归乡。”

元序摆手示意,命他速速进殿。

他默默思量,总觉得事有蹊跷,薛凌寒身子硬朗,也未曾听说过他有何隐疾,怎会忽然病重?

翌日,圣上召来元庆,命他替皇后前往洛阳,探望薛凌寒。自此,皇后日日前往大兴善寺,为父进香,以祈父亲能够转危为安。

这一切落在元序眼里,作不得假,不免让他觉得此番是他过于敏感了。

可谨慎些总归无错,毕竟薛氏昔日的勾当还历历在目,有些事越真切,就越可疑。

黄昏前,元序策马赶到红尘楼。

月见见他前来,有些惊讶。

“姑姑可在楼中?”

“殿下,师父不在楼内,最早也要明日归来。”

元序思忖了片刻,“待姑姑归来,你告知她,洛阳恐有异动,孤请她出山一探。”

月见颔首,心中隐隐担忧,洛阳?难道是大公子出了事?

中秋过后,谢杳的心中总是惴惴不安,她以为是这几日过于劳累,身体不适所导致的,故一连几日,她都让自己歇息下来,不时出门散心。

高燕见她如此,忍不住劝她再走远些,游山玩水放松心绪。

谢杳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前往楚州,去看一看陆刺史治下的城池。

途径扬州时,她稍作停留,扬州城与三年前相比,人口增了不少,如今街上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

第五日出城时,马车停下的片刻,谢杳掀开窗帷,目光随意扫过来往的人群,发现了一丝异样。

这些进城的人大多衣衫厚实,应是自北方前来,她仔细打量着每一个进城的人,发现几乎都是外来客。

久居江南的人根本不会在此时换上初冬的装束,这般温热的天气,他们却连换身衣裳的时间都没有,说明来者匆匆,应是为急事所扰,可如此大量的人流涌向江南,会是因为什么急事?

难道长安有异?

她极快地理清思绪,若是长安动乱,恐怕各地早就流言四起,不会悄无声息。北方并无灾情,因而也不是流民南迁。

“怎么都是些生面孔。”小满口中喃喃。

谢杳望向她,“什么?”

“这几日,城中添了不少生面孔。”

棠梨蹙眉,“你是说扬州?”

小满摇头,“不止是扬州,还有江宁。”

谢杳心头一震,小满过目不忘,不会说错,更何况这些人的衣着,她绝不会看错。

她渐渐生出一个极荒诞的念头,难道圣上要对江宁侯府下手?

“不去楚州了,回江宁!”

* * *

元庆策马赶到薛府时,薛府门庭冷清,透着一股怪异。

他顾不得多想,径直进了府。

府内各处都是侍卫把守,与外面是截然不同的天地。

管家见来人是他,急忙笑脸相迎走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二殿下,家主吩咐了,任何人都不见。”

元庆眸光一沉,生出几分不悦。

“不是外祖父传信,召本殿归乡吗?”

“确是如此,可郎中吩咐了,这几日家主不可见客,否则不利病体。”

元庆极不耐烦,“那本殿何时能见到外祖父?”

“一日后便可。”

“怎么不见永乐公主?”元庆环顾四周,也没看到元承双,不免有些奇怪。

“公主……早产了。”

元庆转身欲走,又被管家拦下,“二殿下少安毋躁,公主那边尚有驸马,如今家主病倒,薛府还需您主持大局。”

“你威胁本殿?”

“老奴不敢,这一切皆是依家主之令行事,若有得罪,还望二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

元庆颔首,暗自盘算:不过阔别一年的洛阳,到底缘何这般草木皆兵?

也罢,他倒要看看外祖父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哇——”

元承双抱起榻上的孩子,轻轻地晃着。

谢景闻声惊醒,拿起一件衣裳,给元承双披好。

“玄明,你别在桌案那儿倚着了,回书房休憩吧。”

谢景轻轻摇头,“我在这儿陪着你,也能帮一帮忙。”

元承双莞尔,摆手示意他坐过来。

她慈爱地望着怀中安睡的孩子,轻声说道:“我还没想好她的名字。”

谢景倒不甚着急,“我取的你又不满意,这丫头怕是要成无名氏了。”

元承双撇了撇嘴,“单名一个晓字,未免有些太过简单。”

“简单有何不好?”谢景转而望向她怀中的孩子,“小丫头,你定要像你阿娘一般,简单纯粹,做个正直良善之人。”

元承双忍俊不禁,“她还小,哪里听得懂。”

谢景伸手将孩子抱到自己怀中,轻轻抚摸她的小脸,眉目间满是温柔。

“承双要是没想好,‘晓’字便先做她的乳名吧,左右也还来得及。”

“晓晓。”她一字一顿地念道。

谢景的目光辗转在母女二人的身上,溢满了欢喜。

待孩子睡熟后,他轻轻将她放于榻上,犹豫着开口:“外祖父那边,我先代你去探望吧。”

元承双心绪不宁,拉住他的衣袖,“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外祖父怎会突然病重,而且我生产后的这些时日,忽然又没了消息。”

“不管如何,作为晚辈,我们须得前去探望,你刚生产完不宜走动,且安心待着,有任何情况我回来讲予你听。”

谢景安抚好她的情绪,拿着披风出了府。

他并未直接行至薛府前门,而是绕道至后门。

谢景四下观察发现并无异样,正打算离开,后门却蓦地被人推开。

那人的面容与印象中渐渐重合,他最终确定出来的人是薛府的管家。

管家警惕地望向四周,确认无人后,吹了声口哨,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将他接走。

马车的车辙印上,沾满了泥土,谢景蹲在地上,依稀能闻到一些奇怪的味道。他不免起疑,薛凌寒病重,府上的人怎还会有闲心外出,难道他是在装病?

谢景边往回走,边思索着,薛凌寒已告老多年,偏居洛阳,圣上不会再视他为眼中钉,那薛凌寒装病还有何缘由呢?

铁匠铺内,匠人用力地捶打着还未成形的铁器,炉中的炊烟被风吹散,飘向各处。

谢景脚步一顿,猛地回头,这个味道,正是刚刚马车驶过留下的余味。

泥土,铁器,他的心中闪过一个极为骇人的念头:薛氏在城外私铸兵器。

他努力稳住心神,默默盘算,私铸兵器要找掩人耳目的地方,所以定是在城外无疑,城南紧邻洛河,并无可藏匿之所,城西、城东村落密集,也不利隐藏,城北倒是有几处矿洞。

想到这儿,他疾步跑回公主府。

“桃夭,备马!”

“驸马,出了何事?”

“来不及细说,你记住,若是我今夜未归,你便立刻带公主回长安。”

言罢,谢景跃上马,向城北的方向策马而去。

洛阳城外几十里的一个矿洞内,火星四溢,匠人们忙碌着,将废铜烂铁铸成一把把利器。

薛凌寒立在一旁,脸上堆满了笑意。

“紫夜使,大业将成,少不了你的功劳。”

他身侧的蒙面人轻轻点头,眸光寒意彻骨,如蛰伏在暗夜里的恶兽,等待着猎物的到来,然后一击毙命。

“薛大人打算先从何处下手?”

“江宁侯府。”

这个答案,令他不甚满意。

“大人未免有些过于保守了。”

薛凌寒幽幽开口:“元朔多疑,声东击西可以保存实力,何乐而不为?”

“罢了,杀何人不是杀,我瀚海的狼牙,不挑。”

待他离开后,薛凌寒的笑意更盛,筹谋多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一日。

薛氏的兵力有限,无法于长安正面交锋,若想坐拥大晟江山,光靠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够。

谢弈安虽忠心不二,他那女儿却不是省油的灯,必不会袖手旁观江南的战乱。元朔忌惮江宁侯府已久,江南若乱,帝心必乱,到那时南北开战,长安兵力空虚,正好趁虚而入。

“嘎吱——”

薛凌寒神色一敛,循声走到洞口,环视各处,只有面前的一只黑猫。

他舒了口气,抬脚将那黑猫踹走,却忽地瞥见地上的布条。

薛凌寒缓缓蹲下拾起布条,阴恻地勾了勾唇,月白色,驸马。

谢景颤抖地跃上马,顾不上细想,直奔城内的江洋酒肆。

“大公子?”掌柜见到他,很是惊诧。

“薛氏于城北矿洞内私铸兵器,恐有谋反之心,你速速将此消息传信姑姑。”

谢景三言两语向掌柜交代完,转身就要离开,却被掌柜拦下。

“大公子,你恐怕已经暴露,还是先待在这儿稳妥。”

“那公主和孩子怎么办?”

“薛凌寒未必会对公主怎么样,反倒是大公子你,他们若是知道,必会将你灭口。”掌柜苦口婆心劝道。

谢景摇头,挣脱开他的手,“我不能抛下她们,独自逃离。”

元承双艰难地起身,帮着桃夭收拾行囊。

“公主,这些桃夭收拾得完,你歇着便可。”

“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我们快些收拾,待玄明回来,我们便离开。”

桃夭眼眶微红,“驸马说,若入夜他还未归,我们便先行离开,回长安。”

元承双的动作一滞,眼底瞬间弥漫上一层雾气。

她顿了顿,缓缓开口:“桃夭,你现在就带晓晓走。”

“公主,桃夭不能丢下你一个人。”桃夭拉住元承双的手。

元承双回握住她的手,“桃夭,晓晓就托付给你了,你去找母后,皇兄,或是阿杳,只要她平安长大就好。”

“公主同我们一起走吧。”桃夭猛地跪下。

元承双用力将她扶起,厉声喝道:“快走!”

桃夭抱起孩子,向元承双躬身见礼,“公主放心,桃夭定会用命保护这个孩子。”

她疾步跑上马车,怀中的孩提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啼哭不止,桃夭亦泪流满面,她轻轻晃了晃手臂,就像公主哄晓晓时一样。

“晓晓别怕。”

马车向城西驶去,速度极快,刚好与策马归来的谢景擦肩而过。

“公子,到底怎么了?”苍术扶着面色惨白的谢景下了马。

“苍术,你立刻回江宁,告知父亲、母亲,让他们务必防范,薛氏恐要谋反。”

苍术闻言一惊,“苍术走了,公子怎么办?”

“我与承双这便回长安,你且安心前去。”

“公子,桃夭已带孩子先行离开,你与公主务必要尽快。”

苍术不再犹豫,极快地跃上马,“公子,保重!”

元承双将府内的下人全部遣散,然后快步走向前厅。

谢景迎着她走来,将她打横抱起,边走边与她解释道:“你外祖假借病重为由,实则于城北矿洞内私铸兵器,恐有谋反之意。”

元承双倒吸了一口凉气,声音颤抖,“我哥哥应该也在洛阳。”

谢景心头一震,确信薛氏谋反无疑。

他担心元承双胡思乱想,温声开解,“承双不必担忧,你外祖父不会轻易动二殿下的。”

元承双的眼泪终是忍不住夺眶而出,她自以为顺遂平宁的日子,就这么被轻易碾碎,成了缥缈的奢望。

一个身披玄紫色斗篷的蒙面人跃下屋檐,拦在公主府的大门前。

他架起弓,却未搭箭。

“真是鹣鲽情深,可惜了,只能做一对亡命鸳鸯!”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三卷·山雨欲来风满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